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做人要讲诚信的例子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2
做人要诚实的事例

1、陶行知教子
陶行知的儿子陶晓光22岁要到成都一个无线电修造厂学习工作,需要一份资 格证明书。晓光写信给马副校长要了一张晓庄学校的毕业证书。
在重庆工作的陶行知知道此事后非常生气,打电报要晓光将证明书立即寄回。他说:”我们必须坚持’宁为真白丁,不 做假秀才’之主张。’追求真理做真人’,决不向虚伪的社会学习和妥协。”
2、曾子杀猪
曾子为人很诚实。一天曾子的妻子上街,孩子闹着要与母亲同去。曾妻哄孩子说:”我上街回来杀猪给你吃。”她上街回家,见曾子准备杀猪,急忙劝阻说:”我只是哄 哄孩子。”曾子说:“怎么能说谎呢!”说着便把猪杀掉了。

3、宋庆龄
宋庆龄就是一个很讲信用的人,有一次,宋庆龄和同学约好下午六点到老师家里拜访,回到家后,宋庆龄吃完晚饭,爸爸就说:“你叔今天过生邀请全家人过去。”
宋庆龄听后很高兴,但一想到和同学的约定马上就拒绝了,早早地来到约定地点等待同学,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天空下起了雨她仍旧站在那里等待,可是仍不见那位同学的身影。
宋庆龄回到家浑身湿透了,看见爸妈早已从叔叔那里回来了。第二天,床庆龄照样到学校上课,也没有因为那天晚上的事和那位同学闹矛盾。
4、华盛顿
乔治·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他小时候是个又聪明又淘气的孩子。
一天,父亲送给他一把小斧头。那小斧头新崭崭的,小巧锋利。小乔治可高兴啦!他想父族的大斧头能砍倒大树,我的小斧头能不能砍倒小树呢?我要试一试。
他看到花园边上有一棵樱桃树,微风吹得它一摆一摆的,好像在向他招手: "来吧,小乔治,在我身上试试你的小斧头吧!"小乔治高兴地跑过去,举起小斧头向栅桃树砍去,一下,两下……樱桃树倒在地上了。
他又用小斧头将小树的枝叶削去,把小树棍往两腿间一夹,一手举着小斧头,一手扶着小树棍,在花园里玩起了骑马打仗的游戏。一会儿,父亲回来了,看到心爱的樱桃树倒在地上,很生气。他问小乔治: "是你砍倒了我的樱桃树吗?"
小乔治这才明白自己闯了祸,心想:今天准得挨爸爸揍啦!可他从来不爱说谎,就对父亲说: "爸爸!是我砍倒你的樱桃树。我想试一下小斧头快不快。"
父亲听了小乔治的话,不仅没有打他,还一下把他抱起来,高兴地说: "我的好儿子,爸爸宁愿损失一千棵樱桃树,也不愿你说一句谎话。爸爸原谅诚实的孩子。不过,以后再也不能随便砍树了。"
小乔治望着父亲,懂事地点了点头。
5、郭沫若
郭沫若小时候很淘气,但是很孝顺。有一次,他的妈妈得了一种“晕病”,郭沫若听说芭蕉花可以治这种病。这种花卖得很贵,并且难得一开,于是他就和哥哥一起跑到一座花园内找这种花,恰好那座花园里的芭蕉开了一朵大黄花,郭沫若和哥哥把花偷偷地摘下来送给了妈妈。
妈妈虽然知道郭沫若这样做是孝顺她,可是儿子的行为很让他伤心。从此,郭沫若再也不偷拿别人的东西了。

