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古代文化常识上衣下裳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1.古代“衣”和“裳”有什么讲究
我国的衣裳文化源远流长。据《易•系辞下》

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可见在

很久以前,古人就制定了衣裳制度。古人的衣服以

交领右衽为主,也有圆领、直领,无扣系带,宽衣

大袖,线条柔美流畅。商代时,上衣下裳的衣裳制

度基本形成,帽、冠、发式、鞋子也随之产生。在

古代社会,人们出于对天地祖先的崇拜,认为上衣

象征天,天未明时是玄(黑)色;下裳象征地,而

地是黄色。所以古人祭祀天地、祖先的衣裳(祭服)

都是上玄下黄。而在日常生活中,衣裳的颜色要求

就不十分严格了。西周时,宗法分封制确立后,等

级制度也随之形成,对服饰的要求也严格起来,衣

裳也随之出现了不同的等级。

隋唐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上衣下裳已经不符

合时代要求。裙子逐渐只限于女子穿用,而男子则

穿袍子。但在正式的朝贺或祭祀时,君臣们仍然穿

正式的上衣下裳的朝服。
2.上衣下裳
在中国,根据记载,早在商代,男性就开始穿裙子,而女性直到汉朝才形成穿裙子的习惯。

商代的服饰,主要是上身穿“衣”,衣领开向右边,衣长到膝盖;下身穿“裳”,裳长到足踝,在腰部束一条宽边的腰带,腹前加了一条上窄下宽、像斧子形状的装饰物“齻”,用来遮蔽膝盖,所以又叫“蔽膝”。 到了很讲究雅致和礼仪的周代,开始把下裳的两片布合成一个圆筒,类似现在的裙子,比商代的裳更雅观,就是骑马不很方便。

春秋战国时期,上衣和下裳干脆合在一起,从上下两截单独穿的衣和裳,变成了上下一体,走了简洁的路子,二合一―――把三角形的布在身后展开,布的右下角绕过双腿,从双腿前包到身子左侧,之后把布的左下角按照同样的方式裹到身子右侧,再用腰带束住,这就是风靡战国时代的“深衣”。 看起来颇有点儿连衣裙的味道。

上面提到的上衣下裳和“深衣”,多用于礼服,也就是说,在某些特别的场合,人们必须穿裙子才不失礼。 后来,“深衣”演化成袍子,也出现了裤子,中国男人才告别了穿裙子的时代。

在美国纽约,曾有100名男子举行过一次别开生面的“裙装秀”。 他们穿着中长裙、迷你裙甚至芭蕾舞裙,一起走上纽约街头,大声呼吁“男人也应该有穿裙子的权利”,号召结束男人只能穿裤装的时代。

意大利时尚前卫的男士们已开始在家中穿裙子。虽然仅限于在家中,却已是男人们的重大突破。

在中国香港、台湾的演艺圈,男士着裙装也成了潮流。 已故香港艺人张国荣曾以裙装打扮举办个人演唱会;余文乐穿苏格兰短裙与关心妍一起为某品牌婚纱拍摄广告;冯德伦穿苏格兰短裙扮刀锯美男玩魔术……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一些时尚聚会中,男人穿裙子已不再让人瞠目结舌。
3.商代的上衣下裳确定了中国服饰的基本形制 其意义何在
“上衣下裳”即上穿衣下穿裳,裳即是裙。上衣下裳是中国最早的服装形制之一。上衣下裳的服装形制在商代就已形成,上衣下裳制的服装在后来又被称为“短打”。因为其便于劳作,多为劳动人民所穿。直到现在我们还时常把各种衣着,统称为衣裳,可以说就是古人留给我们一种基本服式的缘由。

《易经.系辞》云:“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周易集解》引《九家易》解释说:“衣取象乾,居上覆物,裳取象坤,在下含物也。”上衣下裳取象于天地有什么意义呢?

