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敢于质疑的例子和成语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敢于质疑的事例

最典型的就是伽理略在比萨斜塔做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很多年来的轻的东西比重的东西落地慢的断论.
亚里士多德认为的重的物体会先到达地面,而伽利略就大胆的置疑!
传说1590年,出生在比萨城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曾在比萨斜塔上做自由落体实验,将两个重量不同的球体从相同的高度同时扔下,结果两个铅球同时落地,由此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推翻了此前亚里士多德认为的重的物体会先到达地面,落体的速度同它的质量成正比的观点.
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自由落体实验的故事,记载在他的学生维维安尼(Vincenzo Viviani,1622年—1703年)在1654年写的《伽利略生平的历史故事》(1717年出版)一书中,但伽利略、比萨大学和同时代的其他人都没有关于这次实验的的记载.对于伽利略是否在比萨斜塔做过自由落体实验,历史上一直存在着支持和反对两种不同的看法

敢于质疑的事例一:

布鲁诺,这位为真理而呐喊的自然科学家,不顾教会的禁令,大胆揭露宗教的愚昧。他把当时先进的自然科学和哲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建立起自己的唯物主义自然哲学宇宙观。他坚持补充并发展了哥白尼学说。哥白尼把地球从宇宙中心天体降为太阳系的一颗行星,从而动摇了天主教神学统治的基础。布鲁诺则把太阳从宇宙中心天体降为一颗普通的恒星,使人们对宇宙的科学认识又前进了一步,这是对教会宣扬的“地球中心说”以及由此产生的“人类中心主义”更加彻底的否定。布鲁诺的主张使上百处宗教裁判所宣布他为异端,罗马教庭更是千方百计要置他于死地。为此,他们采用卑鄙手段把他诱骗回国,将他关押在威尼斯和罗马的地牢中达8年之久,企图迫使他低头认罪,放弃自己的观点,向教会忏悔,谴责自己,屈膝投降。然而,在这8年的监狱生活中,布鲁诺虽受尽了酷刑,却丝毫没有动摇自己的信念,不放弃自己的学说,不承认自己的“错误”。1600年2月17日,布鲁诺在罗马的鲜花广场上被处以火刑。布鲁诺四处热情宣传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把哥白尼学说传遍整个欧洲,使他成为反教会、反经院哲学最坚决最勇敢的战士。

敢于质疑的事例二:

17世纪下半叶,世界的科学权威是牛顿.牛顿认为光是一种微粒流,并用它解释光的直线传播、镜面反射、界面折射等现象.但是,惠更斯却持不同看法,他认为微粒说不能解释更复杂的绕射、干涉等现象,主张光是以太波,而且讲得头头是道.由于牛顿的声望高,多数人支持微粒说,惠更斯成了孤立的少数派.但他并不随大流,不迷信权威,坚持独立见解.随着研究的深入,到19世纪初,波动说战胜了微粒说.
敢于质疑的事例三:

德国数学家须外卡尔特在研究中,质疑欧几里的《几何原理》中的一条定理: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两千多年中,人们一直以为这是天经地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理,科学家对这一定理的真理性更是深信不疑。但是须外卡尔特的这一质疑推动了数学的一次突变。德国数学家黎曼从须外卡尔特的思路中得到启发,使非欧集合破土而出。黎曼指出,欧几里得几何并不是在所有空间都适用,例如在地球面上,三角形的内角和就大于180°。

敢于质疑的事例四:

非典刚出来时,中国许多医学权威都认为是衣原体病毒,但钟南山院士另有发现,他大胆质疑,屡次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是冠状病毒,为当时快速确诊,救治病人立下了大功劳。

打破沙锅问到底
【成语】: 打破沙锅问到底
【拼音】: dǎ pò shā guō wèn dào dǐ
【解释】: 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2成语典故
【出处】: 宋·黄庭坚《拙轩颂》:“觅巧了不可得,拙从何来?打破沙盆一问,狂子因此眼开,弄巧成拙,为蛇画足,何况头上安头,屋下安屋,毕竟巧者有余,拙者不足。”
【举例造句】: 她为什么不回到文工团去?不过我也并非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 ★巴金《团圆》

1、人类起源

达尔文认为,人类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偶然产物,大自然的产物。今天的一切生物都是人类的亲属,人类与其他生物特别是与类人猿并无本质的区别,我们认为人类特有的属性,例如智力、道德观等精神因素都可在其他动物中找到雏形,也必定有其自然的起源。

2、太阳中心论

有一天,哥白尼突然发现太阳每天升起和落下的地方不一样,于是,他就留心观察太阳每天升起和落下的地方。经过一年的观察,他发现在每年的第一天,太阳升起和落下又回到了原点。

于是,哥白尼就断定老师讲的地心说是错误的,不是太阳围绕着地球转,而是地球围绕着太阳转。这个推断是可以做科学实验证明的,也符合逻辑,因此,哥白尼就认为自己的判断是绝对正确的。哥白尼知道这是个重大发现,很高兴,很快就写成了“太阳中心说”。

3、打破砂锅问到底  dǎ pò shā guō wèn dào dǐ

寓意: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出处:巴金《团圆》:“她为什么不回到文工团去?不过我也并非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