1、晏殊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着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
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
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
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
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
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2、商鞅
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门的,给予十金。
百姓对这种做法感到奇怪,没有敢搬这块木头的。然后,商鞅又布告国人,能搬者给予五十金。有个大胆的人终于扛走了这块木头。
商鞅马上就给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诚信不欺。这一立木取信的做法,终于使老百姓确信新法是可信的,从而使新法顺利地推行实施。
3、李苦禅
李苦禅是我国当代着名画家,他为人爽直,凡答应给人作画,从不食言。有一次,有位老朋友请他作一幅画,李苦禅因有事在身,未能及时完成。不久,当他接到老友病故的讣告后,面有愧色。
即趋作画,画了幅“百莲图”,并郑重其事题上老友的名字,盖上印章,随即携至后院,将画烧毁。事后,对儿子说:“今后再有老友要画,及时催我,不可失信啊!”
4、宋濂
宋濂是我国明代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他从小喜爱读书,但家里很穷,上不起学,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
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
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朝抄吧。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
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又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着名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
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雪。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
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宋濂说:“娘,今不出发就会误会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5、华盛顿
华盛顿用小斧头砍倒了他父亲的一颗樱桃树。父亲见心爱的树被砍,非常气愤,扬言要给那个砍树的一顿教训。而华盛顿在盛怒的父亲面前毫不避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父亲被感动了,称华盛顿的诚实比所有樱桃树都宝贵得多。同样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因在“水门事件”中撒谎败露而被迫引咎辞职。
克林顿也因为不光彩的绯闻案中撒谎而险遭弹劾。一个因诚实而受到爱戴和尊敬,两位因撒谎而在政史上留下污点。

(一)

当过兵、开过家具厂、干过电器维修,对于1989年出生的郑海彬来说,他的这一生比很多同龄人来得更加精彩。但不管是哪一份职业,郑海彬都以诚实守信作为第一标准。正是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样的标准,郑海彬被评为今年10月份舟山好人。

位于定海昌东菜场77号的e时代电脑经营部,虽然只有10多平方米,但不断有附近的老人和社区居民前来修理电脑、手机等。

“我们经营部有规定:军人不收服务费、65岁以上老人只要出示身份证也不收服务费。”郑海彬说,他曾是一名军人,就算已经退伍,但心中永远都是一名军人,军人上门修电脑自然不收服务费;很多老人本身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他们的服务费也不能收。

每笔服务费在30~50元,一年下来,对小本经营的郑海彬来说也是一笔挺大的费用。能帮助到别人,郑海彬还是非常开心。“附近小区老人家里电脑坏了,一个电话我都会上门服务,有时候一修就是一个上午,边修边陪老人聊聊天。能帮助他们解决难题,我觉得很值得。”郑海彬说。

从2013年从事电脑维修工作至今,因为房租费等多方原因,郑海彬的店铺地址已经更换了四五次,但就算是换了地址,很多老熟客还会再次上门请他修理。

“有一次,一位嵊泗老客户把电脑邮寄过来,修理好以后再邮寄回去。”在郑海彬多年的修理生涯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在部队,郑海彬曾两次获优秀士兵荣誉称号,后因为负伤造成左手残疾才退伍。“不管是什么样的身份,不管是做什么工作,我认为首先要做好自己,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二)

有一个“砸冰箱”的故事,至今依然时常被人提起。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打开国门,众多企业纷纷引进电冰箱生产设备,“大干快上”。

而在那个被形容为“纸糊的冰箱也能卖出去”的年代,海尔却破天荒地砸了76台冰箱,原因就在于:有瑕疵,质量不合格。而这一砸,也砸出了海尔“零缺陷”的质量意识:仅用四年,就拿到了中国冰箱行业的第一枚质量金牌。

而随后几年,当市场供大于求,其他企业遭遇寒流纷纷宣布降价之时,海尔却不可思议地提价12%,用户依然争先恐后购买。这样的现象,根源恐怕就在于其不让消费者买到“瑕疵冰箱”的诚信意识。

扩展资料

人以诚立身,国以诚立心。诚信既是公民道德的基石,也是社会有序运转的保证。这些年来,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倡,到个人征信体系的建立,让诚信成为每个人在社会上的“通行证”,成为普遍共识和努力方向。

