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求教:老人想专心请读一本佛经,请问哪部佛经比较好?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2
请大家推荐几部佛经,我想诵读,让心能静静,专心做事。

佛说旧城喻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
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众俱
尔时佛告诸苾刍言。苾刍。我于往昔未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独止一处心生疑念。何因世间一切众生受轮回苦。谓生老死。灭已复生。由彼众生不如实知。是故不能出离生老死苦。我今思念此老死苦从何因有。复从何缘有此老死。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今此老死因生而有。复从生缘而有老死。知此法已。又复思惟。生何因有。复以何缘有此生法。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生因有起。复从有缘起此生法。知此法已。又复思惟有因何起。复以何缘起此有法。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有因取起。复从取缘起此有法。知此法已。又复思惟取何因有。复从何缘有此取法。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取因爱有。复从爱缘有此取法。知此法已。又复思惟爱何因有。复以何缘有此爱法。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爱因受有。复从受缘有此爱法。知此法已。又复思惟受何因有。复以何缘有此受法。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受因触有。复从触缘有此受法。知此法已。又复思惟触何因有。复以何缘有此触法。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触因六处有。复从六处缘有此触法。知此法已。又复思惟。今此六处何因而有。复从何缘有六处法。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而彼六处因名色有。从名色缘有六处法。知此法已。又复思惟。今此名色何因而有。复从何缘有此名色。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而彼名色因识而有。复从识缘有名色法。知此法已。又复思惟识何因有。复以何缘有此识法。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如是识法因名色有。从名色缘有此识法。唯此识缘能生诸行。由是名色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是故一大苦蕴集。知此法已。又复思惟。以何因故得无老死。何法灭已得老死灭。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若无生法即无老死。生法灭已老死亦灭。知此法已。又复思惟。何法若无生法得无。何法灭已生法得灭。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若无有法即无生法。有法若灭生法亦灭。知此法已。又复思惟。何法若无有法不起。何法灭已有法得灭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若无取法有法即无。取法灭已有法亦灭。知此法已。又复思惟。何法若无取法得无。何法灭已取法得灭。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若无爱法即无取法。爱法灭已取法亦灭。知此法已。又复思惟。何法若无得无爱法。何法灭已爱法得灭。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受法若无爱法即无。受法灭已爱法亦灭。知此法已。又复思惟。何法若无受法得无。何法灭已受法得灭。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触法若无受法即无。触法灭已受法亦灭。知此法已。又复思惟。何法若无触法即无。何法灭已触法得灭。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六处若无触法得无。六处灭已触法亦灭。知此法已。又复思惟。何法若无六处得无。何法灭已六处亦灭。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名色若无六处得无。名色灭已六处亦灭。知此法已。又复思惟。何法若无名色得无。何法灭已名色亦灭。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识法若无名色即无。识法灭已名色亦灭。知此法已。又复思惟。何法若无识法得无。何法灭已识法亦灭。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行法若无识法即无。行法若灭识法亦灭。知此法已。又复思惟。何法若无行法得无。何法灭已行法得灭。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无明若无行法即无。无明灭已行法亦灭。由是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处灭。六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由是一大苦蕴灭。一一了知如是法已。又复思惟。我今已履佛所行道。已被昔人所被之甲。已到昔人涅盘之城
佛复告言。诸苾刍。譬如有人欲远所诣。即履昔人所行之道。又被昔人所被之甲。乃寻昔人旧所都城。或行深山或行旷野。行之不已到彼旧城。其城广大乃是往昔王之所都。而此都城严丽依然。池沼园苑皆悉殊好。人之见者心无厌舍。是人见已。即自思惟。我今回还诣于本国。具以斯事上奏于王。既至本国即奏王曰。大王当知。我被昔人所被之甲。乃履昔人所行之道或行深山或行旷野。行之不已到一旧城。其城广大。乃是往昔王之都聚。而彼城隍严丽依然。池沼园苑皆悉殊好。人所见者心无厌舍。大王。宜应往彼都止。王闻语已。即允所奏。乃与臣佐寻都彼城。而彼都城由王居止。转更严丽人民炽盛丰乐倍常。诸苾刍。我亦如是。履于诸佛旧所行道。被于诸佛所被旧甲。行诣诸佛涅盘旧城。诸苾刍。何谓旧道。何谓旧甲。何谓旧城。即是过去诸佛所行八正之道。所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诸苾刍。此八正道。是即旧道是即旧甲是即旧城。先佛所行我亦履践。乃可得见彼老死集。是故我证得老死灭。乃至观见生有取爱受触六处名色识等皆灭。又观行集亦令行灭。行法灭已无明亦灭。无明灭已即无所观。是时我以自神通力成等正觉。诸苾刍。我所宣说如是正法。汝等精勤。应如是学应如是行。记念修习成诸梵行。天上人间宣布法化。广为众生作大利益。乃至苾刍尼优婆塞优婆夷婆罗门外道尼干子等。亦应如是修习宣布。广为众生作大利益。尔时世尊说是经已。一切大众闻佛所说信受奉行

