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凡事都要三思而后行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2
怎么才能做到凡事要三思而后行?

1.剔除成见有些人在做事情的时候,总是会先入为主,带着某种成见去观察事物。其实,不管做什么事情,也不管做什么判断都不要带有成见,要知道,本能的不喜欢就是反对。因此,跳出圈外看事情要比站在圈内要清楚得多。能够剔除某种成见,才能够客观地认识这个世界,并且可以不受大脑中的定势所左右。
2.凡事做到面面俱到不管做什么事情,也不管做什么决定,要把所有事情的细节都看清楚,也要把所有问题都考虑清楚,不要遗漏或疏忽任何东西。也就是说,做事情一定要面面俱到。如果在做事情的时候,忽略了任何一个细节,或是遗漏了某一样东西,都会影响到事情的本身。这种影响可能会直接导致事情的失败。这样一来,所有的努力都会化为乌有。
3.先把目标确定好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有一个目的,这也就是所谓的“目标”。因此,在做事情的时候,先要思考目标,不要进行盲目的行动。要知道,一个明确的目标会让事情更容易得到解决,也更容易让自己达到目标。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注意力可能就会被分散,这样一来,事情也就不好做了。
4.找出思考的重点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有一个重点,思考也是一样的。在思考的时候,先找出思考的重点 ,才能决定事情要怎么解决。有些人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总是没有重点,想到什么就什么,到最后,该做的没有做,不该做的倒是做了一大堆。
5.多听听别人的意见有些事情不是一个人可以解决的,要知道,人多力量大,团结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在做某一件事情之前,最好是先听一下周围人的意见,集思广益才能做出最好的决定。如果只靠一个人,思考会有局限性,想法也狭隘多了。
6.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很多人有这样一个毛病,那就是凡事都以自己为中心,什么都先想到自己,从不为别人着想,这是一种自私的表现。其实,不管是邻里之间、上下级之间,甚至是夫妻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如果彼此要掌握方圆处世之道都能够做到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或许事情就会容易解决得多。
7.学会大胆想象当你遇到一个难题的时候,常常会觉得已经绞尽脑汁,但是仍然百思不得其解,这个时候不妨开拓你的思路,突破原有的模式,进行一下大胆的设想,或许就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所以,要学会大胆想象,要想到所有可能会发生的情况,即使被认为不着边际,乃至荒诞不经,也不妨试它一试。

“三思而后行”并不是胆小怕事、瞻前顾后,而是成熟、负责的表现。过去,我也是属于做事比较冲动的那种类型的人,做事情的时候往往凭第一感觉,凭一时的冲动,结果有很多时候考虑问题不是很周全。比如有的事,是自己找当事人去说,还是让领导出面去说,效果就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决定做一件事的时候,特别是重大问题时,必须要进行全方位的考虑,拿不准的时候多听听旁人的意见,也很有好处。 “三思而后行”对问题的完美解决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这个快速多变的社会中,稍一犹豫,时机会在瞬间错失。有的时候考虑得太多也是不好。正如鲍威尔曾经讲过的:在作决策的时候需要在掌握40%至70%信息的时候做出你的决策。信息过少,风险太大,不好决策;信息充分了,你的对手已经行动了,你就出局了。 “三思而后行”与快速地把握时机并不矛盾,做事情要学会把握时机,同时在决策的时候还要多去思考。

三思而后行是一个汉语词汇,读作是sān sī ér hòu xíng。三思而后行出自《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凡事都要再三思考而后行动。
出处
《南齐书·公冶度》:“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1)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译文:季文子每件事思考三次才行动。孔子听说这件事,说:“再借鉴以往的经验就可以了。”
1.三:古人说“三”的时候,往往不指确数的“三”,而是表示次数很多。但这里和“再”相对,所以仍旧看做确数。指考虑周到,然后再去做。
2.再,斯可矣:思考两次,(再借鉴以往的经验)就可以了。