客观而言,从“乡土中国”步入“流动中国”,从“熟人社会”转变为“陌生人社会”,社会急剧转型,人口大量流动,的确容易给人带来陌生感。然而,这决不意味着,人与人的交往就可以成为“骗一次算一次”的“一次性博弈”。

恰恰相反,越是变动不居,诚信越是弥足珍贵、值得守护。守住诚信做人的底线,才能让人走出“丛林状态”,推倒不信任的高墙,相互之间也才能打开心门。古人讲,“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培育之、践行之,靠我们每一个人共同努力。政府可建制度,让诚信得利、失信难行;媒体可为平台,褒扬诚信、鞭笞失信;每个人也都可为“诚信大使”,身体力行,打造一个“诚信中国”。

“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

参考资料:

人民网-舟山好人郑海彬:诚实守信是说人的根本人民网-人民日报评论员观察:让社会充盈诚信的空气



1、广东吴先生在没有付钱的情况下,仅仅通过电话在林海燕的投注站购买彩票,中得大奖518万。林海燕本可以占为己有,但她却打电话把中奖的消息告诉了吴先生。吴先生开始还以为她是在催要彩票钱,经吴海燕多次打电话,他才领走了中奖彩票。

2、早年,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国人涉足。后来,许多日本人到这里来观光旅游。据说源于这里一位少年的诚信。一天,几位日本摄影师请当地一位少年代买啤酒。这位少年为此跑了三个多小时。第二天,那个少年又自告奋勇地再替他们买啤酒。这次摄影师们给了他很多钱,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个少年还没有回来。于是摄影师们议论纷纷,都认为那个少年把钱骗走了。第三天夜里,那个少年却敲开了摄影师的门。原来,他只购得四瓶啤酒。而后,他又翻了一座山,趟过一条河才购得另外六瓶。返回时摔坏了三瓶。他哭着拿着碎玻璃片,向摄影师交回零钱。在场的人无不动容。这个故事使许多外国人深受感动。后来,到这儿的游客就越来越多。

3、2012年11月2日,江苏省扬州市某中学的一位同学,在放学骑车回家途中,不慎撞坏了一辆停在路边的轿车。他没有逃走,而是在原处等了约半个小时。后来给车主留下一张纸条,这才骑车离去。不久后,车主发现了这张纸条。上面写道:“尊敬的苏某某(车牌号)车主:我是某某附中的一名学生。在今天中午放学途中,不小心弄坏了您的车。主要是有一道划痕及左后视镜损坏,我无法及时赔偿。联系方式:某某。对不起!”车主看到纸条后深受感动,联系到这位同学,表示不需要赔偿。他在自己的微博中写道:“我们的下一代若都如此,社会必有希望!“

6、一个叫桂小欢的年轻人春节回家过年时,不小心把装有10多万欠条的包给丢了。心想这下完了。过完春节到温州后,凭欠账记录,一个上午就要回了一大半。温州老板都说:有账在哪里,我们不会赖账。桂小欢见人就说“温州人真讲诚信”。

5、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谢延信,一诺千金,在妻子去世后,33年如一日精心照顾体弱多病的岳母。



曾子杀猪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曾子妻许诺孩子回来后杀猪给他吃。曾子妻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的。”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说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于是曾子把猪杀了。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失言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保住了,但却在一个纯洁的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韩信报恩
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处幼时家里很贫穷,常常衣食无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饭剩菜过日子。小韩信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读书,刻薄的嫂嫂还是非常讨厌他读书,认为读书耗费了灯油,又没有用处。于是韩信只好流落街头,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为别人当用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读书,还每天给他饭吃。面对老婆婆的一片诚心,韩信很感激,他对老人说:“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你。”老婆婆笑着说:“等你长大后我就入土了。” 后来韩信成为著名的将领,被刘邦封为楚王,他仍然惦记着这位曾经给他帮助的老人。他于是找到这位老人,将老人接到自己的宫殿里,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她。

