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清照《点绛唇·闺思》原文及翻译赏析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4

点绛唇·闺思原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草 一作:芳)

点绛唇·闺思翻译及注释

翻译 暮春时节,深闺里无边的寂寞如潮水般涌来,这一寸的柔肠却要容下千丝万缕的愁绪。越是珍惜春天,春天却越容易流逝,淅淅沥沥的雨声催着落红,也催著春天归去的脚步。在这寂寞暮春里,倚遍了每一寸相思阑干,纵是春天千般好,怎奈也是无情绪。轻问一声:「良人呵,你在何处?」眼前只有那一眼望不到边的连绵衰草,蔓延著良人必经的道路。

注释 1点绛唇:词牌名。2「寂寞」二句:此系对韦庄调寄《应天长》二词中有关语句的隐括和新变。3人何处:所思念的人在哪里?此处的「人」,当与《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的「武陵人」及《满庭芳·小阁藏春》的「无人到」中的二「人」字同意,皆喻指作者的丈夫赵明诚。4「连天」二句:化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句意,以表达亟待良人归来之望。

点绛唇·闺思赏析一

  这是一首借伤春写离恨的闺怨词。全词情词并胜,神韵悠然,层层深入揭示了抒情女主人公心中无限愁情。

  首先词人将「一寸」柔肠与「千缕」愁思相提并论,使人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仿佛她愁肠欲断,再也承受不住。「惜春」两句,不复直言其愁,却「惜春春去」的矛盾中展现女子的心理活动。淅沥的雨声催逼着落红,也催逼着春天归去的脚步。唯一能给深闺女子一点慰藉的春花也凋落了,那催花的雨滴只留下几声空洞的回响。惜春,惜花,也正是惜青春、惜年华的写照。

  下片写凭阑远望。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倚阑」表示人物心情悒郁无聊。这里词人「倚」这个动词后面缀以「遍」字,活画出一深闺女子百无聊赖的烦闷苦恼。下句中又以「只是」与「倚遍」相呼应,衬托出因愁苦而造成的「无情绪」,这就有力地表现了愁情深重,无法排解。

  结尾处,遥问「人何处」,点明凭阑远望的目的,同时也暗示了「柔肠一寸愁千缕」、「祇是无情绪」的根本原因。这里,词人巧妙地安排了一个有问无答的布局,却转笔追随着女子的视线去描绘那望不到尽头的萋萋芳草,正顺着良人归来时所必经的道路蔓延开去,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天边。然而望到尽头,唯见「连天芳草」,不见良人踪影。

  这首词上片写伤春之情,下片写伤别之情。伤春、伤别,融为柔肠寸断的千缕浓愁。刻画出一个爱情专注执著、情感真挚细腻的深闺思妇的形象。写出了让人肝肠寸断的千缕浓愁:寂寞愁、伤春愁,伤别愁以及盼归愁。结尾「望断」二字写尽盼归不能的愁苦,此时感情已积聚至最高峰,全词达到 *** 。

点绛唇·闺思赏析二

  这首词的基本内容:

  上片第一句「寂寞深闺」,写一个青年女子在自己深藏后院的闺房里,心中感到非常寂寞;第二句「柔肠一寸愁千缕」,写青年女子的愁状,一寸柔肠便有千缕愁丝,那么整个人呢?可见她的寂寞和忧愁该有多么厉害。第三四句「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写青年女子忧愁的环境:给人带来希望并让人惋惜的春天走了,又下起了催著春花凋落的雨。这一切,能不让人愁上加愁吗?这是上片的内容。

  下片第一二句「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还是写青年女子的愁状。待在闺房里是「寸肠千缕愁」,只好走到闺房外面。但过去青年女子是不能随便走下闺房楼梯的,所以只能在上面依著栏杆想一想,望一望。想什么?正是那「催花雨」让她想到了「人何处?」想道了离自己而远去的意中人现在何处?,是否也在淋雨?什么时候回来?这才是青年女子真正忧愁的原因;那她望什么?望外面的风景吗?不是,是望自己的想像中的景象——意中人归来时的情景。望到了吗?没有。那望到了什么?望到了「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是啊!望到的是连到天边的无际荒草,是望不见归路——意中人归来的那条路。这就是青年女子倚栏眺望的凄凉情景、心理状态和无望结果。

  以上就是这首词在四十一个字中所表达的基本意思。

  这首词的结构和写作艺术手法:

  全词由写寂寞之愁,到写伤春之愁,再写伤别之愁,更写盼归之愁,这样全面地、层层递进地表现了青年女子心中愁情不断累积的情状,是递进的写法。一个「雨」字,把上下两片勾联在一起;远处是无际荒草,近处是雨催花落;闺房内是愁肠寸断,闺房外是满目凄凉。多么凄美的意境!词人在这里把青年女子的「愁」的确已然写尽、写透,可谓淋漓尽致!所以 明代 陆云龙在《词菁》中称道此首词是「泪尽个中」,《云韶集》也盛赞此作「情词并胜,神韵悠然。」

点绛唇·闺思创作背景

  此词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创作地点在青州。据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公元1118至1120年(重和元年至宣和二年),这期间赵明诚或有外任,清照独居青州。是时明诚或有蓄妾之举。作《点绛唇·寂寞深闺》《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等。」

诗词作品: 点绛唇·闺思 诗词作者:【 宋代 】 李清照 诗词归类: 【宋词精选】、【闺怨】、【伤春】、【伤别】




13066024418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是李清照什么时候的诗
蓝绍高答: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出自宋代李清照的《点绛唇·闺思》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此词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创作地点在青州。据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公元1118至1120年(重和元年至宣和二年),这期间赵明诚或有...

13066024418《点绛唇·闺思》讲述了什么内容?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可以用在什么...
蓝绍高答:以便偷偷地看他几眼.下片以动作写心理,几个动作层次分明,曲折多变,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划出来.唐人韩偓《竿奁集》中写过类似的诗句:“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但相比之下,“和笑走”见轻薄,“和羞走”现深挚;“手搓梅子”只能表现不安,...

13066024418李清照的关于爱情的伤感词
蓝绍高答:1、《点绛唇·闺思》宋代:李清照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 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译】 暮春时节,深闺里无边的寂寞如潮水般涌来,这一寸的柔肠却要容下千丝万缕的愁绪。 越是珍惜春天,春天却越容易流逝,淅淅沥沥的雨声催着落红,也催着春天归去的...

13066024418关于孤独诗句有哪些
蓝绍高答:——李清照《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解释:明诚既逝,人去楼空,纵有梅花好景,又有谁与自己倚阑同赏呢 ?4、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 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李清照《点绛唇·闺思》解释:在这寂寞暮春里,倚遍了每一寸相思阑干,纵是春天千般好,怎奈也是无情绪。 轻问一声:“良人呵,你在何处?”...

13066024418李清照所有的词及其评析
蓝绍高答:点绛唇(闺思) 寂寞深闺,柔(愁)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杆,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芳树(芳草/衰草),望断归来路。 庆清朝慢 禁幄低张,雕(彤)栏巧护,就中独占残春。客华澹沱(伫)绰约,俱见天真。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妖娆态(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 东城边,南...

13066024418孤独古诗词 关于很孤独的诗句
蓝绍高答:一个人的孤独悲伤诗句1、《点绛唇·闺思》[宋 ] 李清照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译文暮春时节,深闺里无边的寂寞如潮水般涌来,这一寸的柔肠却要容下千丝万缕的愁绪。越是珍惜春天,春天却越容易流逝,淅淅沥沥的雨声催着落红,也催...

13066024418李清照的诗
蓝绍高答: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注:清照等明诚归来,我们也在等,只不过连我们自己 都走远了,注定地等,在注定的远走中,失落。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

13066024418李清照人生四个阶段各用一句她写的词来代替
蓝绍高答:—— 李清照《点绛唇·闺思》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雪里已知春信至。 —— 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九万里风鹏正举。 ——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淡荡春光寒食天。 —— 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

13066024418《漱玉词》李清照
蓝绍高答:唐吾涣《惆怅》诗:“晨肇重来路已迷,碧桃花谢武陵溪。”和凝《天仙子》词:“桃花洞,瑶台梦,一片春愁谁与共。”韩琦《点绛唇》词:“武陵凝睇,人远波空翠。”都是借刘晨、阮肇天台遇仙故事写男女相恋之情。易安此词以“武陵人”拟明诚,其实也就是用阮肇或刘晨来拟明诚,言外有“桃溪不作从容住”(周邦彦《...

13066024418李清照的词还有那些?
蓝绍高答:词:《武陵春》、《醉花阴》、《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小重山·春到长门草青青》、《忆秦娥·临高阁》、《多丽·小楼寒》、《好事近·风定落花深》、《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声声慢·寻寻觅觅》、《念奴娇·萧条庭院》、《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清平乐·年...


(编辑:鲁袁竖)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