人生就如一幅画,上面的一草一木都需要我们自己去思考去设计去描绘。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之画成为完美的象征,那么,就需要我们自己去思考去设计去绘制,并且要百般小心才不致于留下瑕疵,我们的人生历程也是如此,只有小心谨慎去对待我们身边所有的人事物,才不会给自己留下遗憾。正如老百姓常说:“吃饭先尝,做事先想,”凡事都要三思而后行。

明天,在我们的眼中永远都是一个猜不透的未知数,我们无法知道明天将会面临的是喜是好是哀是乐,我们无法得知,我们在为人处事中的态度行为会给别人带来损害或是利益。因此,我们每时每刻都应该小心加谨慎千万不能粗心大意,以免给别人带来伤害,我们给别人带来的是什么,我们得到也是什么,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这个意思,人所得到的结果就源自于自己的所作所为,同时也包括自己做事,所引发的结果。

很多时候,人们自己遇上了不愿意有的事就会怨天尤人,自己没觉得做什么大的错事,只不过是一句话,一件小事等等。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引发一个怎样的后果,刚才,我们说过没有人能预料到事情背后隐藏着什么,所以,人才感到纳闷,感到委屈,才会埋怨上天不公,虽然人自己不知道不明白,但上天从来都是公平公义的,人所得到的一些赏赐,惩罚都是上天根据人所做的一切事,以及他做事的结果而给予人最公义的审判。所以我们在做任何一件事,说一句话之前一定要三思,多考虑一下,多给自己设一个假如。假如我这样做,这样说可能出现怎样的结果,可能会给别人带来怎样的伤害,再去做再去说,千万别轻率的就决定怎样做,以免给自己带来遗憾。

听同事说前几天,在他家附近发生了一起车祸,其中一个人的颅骨骨折,现在正在医院生死未卜。说这个人姓高是个包工头,三年前高某的姐姐服毒自杀,几个月前母亲确诊为鼻癌,父亲尿毒症,高某带领工人们干活,从来都不给开工资,工人们跟他干一年,见他不给工资,以后便再也不跟他干了,高某便再重新组织一伙人,到年底同样把工人的工资装进自己的腰包,这样一来,高某欠了很多人的工资,可以说在这件事上高某损害了太多的人。听说高某舅舅一家的表弟跟他干了一年之后,工资一分也没拿到全让表哥给“吞了”。高某的舅舅刚去世不久,于是高某的表弟辍学打工替父亲还债,结果辛辛苦苦干了一年一分钱也没有,母子两人抱头痛苦;还有一个人也是因为得不到工资,妻子天天与他吵架,这个人的母亲看了心里难受,结果导致精神错乱,被送进了精神病医院;还有一个人的父亲得了癌症,本想拿到钱后去医院,结果因为无钱去治疗,他父亲已经去世了。

可能在高某看来,托欠工人几个钱不是什么大事,但是由这件事引发的结果却不小,单单我们听说的就一死一病,还有我们没听说的,不知道的那些人他们不一定会遇上什么样的麻烦,也许闹的夫妻不和而离婚,也许会因为被妻子埋怨而自寻短见……总之这件事引发的结果都要归到高某身上。因为高某一个错误的意念,因为他在想要托欠工人工资的时候,缺乏了考虑,只顾了眼前利益而将别人的血汗钱,救命钱据为己有,高某没有考虑过工人们的感受,没有预料到他们所要面临的难处,所以高某做出了极其错误的选择,以致于给别人带来巨大的伤害,我们常说:“头顶三尺有神灵”以损人开始到害己告终,高某损害了工人的利益,最终也害苦了自己,让自己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假如,高某懂得三思而后行,懂得给别人带来什么,自己会得到什么,以损人开始到害己告终的话,也许他不会这么做。如果当初能多考虑一下工人们生活的难处,想想他们的辛苦,也不致于做出这么绝情的事来。然而,他没有三思所以他自己重重的摔了一下。在这里奉劝每一位朋友,做事先想,三思而后行,记住给别人带来什么,自己也会收获什么,只有善于思考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谨慎为人,小心行事的人生命才会完美,人生之画才会美丽。

古人云:三思而后行,凡事要冷静去解决



凡事三思而后行,保持冷静,反复斟酌,才是一个人最顶级的智慧。作家杨大侠杨科寄语,会思考的人生才有意义。

呵呵,现在的社会就是这样,除非,你有后台,有门路,否则就算再有能力的人,没有文凭,也是置之无用的


15664703626三思而后行,再斯可矣什么意思?
于菡放答:意思是: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虑三次。孔子听到了,说:“考虑两次也就行了。”出自《论语·公冶长》,原文: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凡事都要再三思考而后行动。评析:凡事三思,一般总是利多弊少,为什么孔子听说以后,并不同意季文子的这种做法呢?...