中国古代诚信故事皇甫绩守信求责
皇甫绩是隋朝有名的大臣。他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难以维持家里的生活,就带着他回到娘家住。外公见皇甫绩聪明伶俐,又没了父亲,怪可怜的,因此格外疼爱他。
外公叫韦孝宽,韦家是当地有名的大户人家,家里很富裕。由于家里上学的孩子多,外公就请了个教书先生,办了个自家学堂,当时叫私塾。皇甫绩;就和表兄弟们都在自家的学堂里上学。
外公是个很严厉的老人,尤其是对他的孙辈们,更是严加管教。私塾开学的时候,就立下规矩,谁要是无故不完成作业,就按照家法重打二十大板。
有一天,上午上完课后,皇甫绩和他的几个表兄躲在一个已经废弃的小屋子里下棋。一贪玩,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上课的时间。大家都忘记做教师上午留的作业。
第二天,这件事被外公知道了,他把几个孙子叫到书房里,狠狠地训斥了一顿。然后按照规矩,每人重打二十大板。
外公看皇甫绩年龄最小,平时又很乖巧,再加上没有爸爸,不忍心打他。于是,就把他叫到一边,慈祥地对他说:“你还小,这次我就不罚你了。不过,以后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不做功课,不学好本领,将来怎么能成大事?”
皇甫绩和表兄们相处得很好,小哥哥们都很爱护他。看到小皇甫绩没有被罚,心里都很高兴。可是,小皇甫绩心里很难过,他想:我和哥哥们犯了一样的错误,耽误了功课。外公没有责罚我,这是心疼我。可是我自己不能放纵自己,应该也按照私垫的规矩,被重打二十大板。
于是,皇甫绩就找到表兄们,求他们代外公责打自己二十大板。表兄们一听,都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皇甫绩一本正经地说:“这是私塾里的规矩,我们都向外公保证过触犯规矩甘愿受罚,不然的话就不遵守诺言。你们都按规矩受罚了,我也不能例外。”
表兄们都被皇甫绩这种信守学堂的规矩,诚心改过的精神感动了。于是,就拿出戒尺打了皇甫绩二十大板。
后来皇甫绩在朝廷里做了大官,但是这种从小养成的信守诺言、勇于承认错误的品德一直没有丢,这使得他在文武百官中享有很高的声望。

以真诚为骨
其实做文章也和做人一样,要以诚信为本。一位老作家写道:“写文章以天地为心,以真诚为骨。”他把真诚无散和为他写作的准则,他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呈现在读者面前,但求无愧于读者,更无愧于自己的良心。
现在有些人为了赚稿费,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扩大自己在社会上的影响,就弄虚作假,胡编乱造地写一些文章。这其实是在欺骗读者,同时也是对自己的欺骗。

