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教经典名句“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摘自什么经?是什么意思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2
诸法因缘生, 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因缘 因,沿着;缘,沿着; 引申为追寻根本,或衍生孽障。
诸法因缘生, 我说是因缘;
(为何有诸般法门,因有烦恼;为何有烦恼,因心有执念;)

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心若无执念,因缘不起,执念不生,(问题的关键是”故灭因缘”),自然进入佛家“无我“之境界)

一切事物皆由因(原因)缘(条件)和合而生,我(佛陀)解说诸般道理也就是解说因缘;(虚幻、没有实体的)因缘终将离散,归于寂灭(此境界无法解说、不可解说),(对此终极的真相)我就如此解说(静默、不做解说)。

出处:《佛说造塔功德经》

释义:万物都是由因缘机巧产生的,我(佛陀)向你们解说这诸般道理也就是解说因缘。

(虚幻缥缈的)因缘终将离散,归于寂灭(此境界无法解说、不可解说),(对此终极的真相)我就如此解说(静默、不做解说)。

作者:唐中天竺三藏法师地婆诃罗译

创作朝代:唐朝

扩展资料

我国古代佛经大多从天竺流传而来,其中唐朝玄奘法师的贡献可谓最大。

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玄奘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

前后十七年,遍学了当时大小乘各种学说,一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

玄奘及其弟子翻译出典75部(1335卷),译典著作有《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佛说造塔功德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玄奘(唐代著名高僧)



”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摘自《佛说造塔功德经》。

意思是一切事物皆由原因条件和合而生,我(佛陀)解说诸般道理也就是解说因缘;(虚幻、没有实体的)因缘终将离散,归于寂灭(此境界无法解说、不可解说),(对此终极的真相)我就如此解说(静默、不做解说)。

全文(节选)如下:

尔时观世音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向所说,安置舍利及以法藏,我已受持。不审如来四句之义,惟愿为我分别演说!’尔时世尊说是偈言: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善男子!如是偈义名佛法身,汝当书写置彼塔内。何以故?一切因缘及所生法性空寂故,是故我说名为法身。若有众生解了如是因缘之义,当知是人即为见佛。’

译文如下:

这时观世音菩萨又禀告佛陀说言:“世尊!如前所说,安置舍利及如来法藏,我已信受奉持,但尚不明白如来四句偈的义理,惟愿如来为我分别演说。”这时世尊就宣说是偈颂道:“诸法因缘所生,我说如是因缘,因缘尽故寂灭,我作如是宣说。

善男子!如是偈的义理,是名为佛法身,你们应当书写置于塔内礼拜供养。为什么呢?因为一切因缘及因缘所生的诸法体性,都是空寂的缘故,所以我说名为法身。如果有众生了解如是因缘法的义理,当知此人即为见佛。”

扩展资料:

背景解读

佛教偈语“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是佛教的重要理论——缘起论。缘起论,为阐释宇宙万法皆由因缘所生起之相状及其原由等教理之论说。与‘实相论’相对称。

缘起论系以‘法印’为基础,以十二缘起、四圣谛、八正道为中心思想。

十二缘起共由十二支前后刹那无间相续之法所成,顺观系自‘苦’开始,探索其原因所推求出之十二项具体条件;逆观则就逐一之条件,倒逆次第而审谛、彻悟,以灭除老、死、忧、悲、苦、恼等众苦。佛法四谛系根据上述之三法印与十二因缘之思想,而组成之教纲。

于诸经论中,属于缘起论系统者有华严、解深密、楞伽、胜鬘等经,及起信、宝性、瑜伽师地、唯识、俱舍等论;起论以诸法由因缘生起为其主旨,从而探索诸法开展之本源,故其研究方向为时间性(纵),而倾向于论理性之阐释态度;缘起论即‘有’论,主张‘真有俗空’,是为表德门之说。

参考资料:

  1. 百度百科——佛说造塔功德经 

  2. 百度百科——缘起论



出自:《佛说造塔功德经》,下面是佛教十二因缘的基本教义!
所谓十二因缘,就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十二个环节一环套一环,顺逆都互相缘生缘灭,故称十二因缘。具体而言:(1)无明缘行:无明,指众生对佛法真理、对宇宙人生真相的无知状态。正因为无知,由此产生行,即盲目的冲动,亦即意志活动。(2)行缘识:正因为有意志活动,因而产生心识,识即精神活动,指按照意志活动投生后产生最初的意识。(3)识缘名色:由于心识活动而形成精神和物质的胎质。名,指概念,精神方面;色,指色质,物质方面的形体。(4)名色缘六处:六处,又称六入,在此指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等感官和认识器官。这时,胎质逐渐成熟,即将诞生。(5)六处缘触:触指接触,指胎儿出生后,六种感觉和认识器官与外界接触。(6)触缘受:受即感受、接受,由于身心逐渐发育,六根与色、声、香、味、触、法六境接触频繁,而产生相应的或苦或乐、或不苦不乐的感受。(7)受缘爱:爱指爱欲、贪爱,随着年龄的增大,在不断感受的基础上产生分别心,有了爱恶之情。(8)爱缘取:取即执着、追求,正因为有了贪爱,到了成年以后,爱欲强盛,开始对外界执着追求。(9)取缘有:这里的有,指思想、行为所产生的难以抹掉的后果,即业,分为善、恶、无记三种性质的业。由于执着,造下了种种业。(10)有缘生:正因为有了业,这种业必然产生未来的果报,使人在死后重新投胎受生,从而导致来世的再生。(11)生缘老死:有了生则必然招致老、死。这样,十二个环节辗转不断地生死轮回,互为因缘,即是十二因缘。由此可见,众生之所以有生死轮回种种痛苦烦恼,根源在于无明,即对生活真实的无知。反之,只要破除无明,就可以灭除生死轮回的痛苦而获得解脱。佛说:“无明的起源不可见,不可假定在某一点之前没有无明”;但同时,佛又说:“凡是真正见到苦的,必也见到苦的生起,必也见到苦的止息,必也见到导致苦的止息之道”。
================
诸法因缘生:一切诸法都是由因缘而生
我说是因缘:我来说这是因缘
因缘尽故灭:因缘尽则万法灭
我作如是说;这是我释迦牟尼佛所说

