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孩子好胜心太强,处处都想争第一,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5
家庭关系烦恼感情

 做一件事情,如果担惊受怕,而且前途未卜,为什么不去转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呢?
  现在来说,做网店赚了的很多,赔了的也很多,并不能说是一个稳妥的事业。虽然给自己做老板是很惬意的事情,但是真正涉及到钱的问题,你就会知道自己当老板需要面对更多未知,更加多的痛苦。
  就拿你娶老婆这件事情来说,就算是这个女孩子肯跟着你干、人还不错,但是你觉得自己的初衷是对的么?两个人在一起,如果多了利用这一层,那么后来的痛苦不是简简单单离婚可以解决的。
  看你说的,如果你清债务了,手头还能剩四五万,是不是你父母也不会受人控制了?那么你是不是有更多的自由出去闯?
  不知道你现实的情况,但是,如果是这样的,希望你不要刚刚开始就贪那么多,慢慢来。如果是年轻人,什么都没有正常,毕竟老爸老妈不是那么有钱,那么如果这个时候就承受着那么多的压力,左顾右盼亦步亦趋,年轻也就没有什么好自豪的了。
  再退一步,如果做一件事情让你如此痛苦,即使你能挣到钱,你用什么来补偿自己的痛苦呢?做人最起码要先爱自己才能爱别人吧?
  一面之词,希望能作为意见参考一下。

人生五味,只有经历了,才知道什么滋味,我命由我不由天,管他别人怎么评价,用什么眼光,只要心无所惧,则天下无敌,守护心中净士,静候你的有缘人,短暂寂寞正是沉淀自已,思考人生时,一但有了他,可再也没寂寞机会了,珍惜眼前的一切一切,祝你幸福

孩子有好胜心是好事,但是好胜心太强了就不怎么好了。好胜心指的是一个人不满足于现状,力求超越自己、超越
他人,争取更大成功的一种心理倾向。争强好胜是每个孩子的天性。科学研究显示,从3岁开始,孩子就有了竞争的意识,并且开始拿父母和他人作为自己的参照,
通过与别人的比较,来彰显自我的不同,以此获得成就感。
很多卓有成就的人小时候都有很强的好胜心。英国首位女首相撒切尔夫人小时候就是一个好胜心很强的人,她的父亲曾经教导她“要永远坐在第一排”。好胜心强的孩子凡事总想争第一,有很强的积极性和学习欲望,敢于竞争,勇于拼搏,在很多方面表现都很突出。

那么,孩子为什么要表现出好胜心理呢?专家在研究青少年心理特征时发现,好胜心强的孩子主要是想显示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多数情况的好胜都是在同伴面前显示
自己的能耐。也就是说,在同伴面前不甘示弱是孩子好胜心的开始。这之后,孩子会逐渐表现出在学习上争第一,在各种活动中勇于竞争,彰显自己的才华。
所以,如果家长发现孩子表现出了好胜心,这其实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说明你的孩子不甘心做一名弱者,有很强的进取意识,会非常努力地学习,对各种知识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好胜心有如此大的好处,那是不是说,好胜心越强越好?我的回答是:不。凡事都要有个度,好胜心也一样。适当的好胜心有助于孩子学习,过度的好胜心却会阻碍孩子学习和成长。

好胜心太强的孩子,如这位妈妈的女儿,往往会与他人产生矛盾。因为过度的好胜心会产生一种非要把对方压倒的想法,表现出来就是逞强好斗,不达目的不罢休。
这样很容易给其他孩子留下坏印象,从而远离你的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因为缺少朋友而变得孤僻、自我封闭。另一方面,太过争强好胜还会让孩子失去宽容
心,凡事只认胜负,而不懂得尊重别人、包容别人,这会让他越来越冷酷,变得十分功利。
从另一方面来说,好胜心太强的孩子,因为内心装的都是胜利,所以无法承受失败,一旦某天他遭遇了挫折或失败,就会因承受不住而出现非常大的情绪波动,甚至心理疾病。
因此,面对好胜心太强的孩子,家长一定要合理引导、正确教育,使他的好胜心保持在一个合适的度上,真正成为帮助他前进的驱动力。说到这里,家长们肯定想知道,到底该如何引导好胜心强的孩子呢?这里我就告诉大家。

第一,家长不能压抑孩子的“过度好胜”,而是要把它引到值得竞争的方面来。好胜心过度的孩子,表现出来就是凡事都要争第一,大事小事都要比高下。这个时
候,家长不妨给他来个区分,在该争的地方鼓励孩子竞争,在不该争的地方劝解孩子理性面对。例如,在学习方面,家长可以鼓励孩子竞争,告诉孩子“知识就是力
量”;而在诸如跟朋友吃饭、做活动之类的事情上,则告诉孩子“友谊第一”,要他懂得互相礼让、尊重他人。

第二,教导孩子遵从“公平竞争”原则。好胜心太强的孩子,一旦处于竞争状态,情绪往往比较激动,有时候会控制不住自己而采用一些偏激或不公正的手段。有些
孩子一旦输了就“大哭大闹”甚至直接冲上去打对方,有些孩子则为了赢得胜利背地里做些手脚。这样的举动一旦开始,就会泛滥,最终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因此,
家长一定要在发现苗头的时候,就尽力劝解开导孩子,让他明白“公平竞争”的原则。

