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读懂黛玉的诗,就读懂了黛玉的人!为何这样说?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为什么说,读懂了林黛玉,就读懂了《红楼梦?

林黛玉无疑是《红楼梦》里最吸引人的人物,在全书中,她的分量之重、形象之丰、雕琢之精、质地之美,在中国历代文学作品典型人物中,无人能出其右。因此,我一直固执地以为,读懂了林黛玉,就读懂了《红楼梦》。
为什么会有这种看似夸张的论调?其实,一点也不夸张,因为,在林黛玉的身上,体现了太多曹雪芹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暂不论他的爱情观)。林黛玉的形象,或许就是他动笔的初衷或坚持的动力,无此,怎会有那十年如一日的慎终如始?
林黛玉不是尘世俗女,她是人间的精灵,更是世外的仙葩。比如,她有着足以让人惊艳的外貌。所谓“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一派超凡脱俗的美,无怪乎贾宝玉第一次见她,便直呼她“神仙似的妹妹”。
又如,她有着足以令人称羡的才华。贾妃归省,命众姐妹诗题匾额,独她与薛宝钗受到贾妃称赏,就连她帮贾宝玉题写的一首《杏帘在望》,也让贾妃“喜之不尽”。而在大观园里的赛诗会中,她几乎次次力压群芳,夺得头魁,其才思之敏捷、构思之新颖、意境之高远、风格之萧散,皆远胜于诸裙钗。
其实,林黛玉还是大观园里所有女孩子中最率性的人,喜欢不省其溢美,厌恶不怕其难堪。喜欢贾宝玉,病中都熬夜为他绣荷包;喜欢香菱,教她写诗不厌其烦,因此为大观园又带出了一个女诗人。而对厌恶的,她不怕其难堪,正如宝玉的奶妈李嬷嬷那句评语:“真真这林姐儿,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尖。”她就是这么一个人。
而且,别看她写诗极雅,有时说话却极糙。《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一回中,宝玉担心她睡出病来,准备躺在她床上说话为其解困,说没有其他枕头,要同黛玉共枕一个枕头,黛玉听后脱口而出骂道:“放屁!外头不是枕头?”一句“放屁”,真是快人快语,让人忍俊不禁。
用《西厢记》里那句“倾国倾城貌,多愁多病身”来形容林黛玉的外在形象,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不过,外表柔弱的她,却有着传统美女子所没有的倔强。比如,她在感情上,她便从不将就,宁折不弯。要嫁就嫁贾宝玉,这一点是她稍懂得男女之事后就已经坚定的念想,为此,她所有的担心,都只有这个担心。所以,她的头脑中蓄满了“金玉姻缘”的纠缠,什么金锁、金麒麟之类,人家不甚关注的物件,她却不堪其恼,以至于屡屡用“冷香”、“暖香”去点醒宝玉,还面对宝玉由衷叹息说:“真真你就是我命中的‘天魔星’!”这些情感的丝絮,怎一个爱字了得?
很多人喜欢薛宝钗而讨厌林黛玉。喜之者说宝钗宽容大方明事理,厌之者说林黛玉哭哭啼啼闹脾气。确实,对于贾府上下来说,宝钗绝对是一位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体贴丈夫、宽容仆从的贤惠淑女,符合一切美好的传统道德标准。但是,如果将薛宝钗比喻成一件艺术品,尽管这件艺术品看上去精巧、精致,但它只不过是在传统工艺制作出来的一个标准件罢了,既无个性,又无棱角,表面好看,然而绝不会好看到惊艳,适用,却仅此而已。
而林黛玉呢?一句“未若锦囊收艳骨,一?g净土掩风流”,充分展示了她与宝钗以及尘世间一切宝钗的不同,与其飘零腐烂,不如拾来埋葬,与其浑浑噩噩将就,不如轰轰烈烈死亡,“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这就是林黛玉足以惊世骇俗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对宝玉最爱、最理解、最宽容的人,更非林黛玉莫属。宝钗劝宝玉要听父亲的话,专心于仕途经济的学问,宝玉就和她疏远了,还说,林妹妹不说这样的“混帐话”,若说这话,我也和她生分了。
这就是海枯石烂也永恒不变的“木石情缘”,这才是决定一切的根源。一切都源于爱,一切爱都源于心灵的相通、心性的契合。

