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经的经典名句有哪些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2
佛经中有哪些经典名句

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落,乃能发心修补。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是国王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更能于塔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国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量无边。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阿字十方三世佛,弥字一切诸菩萨。 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一句弥陀是佛王、法王、咒王、功德之王。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即是总持总念诸佛、诸菩萨、诸经咒、诸行门。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六字全收。」亦谓「赅罗八教,圆摄五宗。」既得临终往生净土,亦获现世身心安乐。阿弥陀佛功德,多于念地藏菩萨百千万倍。何以得知?准《观音经》,有一人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乃至一时,不如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十轮经》云:‘一百劫念观世音,不如一食顷念地藏菩萨。’《群疑论》曰:‘一大劫念地藏菩萨,不如一声念阿弥陀佛。’何以故?佛是法王,菩萨为法臣,如王出时,臣必随从,大能摄小。佛是觉满果圆,超诸地位,所以积念者功德最多,过于地藏百千万倍。菩萨未属佛地,果未圆满,故功德最少。” 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阿弥陀佛功德,多于念地藏菩萨百千万倍。何以得知?准《观音经》,有一人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乃至一时,不如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十轮经》云:‘一百劫念观世音,不如一食顷念地藏菩萨。’《群疑论》曰:‘一大劫念地藏菩萨,不如一声念阿弥陀佛。’何以故?佛是法王,菩萨为法臣,如王出时,臣必随从,大能摄小。佛是觉满果圆,超诸地位,所以积念者功德最多,过于地藏百千万倍。菩萨未属佛地,果未圆满,故功德最少。” 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迦叶佛偈 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尸弃佛偈 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毗舍浮佛偈 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释迦牟尼佛偈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拘留孙佛偈 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拘那含牟尼佛偈 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时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诸佛诲敕。见迦旃延毗罗胝子。咸言此身死后断灭,名为涅盘。我虽值佛,今犹狐疑。云何发挥证知此心,不生灭地。今此大众,诸有漏者,咸皆愿闻。?
佛告大王。汝身现在。今复问汝。汝此肉身,为同金刚常住不朽,为复变坏。世尊,我今此身,终从变灭。佛言大王。汝未曾灭,云何知灭。世尊,我此无常变坏之身虽未曾灭。我观现前,念念迁谢,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渐渐销殒。殒亡不息,决知此身,当从灭尽。佛言:如是,大王,汝今生龄,已从衰老,颜貌何如童子之时。世尊,我昔孩孺,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何见比充盛之时。佛言大

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王言世尊。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于此。何以故。我年二十,虽号年少颜貌已老初十岁时。三十之年,又衰二十。于今六十,又过于二,观五十时,宛然强壮。世尊,我见密移。虽此殂落。其间流易,且限十年。若复令我微细思惟,其变宁唯一纪二纪,实为年变。岂唯年变。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迁。沉思谛观,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终从变灭。
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当知虚空生汝心中,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也。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
嗟乎!凡夫例登补处,奇倡极谈,不可测度。华严所禀,却在此经。而天下古今,信少疑多,辞繁义蚀,余唯有剖心沥血而已!
若信愿坚固,临终一念十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之风吹

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一切惜身命,人畜等无殊。若欲食众生,先试割身肉。 死是极大苦,谁能不畏之。但当自观身,云何食他肉。 为利杀众生,以财网诸肉。二俱得杀业,死堕叫唤狱。 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头落地,暗里摧君骨髓枯。 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向何处问长安。 劝君莫借风流债,借得来时还得快。室中自有代还人,汝欲赖时她不赖。