晏殊信誉的树立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候的对比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
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淦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淦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李勉葬银
李勉是唐朝人,从小喜欢读书,并且注意按照书上的要求去做。时间长了,就成了习惯,培养出了诚信儒雅的君子风度。
他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从不贪取不义之财。
有一次,他出外学习,住在一家旅馆里。正好遇到一个准备进京赶考的书生,也住在那里。两人一见如故,于是经常在一起谈论古今,讨论学问,成了好朋友。
有一天,这位书生突然生病,卧床不起。李勉连忙为他请来郎中,并且按照郎中的吩咐帮他煎药,照看着他按时服药。一连好多天,李勉都细心照顾着病人的起居饮食等日常生活。可是,那位书生的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一天天地恶化下去了。看着日渐虚弱的朋友,李勉非常着急,经常到附近的百姓家里寻找民间药方,并且常常一个人跑到山上去挖药店里买不到的草药。
一天傍晚,李勉挖药回来,先到朋友的房间,看见书生气色似乎好了一些。他心中一阵欢喜,关切地凑到床前问:“哥哥,感觉可好一些?”
书生说:“我想,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这可能是回光返照,临终前兄弟还有一事相求。”
李勉连忙安慰道:“哥哥别胡思乱想,今天你的气色不是好多了么?只要静心休养,不久就会好的。哥哥不必客气,有事请讲。”
书生说:“把我床下的小木箱拿出来,帮我打开。”
李勉按照吩咐做了。
书生指着里面一个包袱说:“这些日子,多亏你无微不至的照顾。这是一百两银子,本是赶考用的盘缠,现在用不着了。我死后,麻烦你用部分银子替我筹办棺木,将我安葬,其余的都奉送给你,算我的一点心意,请千万要收下,不然的话兄弟我到九泉之下也不会安宁的。”
李勉为了使书生安心,只好答应收下银子。
第二天清晨,书生真的去世了。李勉遵照他的遗愿,买来棺木,精心为他料理后事。剩下了许多银子,李勉一点也没有动用,而是仔细包好,悄悄地坦在棺木下面。
不久,书生的家属接下李勉报丧的书信后赶到客栈。他们移出棺木后,发现了陪葬的银子。都很吃惊。了解到银子的来历后,大家都被李勉的诚实守信不贪财的高尚品行所感动。
后来李勉在朝廷做了大官,他仍然廉洁自律,诚信自守,深受百姓的爱戴,在文武百官中也是德高望重。

梁国志教子
梁国志是清朝乾隆年间人,他从小就聪明好学。可是他家里很穷,父亲想让他放弃学业,做些小生意来养家糊口。梁国志为此苦苦哀求父亲,让他再读几年书。街坊邻居见了,也觉得梁国志不读书太可惜了,就帮着说情,有的还愿意帮他出学费。父亲也盼着将来儿子能有些出息,家里日子就好过了。于是就答应让他继续学习。
村子里的乡亲们都是忠厚老实的人,心肠很好;虽然都不富裕,还是经常帮助贫困的梁家。全村的人都盼望着梁国志将来能出息,好给他们村子争争光。小国志知道,自己一定不能幸负乡亲们的期望,学习也就更加努力了。
由于梁国志从小就在这样一个和谐友好的环境下成长,他从小就形成了善良、诚实、正直的品格。
公元1741年,年仅十七岁的梁国志就中了举人;二十四岁那年,他又中了头名的状元。梁国志在朝廷当了官以后,不忘家乡父老,经常用自己的俸银为乡亲们办事。无论在哪里当官司,他都替老百姓着想,受到老百姓的好评。
梁国志不但学问高,人品好,而且还擅长书画,谁要是得到的书画作品,都当做宝贝收藏起来。他的儿子受他的感染,很小的时候就对书画产生了兴趣,吵着让梁国志教他画画儿。
一天,儿子又拿着画笔来找父亲,还弄得满脸都是墨汁。梁国志见了就想笑,帮儿子擦了擦脸,然后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学作画之前,要先学会做人,没有人格的永远也不会成为优秀的书画家。”
儿子抬起幼稚的小脸,很疑惑地问爸爸:“画画儿就画画儿呗,和做人有什么关系?”
梁国志说:“一个真正的画家,是用心在画,而不是用笔在画。如果你是一个诚实、正直的君子,你的画也就会充满正气,让人一看就觉得充满灵气。”
儿子眨眨眼睛,好像还不是很懂,于是梁国志就讲了宋朝有大奸臣秦桧的例子。他说:“秦桧其实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他的书法相当好,可他是历史上有名的奸臣,品行十分恶劣。他死了以后,人们一听到他的名字就咬牙切齿地骂他,没有人愿意收藏他当时留下的书法作品,都认为留着他的字会带来灾难,他的作品不是被撕毁后仍到粪坑里就是让人用火烧掉。他的字现在留下的已经很少了,人们讨厌他的字其实是讨厌他这个人。”
儿子点点头,好像听明白。梁国志又说:“诚信是做人的第一步,不说谎话、讲信用的人,才会挺起胸脯光明磊落地作人。”
儿子听了,牢记父亲的教导,一生坚守诚信的品格,后来他真的成了当时很受人尊敬的著名画家。

