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急求一篇诗词赏析的文章,2000字左右。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求一篇2000字明清诗词鉴赏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一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见是眷怀友人无疑.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
6.
送友人
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诗人与友人策马辞行,情意绵绵,动人肺腑.
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点出告别的地点.诗人已经送友人来到了城外,然而两人仍然并肩缓辔,不愿分离.只见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这两句,“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首联即写成工丽的对偶句,确是别开生面;而且“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诗笔挥洒自如,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
中间两联切题,写离别的深情.颔联“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此地一别,离人就要象蓬草那样随风飞转,到万里之外去了.此二句表达了对朋友飘泊生涯的深切关怀.落笔如行云流水,舒畅自然,不拘泥于对仗,别具一格.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却又写得十分工整,“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同时,诗人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着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在这山明水秀、红日西照的背景下送别,特别令人留恋而感到难舍难分.这里既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
尾联两句,情意更切.“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挥手”,是写了分离时的动作,那么内心的感觉如何呢?诗人没有直说,只写了“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这一句出自《诗经·车攻》“萧萧马鸣”.班马,离群的马.诗人和友人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李白化用古典诗句,著一“班”字,便翻出新意,烘托出缱绻情谊,可谓鬼斧神工.
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中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这正是评家深为赞赏的李白送别诗的特色.
7.
刘禹锡《秋词》
赏析:
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
然而刘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原诗两首,所选的是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胜春潮”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读这样的诗,洋溢在我们心头的,绝非什么悲凉的气息,我们随着诗人的“诗情”,借助诗人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般驰骋于碧空之上.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
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为我们后人留下的,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杜牧绝句
晚唐文坛上涌现出一位翘楚人物,那就是能文、能赋、更能诗的,人称“小李杜”中的杜牧.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今陕西西安)生于803年,死于853年,二十六岁中进士,先在江西、淮南等节度使手下为幕僚,十年后内迁为京官,又受人排挤,出为黄州、池州等地刺史,后又一度内调,官终中书舍人。 杜牧是晚唐著名的诗人,他用毕生的精力写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绝句艺术成就最高,也最为后人所欣赏。他的绝句反映面较广,有表现人民疾苦的如《题村舍》;有抒写怀才不遇的如《赠渔父》;有讽刺帝王淫奢生活的如《宫人冢》;有向往自由和爱情的如《秋夕》等。 杜牧的绝句,无论是借景抒情,还是吊古抒怀,都堪称俊逸。写景和咏史这两类绝句,诗人都写得十分出色,工巧精致,风格俊爽,文笔流转,词彩清新,蕴藉有味;在语言运用上尤见工力,清新流畅,自然凝练,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佳句。这些诗表现了他才气的俊逸,思致的活泼。当然,诗人也有消极颓废之作,反映他郁闷失意,流连酒色的生活情调。 他不但能写出眼前的优美景色,往往还能即景生情、流露出对时事的忧伤。 诗人的写景绝句,大都画面鲜活,情意浓深。如《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丰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这首诗写山行所见之景。首句说:“远上寒山石径斜”。“远上”可见山路的高远。“寒山”点明秋季,为下文枫叶作铺垫。“石径”是人工铺治的栈道,为下文的“人家”伏笔。次句说:“白云生处有人家”。白云生处正是山之深处,几户人家便生活在那云遮雾掩的僻静地方。这对一个在官场中不甚得意的人来说,自然有很大的吸引力。诗以“斜径”、“人家”作为淡淡出现的背景,使得整个画面错落有致,远近配合,浓淡相间。然而更为迷人的还在后面。第二句的“生”字特别传神,仿佛让人看到白云在冉冉升起浮动。有的本子又作“深”字,把动词换成形容词,顿使全诗黯然失色,因为“深”字只不过写出了白云的浓密幽深,却难以描绘出白云的动态,更不能唤起人们的遐想。“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日枫林,红叶覆山,又恰在晚霞辉映之下,更增一层红润的光泽,所以赛过二月鲜艳的“红花”,引得诗人停车驻足把玩。诗人所写的秋景与春色具有同样的魅力,把经霜枫叶与二月春花巧妙地连在一起,唤起了人们对春光的丰富联想。这首诗写秋景不仅没有衰飒之气,而且是一片红火热烈景象,这也正体现着杜牧诗风的“俊朗”、清快流转。“坐”是因为的意思,因爱枫林晚景而停车。一说“坐”为坐赏,“晚”指观赏之久而至晚暮。这首诗虽然只是即景写景,没有什么更深的寄托,但它写出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趣,这是对秋光的一种赞美,通过赞美深秋红叶,表现了诗人高洁兀傲,不同凡俗的情怀。 又如著名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此诗以清新秀丽的笔调,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景图:树茂花美,娇莺长啼,水村山城,酒旗斜矗、庙宇楼台、烟雨凄蒙,这都是典型的江南春色。而在莺啼之前冠以“千里”更写出春色无边的气势。明人杨慎认为“千里”不合情理,妄改为“十里”,实在是不懂艺术真实的荒唐之论,而在寺前冠以“四百八十”,字样,更突出了江南寺庙之多。这种描写还有一种暗示作用,南朝的寺庙虽然留下来了,但是南朝政权不是早已化为乌有了么,它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也许正是它太崇奉佛,建的寺庙太多了的缘故吧。细玩结尾一句,从“多少”二字还是能体会到诗人的感慨的,意思是当年建造寺院者是何等显赫,而今又在何处?诗人面对江南的春光,自然会有今昔盛衰之感。 《泊秦淮》这首写景绝句的命意就十分明显了。“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全诗只有第一句是着意写景,寒水和岸沙被烟雾和月光笼罩着,这不但是秦淮河景色的真实写照,而且还透露出作者的惆怅心情,而“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虽也是眼前之景,但作者将它放在诗中,显然为了抒发自己忧国伤时的情怀,听到这些歌女仍在麻木不仁地吟唱陈后主所作的亡国之曲“玉树后庭花”不禁感慨万分,他的矛头显然是指向那些醉生梦死,贪欢买唱不顾国家命运的当权者,借景抒情的倾向十分明显的。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前两句渲染出了一个心情十分凝重的凄绵意境。清明俗有鬼节之称,再加上天色阴霖,细雨绵绵,怎不叫人心情沉重?何况是“路上行人”,更会有一种“旷野游魂”的感觉,“断魂”二字,结合清明这个特殊的时节,恰倒好处地形容出了人的心情。这里的“行人”,既可以指所有行色匆匆的路人,也可以理解成作者自谓。至于为何而行,作者没有交代,但是在这样的情绪之中,读者自然不难想象到是坟前祭扫、孤身远行之人。后两句作者并没有进一步描写“断魂”的具体情形,而是笔锋一转,向牧童“借问酒家”了,有些读者看了这句往往会觉得有些意外,其实这个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正因为“断魂”,作者才会去“借酒消愁”,这个正是小杜诗在承转上的流畅自然。而后顺着牧童的“遥指”,作者带着读者一起把目光递伸到了远方。一指之下,给人留下了无穷的想象和回味。 这类写景抒情寓慨融为一炉的绝句含而不露,意境绵邈,有着强烈的艺术表现力。 杜牧的这些七绝清新,别致,不落俗套,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他的诗句,绚丽多彩,但又十分流畅,十分自然,如水到渠成,没有故意雕饰的痕迹。更重要的是他的七绝,总是以生动而含蓄的形象,优美而深远的意境取胜的。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翻译: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醒时听见军营的号角声响成一片。把熟牛肉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完成君王统一国家的大业,博得天下身前死后的美名。可惜已成了白发人。