林黛玉一身诗意,她的《葬花词》《桃花行》《柳絮词》《咏白海棠》《秋窗风雨夕》等都是出镜率很高的作品,惟有这组《五美吟》貌似分析文章不多。屏山虽读红楼几十年,也不敢自称完全读懂了这五首诗,今就个人粗浅之理解,试着分析一番。
这五首诗的创作背景:不知何故,黛玉非常正式的进行了一场祭祀,书里也说明并不是祭祀父母,到底祭谁没有写,宝玉来看黛玉时已经祭祀完,黛玉眼泪还未干,宝钗随后也来了,二人一同鉴赏了黛玉的这五首诗,宝玉是赞声不绝,提笔就命名了《五美吟》,宝钗倒是发表了一番评论:“做诗不论何题,只要善翻古人之意,若要随人脚踪走去,纵使字句精工,已落第二义,究竟算不得好诗,即如前人所咏昭君之诗甚多,有悲挽昭君的,有怨恨延寿的,又有讥汉帝不能使画工图貌贤臣而画美人的,纷纷不一,后来王荆公复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永叔有‘耳目所见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二诗俱能各出己见,不与人同,今日林妹妹这五首诗,亦可谓命意新奇,别开生面了。”黛玉做了那么多诗,这却是宝钗唯一的点评。

黛玉是《红楼梦》中的女主角,她因和宝玉木石前盟被人熟知,但是她的诗才却更让人惊艳。黛玉是一个充满书香气的姑娘,因为家学渊源也因为兴趣使然。两次入贾府黛玉从未将金银细软放在心上,她带回来的都是书,黛玉的卧室也装点成了书房的模样。黛玉爱书,她将诗书融进了自己的生命里,她也写出的诗词当做了自我的表达。读懂了她的诗,也就读懂了她的人。

第一,《葬花吟》和《桃花行》,

黛玉是《红楼梦》中的女主角,她因和宝玉木石前盟被人熟知,但是她的诗才却更让人惊艳。黛玉是一个充满书香气的姑娘,因为家学渊源也因为兴趣使然。两次入贾府黛玉从未将金银细软放在心上,她带回来的都是书,黛玉的卧室也装点成了书房的模样。黛玉爱书,她将诗书融进了自己的生命里,她也写出的诗词当做了自我的表达。读懂了她的诗,也就读懂了她的人。

第一,《葬花吟》和《桃花行》,黛玉和桃花的不解之缘,亦是少女情怀


黛玉在宝玉生日时所抽到的花签是芙蓉,这也就代表着黛玉有出水芙蓉的美丽,也有她的清愁风露,但是好有另一种花和黛玉更加的相宜。黛玉的生日是农历二月十二,是花朝节也是桃花盛开的季节。黛玉有两首经典之作《葬花吟》和《桃花行》也是伴着桃花而做,这也就是黛玉和桃花的不解之缘

黛玉是惜花和怜花之人,所以当花瓣飘落之时黛玉都会将它们归拢一处葬在花冢里。黛玉写《葬花吟》的背景就是她因为昨晚晴雯不开门一事自觉被宝玉冷落,第二天独自一人到花园中去掩埋落花伤心之际所写,所以这时的她还是爱哭的小女孩,因心事所、因景所感就念出了《葬花吟》。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全诗很长截取了其中最能代表黛玉心境的一部分,漫天飞舞的桃花很美,可是都将走向离别,黛玉爱惜它们的洁净不忍他们凋零,所以将它们掩埋,可是黛玉本人也是无家可归寄居贾府,春尽花谢人亡,谁又能来为她伤感和牵挂呢?