  出自《十二因缘经》 《造塔功德经》
  法,泛指所有的六尘,不单指法尘。

  诸法因缘生:所有的一切,都是由因缘而生
  我说是因缘:佛说这因缘
  因缘尽故灭:由因缘分离而消灭
  我作如是说;这是我释迦牟尼佛所说

《造塔功德经》
诸法因缘生,说的是缘起,即条件具备.因缘尽灭故,说的是性空,即条件不具备了,什么也就没了.此有彼有,此无彼无,此指的是缘,即条件,彼就是诸法.一切行无常,就是说诸行无常,一切都有生有灭,也叫做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灭,是说彻底解脱的理论根据,那就是涅磐.此灭就是指涅磐,最为乐就是说涅磐为乐,这是涅磐四德中的"乐",无有诸苦,故名为乐.


15168624558“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出自哪部经典?
巫泼畏答:”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摘自《佛说造塔功德经》。意思是一切事物皆由原因条件和合而生,我(佛陀)解说诸般道理也就是解说因缘;(虚幻、没有实体的)因缘终将离散,归于寂灭(此境界无法解说、不可解说),(对此终极的真相)我就如此解说(静默、不做解说)。原文:...

15168624558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出自哪里?
巫泼畏答:”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摘自《佛说造塔功德经》。意思是一切事物皆由原因条件和合而生,我(佛陀)解说诸般道理也就是解说因缘;(虚幻、没有实体的)因缘终将离散,归于寂灭(此境界无法解说、不可解说),(对此终极的真相)我就如此解说(静默、不做解说)。全文(...

15168624558佛教经典名句“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摘自...
巫泼畏答:释义:万物都是由因缘机巧产生的,我(佛陀)向你们解说这诸般道理也就是解说因缘。(虚幻缥缈的)因缘终将离散,归于寂灭(此境界无法解说、不可解说),(对此终极的真相)我就如此解说(静默、不做解说)。作者:唐中天竺三藏法师地婆诃罗译 创作朝代:唐朝 ...

15168624558谁知道这句话的意思:“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
巫泼畏答:诸法因缘生 - 世间万物的存在都是有一定条件的 我说是因缘 - 我也同意这样的说法 因缘尽故灭 - 当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该物质就消失了 我作如是说 - 我是这样看问题的 这个是佛教“万物皆因缘,万事皆因果”的理念,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佛教的根本教义,即万物都是随时变化的,不真实的,...

15168624558谁帮我解释下这句佛经、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
巫泼畏答:法,泛指所有的六尘,不单指法尘。诸法因缘生:所有的一切,都是由因缘而生 我说是因缘:佛说这因缘 因缘尽故灭:由因缘分离而消灭 我作如是说;这是我释迦牟尼佛所说 上述四句偈,不如下述四句偈说的清楚。诸法因缘生,亦从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15168624558诸法因缘生,是法说因缘,是法因缘尽,大师如是说 这首偈是什么意思,祈请...
巫泼畏答:一般译作:“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吾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古代佛塔一般都刻着这首偈当作舍利供奉。因为佛说过“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所以这首偈被称为法身舍利偈。此偈是佛的弟子阿说示(最初五比丘之一,意译是“马胜”)说出的。有一天马胜比丘在托钵行乞的时候,遇见了婆罗门大学者...

15168624558诸法因缘生, 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巫泼畏答:因缘 因,沿着;缘,沿着; 引申为追寻根本,或衍生孽障。诸法因缘生, 我说是因缘;(为何有诸般法门,因有烦恼;为何有烦恼,因心有执念;)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心若无执念,因缘不起,执念不生,(问题的关键是”故灭因缘”),自然进入佛家“无我“之境界)...

15168624558诸法因缘生, 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巫泼畏答:诸法因缘生,说的是缘起,即条件具备.因缘尽灭故,说的是性空,即条件不具备了,什么也就没了.此有彼有,此无彼无,此指的是缘,即条件,彼就是诸法.一切行无常,就是说诸行无常,一切都有生有灭,也叫做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灭,是说彻底解脱的理论根据,那就是涅磐.此灭就是指涅磐,最为乐就是说...

15168624558禅理玄机:诸法因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
巫泼畏答:这是签?这是“法颂舍利偈”,又叫“法身偈”、“因缘咒偈”,第一句应该是“诸法从缘起”。这个偈子还有另外一个译本:“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说的是一切诸法悉皆依因缘而生起,悉皆空无自性,以因缘尽而消灭。

15168624558「诸法因缘生,是法说因缘;是法因缘尽,大师如是说」。?
巫泼畏答:【诸法因缘生】 谓诸法依因缘而生。佛教之基本教义谓,凡依缘起法则所生者,皆了无自性、自体,乃变化无常者;无常即是苦。此诸法因缘生一语,即‘苦、集、灭、道’四谛中,阐说苦、空、无常、无我等苦谛之偈颂,亦即法身偈之首句,此偈又可称为缘生偈,或缘起偈。佛陀常以此偈解说诸法生灭...


(编辑:赵阎淑)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