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六年级上册语文复习重点,列出详细提纲!如:字词不好,多阅读多积累......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2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复习资料与重点

  第一、二单元重点
  1、山中访友
  1、《山中访友》作者(李汉荣)。
  2、课后习题: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作者在山中都拜访了哪些“朋友”,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
  作者拜访的“朋友”原来是老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等一切自然界的朋友。
  课文以“山中访友”为题目是文章主要内容的体现,作者以“山中访友”为题目是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一切都称之为朋友,这样写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并抄下来。
  ①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
  作者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②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间的默契和情谊。

  3、草虫的村落
  1、《草虫的村落》的作者是(郭枫)。
  2、课后习题: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些什么,印象最深的有哪些。
  我们和作者一道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了街道、小巷、来来往往的“村民们”、花色斑斓的小圆虫、庞大的蜥蜴、甲虫音乐家们、搬运食物的“村民们”、气象观测者、建筑工程师。
  3、这是一篇散文,它在表达上颇具特色。作者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 ,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1)丰富的想象。作者看到一只孤零零地在草丛中爬行的小虫,把它想象成了(一位“游侠” ) ;看到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把它们想象(成“南国的少女” ) ;看到振动翅膀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音乐家” ) ;看到推着食物行走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从远方归来的“劳动者” )……丰富的想象,赋予小甲虫以(勇敢、勤劳和智慧)的特质,从而使一只只美丽的小甲虫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
  (2)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村落,原本是人聚居的地方,而课文中,作者赋予草虫人的生活形态。草虫的村落,其实无非就是(草虫居住的洞穴) ,但在作者的眼里,它和人类的生活天地没有两样。那里有(街道,有小巷,还有形形色色的人们) ,它们不仅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更有着高雅的艺术追求,它们不但会享受生活,还会创造生活。
  4、文章整体结构以及各部分内容:(略)


  5、詹天佑
  1、主要内容及中心
  2、课文是从三个方面来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3、课后习题: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同学讨论: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课文的许多地方都表现了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如.面对一些帝国主义国家的阻挠和嘲笑.詹天佑毅然接受了任务;创造性地开凿了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等等,都体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杰出的才能。
  4、默读课文,知道詹天佑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采用的什么不同方法。

  6、怀念母亲
  1、《怀念母亲》一课的作者是(季羡林)。对课题的理解及作者的情感: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 “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 。

  2、课后习题:
  (2)读句子,注意带点的部分,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①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频来入梦”是什么意思?你知道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吗?)
  “频来入梦”的意思是祖国母亲经常到梦中来。作者远离故土,身居异国他乡,犹如孩子离开母亲的怀抱,心中无限思念。尤其作者是第一次离开祖国,心中不断涌现祖国的身影,日有所思,夜有所想,所以“祖国母亲”不断在梦中浮现。
  ②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为什么我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
  作者通过比较的方式,将自己对祖国母亲的怀念充分表达出来。因为作者身在异国小城,心中有忧愁、有思念;但是不断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感到他们无处不在,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安慰、一些宽心、一点甜蜜,他们是那样牢固地烙印在自己的记忆深处,在作者孤寂时陪伴着他。所以作者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虽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
  ③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在你的想象中,母亲的面影是怎样的?)
  在作者的想象中,母亲的面影是慈祥的,她那饱经沧桑的脸上总是挂着微笑的,眼睛里写满了对儿子的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的思念。

  三、四单元内容重点
  9、穷人
  1、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的故事。
  2、中心思想:赞扬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3、作家作品:这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个(短篇)小说,主要作品有《童年》 、 《战争与和平》 、 《复活》等 。
  4、课文中省略号的主要作用:
  课文中省略号的作用——课文多处运用了省略号,主要作用有:
  (1)表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如, “她忐忑不安地想: ‘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 ”
  (2)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如,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3)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如, “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4)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如, “我嘛……缝缝补补……”
  5、理解重点语段:
  她忐忑不安地想: “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
  “忐忑”是指心神不定。 “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安定。桑娜抱回孤儿后,面对自己的五个孩子,想想生死未卜的丈夫,她紧张、担忧,她不知道丈夫会说什么,觉得自己这样做给丈夫增加了负担,觉得对不起他;她担心丈夫突然回来,不知道怎么告诉丈夫自己把孤儿抱回家的事。但是她宁可让丈夫揍一顿,也要收养孤儿。课文真实地展现了桑娜此时的心理活动。使人感受到生活给桑娜带来的压力,感受到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的心灵。
  省略号的连续运用,表明桑娜当时的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逼真地写出了桑娜不安的心理。