诚信是金
诚信,这关系着一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将在社会上没有立足之地。
从字面上说,“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因而,说到“诚信”与否,很多人都认为是道德方面的问题,只是一个人在社会的安身立命之本。可是,在市场经济社会,道德和利益往往是相邻而居的。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地方,重视道德,讲究诚信,往往可以在经济上得到丰厚的收益;反之,不但会在道德上遭至谴责,受到法律的严惩,更难以在经济上获得长久的利益。就诚信的重要性而言,说“诚信是金”应是不为过的。
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他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到了“美貌”、“诚信”、“金钱”、“健康”、“聪明”等一些对人非常有用的东西。他乘船过江,由于所带的东西太多,超过了船的承载能力,船马上就要沉入江中,于是,情急之下,他去掉了诚信。当他上了岸,没有一个人相信他,因为,他没有了诚信。他感到非常痛苦。
现实中,我也有过失信的经历。有一次,我和张梦凡借了一本《福尔摩斯探案集》,说好两天后还他。可是,半个星期过去了,还是没有还他书。只到有一天,他向我讨要,我才还给他。事后我很后悔,下决心再也不失信了,决心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今天晚上,我准备去补课。走了一大半路,我才发现自己忘了拿阅读书,只好又返回学校去取。路上,遇到了胡春雨,真巧,她也忘了拿阅读书。于是,我答应帮她也拿上。当我到了教室拿上自己的阅读书后,便自觉地走到胡春雨的座位上取上了她的。我自己心里想,这回我不能失去信用了!当我把书交给胡春雨后,看到她那高兴的样子,我也尝到了守信的快乐。
人们常说:“诚信是金”。可是,我认为诚信比金钱还要重要。一个人失信,就失去了朋友。失去的不仅仅是金钱,而是一切!他就会成为一个穷光蛋!
诚信,失去就在一刹那,而得到却要几年,其至几十年。一个公司没有诚信,就会倒闭;一个人失去诚信,他将一生没有什么成就。
啊!诚信是金。千万不要失去诚信,失去了,就再想得到,只需用两个字来说“太难!”
诚信是一朵兰花,它开在人们荒芜的心田;诚信,是一杯浓茶,它让生活更加浓郁芳醇;诚信是一道劲歌,它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人处事的最基本准则。
诚信是金,它可以触动人们内心深处最敏感的神经,给众生点亮了一盏永不眠灭的心

1、孟信不卖病牛

古代,有个叫孟信的人,一次被罢免了官职以后,家里很穷,甚至连吃的东西都没有了。一天,家里人趁孟信外出把家里仅有的一头病牛卖了,来换粮食。

孟信回家后发现病牛被卖了,就把家里人打了一顿,还去把病牛要了回来,他对买主说这是病牛,没什么用处了,这样的病牛不能卖给你。

孟信不卖病牛的事很快传开了,连皇帝都听说了。皇帝认为孟信是个诚实守信的人,立刻派人召他进京,封他做了官。孟信直到年老才荣归故里。

2、一诺千金

秦末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一向说话算话,信誉很高,只要他答应的事,都尽量想法办到,许多人都同他交好。

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刘邦当了皇帝后,想起这事,就气恨不已,下令通缉季布。当时敬仰季布为人的人们,都在暗中帮助他。

不久,季布经过化装后到山东一家姓朱的人家当佣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后来,朱家又到洛阳去找刘邦的老朋友汝阴候夏候婴说情。刘邦在夏候婴的劝说下撤消了对季布的通缉令,还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东太守。