黛玉此时的心情很低落,她吟诵的诗也自一种凄清和孤寂之美。黛玉感怀身世用桃花自比,未来不可预期的生命让她悲叹。宝玉是最懂黛玉的人,当听到黛玉这样的感叹时他一个人就在旁边哭了起来。后来两人说清楚了昨晚事情的始末,两人就和好了,黛玉也从悲伤的情绪中暂时走出来。

到了后期黛玉又在桃花盛开的季节写下了《桃花行》,此诗的创作是在经历了很多事情和很多人去世之后。这一次黛玉所写的诗得到了众人的夸赞,只是宝玉看到了又一个人在暗自垂泪。别人看到了黛玉的诗才,可是宝玉看到黛玉的内心的悲伤。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绚烂的桃花只不过一季,耀眼的光华转眼即逝,接下来不过是无尽的惆怅和忧伤。黛玉是爱哭的人,如果将桃花比作的眼泪,那么流不尽的眼泪桃花仍然妩媚。含泪去观赏桃花泪水容易干枯,眼泪干了春光已尽花儿也凋萎。杜鹃一声啼叫春色已尽,只有那寂静的窗帘上空空地照着月痕,行到最后什么都没有了只是有影子。

黛玉把桃花自比,她写了的两首诗表明了“自古红颜多薄命”。黛玉此生是为了还宝玉前世的灌溉之恩,当泪尽的时候也就是黛玉消逝的时候。黛玉对于生死看得很通透和淡然,生得自在死亦安然,她的眷恋只是舍不得宝玉。

第二,黛玉的三首题帕诗,开始明白了爱情的真谛


宝玉被贾政狠狠的打了一顿,众人都去看望,黛玉是悄悄一个人去的,为着宝玉的伤她哭肿了眼睛,宝玉压着疼的骗她说“他这个疼的样子是装出来的,只是为了让贾政知道”,其实宝玉痛的不行,而且这话他也只对黛玉说过,黛玉千言无语说不出来只说了一句,“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后来王熙凤等一堆人都要来看宝玉,黛玉哭肿的眼睛不好让别人看到,所以她就先走了。

晚间宝玉担心黛玉,便让晴雯给黛玉送了两条旧手帕,黛玉看到手帕明白了宝玉对她的情谊。手帕是用来擦眼泪的,宝玉希望黛玉不要再为了他哭泣;旧的手帕也暗示了“衣不如新人不如故”,黛玉在他心中永远与别人不同。黛玉止不住的也是她懂了宝玉对她的珍惜,所以她在手帕上写下了三首诗。

其一: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
尺幅鲛鮹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这首诗写的是黛玉在暗自垂泪,她用了“鲛鮹”代指宝玉送的手帕,也用了“鲛人泣珠”的典故来暗示她在流泪。周邦彦也曾在《苏幕遮》的词中写到“数尺鲛,半是梨花泪”,黛玉这也有“还泪报恩”的意味。

其二: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
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

黛玉的泪好似断了线的珠子怎么都收不住,但是夜深人静由不能放声哭泣,于是黛玉就悄悄的哭,眼泪擦不完只任由它滴落在枕巾上,黛玉对宝玉的喜欢和神情都化在这些相思泪中。

其三: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黛玉的第三首诗用了娥皇、女英泪洒湘江,滴泪成斑的典故。黛玉潇湘馆内的珠子又名湘妃竹,两位佳人为了思念丈夫而死,黛玉感怀她们的故事,由己及人也知道了她和宝玉的之间的爱情。此时他们还是在爱情萌芽的时期,通过偷看《会真记》他们知道了什么是爱情,如今他们知道彼此就是对方喜欢的人,这样懵懵懂懂知道爱情的时候是最美的。

第三,三首菊花诗,黛玉得到了诗社的魁首,名次不重要黛玉才华才重要

秋天湘云到贾府来玩,因为要加入诗社她和宝钗一起为大家做东道请大家吃螃蟹,而后他们几人就聚在一起做诗,这一次的作诗就是以菊花为题目。十二个题目大家想做几首都可以,黛玉选了其中三个题目做了三首菊花诗,结果《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黛玉的三首都名列前茅,她也就当之无愧的做魁首。

咏菊潇湘妃子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这一首诗词品评为第一名也有她的道理。其中“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就写得极好,人美、花美、景美、情美、诗也美,寥寥几个字就道出了所有的美感。素怨就是秋怨,秋上一心就是愁,黛玉对于菊花的悲伤和哀愁都写的如泣如诉,可是黛玉本人的烦闷却没有人能够明白。