第三,引导孩子正确对待得失成败。太在乎输赢的孩子,很难承受住失败的打击。因此,教孩子坦然面对得失成败,是防止过强好胜心控制孩子的重要手段。家长们
首先不要对孩子要求太多,也不要经常拿他跟别的孩子比,而应该多跟孩子一起玩游戏,在游戏中平衡孩子的胜负心态。比如,跟孩子一起打牌或下棋时,可以有意
识地让孩子输,然后以轻松的谈话教导他输赢并不重要,过程和实实在在的收获才是最重要的。还可以在孩子输了之后也给他一些奖励,告诉他“你进步了”,让他
意识到进步是最重要的,而不是输赢。当孩子在游戏中经历了挫折和失败后,他会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长处,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得到真正的
收获。

第四,帮孩子处理好人际关系。正如上面我讲过的,好胜心太强的孩子往往跟别人相处得不好。这时候,家长一定要充当“协调者”,帮孩子处理好这些关系。家长
可以多带孩子参加一些集体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体会到团体合作的乐趣,认识到别人的优点;还可以经常跟孩子探讨其他孩子身上的优点,教导孩子向别人学习。
有些家长还故意给孩子制造一些“难题”,让孩子主动寻找朋友帮忙解决。这些都有助于孩子人际关系的提升。
孩子年龄小,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引导。很
多时候,因为认知和阅历的关系,孩子无法判断一种想法或者一种习惯到底是好还是坏,这就需要父母主动站出来,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引导孩子改正坏习惯、发
扬好习惯。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出现了好胜心过强的情况,请千万不要一巴掌拍死,请按照我这一节讲述的方法来引导孩子。希望有同样困惑的家长在看后,能豁然
开朗,更加科学理性地对待孩子的好胜心理。

好坏皆有,这个需要父母的正确领导,切勿让孩子学着使用犯罪手段得到第一名。

有上进心是可以的,太过的化,可能会变成坏事

不是多好的事,你应该让他调整好心态

只要合理引导是好事啊朋友


19222797650孩子好胜心太强,处处都想争第一,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郟彼姜答:自己的能耐。也就是说,在同伴面前不甘示弱是孩子好胜心的开始。这之后,孩子会逐渐表现出在学习上争第一,在各种活动中勇于竞争,彰显自己的才华。所以,如果家长发现孩子表现出了好胜心,这其实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说明你的孩子不甘心做一名弱者,有很强的进取意识,会非常努力地学习,对各种知识保持...

19222797650孩子好胜心太强,什么都要争第一,这正常吗
郟彼姜答:好处是孩子们有争强好胜之心,他将会更努力地完成自己的任务,更加努力地完成自己的目标的,不断奋斗,更有可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坏的一方面就是如果处处都要争强好胜,在其它地方比如说攀比,那对孩子来说是非常不好的。且好强之心太重的话,将会导致孩子的性格太过偏执,对于他的人生来说也...

19222797650孩子好胜心太强,什么都要争第一,这正常吗?
郟彼姜答:争强好胜,普遍是有身边人的影响所致。比如,家人中就有人性格要强,争个第一才行。不能输,不能丢面子。还比如,孩子曾经经历过一些事,这些事让她或他内心深处的总结是:我必须第一,才能...也许是得到奖励,也许是能躲过一些痛苦。趋利避害,人之常情。如果一个小孩,考了全班第一,正常,倒...

19222797650孩子好胜心太强,处处都想争第一,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郟彼姜答:但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可以了,没有常胜将军。求胜欲强很好,但是不能太计较得失。但引导不好的话,这样的孩子一受挫就很容易失意堕落。周围有朋友很多例子,小学到高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高考也考上重点大学。但是读了一年后跟不上节奏,后来抑郁休学了。

19222797650好胜心强,凡事都想争第一,又很在意别人的评价,生怕别人讨厌自己,我该...
郟彼姜答:争强好胜,想要第一,想优秀,怕别人讨厌不喜这些都是人之常情,我们要正确处理这一张情绪,但也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眼光,毕竟这是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生活,要坦然面对,聪明人那么多。

19222797650...觉得自己是对的好胜心太过于强烈凡事都要争第一是好事还是坏事?_百度...
郟彼姜答:按照你的描述,一个人如果他的好胜心太过于强烈,凡事都要去争个第一,这样对于这个人是好事还是坏事,我觉得没法一概而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有上进心是好事,做事情力争上游,努力去做到最好也是好事。对于年轻人来说,这是有目标、有冲劲、有信心的表现,值得表扬和鼓励支持。第二,凡事...

19222797650孩子过于争强好胜,凡事都要争第一,家长应该怎么教育?
郟彼姜答:适当批评教育.当孩子表现出自己争强好胜的一面的时候,家长要给予适当的批评, 正确认识成功与失败,树立孩子的得失观念.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应该教会孩子正确认识失

19222797650儿子争强好胜,性格外向,事事都要争第一,该怎么办呢?
郟彼姜答:家长既担心孩子与世无争,又担心孩子争强好胜。可见,凡事没有绝对地好坏,把握好分寸是关键。争强好胜是有进取心的表现,但它也有一个孪生姊妹——输不起。事事都要争第一,否则就耍赖皮、动手打人,有的孩子可能表现为生闷气、自暴自弃,这些都是争强好胜的孩子输不起的表现。为此,家长可以从两...


(编辑:双路娥)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