  写作背景:辛弃疾20岁时,就在家乡历夸(今山东济南)参加了抗金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回到南宋,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他安定民生,训练军队,极力主张收复中原,却遭到排斥打击。后来,他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这首词,抒写了他梦寐以求、终生不变的抗敌救国的理想,抒写了壮志不酬的悲愤心情。
  该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无前人沙场征战之苦,而有沙场征战的热烈。词中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抒发了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怀。结句抒发壮志不酬的悲愤心情。
  词的上片,写作者闲居家中心情苦闷,只能借酒浇愁;然而,就是在深夜酒醉之时,还一次又一次地拨亮灯火,久久地端详着曾伴随自己征战杀敌的宝剑,渴望着重上前线,挥师北伐。作者带着这样的思念和渴望进入梦中。他恍惚觉得天已拂晓,连绵不断的军营里响起了一片嘹亮雄壮的号角声。他把大块的烤牛肉犒劳将士们,让他们分享;军乐队奏着高亢激越的边塞战歌,以助兴壮威。在秋风猎猎的战场上,他检阅着各路兵马,准备出征。
  词的下片,紧接着描写了壮烈的战斗和胜利的结局:将士们骑骏马飞奔,快如“的卢”,风驰电掣;拉开强弓万箭齐发,响如“霹雳”,惊心动魄。敌人崩溃了,彻底失败了。他率领将士们终于完成了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伟业,赢得了生前死后不朽的英名。到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意气昂扬、抱负宏大的忠勇将军的形象,他“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然而,在词的最后,作者却发出一声长叹:“可怜白发生!”从感情的高峰猛的跌落下来。原来,那壮阔盛大的军容,横戈跃马的战斗,以及辉煌胜利,千秋功名,不过全是梦境。实际上,在苟安卖国的统治集团的压制下,作者报国无门,岁月虚度。“可怜白发生”,包含着多少难以诉说的郁闷、焦虑、痛苦和愤怒啊!
  这首词基调雄壮高昂,真不愧为「壮词」。而结句的悲壮低徊,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更令人感慨与寻思。词的结构上也不同于一般词作,上下片语义连贯,过片不分,直到最后一句突然一个顿挫,读来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实为辛弃疾「沉郁顿挫」的典型之作。
  从全词看,壮烈和悲凉、理想和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作者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在梦中驰骋杀敌,在醒时发出悲叹。这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民族的悲剧。而作者的一腔忠愤,无论在醒时还是在醉里、梦中都不能忘怀,是他高昂而深沉的爱国之情、献身之志的生动体现。