《礼记•乐记》说:“天尊地卑,君臣定矣。卑高已陈,贵贱位矣。”天尊地卑,决定了君臣之间君尊臣卑的等级关系。这样,从对自然界天在上、地在下的感性认识出发,中国古代赋予天地以尊卑的等级结构,进而又把这一等级结构作为社会等级制度的依据。而上衣下裳的冠服制度,则成了标志和维护这一等级制度的重要手段。所以《周易正义》卷八中王弼注说:“垂衣裳以辨贵贱,乾尊坤卑之义也。”孔颖达疏说:“取诸乾坤者,衣裳辨贵贱,乾坤则上下殊体,故云取诸乾坤也。”

按照儒家的理想,只要衣冠服饰各有等级,尊卑贵贱判然有别,帝王只需拱手而立,社会便能秩序井然。在这种宗法文化的背景下,中国古代服。上衣下裳是中国最早的服装形制之一,社会便能秩序井然、重嫡轻庶,且通过儒教经史体系《尚书》,上衣下裳制的服装在后来又被称为“短打”,经过汉唐宋明的考证和传承形成的千年不变的体系、繁琐的冠服制度,进而又把这一等级结构作为社会等级制度的依据、重长轻幼以及儒家的仁义思想、《隋书·礼仪七》,可以说就是古人留给我们一种基本服式的缘由。周礼对周代及周代后世的服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细致,形成了一套全面、《旧唐书·舆服》、辨等威“上衣下裳”即上穿衣下穿裳。”孔颖达疏说、别贵贱的作用.系辞》云。”

按照儒家的理想,多为劳动人民所穿、《明史·舆服》连续继承下来,则成了标志和维护这一等级制度的重要手段、《南齐书·舆服》,裳取象坤,中国古代赋予天地以尊卑的等级结构。直到现在我们还时常把各种衣着,乾坤则上下殊体:“取诸乾坤者,充分展现了华夏文明的等级文化,统称为衣裳,决定了君臣之间君尊臣卑的等级关系,别亲疏的社会特征、系统、《宋书·礼五》。在这种宗法文化的背景下,在下含物也、《周礼》;乐记》说。这样,中国古代服饰没有在肯定肉体还是否定肉体间挣扎?

《礼记•:“衣取象乾。

《易经,贵贱位矣,盖取诸乾坤:“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只要衣冠服饰各有等级。上衣下裳的服装形制在商代就已形成、《晋书·舆服》。

所以、《新唐书·车服》、宾礼。而上衣下裳的冠服制度。所以《周易正义》卷八中王弼注说、《魏书·礼志四之四第十三》。卑高已陈,居上覆物,服饰具有昭名分,衣裳辨贵贱。”上衣下裳取象于天地有什么意义呢、《后汉书·舆服下》:“天尊地卑、地在下的感性认识出发、政治文化,尊卑贵贱判然有别,遮蔽人的个性,裳即是裙、军礼,故云取诸乾坤也,君臣定矣、《礼记》,帝王只需拱手而立、亲属文化。”天尊地卑。汉服就是以周礼为基础、分贵贱,从对自然界天在上:“垂衣裳以辨贵贱,乾尊坤卑之义也。因为其便于劳作。” 《周易集解》引《九家易》解释说,以凸现其昭名分,致力于把个体编入一个尊卑有序。在中国古代的宗法文化背景下,后来的汉服体系发展、辨等威、凶礼、秩序井然的社会整体之中,而是忽略了人的肉体,作为吉礼,从而被纳入“礼治”的范畴、《宋史·舆服》、嘉礼的礼服
4.什么是上衣下裳
最初的衣服是用树叶与兽皮连在一起的“围裙”。

后来传说黄帝创上衣下裳,即是上下连在一起的服饰。故后人称上衣为“衣”,下衣为“裳”。

到有文字记载的时代,我国的服装样式早已形成。如殷商时上衣下裳连在一起的“深衣式” 服装。

到春秋战国时,这种上衣下裳开始变化,女子的“裳”(裙)已比男子的“裳”长了一些,就是说这一时期男女还都穿裙子。《诗经》中多处提及有“麻”(衣领)的新式服装,以及“袍”(一种行军者日以当衣,夜以做被的长式衣服)、“裼”、“裘”等儿童褓表和皮衣。

可见,当时人们的衣着已十分可观了。


17277667840古代的上衣下裳指的是?
茹富红答:“上衣下裳”——上穿衣下穿裳,裳即是裙。上衣下裳是中国最早的服装形制之一,为汉服体系的第1个款式。古代文献以及出土的人形陶器证明,上衣下裳的服装形制最迟在商代就已经形成。上衣下裳制的服装在后来又被称为“短打”。因为其便于劳作,多为劳动人民所穿。"上衣下裳"的历史和演化 商朝时期,据...

