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古诗《蝉》是这么写的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古诗:蝉怎么写



作者:虞世南 朝代:唐 体裁:五古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 体裁:五律 类别:记物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
早蝉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体裁:五古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蝉 [唐初]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骆宾王 《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齐天乐·蝉 王沂孙
  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西窗过雨。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
  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余音更苦。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漫想熏风,柳丝千万缕。

  齐天乐·蝉 仇远
  夕阳门巷荒城曲,清音早鸣秋树。薄剪绡衣,凉生鬓影,独饮天边风露。朝朝暮暮。奈一度凄吟,一番凄楚。尚有残声,蓦然飞过别枝去。
  齐宫往事谩省,行人犹与说,当时齐女。雨歇空山,月笼古柳,仿佛旧曾听处。离情正苦。甚懒拂冰笺,倦拈琴谱。满地霜红,浅莎寻蜕羽。

  齐天乐·蝉 周密
  槐薰忽送清商怨,依稀正闻还歇。故苑愁深,危弦调苦,前梦蜕痕枯叶。伤情念别。是几度斜阳,几回残月。转眼西风,一襟幽恨向谁说。
  轻鬟犹记动影,翠蛾应妒我,双鬓如雪。枝冷频移,叶疏犹抱,孤负好秋时节。凄凄切切。渐迤逦黄昏,砌蛩相接。露洗馀悲,暮烟声更咽。

  【现代人咏蝉诗句】
  《秋蝉》
  袅袅迎来二月天,阡上农夫说丰年。
  待到清秋白露日,又是秋风送秋蝉。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1.所谓“饮清露”,实际上蝉是通过它头部的一根吸管插入树皮内,吸吮(树汁)为生的,不是露水,露水没有营养,不可能让它度过炎夏。

2.这是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的托物寓意诗。作者通过该诗表达了一个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通过趋炎附势、阿谀逢迎,凭藉外在的势力或权贵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蝉 虞世南
垂緌(ruí)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是古版唐诗三百首第一篇哦,LZ也是80后?我小时背的也是这个,呵呵


19415744889古诗《蝉》全诗是怎样的?
郭阎阳答:”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本诗与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李商隐的《蝉》成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作者简介】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越州余姚县(今浙江...

19415744889蝉这首诗怎么写?
郭阎阳答:蝉这首诗原文: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白话译文: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首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因古人常以“冠缨...

19415744889《蝉》古诗全文怎样的?
郭阎阳答:《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文如下: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全诗翻译: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的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这首咏物诗在歌颂蝉的同时...

19415744889古诗《蝉》是这么写的
郭阎阳答: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1.所谓“饮清露”,实际上蝉是通过它头部的一根吸管插入树皮内,吸吮(树汁)为生的,不是露水,露水没有营养,不可能让它度过炎夏。2.这是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的托物寓意诗。作者通过该诗表达了一个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

19415744889《蝉》是如何写蝉的形状与习性的?
郭阎阳答:2、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来刻画蝉,请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本诗通过刻画人格化的蝉,热情地赞美了那种高洁(高尚或洁身自好等)的人格。3、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那些外在的凭籍,像地位、权势、吹捧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之人本身自然会有很强的昭示力,能够声名远扬,身居高位。

19415744889蝉的古诗虞世南
郭阎阳答: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主题思想:这首咏物诗通过对蝉的姿态、习性、居所、鸣声的描写,赞颂了蝉的清高风雅和不同凡响的品德,暗喻自己立身品格高洁,不需要凭借某种外在力量自能声名远扬,表达了对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全诗托物比兴,诗人以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自况,...

19415744889唐诗《蝉》的全文是什么?
郭阎阳答:《蝉》这首诗的翻译是: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蝉》原文 作者:唐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译文: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身...

19415744889初唐四大家之一的虞世南,以蝉自比写下什么诗?
郭阎阳答:虞世南以蝉自喻写出的诗名字叫《蝉》,全文如下: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首诗其实是带有虞世南自己想法的诗,他借着蝉表达了自己身份高贵,内心清高的气节。虞世南身在官场,但是他并不愿意和那些官场上的人勾心斗角,他希望自己像蝉一样,默默的发展,不去在意他人的...

19415744889蝉的作者是唐代虞世南诗中啥啥啥啥两句写了蝉的形状食物和产生的波啥...
郭阎阳答: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

19415744889《蝉》这是一首咏物诗,从( )、()、( )等三个方面写出了蝉的特点?
郭阎阳答:《蝉》这是一首咏物诗,从(动作 )、(声音)、( 形态)等三个方面写出了蝉的特点。《蝉》【作者】虞世南 【朝代】唐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白话释义: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


(编辑:伏裘罚)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