  11、唯一的听众
  1、作者:落雪
  2、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3、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
  4、语句理解:
  (1)“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
  老人并没有耳聋,作为一位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老人听出“我”拉得并不好,更从“我”被人发现后“准备溜走”的举动中,发现“我”缺乏自信。她为维护我的自尊,帮我树立自信,让“我”有了面对老人拉琴的勇气,老人谎称自己耳聋。
  (2)“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 “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
  理解:这“从未有过的感觉”就是被人肯定的快乐。而这恰恰来自于老人的陪伴,来自于老人的夸奖。老人并不指点“我”如何拉琴,她就用自己的语言帮助“我”重新找回自信,激励“我”刻苦练习。在她的激励下, “我”终于敢在家里练琴了,而且练得十分认真,十分刻苦。


  13、只有一个地球
  说明方法以及作用:列数字科学准确具体。 举例子具体真切 作比较突出强调 打比方形象生动 。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1、文章结构:总分总
  2、文体:演讲稿
  3、课后第2题:
  (1)“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
  理解:这句话再一次表明了人类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关系,同时也告诉我们:而应该用主人的身份去保护自己的家园。
  (2)“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理解: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如果家园受到破坏,那么任何对大地的影响,对地球的伤害都将演变成对人类自身的伤害。这句话直接点明了将人类的生存与大地的密切关系。
  (3)“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
  理解:这是文章的中心所在,这句话的意思是谁也没有权利,也不可能拥有对大地的控制权,谁也不能凭借自己的喜好来对待神圣的大地。人类属于大地,因为大地使人类的生命不断得以繁衍、延续。只有爱护大地上的万物,才能确保人类的生存。
  4、作者:西雅图


  第五单元
  17、少年闰土
  1、作家、及作品——(资料袋)
  2、正音:“正”、“佛”、“行”、“供”、“畜”
  *3、闰土向我讲述了哪几件件事,闰土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参P148
  要点:雪地捕鸟——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看瓜刺猹——机智勇敢;
  海边拾贝、看跳鱼儿——生活丰富多彩。( 或为 见多识广)
  闰土是一个见识丰富、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 参P142参P143参P147 与四件事留下的印象不完全一致
  4、关于“捕鸟”,闰土向我讲述了哪几方面的内容,你感受到了什么?
  要点:捕鸟的时间——下大雪;捕鸟的地点——沙地上;捕鸟的方法——支起大竹匾,撒下秕谷,鸟来吃时,拉绳子;捕鸟的结果——各种鸟都有。闰土聪明能干,是一个捕鸟能手。
  *5、谈谈对“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这句话的理解。
  “他们”指“我”往常的朋友。“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指“我”和“往常的朋友”生活的天地非常狭窄,由于整天关在高墙深院里,与生活在海边的闰土相比,形成了鲜明
  的对比。这句话的意思:“我”和“往常的朋友”,整天生活在大院里,不能广泛地接触大
  自然,眼界狭窄。这句话表达了“我”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流露了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
  6、四件事情,作者写得有详有略,从不同的方面表现闰土的特点。
  7、破折号、括号的用法——补充说明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1、多音字:冠、号、 数
  2、四字词语:囫囵吞枣、张冠李戴、恍然大悟、北风怒号、饱经风霜、失声痛哭
  匆匆忙忙、马马虎虎、清清楚楚、模模糊糊
  *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作者是周晔,表达出她对鲁迅先生的怀念、热爱、敬仰之情。
  *4、《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主要记叙了作者回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课文的段落以(空行)为标志,分别叙述了四件事: (伯父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 ) 、 (伯父笑谈“碰壁”抨击旧社会 ) 、 (伯父热情地救助黄包车车夫) 、 (伯父关心女佣) 。
  ①笑谈《水浒传》表现了他对青少年的关心和爱护;
  ②谈“碰壁”表现了他对旧社会的痛恨;
  ③救护车夫则表现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关心;
  ④关心女佣阿三则表现他关心别人胜过关心他自己。
  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5、句子理解:
  (1)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 “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
  理解:这句话表面看是在夸自己记性好,实际上是在用幽默的语言、委婉的语气批评“我”读书太马虎。语言描写中透出鲁迅先生含蓄、幽默、风趣的性格特点。
  (2)“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反问句) 理解: “四周黑洞洞的” ,比喻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人民连一点儿民主和自由都没有。 “碰壁”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从话语中,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顽强斗争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态度。
  ④“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
  理解:这里的两个“清清楚楚”强调了当时的情景给“我”印象之深;他“变得那么严肃手“半天没动” , “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等表情、动作的描写,说明鲁迅先生看到了旧社会的罪恶,他无法控制对它的憎恶之情而怒形于色。这句话表现了鲁迅先生对旧社会的痛恨和对劳苦人民的极大同情。
  6、 救助车夫一段,为了准确地写出鲁迅兄弟俩救治受伤车夫的情景,连用九个动词——“扶、蹲、半跪、拿、夹、拿、洗、敷、扎” ,突现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感人形象。
  7、以空行为标志,文章分为几部分?说说第一部分与其他部分的联系。
  要点:五部分;第一段是总述——深受爱戴,后几段是分述——受到爱戴的原因。 参P154