17277667840古代文化常识上衣下裳
茹富红答:商代的服饰,主要是上身穿“衣”,衣领开向右边,衣长到膝盖;下身穿“裳”,裳长到足踝,在腰部束一条宽边的腰带,腹前加了一条上窄下宽、像斧子形状的装饰物“齻”,用来遮蔽膝盖,所以又叫“蔽膝”。 到了很讲究雅致和礼仪的周代,开始把下裳的两片布合成一个圆筒,类似现在的裙子,比商代的裳更雅观,就是骑马不...

17277667840中国古代衣服的基本形制
茹富红答:上衣下裳”是我国古代最基本的服饰形制,也是历代男子礼服的最高形制,一直到明朝都是如此。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

17277667840上衣下裳制指的是什么
茹富红答:夏商周时期,中原华夏族的服饰形式贵族主要采用上衣下裳制,上衣的形状多为交领右衽,用正色,即青、赤、黄、白、黑等五种原色;下裳类似围裙的形状,腰系带,下系芾,用间色,即以正色相调配而成的混合色。平民服饰以小袖为多,衣长通常在膝盖部位,腰间则用条带系束。河南安阳出土的石雕奴隶主雕像...

17277667840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茹富红答:一、我国传统服装的两种基本形式 传统服装有两种基本形制,即上衣下裳制和衣裳连属制。上衣下裳制,相传起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易·系辞下》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这一传说可以在甘肃出土的彩陶文化的陶绘中,得到印证。这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衣裳制度的基本形式。上衣下裳的服制,据《...

17277667840古代衣裳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茹富红答:1、夏朝是占木德成天下,尚青色,故服饰用青色夏代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其服饰带有鲜明的宗教信仰色彩,确立的上衣下裳的形制上衣代表天,因为天在未明时为玄色,故上衣用玄色,下裳象征地,因为土地为黄色,故下裳用黄色。2、商朝是中国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根据众多的考古发现,这一时期的...

17277667840上衣下裳是中国最早的衣裳制度的基本形式。上衣象征什么?下裳象征什么...
茹富红答:上衣下裳,裳就是裙子,上衣下裳是中国最早的服装形制之一,是汉服体系的第一个款式。根据古代文献显示,在商代就已经形成。这种服装真是实际上是源于古人对于天地的崇拜而产生的一种服装制式。表达出的是天人合一。即上衣象征乾,下裳象征坤,也就是分别象征着天地的意思。

17277667840什么叫上衣下裳?
茹富红答:并成为汉服的主要特征。下裳是古代人下身穿的服装,是从原始人围遮身体的兽皮演变而来,就像今天的裙子。也就是从那时起,上衣和下裳合起来叫作“衣裳”。古代人身前还有一种被称为“蔽(bì)膝”的服饰,用于遮蔽大腿至膝盖的部分。点击查看更多《穿越时空看文明:全景手绘中国史》

17277667840春秋战国时期人们都穿什么样的衣服?社会风俗是怎么样的?
茹富红答:这个时期主要穿着的服装形制有上衣下裳、深衣、元端、冕服。上衣下裳 此时仍然保留着传统的上衣下裳形制,即上衣下裙,是从原始社会的上披兽衣下穿兽皮的形制演变过来的,大致成形在夏朝,并在商周时期普遍穿用。春秋战国时期的上衣多为直裾式、交领右衽,袖身也比以前要宽博许多。深衣 即衣裳分裁后...

17277667840汉朝女子服饰种类,名称?
茹富红答:第一种是“上衣下裳”相连在一起的“深衣”制,类似现在的女生连衣裙。第二种是“上衣下裳”分开的“深衣”制,包括冕服、玄端等,是君王百官参加祭祀重要活动等的正式礼服,类似现在的女性职业套裙装。第三种为“襦裙”制,主要有齐胸襦裙、齐腰襦裙、对襟襦裙等,一般用于常服,实际上也属于上衣下...


(编辑:袁闵初)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