问菊潇湘妃子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这首诗词是我三首中最喜欢的一首,因为正如湘云所说黛玉的‘偕谁隐’,‘为底迟’,真个把个菊花问的无言可对。菊花孤寂独立,花开独迟,不正一如黛玉的清高孤傲和目下无尘,黛玉不与别人相同,她就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霜露寂寞、大雁蟋蟀能够勾起相思之意,不要说世间没有能够谈论的人,如果菊花懂她不妨和她说一会话。

每个人都是孤寂的人,黛玉在这里也是诉说没有了知音的伤感。宝玉是黛玉的知己,可是很多的女儿心思又怎么能够对他谈起,黛玉和探春的关系很好,只是探春后来管家忙碌也不能相伴了。黛玉不是不合群也是不是不喜欢热闹,只是因为找不到想要交心的人。

菊梦潇湘妃子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此首《菊梦》是一首带着浪漫色彩的诗,黛玉让菊花做一场美梦,不是羡慕庄周梦蝶,而是在想念陶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梦里的愁无法对谁诉说,只能把只有把无限的情思寄托于衰草寒烟。

黛玉的三首菊花诗都写的非常好,黛玉写诗常常都把自己化入诗中,用诗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期待,黛玉知道菊花的悲伤,也在寻求知己。村上春树说“世界上没有人喜欢孤独,只是不愿勉强交朋友,最终落得失望“,黛玉想要寻找的也是志同道合的朋友。黛玉参加诗社因为她喜欢作诗的氛围,至于她的诗作到底排在什么名次中,她并不是十分的在意,她追求的从来都是过程的美好。

第四,《秋窗风雨夕》是黛玉的伤感之作,但黛玉有雨夜的温馨


秋天总是一个伤感的时节,再加上秋雨淅沥,自然就让人生出无限的哀愁。黛玉此时因为时节所感又生病了,一个人独坐家中自然容易触景生情悲从中来。午间宝钗来看望黛玉,她用智慧和温情化解和黛玉长久以来的敌对关系,黛玉对她有了亲姐姐的喜欢和依赖。 黛玉本来就被这种情绪所扰,而后宝钗未能前来的失望,种种情绪的累积让黛玉写了《秋窗风雨夕》。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黛玉的《秋窗风雨夕》是仿照唐朝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格式来写的,黛玉全诗词有二十句,其中就出现了十五个“秋”字,引用只截取了一部分。全诗着力渲染了秋天的肃杀和凄苦的氛围。也许是感同身受,黛玉想到凄凉的身世和渺茫的未来就很伤感。

不过也许是曹公不想黛玉如此伤感,于是宝玉此时就来看望黛玉,他虽然只出现了很短的时间就要回去了,但是他细心的问候和照顾让黛玉感受到深秋的暖意,黛玉送给宝玉的玻璃绣球灯也让宝玉深感黛玉对他的关怀。他们二人已经走过了当初吵吵闹闹的时期,此时他们之间有的都是细水长流的温馨和浪漫。喜欢刻骨,心照不宣,但是你的情意我都懂,此时他们的爱情已经到了很稳定的阶段了。

第五,《五美吟》,黛玉为五个女子做的诗,也是她性格中的五个部分的展现


黛玉写西施,“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她没有用落入俗套的褒贬只是简单的陈述,西施和范蠡是爱侣却被他送去吴国迷惑夫差,外人可以看到西施得到的荣耀却忘却了她远离家乡成为细作的艰难,东施效颦固然愚钝,但是她却能过着简单的浣纱生活到老,这样简单的幸福才是西施想要的。

黛玉和西施有很多的共通之处,黛玉是“心比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黛玉有一种病态的美亦如有心痛病的西施。这首诗可以说是黛玉对自己现在所处境地的愁闷,同情西施实际实在可怜自己。西施被困吴宫,黛玉何尝不是受缚与贾府,想要自由的心是黛玉内心的渴望。

黛玉写虞姬,“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黛玉是在钦佩虞姬的勇敢和气魄。项羽失败后他手下的两元大将黥布和彭越为了苟且偷生蛇鼠两端,可是虞姬却自刎在项羽面前,他们还不比上虞姬。用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正能体现出虞姬的气魄和胆识。黛玉是勇敢的,如果为了爱她同样可以舍弃生命。