  第六单元
  重点背默前4首古诗及书下注释。

  第七单元
  21老人与海鸥
  1、字音:塑料、饼干、撮起、亲昵、啧啧、滇池、旋涡
  2、主要内容及中心:课文主要讲了(每年冬天,一位老人步行二十余里,为海鸥送餐,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老人去世后,海鸥们不约而同地为老人送行)的事,表达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以及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
  *3、意想不到的事指什么?
  要点:①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②纷纷落地、站成两排、肃立不动,③朝遗像扑过来、大声鸣叫,翅膀扑得那样近。
  *4、重点语句理解:
  (1)“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要点:老人喂,海鸥吃,老人与海鸥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那么和谐! 海鸥有节奏地翻飞着雪白的翅膀,那场面,像一幅灵动的画,更像一首美妙的歌。使我们感受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美好的深厚情感。(细节描写) (2)“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要点:海鸥用“鸣叫”、“扑”、“飞”成“漩涡”这种特殊的方式,来表达他们舍不得离开老人,表达对老人的留恋,表现出老人与海鸥之间的美好的深厚情感。(场面描写)
  5、体会文中省略号的作用。

  23《最后一头战象》
  1、正音:势不可当、摩挲、扑喇喇、浴血搏杀
  2、积累词语: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聋、浴血搏杀、
  炯炯有神、威风凛凛、排山倒海、 泣不成声
  3、作者是 沈石溪 ,我还知道他的作品《第七条猎狗》(课外书屋)
  4《最后一头战象》以 时间 为序,依次记叙了英雄垂暮、重披战甲 凭吊战场、庄严归去
  四个感人情节。歌颂了战象嘎羧忠诚 、善良、重情义 的高尚情怀。
  *5、(本文在表达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通过对嘎羧 动作 、 神态 的具体描写,突出嘎羧 忠诚 、 善良 的高尚情怀。)

  第八单元
  25伯牙绝弦
  1、相传愈伯牙和钟子期是春秋时代的人,《伯牙绝弦》讲的是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让我们感受到朋友间真挚的感情。
  *2、背默课文、注释,对照注释,了解诗句意思。
  *(1)伯 牙 鼓 琴,志 在 高 山,钟 子 期曰:“善 哉,峨 峨 兮 若 泰 山!”
  句意:(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
  体会:俞伯牙琴艺高超,钟子期很会欣赏,他们两人相互理解、欣赏是知音。
  (2)伯 牙 所 念,钟 子 期 必 得 之。
  句意: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一定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
  (3)子 期 死,伯 牙 谓 世 再 无 知 音,乃 破 琴 绝 弦,终 身 不 复 鼓。
  句意: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
  体会:伯牙为失去知音而悲痛欲绝,弃绝专长爱好,表示悼念。表现出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3对知音的理解;理解自己的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26 月光曲
  1、《月光曲》又叫《 》《 》。贝多芬弹奏了( )支钢琴曲?第( )
  支是《月光曲》。
  2、想一想贝多芬为什么要弹琴给盲人兄妹听;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
  (女孩热爱音乐、善解人意感动了贝多芬,走进屋弹奏一曲;失明姑娘爱音乐,懂音乐,贝多芬遇到了知音,激发了他创作的欲望和灵感,所以弹完一曲,又弹一曲)
  3、.听着琴声,皮鞋匠兄妹好像看到了什么,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答: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联想到海上明月升起的奇丽画面。第一幅:月亮刚从“水天相接”处升起,海面上“洒遍银光” 。此刻,贝多芬轻轻地按着琴键,音乐轻幽、舒缓。第二幅:月亮越升越高,天空出现了“一缕缕轻纱似的微云” 。随着景象的变化,音乐气势逐渐增强,曲调出现了波折。第三幅: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强音乐骤然响起。浪花“涌过来” ,气势凶猛,音乐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多么美丽的画面,多么丰富的联想!时而舒缓,时而明快,时而悠扬,时而激烈。清新、梦幻的境界,优美、和谐的曲调,让我们不得不叹服贝多芬高超的技艺。 (海面由平静→波涛汹涌,体会到乐曲由舒缓流畅→高亢激昂。 )