初学者最好就学习净土五经,从难到易为好。如果没有一定的基本功,学习楞严经就觉得如坠五里雾中!同时不要忽略人生的历练。看西游记就知道。

净宗第十三祖,印光大师,大势至菩萨再来,毕生就是一部阿弥陀经,一句佛号,给我们现代的佛弟子,做出了很好的示现。

阿弥陀佛是小本《华严经》,文字不多,但意义深广,净土宗第九祖藕溢大师,给阿弥陀经作注解(《阿弥陀经要解》),引用的都是华严经,可见阿弥陀经的深广,和经王《华严经》无二无别。

故,现代学佛人,能专心持一部弥陀经足矣。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希罗、离婆多、周利盘陀伽、难陀、阿难陀、罗侯罗、乔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薄拘罗、阿那楼陀,如是等诸大弟子。并诸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循,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天雨曼陀罗华。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绒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三恶道。』
『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三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
『舍利弗。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舍利弗。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
『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只劫,故名阿弥陀。』
『舍利弗。阿弥陀成佛已来,于今十劫。』
『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诸菩萨众,亦复如是。』
『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裨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只说。』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东方亦有阿(门+众)裨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焰肩佛、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宝相佛、净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胜音佛、难沮佛、日生佛、网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师子佛、名闻佛、名光佛、达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杂色宝华严身佛、娑罗树王佛、宝华德佛、见一切义佛、如须弥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悉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佛说此经已,舍利弗,及诸比丘,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即往生咒)(三遍)

南无阿弥多婆夜,多他伽多夜,多地夜他,阿弥利都婆毗,阿弥利多,悉耽婆毗,阿弥利多,毗迦兰帝,阿弥利多,毗迦兰多,伽弥腻,伽伽那,枳多迦利,娑婆诃。

当然看什么经都可以。但如果你问我,那最好是看‘无量寿经’。无量寿经是专讲净土念佛法门之经,与阿弥陀经是同一体系;弥陀经是无量寿经的纲要、缩影。读无量寿经,弥陀经的意义就可完全明白;没有读无量寿经,弥陀经中很多内容你也不容易明白。

无量寿经有两卷,上卷讲阿弥陀佛如何发心、如何成就国士,又为何要成就国土。下卷讲人间法,讲到父子母女十兄弟姊妹,大家同在这个世界,所做所为是什么。看完此经你就会开智慧,开了智慧你就可以断恶修善,乃至感到佛果。

初上来一卷可分两三次看,看熟了,早上看一卷甚至两卷都可以,充其量也不过一小时。

看经怎样看呢?以至诚心把字看得清清楚楚,先不要分别文字的意义。读经就是在修行,在读经时不要用凡情,不必思惟经文的意义;用个不思议的心,慕直念去就好。这样看经就能消业障、增福慧。想了解经文的意义,那是在另一个时候,文不懂处看看注解,注解看不懂,再亲近善知识、问问懂的人。(妙莲老和尚开示《法海释疑》)

