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图

来源:www.zuowenzhai.com   投稿:2024-06-15

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某一α粒子经过某一原子核附近时的轨迹如图...
答: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并由此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正电荷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α粒子带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若在②③区域粒子轨迹将向上偏转,轨迹轨迹的弯曲方向知道排斥力向下,所以原子核一定在④区域,故选:D.

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
答:1、因为金箔有很好的延展性,可以做的很薄很薄,这也便于氦原子核穿透。2、用一束氦原子核轰击金箔,在金箔后面用仪器承接,这样便得到了粒子的散射情况。其中的仪器要在整个空间中移动,便于统计所有方向上粒子的数目。3、因为结果显示:大量粒子穿过金箔,少数粒子偏离了原来的运动方向,还有极少数粒子...

卢瑟福散射公式
答:卢瑟福散射公式:dn=Ntn0dσ。其中N是金属箔单位体积原子数,t为金属箔厚度,dn是散射角θ到θ-dθ之间的立体角dΩ内的被散射的α粒子数。

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如图所示为原子核...
答:BD

卢瑟福根据a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什么?
答: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原子而产生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这一研究过程就是建立模型的过程。核式原子结构认为: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直径很小的核心区域,叫原子核,电子在原子核外绕核作轨道运动。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在卢瑟福提出其核式原子结构之前,...

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什么
答: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这个实验现象为:绝大多数a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有少数a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而被反弹回来。卢瑟福根据该实验现象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

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什么
答:1909年,卢瑟福与助手汉斯·盖革(Hans Geiger)和欧内斯特·马斯登(Ernest Marsden)进行了一项著名的实验——α粒子散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他们用α粒子(氦原子核)轰击金箔,观察它们在穿过金箔后的运动情况。实验结果显示,大约有十万分之一的α粒子在穿过金箔后发生了大角度散射。根据当时的理论,α...

原子核式结构说谁提出的
答:卢瑟福。1912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根据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绝大多数α粒子仍沿原方向前进,少数α粒子由于撞击到了电子发生较大偏转,个别α粒子偏转超过了90°,有的α粒子由于撞上原子核所以偏转方向甚至接近180°。该试验事实确认了:原子内含有一个体积小而质量大的带正电的中心,这就是原子核模型...

质子电子中子是谁发现的啊
答:中子的发现: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在做了用α粒子轰击硼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图中+-号代表不可分割的最小正负电磁信息单位-量子比特(qubit)(名物理学家约翰.惠勒John Wheeler曾有句名言:万物源于比特 It from bit 量子信息研究兴盛后,此概念升华为,万物源于量子比特)注:位元即比特 ...

卢瑟福散射公式推导
答:下面是具体推导:用牛顿第二定律对两边同时积分 卢瑟福散射公式代表在散射角θ方向单位立体角内金属箔散射的α粒子数,这就是卢瑟福散射公式。其中N是金属箔单位体积原子数,t为金属箔厚度,dn是散射角θ到θ-dθ之间的立体角dΩ内的被散射的α粒子数。若在每次实验中,仅改变一种实验条件,从上式可得...

冷马炎18833712240:    如图所示为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图中的显微镜可在圆周轨道上转动,通过显微镜前相连的荧光屏可观察α粒子在各个角度的散射情况. (1)... -
施复堵:      :[选项] A. 在图中的A、 B. 两位置分别进行观察,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一样多 B、在图中的B位置进行观察,屏上观察不到任何闪光 C. 卢瑟福选用不同金属箔片作为α粒子散射的靶,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基本相似 D. α粒子发生散射的主要原因是α粒子撞击到金原子后产生的反弹 (2)卢瑟福根据该实验的实验结果提出了______模型.