黛玉写明妃,“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明妃说的就是王昭君,有人说黛玉用明妃暗示了探春的远嫁,其实黛玉的深意远不止于此。黛玉用明妃点明了“自古红颜多薄命”,借着批判汉元帝大权旁落听命于画工,表达了黛玉不肯听认摆布的独立个性。黛玉从来都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人,她是奉行“无为而治”,但那是能够在掌控全局可攻可退的前提下,黛玉的牙尖嘴利和慧思都是能够保护自己的手段,做自己想要做的,争取自己的权利。

黛玉写绿珠,“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寥”。绿珠虽然身份卑微,黛玉对她依然很是欣赏。对于绿珠黛玉觉得很是惋惜,因为虽然身前石崇给了绿珠珠玉绮罗的宠爱,可是他并没有特别的珍惜她,比起绿珠以死酬报知己的壮烈,石崇的爱远远不及。

黛玉写红拂,“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具眼识穷途。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红拂女和李靖之间的自由恋爱是红拂女所向往的,红拂女慧眼识人、不受权势的诱惑和封建礼教的束缚,也是黛玉钦佩的。黛玉比红拂女比作女丈夫,是对她的学识、眼界和才干的配,巾帼不让须眉正是如此。这诗也表达了黛玉会勇敢和大胆的追求理想的生活。

第六,浅浅的柳絮词,如何表达黛玉的悲苦

填柳絮词是诗社的最后一次活动,也许是春天柳絮纷飞,所以这种伤春的情绪也让人无法展颜。湘云偶然间写了一个小令,湘云便建议黛玉开让大家填词,黛玉果真请来了众人一起来起诗社。

黛玉的《唐多令》 粉堕,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求。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黛玉的柳絮词写的很好,但是众人看了,俱点头感叹,说:“太作悲了,好是固然好的。”黛玉浅浅的柳絮词,说不尽她内心的悲苦。曾游百花洲的西施,居住燕子楼的关盼盼,她们都是薄命的女子。柳絮团团求成对,但是却如人的漂泊和薄命。草木发愁也会白头,黛玉自述草木之人,如今她的薄命又有谁知道。嫁与东风春不管,黛玉的花签曾说“莫怨东风当自嗟”,如今岂不是留下一场遗憾事。柳絮漂泊无依,正如黛玉无家可归,柳絮四下飘零正如将要逝去的青春,抓不住只能叹息。

总的来说,黛玉写了六次诗,写了十五首,因为《咏白海棠》是第一次作诗就不计算了,黛玉写过的这些诗词中表达了一个最为真实的她,看懂了黛玉的诗词也就读懂了她。黛玉的诗词多是悲伤和离愁,因为只有在这样的境遇下才能写出好诗。

黛玉用《葬花吟》和《桃花行》表达了她少女情怀和对爱情的向往;她用三首题帕诗表达了她和宝玉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情,明明相爱却多番试探,还好最后他们知道彼此的心意;黛玉的三首菊花诗看似是写菊花,实际上是在写自己,她的菊花是伤感的,但是她是孤高的,“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黛玉想要能懂自己的知己,但是绝不将就;

黛玉的《秋窗风雨夕》表达了伤感和内心的孤寂,但是这种情绪能够宝玉的深情和宝钗的友情所填补;’黛玉的“五美吟”写了五个美丽的女子,但是她们身上的五种品质都是黛玉的五个侧面;黛玉的《柳絮词》来得最晚黛玉内心最真诚的哭诉,身世浮萍、漂泊无依,黛玉用眼泪化作了所有的诗词。

作者:十一,欢迎关注:小说红楼,一起找寻红楼梦中有趣的人和事儿!



因为她的诗体现了她的性格,非常的明显,很容易就可以看出来

因为她做的诗体现了她内心的世界,表达了她的想法,所以才会这么说。


15371915187读懂黛玉的诗,就读懂了黛玉的人!为何这样说?
薄呢胞答:宝玉是最懂黛玉的人,当听到黛玉这样的感叹时他一个人就在旁边哭了起来。后来两人说清楚了昨晚事情的始末,两人就和好了,黛玉也从悲伤的情绪中暂时走出来。 到了后期黛玉又在桃花盛开的季节写下了《桃花行》,此诗的创作是在经历了很多事情和很多人去世之后。这一次黛玉所写的诗得到了众人的夸赞,只是宝玉看到了又一...