淘知学堂2020秋预习直播课部编语文六年级(上)(960×540视频)百度网盘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c47DSua1MK0wktz6WIdDYw
提取码: qv2k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复习内容
1、继续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认真完成作业、勤于收集资料、不懂就问,在实践中运用等习惯。
2、继续巩固汉语拼音,教育学生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将课本要求的生字做到会默写、会组词;将每课生字词和成语做到会默写,少数词语必须按要求熟练造句;将8个练习上的“诵读与积累”做到能理解、会默写。
4、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熟练运用口语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5、培养良好的朗读、默读习惯,学会读通、读懂课文,理解课文中心,掌握写作方法;将课本(含练习上要求背诵的)中要求背诵、默写的课文及片段逐一落实,做到熟练背诵,能按照要求进行默写。
6、继续培养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课文内容。要学会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本领;掌握句子的不同表达方法,体会句子的感情色彩;认识比喻、拟人、反问、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方法;学习与运用简单的复句;会修改常见的几种病句
7、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儿读物,了解其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叙述其主要内容。
8、加强学生的习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其审题、布局谋篇等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不拘一格、大胆想象、幻想,写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感受,真正做到“言为心声”。
三、复习重点:
本次复习的重点应该是针对本班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复习。如本班学生的作文水平较差,许多学生语句不通顺,有些甚至有离题的现象,所以本次作文复习的重点应是让学生能做不离题,语句尽量做到通顺。特别是阅读理解方面学生较薄弱,所以要加强这方面的复习。字词方面,学生也有遗忘的现象,要加强巩固。
四、复习难点:
1、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有关词句的意思;
2、体会思想感情、作者的表达方法。
3、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有关写作的知识迁移到写作上来。
五、复习措施
1.分单元进行复习,落实知识及能力训练点。
2.作文时审题不够仔细的现象较为普遍,复习时要加强习作的审题训练。
3.学困生的个别辅导。有几名学生的成绩不太理想,这段时间,要加强对他们的个别辅导。
六、复习步骤及时间安排
(一)单元要点内容
第一单元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2.品味优美的语言。
3.识记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4.积累日积月累中的六句话。
5.完成复习资料中第一单元的练习。
6.第一单元考试及试卷讲评。
第二单元
1.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识记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3.积累日积月累中的四句话。
4.围绕“珍惜时间”这一主题写一篇演讲稿。
5.完成复习资料中第二单元的练习。
6.第二单元考试及试卷讲评。
第三单元
1.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作方法。
2.识记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3.积累日积月累中的五句格言。
4.完成复习资料中第三单元的练习。
第四单元
1.引导学生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理解文章的意思。
2.识记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3.积累日积月累中的五句格言。
4.漫画作文。
5.完成复习资料中第四单元的练习。
第五单元
1.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
2.识记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3.积累日积月累中的五句名言及《少年闰土》的第一自然段。
4.完成复习资料中第五单元的练习。
第六单元
1.了解诗歌的特点,大体把握诗歌,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2.默写《诗经?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
第七单元
1.体会作者将真挚的情感写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
2.识记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3.积累《马诗》。
4.完成复习资料中第七单元的练习。
第八单元
1.学习抓住特点把人、事结合起来描写的写作方法。
2.背诵《伯牙绝弦》,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月光曲》的第九自然段。
4.背诵识记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5.积累日积月累中的十六个词语。
6.完成复习资料中第八单元的练习。
(二)分项复习( 以练习试卷为主)
1、识字听说、拼音(1.21)
(1)、能听清音节,正确写出词语,句子。
(2)、拼音:在语段中看拼音写词语或选择读音。
2、词语、句子(1.22)
词语
(1)、掌握近义词和反义词
(2)、会分析句子前后关系,使用关联词语
(3)、辨析近义词
(4)、会给词语分类
句子
(1)、掌握各种句子的类型:如修改病句、缩句、反问句陈述句互改等。
(2)、掌握各种句子的修改方法;
(3)、懂得什么叫修辞方法;
(4)、懂得句子的说明方法
3、阅读
(1)、正确背诵规定的课文、段落。
(2)、正确使用标点、读懂标点,感受标点的表达作用。(重点省略号)检测方法:根据省略号前面的内容概括或合理想象补充内容。
(3)、正确把握词语的意思。(包括关联词语)
(4)、概括段意:
(5)、简要复述课文
4、习作
(1).重点把握:记事作文,尝试想象作文的命题。
(2).作文题:多个选一。
要求: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句子通顺、连贯,内容具体(主干清晰,枝叶丰满)。用常用修改符号修改作文。
(三)全面检测,查漏补缺,对全册教材的语文知识进行全面检测,找出学生仍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指导、讲解,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解决疑难问题。


