首页 >>  正文

佛教中的贪嗔痴是什么意思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2
佛教中的贪嗔痴是:
贪是指染着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思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就是指的这个意思。佛教以为,众生生活于人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发生色、声、香、味、触等觉得。这些觉得能惹起众生的利欲之心,因而叫做五欲。于此五欲执着并发生染爱之心,就成为贪。因而又以贪与爱为同体异名。
嗔又作嗔怒、嗔恚等,指敌视、仇恨和损害别人的心思。《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无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平稳性,恶行所依为业。”嗔是佛教所说的基本懊恼之一,与贪和痴一同被称为“三毒”。
痴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蠢无知。《俱舍论》中说:“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佛教以为,众生因无始以来所具之无明,致心性愚蠢,迷于事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于是发生我执、法执,人生的种种懊恼,世事之纷繁扰扰,均由此而起。因而痴为一切懊恼所依。《唯识论》卷六中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碍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又说:“诸懊恼生,必由痴故。”
佛曰:“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戒、定、慧“ 即是对治 ”贪、嗔(chen-)、痴“ 的办法。
戒,是指一种有品德的、有标准的、有害别人的生活行为规范,斩断由于沾染喜欢外物而生起的执着贪婪;
定,是针对内心的修炼和自我耐性的培育;凡事前自省,向内求;防止内向的暴躁和苛求别人引发的嗔恨;
慧,是关于宇宙生命种种实相,有了透彻、圆融的了知,从而脱离愚痴;不再惘于事理,迷于因果;善解人间因缘的相续,明白生死流转的基本,心无挂碍,无有恐惧。
降伏摆脱的先后次第:
持戒除贪,戒能生定,定力深沉,贪婪不起,定力更进,断灭嗔心,智慧显露,愚痴障除,正见正行,污染身心,因次第修,证果不远,摆脱基本懊恼,能度一切苦厄;此法真实不虚,唯信之者自证。
作于春秋时期的《礼记·大学篇》里也描绘了相似的修身安心之道,可知“其来有自”:
“知止然后有定;定然后能静;静然后能安;安然后能虑;虑然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物格然后智生,智生然后意诚,意诚然后心正,心正然后身修,身修然后家齐,家齐然后国治,国治然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致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您还可以使用chatgpt帮助你查询星座百科、测姻缘、测事业运、测婚姻、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测八字、姓名速配、测终生运、复合机会,在底部点击在线咨询AI(仅供娱乐):http://www.adxqd.com/chatgpt/


17610495868贪嗔痴指的是什么意思
鲍娥敬答:“贪嗔痴”的意思分别是:“贪”:对顺的境界起贪爱,非得到不可,否则,心不甘,情不愿。“嗔”:对逆的境界生嗔恨,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不理智,意气用事。“痴”: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佛认为,人类的种种苦难(如烦恼、争斗等)主要来源于自身的贪欲心、...

17610495868佛教所谓的贪嗔痴是什么意思
鲍娥敬答:1.贪,对顺的境界起贪爱,非得到不可,否则,心不甘,情不愿。2.嗔,对逆的境界生嗔恨,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不理智,意气用事。3.痴,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

17610495868佛教中的贪嗔痴分别指的是哪些意思?
鲍娥敬答:1、贪,对顺的境界起贪爱,非得到不可,否则,心不甘,情不愿。2、嗔,对逆的境界生嗔恨,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不理智,意气用事。3、痴,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贪、嗔、痴为三毒,又称三垢、三火。此三毒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恶之根源,故又...

17610495868什么是贪嗔痴?
鲍娥敬答:贪嗔痴指的是非得到不可的执念、发脾气、对是非善恶无法明辨。贪嗔痴是佛教用语,是佛教里所说的三毒。贪指的是对外物的喜好太过于执着,是非得到不可的执念,否则会不甘心。嗔指的是对外相的厌恶太过于执着,如果不满意就会发脾气,容易意气用事。痴指的是对事情的真相不明理,对是非善恶无法明辨...

17610495868贪嗔痴分别是什么意思
鲍娥敬答:贪:对顺的境界起贪爱,非得到不可,否则,心不甘,情不愿。嗔,对逆的境界生嗔恨,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不理智,意气用事。痴,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

17610495868贪嗔痴分别指的是什么?
鲍娥敬答:贪嗔痴是指:被佛陀称为导致人类灵魂六道轮回生生不息的三毒,分别用鸽子,蛇,猪来喻指。贪是贪得无厌,嗔是愤怒和憎恨,痴是愚钝而不识真理缺少智慧。慢是指傲慢,尤其是天界众生,由于是高贵的歌舞升平之地,因此傲慢心颇重。慢一般被归为痴一类。佛学上的贪是指有求心,即六欲(色欲、声欲...

17610495868佛教中的贪嗔痴是啥意思
鲍娥敬答:贪、嗔、痴:又名三毒;指毒害出世善心的三种烦恼──贪、嗔、痴。又作三火、三垢、三缚。贪,是一种染着的心理。所谓染着,就是对自己喜爱的对象产生贪念。贪的表现形式很多,吝啬就是其中之一,贪财的人,不但舍不得将钱财与人分享,甚至舍不得自己享用。骄慢也是其中之一,自恋的人,往往特别...

17610495868贪嗔痴 各代表着什么样的人性?
鲍娥敬答:贪,就是要告戒你做人要知足,嗔就是告戒你千万别随便动怒,痴告戒你做事时要知道什么时候该放

17610495868佛教什么是贪嗔痴慢疑
鲍娥敬答:’嗔:简意:恼怒打骂伤害别人佛经释义:又云嗔恚。三毒之一。梵曰讫罗驮Krodha,于苦与苦具憎恚,谓之嗔。使身心热恼,起诸恶业者。唯识论六曰:‘云何为嗔?于苦苦具憎恚为性,(中略)嗔必令身心热恼起诸恶业。’大乘义章五本曰:‘忿怒为嗔。’遗教经曰:‘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

17610495868贪嗔痴指什么
鲍娥敬答:贪嗔痴指什么... 贪嗔痴指什么 展开  我来答 5个回答 #热议# 网文质量是不是下降了?匿名用户 2013-04-12 展开全部 1、贪 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就是指的这个意思。佛教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


(编辑:蔡茂斌)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