佛说老女人经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堕舍罗。所止处名乐音。时有八百比丘菩萨万人俱。时有贫穷老女人来到佛所。以头面着地为佛作礼。白佛言。愿欲有所问。佛言。善哉当问。老女人言。生从何所来去至何所。老从何所来去至何所。病从何所来去至何所。死从何所来去至何所。色痛痒思想生死识。从何所来去至何所。眼耳鼻口身心。从何所来去至何所。地水火风空。从何所来去至何所。
佛言善哉。问是大快。生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老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病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死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色痛痒思想生死识。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眼耳鼻口身心。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地水火风空。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诸法皆如是
譬如两木相揩火出还烧木。木尽火便灭。佛问老女人。是火从何所来去至何所。老女人言。因缘合便得火。因缘离散火便灭。佛言。诸法亦如是。因缘合乃成。因缘离散即灭。法亦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目见色即是意。意即是色。二者俱空。无所有成。灭亦如是。譬如鼓不用一事成有皮有[壴*桑]有人持桴打鼓。鼓便有声。是声亦空。当来声亦空。过去声亦空。是声亦不从皮。亦不从[壴*桑]。亦不从桴从人手出。合会诸物乃成鼓声。声从空尽空。万物亦尔。本净无所有因作法。法亦无所有。譬如云起阴雾便雨。不从龙身出。亦不从龙心出。皆龙因缘所作乃致此雨。诸法亦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譬如画师先治壁板素。便和调诸彩自在所作。是画不从壁板素出。亦不从人手出。随意所作各各悉成。生死亦如是。各自随所作行。譬祸生泥犁。天上人间亦尔。有余是者不着着便有。老女人闻之大欢喜言。蒙佛恩得法眼。虽身羸老今得开解。
阿难政衣服。长跪白佛言。是老女人何以智慧乃尔。闻佛言即开解。佛告阿难。是老女人者。是我前世发意学道时母也。阿难问佛言。是母何以贫穷困苦乃尔。佛言。往昔拘留秦佛时我欲作沙门。是母慈爱不肯听我去。我忧愁不食一日。因是故五百世。来生世间辄贫穷。今寿尽当生阿弥陀佛国供养诸佛。却后六十八亿劫。当作佛号波犍。其国名化华。作佛时人所有被服饮食。如忉利天上。其国中人民皆寿一劫。
佛说经已。老女人及阿难。诸菩萨比丘僧。诸鬼神龙天人阿须伦。皆大欢喜。前为佛作礼而去

老年人最适合读诵《阿弥陀经》经文较短容易背诵,而且成就殊胜。

网上搜索此经的讲解

念佛往生事迹视频 请看链接:

不管您的修行进入到了哪一种阶段,具备了哪一种程度,都建议您以念佛为主行,其余为助行,读经也好,拜佛也好,放生也好,行善也好,都是净土修行的辅助方式。读经的目的是让我们明理,明白为什么要学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善,什么恶?为什么要避免过失,为什么要修正自己想错了而做错了的身口意的过失,怎样修正?读经的最终目的是劝大家念佛,念佛就是为了成佛,摆脱六道轮回,乘愿再来救度众生。现在,最关键的是自己给自己信心!

首先,请选择您现在的情况:
一、刚开始学或者对佛教、佛法不太了解。
二、学过多年的净土以外的其他法门。
三、修学净土有几年了。

一、刚开始学或者对佛教、佛法不太了解
对佛教、佛法不太了解包括那些属于迷信的人,或者只是去受了形式上的三皈,但对三皈是什么意思也不了解的人。
1.若您是学生或者年纪比较轻,建议从蔡礼旭老师的《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或者《细讲弟子规》开始学习,这是万丈高楼的地基。然后进入第二步。
2.第一步:《认识佛教》+《三皈传授》:反复听7遍以上,明了什么是佛教、三皈的真正含义,也可以再加学《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第二步:从以下经中选择一部,反复听1年,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认真落实:
(1)《佛说十善业道经》
(2)《地藏菩萨本愿经》
第三步:在认真落实了五戒十善后,选择一部经终身受持,反复学习,直到往生西方净土,建议您选择《无量寿经》或者《阿弥陀经》:
(1)《无量寿经》
(2)《阿弥陀经》
(3)《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4)《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5)《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6)《往生论》

二、学过多年的净土以外的其他法门
1.若对佛教佛法仍不太理解,可按照第一种次第修学。
2.若对佛教佛法有一定的修学和较为丰富的知识,希望真正了解净土,可以从净空法师讲的《华严经》开始听,《华严经》就是大部的无量寿经,从此可以真正明白念佛是因、成佛是果的道理。真正相信净土之后,再按照第一种中的相应步骤修学。

三、修学净土有几年了
1.若修学净土已有好几年,但功夫仍不得力,此时,应反省原因,建议从第一种中的第二步开始学,也就是说,从十善业道、从净业三福开始修学。
2.若功夫已较为得力了,可以从净宗五经一论中选择一种终身受持,反复学习。