15664703626三思而后行是什么意思
于菡放答:三思而后行的典故:“三思而后行”的古训出于《论语》,这句话的意思非常明确,就是教我们要养成做事前多思考的好习惯。“三思而后行”并不是胆小怕事、瞻前顾后,而是成熟、负责的表现。因此决定做一件事的时候,特别是重大问题时,必须要进行全方位的考虑,拿不准的时候多听听旁人的意见,也很有...

15664703626三思而后行,三思是什么意思?
于菡放答:三思,主要指思危,思退,思变。思危,思考之前做的事不对的地方,危险的地方;思退,知道危险的地方,就要退到安全的地方等待机会;思变,一旦有机会,就要努力抓住去改变当前的处境。【名称】三思 【拼音】sān sī 【含义】:反复考虑:事关重大,请你~。~而后行。【出处】《论语·公冶长》:“...

15664703626常说做事要三思而后行“三思”要怎样理解
于菡放答:做事要三思是指这件事值不值得做,做了对自己有没有好处,会不会有什么后果。就是做事情一定要想清楚了再做。三思而后行是指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事,下一步的利弊然后衡量思路,做出更有利的抉择。谓少思长,老思死,有思穷 《荀子·法行》:“ 孔子 曰:‘君子有三思,而不可...

15664703626是应该三思而后行,还是应该行后三思?
于菡放答:人都应该三思而后行。凡事必须先考虑周全,再做出决定。这也正是人们常说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经验之谈。也总听见老一辈人说事要三思,免无后患。这就充分说明三思而后行的重要性。 所谓三思即事前认真仔细考虑,选择最为适合自己的、最稳妥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去解决问题,不盲从不跟风,稳扎稳打,力争做到...

15664703626古人说凡事要三思 我想知道 ‘三思’是指三件什么?
于菡放答:做事情过分的小心,过分的仔细。“三思而后行”,一件事情,想了又想,想了又再想叫“三思”。孔子听到他这种做事的态度,便说:“再,斯可矣!”这句话有两种解释,从前老学究们的解释认为:“做事情要特别小心,孩子们,想三次都不够,孔子说‘再斯可矣!’还要再想一次哪!”这种解释是不对...

15664703626做什么事都需要三思而后行吗?
于菡放答:这个是当然的啦,我们如果做事情不三思然后行的话,那么很多时候我们就会造成非常大的错误,如果我们也没有办法挽回的话,也就意味着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了!所以我们做事情一定要仔细考虑,否则造成的后果不一定是我们能承受的。我们人为什么长脑子就是因为我们人需要思考,我们和低等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

15664703626三思而后行,什么意思呢?
于菡放答:字面意思就是不要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做事之前需要三思而后行。早知道今日的后果,当初就不该那么做。世界上并没有后悔药。所以做事之前要三思而后行,不要以为自己的一时冲动而后悔。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警示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

15664703626如何做到三思而后行
于菡放答:三思的说法,最早应该是出于《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季文子表示自己做事三思而后行,子曰,以你的智慧,只需要想第二遍就可以想清楚了,然后放心大胆地去做就好了 之后的《荀子·法行》中,也提到了一种三思 孔子曰:君子有三思,而不可不思也。少而不学,...

15664703626三思而后行什么意思 三思而后行的意思
于菡放答:三思而后行的意思是做事谨慎,小心稳妥,思考后才行动。三思而后行不是说哪三思意思,而是说你要做一件事情之前要想过三次之后再做出这个动作以免日后后悔,“三”是泛指多思考、善于思考的意思。三思而后行出自《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这句话的意思是...


(编辑:巩侦柏)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