3、曾子杀猪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曾子妻许诺孩子回来后杀猪给他吃。曾子妻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的。”

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说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于是曾子把猪杀了。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失言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保住了,但却在一个纯洁的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4、宋濂的故事

宋濂小时侯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朝抄吧。

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5、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19467075754人要讲诚信不能撒谎的事例有哪些?
尤衬欢答:案例一:《狼来了》有一个孩子在放羊,他很无聊,就撒谎说:“狼来了狼来了”。结果人们上山来,发现狼并没有来是小孩子在说谎。一连好几次小孩子都在说谎,之后人们再也不相信这个孩子。终于有一天。狼真的来了,小孩子拼命呼唤,可是大人们都不相信这个孩子了,结果羊都被狼吃掉了。案例二:《...

19467075754关于诚信的名言和故事
尤衬欢答: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曾子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说着,就把猪杀了。2、立木为信春秋战国时,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

19467075754讲诚信例子
尤衬欢答:2、一诺千金 秦末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一向说话算话,信誉很高,只要他答应的事,都尽量想法办到,许多人都同他交好。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刘邦当了皇帝后,想起这事,就气恨不已,下令通缉季布。当时敬仰季布为人的人们,都在暗中帮助他。

19467075754讲诚信的例子有哪些?
尤衬欢答:2,宋庆龄 宋庆龄有一次与一所小学约定去看望小学生,可是到了约定日期,天下起了大雨,同学们都以为宋庆龄奶奶不能来了,但宋庆龄依然冒雨前去赴约,这让同学们很感动。3,华盛顿与尼克松,克林顿的对比。华盛顿用小斧头砍倒了他父亲的一颗樱桃树。父亲见心爱的树被砍,非常气愤,扬言要给那个砍树的一顿...

19467075754关于诚信的例子
尤衬欢答:关于诚信的例子:曾子杀彘、商鞅立木、韩信报恩、诚信之季札、华盛顿砍树等。1、曾子杀彘 曾子为了不让儿子跟自己到集市去。就骗孩子好好在家呆着。等自己回来后杀猪给他吃。妻子回家后。曾子认为父母不能与小孩开玩笑。说话不算话。就真的杀了猪。煮了猪肉给儿子吃。2、商鞅立木 商鞅立木为信是...

19467075754社会上诚信的正反例子?
尤衬欢答:1、农夫的诚 信 有一位父亲是一个 农场主。有一天,他觉得园中的那 座亭子已经太破旧了,就安排工人们准 备将它拆掉。他的儿子对拆亭子这件事很感兴趣,于是对父亲说:“爸爸,我想看看你们怎么拆掉这座亭子,等我从寄宿学校放假回来再拆好吗?”父亲答应了。可是,等孩子走后,工人们很快就把...

19467075754有关诚信的事例有哪些?
尤衬欢答:关于诚信的事例 1、“一诺千金”的由来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2、曾子杀猪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说...

19467075754做人要讲诚信的例子
尤衬欢答:“有一次,一位嵊泗老客户把电脑邮寄过来,修理好以后再邮寄回去。”在郑海彬多年的修理生涯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部队,郑海彬曾两次获优秀士兵荣誉称号,后因为负伤造成左手残疾才退伍。“不管是什么样的身份,不管是做什么工作,我认为首先要做好自己,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二)有一个“砸冰箱...

19467075754诚信的5个事例简短
尤衬欢答:诚信的5个简短事例:曾子杀猪、商鞅立木取信、华盛顿、唐伯虎潜心学画、岳飞学艺。1、曾子杀猪 曾子杀猪的诚信品质体现在他对待诚信的态度上,他不欺骗孩子,不骗人。他教育孩子要诚实守信,言而有信。他让孩子从小懂得守信用,长大后才能在社会上立足。这种诚信的行为令人感动,也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2...


(编辑:时柱别)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