15371915187为什么说,读懂了林黛玉,就读懂了《红楼梦?
薄呢胞答:林黛玉无疑是《红楼梦》里最吸引人的人物,在全书中,她的分量之重、形象之丰、雕琢之精、质地之美,在中国历代文学作品典型人物中,无人能出其右。因此,我一直固执地以为,读懂了林黛玉,就读懂了《红楼梦》。为什么会有这种看似夸张的论调?其实,一点也不夸张,因为,在林黛玉的身上,体现了太多...

15371915187《红楼梦》原著里面有哪些托物言志的诗词?
薄呢胞答:黛玉的《问菊》里“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描绘的是黛玉的心声,她的孤标傲世不是每一个都能懂,世界上会遇到很多人,但是知己却只有寥寥。菊花孤寂独立,花开独迟,不正一如黛玉的清高孤傲和目下无尘,黛玉不与别人相同,她就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黛玉是一个用真心真意对待别人的人,看似牙...

15371915187少年不懂林黛玉,读懂已是中年人
薄呢胞答:所以读懂了林黛玉,也就读懂了陶渊明、读懂了司马迁、读懂了朱自清,也读懂了杨绛,读懂了在她翻译的英国诗人瓦特·兰德的作品中的这句话:“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她这一生有热烈爱过的人并被人所爱,所以...

15371915187作文《我心中的名著人物》
薄呢胞答:但黛玉身上最让我倾慕的就是她的才华,如果要读懂林黛玉,就要读懂她的诗,黛玉可谓是才女中的才女,她的诗风流别致,与宝钗的大相径庭,所以她的身上同时又散发着一种怡人的诗人气质,曹雪芹似乎有意将黛玉与历代的才女相比,“堪怜柳絮才”,“冷月葬花魂”两句就是说的黛玉,但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礼教森...

15371915187在《红楼梦》中,林黛玉都作过哪些精妙绝伦的诗?
薄呢胞答:《螃蟹咏》黛玉写《螃蟹咏》,是因为宝玉写了一首螃蟹诗,黛玉觉得自己写得更好,“这样的诗,要一百首也有”,于是挥笔而就。这首诗没有特别的情感寄托,仅仅是岁月静好中对美食的享受。这首诗和上面的三首菊花诗作于同一时刻,也代表了黛玉此时的情感已经到了一种相对平和满足的阶段。《秋窗风雨夕...

15371915187从香菱学诗中可以看出林黛玉是个什么样的人?
薄呢胞答:香菱学得刻苦,黛玉教得用心,写月亮的一首律诗,香菱一个初学者,至第三稿就是一首非常好的好诗了。这里面不光凝聚了香菱的苦志,也倾注了黛玉的心血。香菱一次一次讨教,学得勤快;黛玉一次一次点拨,不厌其烦,教得尽心。你看,在这里,她哪里有什么孤僻冷傲的个性了?哪里因“清高”而看不起香菱...

15371915187红楼梦中描写林黛玉的诗词有什么
薄呢胞答: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 林黛玉诗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抉,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黛玉(潇湘妃子)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

15371915187以《我心中的林黛玉》为题写一篇作文
薄呢胞答:冷的寺院生活,永远怀念着那个“自幼不曾劝他去立身扬名”的林黛玉,对他的人 生主张采取同情或支持态度的林黛玉。而林黛玉,也正是以这个从封建阶级核心里背叛出来的“混世魔王”为她的终 身知己,以这个不以现存的道德为道德、现存的荣誉为荣誉的“祸胎”为自己灵魂 的寄托。值得注意的是:建筑在...

15371915187黛玉写的诗
薄呢胞答:诗:《咏白海棠》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抉,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诗词鉴赏】别人都交卷了,黛玉还没作。李纨催她,她提笔一挥而就,掷给李纨等人,表现了黛玉才思特殊的敏捷。和宝钗“珍重芳姿昼掩门”...


(编辑:戴滢力)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