4、比萨斜塔试验

1590年,出生在比萨城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曾在比萨斜塔上做自由落体实验,将两个重量不同的球体从相同的高度同时扔下,结果两个铅球同时落地。

由此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推翻了此前亚里士多德认为的重的物体会先到达地面,落体的速度同它的质量成正比的观点。

5、否定地球中心论

布鲁诺,这位为真理而呐喊的自然科学家,不顾教会的禁令,大胆揭露宗教的愚昧。他把当时先进的自然科学和哲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建立起自己的唯物主义自然哲学宇宙观。他坚持补充并发展了哥白尼学说。

哥白尼把地球从宇宙中心天体降为太阳系的一颗行星,从而动摇了天主教神学统治的基础。

布鲁诺则把太阳从宇宙中心天体降为一颗普通的恒星,使人们对宇宙的科学认识又前进了一步,这是对教会宣扬的“地球中心说”以及由此产生的“人类中心主义”更加彻底的否定。



名言:
苏格拉底曾说过:“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
例子:
1、伽利略敢于质疑亚里士多德1700年一直被奉为真谛的“物体的下落速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理论,进行了比萨斜塔的实验
2、陈景润对华罗庚《堆垒素数论》中的“塔内问题”提出了质疑,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促进了数学的发展
成语:用于创新,打破沙锅问到底


19533219996敢于质疑的例子和成语
步古鲁答:3、打破砂锅问到底 dǎ pò shā guō wèn dào dǐ 寓意: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出处:巴金《团圆》:“她为什么不回到文工团去?不过我也并非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4、比萨斜塔试验 1590年,出生在比萨城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曾在比萨斜塔上做自由落体实验,将两个重量不同的球体从相同的高度同...

19533219996关于质疑的事例
步古鲁答:关于十二铜人下落,有三种猜测:有人说,西楚霸王攻克咸阳,火烧阿房宫,十二铜人一并烧毁;有人说,十二铜人毁于东汉末年,董卓铸造铜钱用掉十个,另外两个被苻坚销毁;还有一种说法比较乐观,据史料记载,十二铜人并未销毁,十二铜人是秦始皇最爱之物,在陵墓营造好后,随同其它珠宝一起陪葬。由于一些技术因素,秦陵挖掘暂时不能...

19533219996具有质疑精神的中外名人事例,具有代表性,越多越好
步古鲁答:3、伽利略 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用2个不同重量的铁球经过实验得出了一个结论:物体做自由落体时,不因重量而呈现不同的速度。亚里士多德认为:不同重量的物体,从高处下降的速度与重量成正比,重的一定较轻的先落地。这个结论到伽利略时差不多近2000年了,还未有人公开怀疑过。物体下落的速度和物体的重量...

19533219996关于质疑的名人事例简洁
步古鲁答:2、柏拉图质疑老师 课堂上,哲学家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站在讲台前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一位学生举手回答:“我闻到了,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个学生面前走过,并叮嘱道:“大家再仔细的闻一闻,空气中有没有苹果的香味,” 这时已有半数学生举起了手...

19533219996敢于质于的成语?
步古鲁答:是敢于质疑吗?敢于质疑的成语,好像没有有不容置疑的成语。下面是敢于质疑的句子。1、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李四光 2、不问的人永远和愚昧在一起。——东非 3、从各方面对习俗的质疑,是每一个思想水平较高的人的必然发展阶段。——爱默生 4、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的是问号。——巴尔扎克 5...

19533219996敢于质疑的故事有哪些?
步古鲁答:2、须外卡尔特 德国数学家须外卡尔特在研究中,质疑欧几里的《几何原理》中的一条定理: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两千多年中,人们一直以为这是天经地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理,科学家对这一定理的真理性更是深信不疑。但是须外卡尔特的这一质疑推动了数学的一次突变。德国数学家黎曼从须外卡尔特的...

19533219996质疑问难成语故事
步古鲁答:质疑问难 拼音:zhì yí wèn nàn 近义词:质疑辨惑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人好思 解释:质疑:请人解答疑难;癌难:对于疑问反复讨论、分析或辩论。提出疑难,请教别人或一起讨论。出处:清·徐枋《与曾青藜书》:“此既古人之所有取,亦友朋质疑问难之一乐也。

19533219996形容质疑的成语
步古鲁答:半信半疑 半:二分之一;信:相信;疑:怀疑。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 不容置疑 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毫无疑义 一点也没有可以怀疑的地方。表示完全明确肯定。将信将疑 将:且,又。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居之不疑 对自己所处的地位,毫不怀疑。确凿不移 ...

19533219996( )()质疑
步古鲁答:毋庸置疑 (汉语成语)毋庸:不必。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示例:王朔《痴人》:“是的,这点毋庸置疑!我相信她本来是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的。”

19533219996有“不容质疑”这个成语吗
步古鲁答:没有不容质疑,只有不容置疑。不容置疑[bù róng zhì yí]【解释】: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出自】:宋·陆游《严州乌龙广济庙碑》:“盖其灵响暴著,亦有不容置疑者矣。”【示例】:报告的内容与群众反映的情况一致,~。【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


(编辑:古达姜)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