那写蔡文姬的悲愤诗,比较长,要看了才行,比较带感情的。


19655711587求诗歌鉴赏的文章、,大概2000字左右啊!
戈君妍答:“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飞”字紧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却随风“飞”走,“飞”过江去,然后分散地、雨点似地“洒”在“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很难弄下来;“下者飘转沉塘坳”,也很难收回来。“卷”、“飞”、“渡”、“洒”、“挂罥”、“飘转”...

19655711587求一篇不少于2000字的古诗词鉴赏,急急急
戈君妍答:宋人洪迈说:“白乐天《琵琶行》一篇,读者但羡其风姿,敬其词章。至形于乐府,咏歌之不足,遂以为真为长安故倡所作。……乐天之意,直欲抒写天涯沦落之恨耳。”这段话点明了诗的主题,但就全诗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而言,此诗也表现了诗人对一个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女艺人的真挚同情。她有可悲的不幸命运,诗人则被贬出...

19655711587急求一篇诗词赏析的文章,2000字左右。
戈君妍答: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翻译: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醒时听见军营的号角声响成一片。把熟牛肉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19655711587写一篇关于中国诗词鉴赏的文章1000字左右
戈君妍答:它篇幅虽小,内言万千,它词汇丰富,语言精炼,它山水鱼虫,思想深邃。学习古诗词我的语文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有了很大的跃升。我爱古诗词,它是我心中的最爱,是我心中的最美。我爱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爱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月大作》。僵卧孤村不自...

19655711587谁能给我写一篇 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的2000字论文。是要概况的那种论述...
戈君妍答:内容摘要: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宝藏。伤情离别,吊古怀今,社会生活,政治风云,无不在诗词中体现。任凭时光流逝,岁月更替,古老的诗词仍以它无限的魅力超越时空。品中国古典诗词,无不让人沉醉心迷。关键词:中国古典诗词 品读 风格 特点 语言 学了中国古代文学,我感觉到诗词是中国古代最美的...

19655711587求《人间词话》读书笔记两千字,急用
戈君妍答:他的《人间词话》一书,突破了传统文化思想的束缚,用新的思想与眼光去鉴赏词话。 “境界”,是《人间词话》的核心——“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由名句。”由此观之,“境界”才是根本,只有根深方可叶茂。恰如国画一般,意在“神”,所以王国维说“词之雅郑,在...

19655711587苏轼 水龙吟 全文赏析2000字
戈君妍答:9. 宋初叶清臣,字道卿,有《贺圣朝》词云:“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东坡《水龙吟》演为长句云:“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神意更远。(清李调元《雨村词话》卷一)10.东坡“似花还似非花”一篇,幽怨缠绵,直是言情,非复赋物。(清沈谦《填词杂说》)11.首四句是写杨花...

19655711587求古代诗歌赏析的文章1500字左右
戈君妍答:这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篇.只二十八字,却包含着丰富的时代生活内容.如果诗人当年围绕安史之乱的前前后后写一部回忆录,是不妨用它来题卷的. 李龟年是开元时期“特承顾遇”的著名歌唱家.杜甫初逢李龟年,是在“开口咏凤凰”的少年时期,正值所谓“开元全盛日”.当时王公贵族普遍爱好文艺,杜甫即因...

19655711587古诗赏析作文 古诗赏析作文该怎么写
戈君妍答:关于古诗鉴赏的作文 石灰吟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经过千万次锤打从深山里采出来的石灰对熊熊烈火的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青白长留人间 帮忙写一篇有关欣赏古诗的作文 古诗词,想说爱你不容易 乘一叶孤舟,重游历史长河...

19655711587求任意一首古诗赏析!要2000字左右!感激不尽!!!
戈君妍答:《蒹葭》赏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的主题一直在被评论者...


(编辑:甄嵇任)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