13960462618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有哪些?
贺临轰答:复习中,可以先自己进行理解,然后再对照词语或者成语的含义,对比自己的理解是否准确到位,那些理解准确的词语可以一带而过,理解上有问题的就需要重点记忆。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提纲相关文章: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复习知识提纲 ★ 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 ★ 7年级上语文思维导图与复习提纲 ★ 七年级上册语...

13960462618最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
贺临轰答:第一单元复习旨要一、应记住的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①《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②《羚羊木雕》作者张之路。③《散步》作者莫怀戚。④《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文学家。著作有诗集《新月集》、《飞鸟集》,长篇小说《沙子》、《沉船》等。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⑤《荷叶》作者...

13960462618初一语文上册复习要点
贺临轰答:初一语文上册重点知识篇一 一、重点字词 1.注音。蟹(xiè) 憔悴(qiáo cuì) 嫌恶(wù) 可鄙(bǐ) 什(shí)物 虐(nüè)杀 苦心孤诣(yì)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1)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2)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

13960462618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贺临轰答:七、体会诗人的感情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还要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如《绝句》一诗中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里不仅写出了诗人身居草堂的开阔胸襟,还通过对草堂附近明媚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的 1. 带领学生梳理整...

13960462618初三语文上册知识点
贺临轰答:三月份,复习六册语文书。知识点的比重分配:1、字词部分。用120分钟时间复习字词的音、形;90分钟时间复习词义的解析。复习的方式是:课前布置复习任务自主复习,课上检测,课后批阅,然后把批阅中发现的问题再集中解决,学生做好疑难问题的积累。2、现代文阅读。《学习与检测》中的12篇现代文作为训练...

13960462618六年级上册语文复习重点,列出详细提纲!如:字词不好,多阅读多积累...
贺临轰答:六、复习步骤及时间安排 (一)单元要点内容 第一单元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2.品味优美的语言。3.识记词语盘点中的词语。4.积累日积月累中的六句话。5.完成复习资料中第一单元的练习。6.第一单元考试及试卷讲评。第二单元 1.体会关键...

13960462618一年级语文上册的重点知识点
贺临轰答:一年级 语文知识 点 1、要求背诵的课文如下:《1柳树醒了》、《9两只鸟蛋》、《4春晓、村居》、《13所见、小池》、《14荷叶圆圆》、《16要下雨了》(自选)、《18四个太阳》、《19乌鸦喝水》、《20司马光》、《24画家乡》(自选)、《25快乐的节日》2、以下的摘录:(1)春雷跟柳树(说话),(...

13960462618六年级上册语文重要知识点
贺临轰答:六年级语文复习知识点 1、《麝鹿》是一篇 记叙文 ,介绍了我国珍稀动物麝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2、麝鹿为何又称作“四不像”。3、的麝鹿保护区: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县。4、珍贵的国家保护动物还有: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丹顶鹤、中华鲟、白鳍豚等。...

13960462618七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归纳
贺临轰答:重点词语 1.瘫痪(tānhuàn):由于神经机能发生障碍,身体某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地丧失活动能力。2.憔悴(qiáocuì):形容人脸色不好。3.整宿:整夜,整个晚上。4.诀(jué)别: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5.絮絮叨叨(xùxùdāodāo):形容说话等连续不断。6.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7.朗润:...

13960462618一年级语文上册的知识点
贺临轰答:★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重点内容与总复习资料 ★ 一年级语文重要知识点归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为你推荐: 特别推荐 为什么麦当劳一瓶冰露卖 7.5 元? 有哪些揭露讽刺韩国财阀的电影? 为什么中国赴美学生在减少? 单身久了会伤身吗? 等你来答...


(编辑:蔚嵇庾)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