强烈推荐网站:http://www.amtb.cn/
http://www.amtb.cn/tape/tape.htm


18497321567求教:老人想专心请读一本佛经,请问哪部佛经比较好?
秋璐吉答:阿弥陀佛是小本《华严经》,文字不多,但意义深广,净土宗第九祖藕溢大师,给阿弥陀经作注解(《阿弥陀经要解》),引用的都是华严经,可见阿弥陀经的深广,和经王《华严经》无二无别。故,现代学佛人,能专心持一部弥陀经足矣。《佛说阿弥陀经》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18497321567老人皈依了临近临命终时晚辈该为他做些什么
秋璐吉答:皈依僧众中尊。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临命终时,乘佛本愿,往生极乐。(念三遍) 6、...• 求教:老人想专心请读一本佛经,请问哪部佛经...

18497321567念什么佛经能为老人祈福
秋璐吉答: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的功德利益: 佛告虚空藏菩萨:『谛听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说之。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见地藏形像,及闻此经,乃至读诵,香华饮食,衣服珍宝,布施供养,赞叹瞻礼者,得二十八种利益:一者、天龙护念,二者、善果日增,三者、集圣上因,四者、菩提不退,五者、衣食丰足,六者、疾疫不临,七者...

18497321567请大家推荐几部佛经,我想诵读,让心能静静,专心做事。
秋璐吉答:佛说旧城喻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 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众俱 尔时佛告诸苾刍言。苾刍。我于往昔未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独止一处心生疑念。何因世间一切众生受轮回苦。谓生老死。灭已复生。由彼众生不如实知。是故不能出离生老死...

18497321567读诵佛经要注意什么
秋璐吉答:读诵佛经要注意:1、读诵佛经时,视环境的情况,可以选择出声念或者默念。一般来说出声念,可以避免昏沉,而且印象更为深刻。默念则适用于不方便出声,怕影响到别人的场合,又或者是想要深研经义的时候,可以选择默念。2、在清晨读诵佛经为最佳,因为一日之计在于晨,如果能够在早晨读诵经典,那接...

18497321567怎样读佛经
秋璐吉答:印光大师法语:读经须知 何谓恭敬?印光大师云:“净手洁案、主敬存诚、如面佛天、如临师保,则无边利益自可亲得。”凡欲阅读经典,须先洗手漱口、洁净几案、端身正坐、合起双掌,然后以拇指与二指翻开经本,慎重小心保护经文,勿令染污、勿使损毁。一则保持经文寿命,二则保持经文完整,三则能生...

18497321567请问专心读佛经后,还有必要去看中外名著等书籍吗,现代处世学等书籍吗...
秋璐吉答:不读书,即等到同于形尸走肉,佛经只是一种信仰,当精神无所依托时,为其找一个寄托之所,人最终还不能脱离这人社会的,衣食住行还是人之根本所需,为此就不能脱离社会,更不能一人孤立于世,故此还是要读书学习求知的,当然包括读种书籍等....

18497321567读佛经该怎么读
秋璐吉答:读诵佛经,第一,心中要充满诚敬,印光大师说过: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第二,心中不要想佛经上的字句是什么意思,一点都不要想,不要去思考。安安静静、一字一句,眼睛看清楚,嘴里念清楚,耳朵听清楚,集中所有做到这三个清楚就好,你一定得利益的。因为这样做就是将戒定慧...

18497321567怎样读佛经
秋璐吉答:多念“地藏王菩萨本愿经”。1.您很诚恳至心读诵是感应的条件,每天坚持定会有感应(地藏王菩萨邦您解决问题);但不应求感应神通从防偏邪,妨求大道菩提。2.如中断一品中可重读或略想已读内容,目的是思维义理接住。中途可以喝水,思维义理接住连续。3.每一品的名称要读,是经品的中心要点。4.念...

18497321567妈妈信佛母亲节想送佛经或者什么但是不懂请问应该送什么经?
秋璐吉答:建议你送通熟易懂的适合上岁数人念诵的佛经,比如《地藏菩萨本愿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音菩萨普门品》等,都是大家日常念诵的重要佛经。- 再有,假如她每日烧香的话还可以到寺院周围的流通处,或者在网上恭请较好的佛香,也是不错的礼物。- 一串大小适中的,上好的念珠(108颗的)...


(编辑:古剑民)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