1、一切皆为虚幻。
2、不可说。
3、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4、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5、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6、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7、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8、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0、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11、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12、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13、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14、为何不必?
15、一切皆为虚幻
16、不可说,不可说
17、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18、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9、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20、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21、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22、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23、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24、刹那便是永恒。
25、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26、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27、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28、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29、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30、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31、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也。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
32、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33、迦叶佛偈 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34、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35、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36、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世间过,即非真修者。
37、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之捷径;日日耽酒食肉,无非种地狱之深根。
38、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3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40、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41、缘起法身偈 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42、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43、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44、见色起淫心,报之在妻女。
45、报君今日是十六,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46、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47、拘那含牟尼佛偈 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48、毗婆尸佛偈 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49、七佛通诫偈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50、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51、罗衣偏罩脓血囊,锦被悉遮屎尿桶。
52、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53、过去心不可得 现在心不可得 未来心不可得。
54、若信愿坚固,临终一念十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之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55、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56、佛菩萨虽修六度万行,广作佛事,但视同梦幻,心无住著,远离诸相;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无修而修,修即无修,终日度生,终日无度。”
57、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方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58、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59、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60、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61、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62、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63、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向何处问长安。
64、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6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66、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善。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百千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67、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无了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68、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69、且破心头一点痴 ,十方何处不加持,圆明佛眼常相照,只是当人不自知。
70、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71、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头落地,暗里摧君骨髓枯。
72、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铁围山外莲花国,掣断情缰始放行。
73、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74、施主一粒米,重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75、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76、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77、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78、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79、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80、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81、拘留孙佛偈 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82、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
83、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84、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85、芙蓉白面,须知带肉骷髅;美貌红妆,不过蒙衣漏厕。
86、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87、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88、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89、弥陀好念,勿虚彼国之金台;阎老无情,莫惹他家之铁棒。
90、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91、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92、一切法门,明心为要;一切行门,净心为要。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净心之要,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93、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94、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95、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96、释迦牟尼佛偈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97、尸弃佛偈 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98、毗舍浮佛偈 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99、大可笑,大可笑!好汉多迷屎尿窍!
100、冻死不攀缘,饿死不化缘,穷死不求缘。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空可以解释成能量) ---“心经”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

无常定有损,有损则非乐,故说凡无常,一切皆是苦。---“如菩萨行论”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是诸佛就。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个人很喜欢很有哲理
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眼睛不要老是睁得那么大,我且问你,百年以后,哪一样是你的。


13410649810佛经的经典名句有哪些
栾卿歪答: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无常定有损,有损则非乐,故说凡无常,一切皆是苦。---“如菩萨行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就。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3410649810佛经中最经典的名句?
栾卿歪答:一、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二、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三、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四、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五、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

13410649810佛经的经典名句有哪些?
栾卿歪答:1、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2、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3、 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4、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5、 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6、 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

13410649810我想要佛经的名句(带注释的),而且是TXT格式可以下载的电子档 不仅要名...
栾卿歪答:——《楞严经》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佛经十大名句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经典二:不可说。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经典...

13410649810佛经经典名句,有哪些
栾卿歪答:佛经经典名句,有哪些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请回答2021》瓜分百万奖金 七里田间小菜花 2018-03-07 · TA获得超过666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39 采纳率:95% 帮助的人:101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一切皆为虚幻。2、不可说。3、色即是空,空即是色。4...

13410649810佛经中有哪些经典名句
栾卿歪答:”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3.“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4.“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5.“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也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其他类似问题 2013-10-02 佛经经典名句 31 2013...

13410649810诗经中的经典名句有那些
栾卿歪答: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秦佚名《诗经·周南·关雎》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2、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先秦佚名《诗经·召南·草虫》译文:没有见到那君子,我很悲伤真烦恼。如果...

13410649810道德经中的经典名句81句
栾卿歪答: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2、抗兵相加,哀者胜矣。3、直而不肆,光而不耀。4、道不可言,言而非也。5、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6、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7、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8、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9、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10、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11、故...

13410649810让人静下心来的佛经经典名句400句
栾卿歪答:佛经经典名句400句 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3、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4、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5、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

13410649810金刚经十大名句金刚经十大名句是什么
栾卿歪答:1、心有所住,皆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个人的心,倘若一直记挂什么东西,那么你将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佛菩萨的心,什么东西都不会记挂,所以他们才能超脱物外,洞彻事物的一切真相。要达到这个地步,就要让你的心空起来,什么都不记挂。2、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


(编辑:羿康莺)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