冷马炎18833712240:    如图所示为卢瑟福和他的同事们做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一起分别放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时,观察到的现象,下述说法中... -
施复堵:      :[选项] A. 放在A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 B. 放在B 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与A位置时差不多 C. 放在C、D 位置时,屏上观察不到闪光 D. 放在D 位置时,屏上仍能观察一些闪光,但次数极少

冷马炎18833712240:    如图为卢瑟福和他的同事们做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一起分别放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时,关于观察到的现象,下述说法中... -
施复堵:      :[选项] A. 相同时间内放在A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 B. 相同时间内放在B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比放在A位置时稍少些 C. 放在D位置时屏上仍能观察到一些闪光,但次数极少 D. 放在C、D位置时屏上观察不到闪光

冷马炎18833712240: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判断出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并由此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如图所示的平面示意图中,①、②两条实线表示α粒子运动的... -
施复堵:      :[选项] A. 轨迹a B. 轨迹b C. 轨迹c D. 轨迹d

冷马炎18833712240:    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某一α粒子经过某一原子核附近时的轨迹如图所示.图中P、Q为轨迹上的点,虚线是经过P、Q两点并与轨迹相切的直线,两虚线... -
施复堵:      :[选项] A. 一定在①区域 B. 可能在②区域 C. 可能在③区域 D. 一定在④区域

冷马炎18833712240:    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下图表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α粒子散射图景.图中实线表示α粒子的运动轨迹.其中一个α粒子在从a... -
施复堵:      :[选项] A. α粒子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B. α粒子的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C. α粒子的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D. 电场力对α粒子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冷马炎18833712240:    如图所示为卢瑟福所做的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通过一个带有荧光屏的显微镜,可以在水平面内转到图中不同的方向,在相同的时间内进行观察的结果... -
施复堵:      :[选项] A. 在A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少 B. 在B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比放在A位置时少些 C. 放在D位置时屏上仍能观察到一些闪光,但次数极少 D. 放在C、D位置时屏上观察不到闪光

冷马炎18833712240:    如图所示是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在一个小铅盒里放有少量的放射性元素钋,它发出的α粒子从铅盒的小孔射出,形成很细的一束射线,射到金箔上,... -
施复堵:      :[选项] A. 该实验是卢瑟福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重要依据 B. 该实验证实了汤姆孙原子模型的正确性 C. α粒子与原子中的电子碰撞会发生大角度偏转 D. 绝大多数的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

冷马炎18833712240:    (1)如图所示为卢瑟福和他的同事们做α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示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一起分别放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时,观察到的现象描述正确的... -
施复堵:      :[答案] (1)A、放在A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说明大多数射线基本不偏折,可知金箔原子内部很空旷,故A正确; B、放在B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较少,说明较少射线发生偏折,可知原子内部带正电的体积小,...

冷马炎18833712240:    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如图所示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α粒子散射图景,图中实线表示α粒子运动轨迹.其中一个α粒子在从a运... -
施复堵:      :[选项] A. 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了电子 B. α粒子出现较大角偏转的原因是α粒子接近原子核时受到的库仑斥力较大 C. α粒子出现较大角偏转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减小后变大 D. α粒子出现较大角偏转的过程中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相关链接: α粒子散射实验动图 | a粒子散射实验图 | α粒子散射的三个结论 | 卢瑟福散射实验示意图 | αβ粒子 | α粒子和β粒子是什么 | α粒子散射实验示意图 | 卢瑟福的a粒子轰击 | 卢瑟福a粒子散射实验视频 | 卢瑟福原子模型 | α粒子撞击金箔 | 卢瑟福a粒子散射实验 | 卢瑟福实验的三个结论 | α粒子散射 | 阿尔法α粒子 | 卢瑟福核式模型图 | 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 a粒子散射实验3个结论 | 卢瑟福发现了什么 | 光的散射实验图片 | 卢瑟福通过a粒子散射实验 | 库仑散射和卢瑟福散射 | α衰变和β衰变方程式 | 卢瑟福α粒子轰击金箔 | α粒子轰击金箔证明了 | 卢瑟福的a粒子轰击氮核 |

(编辑:qq网友)
相关热点
联系方式:
首 页| 美文欣赏| 小学作文| 中学作文| 高中作文| 精品文摘| 个性语录| 箴言格言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