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围魏救赵阅读理解答案五下

来源:www.zuowenzhai.com   投稿:2024-05-30

围魏救赵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答:围魏救赵的意思是: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四回:倘用围魏救赵之计,且不来解此处之危,反去取我梁山大寨,如之奈何! 如果用围魏救赵的计划,暂且不来理解这里的危险,返回去取我...

围魏救赵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一年级造句子成语解释
答:【声东击西】: 声张击东而实击西。用以迷惑敌人,造成敌人错觉,给予出其不意的攻击。唐杜佑《通典·兵典六》:“声言击东,其实击西。”声:扬言。 和围魏救赵意思相反的四字成语和词语 【围魏救赵】 扩展阅读:用(围魏救赵)写一句话例句 (1)、关门捉贼、金蝉脱壳、围魏救赵...

需要一套:小学生六年级阅读竞赛试题及答案
答:9、“围魏救赵”的事件发生在以下哪个时期( ) A、三国时期 B、南北朝时期 C、战国时期 D、五代时期 10、春秋时期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百家争鸣的时期。你知道以下哪个人物是儒家的代表 人物( ) A、墨子 B、孔子 C、韩非子 D、老子 11、“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这两句词描写的是( ) A、春天景色 B...

围魏救赵讲的是什么样的故事?齐赵两国都有哪些恩怨?
答:就该故事来说,不仅体现出齐国军师孙膑的逆向思维能力,也反映出战国七雄之间的复杂关系。魏国和赵国同样出自春秋时期的晋国,却在战国时期兵戎相见。就赵国来说,在无法抵挡魏国的进攻背景下,选择向齐国求援。而齐国通过围魏救赵,确实起到了救援赵国的效果。可是,让很多人不理解的是,“围魏救赵”后,...

谁有2011小升初的语文数学模拟试卷(附答案)越难越好 答好再加分_百度知...
答:围魏救赵( ) 望梅止渴( ) (五)口语交际(5分) 亲爱的同学,在人生旅途中,你已经走过了四千多个日日夜夜,迎送了十几个春夏秋冬。在这些幸福难忘的日子里,是父母,像日月一样紧紧相伴在你身边,用一片真情呵护着你,培育着你;是父母,带给你无尽的温暖、奋斗的信心和成功的动力。而他们留给自己的,却只有岁月沧桑...

六年级语文阅读竞赛试题谁有答案急要!!!
答:5、选出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1分)(1)嘹亮 隐避 摩肩接踵 防御 (2)监狱 寡不敌众 自作自受 咳嗽(3)书籍 各抒己见 万古长青 肃穆 (4)欺侮 身临其境 以身作则 遥控6、写主角,将其填入括号内。 例: 围魏救赵( 孙膑 )(4.5分)①、四面楚歌( ) ②初出茅芦( )③破釜沉舟( )④图穷匕见(...

围魏救赵的读后感150
答:围魏救赵读后感(一)当我学了《围魏救赵》这一篇课文之后,我的心中产生了一个伟大的榜样:孙膑。本篇课文讲了在战国时期,有一年,魏国去攻打赵国,赵国向齐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主力,命孙膑为军师,去帮助赵国,可是孙膑让田忌带领军队去攻打魏国的首都邯郸,而他们又在魏军回国的路上设下了埋伏,...

退避三舍、围魏救赵、纸上谈兵分别是哪些战争中的
答: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的故事。又后十三年,齐魏之军再度相交于战场,庞涓复又陷于孙膑的伏击自知智穷兵败遂自刎。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

楚汉相争背水一战读后感言
答:围魏救赵:是孙膑指挥齐军打败庞涓率领的魏军,援救赵国的著名战役。自此,孙膑便闻名天下了。 闻鸡起舞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

孙膑围魏救赵时,庞涓为什么不将计就计围攻齐国呢?
答:1、当时的魏军已经攻下了邯郸。但与此同时.齐、宋、卫三国联军仍然在围攻襄陵;楚国则乘魏国攻赵、后方空虚时,发兵进攻魏的南疆;秦国也发兵从西方攻魏.并夺取了魏的河西重镇少梁(今陕西韩城市南)。现在齐军主力又进攻大梁,魏国的国都危在旦夕。在这四面受敌、万分紧急的情况下.魏国被迫留下...

皮盛应17152145268:    围魏救赵 解析 -
薛榕肥:      : 对敌作战,好比治水:敌人势头强大, 就要躲过冲击,如用疏导之法分流.对弱小的敌人,就抓住时机消灭它,就象筑堤围堰,不让水流走.所以当齐救赵时,孙子对田忌说:“想理顺乱丝和结绳,只能用手指慢慢去解开,不能握紧拳头去捶打;排解搏斗纠纷,只能动口劝说,不能动手参加.对敌人,应避实就虚,攻其要害,使敌方受到挫折,受到牵制,围困可以自解.”

皮盛应17152145268:    语文课外阅读题1:哪个情节发生在中?A十八相送 B哭倒长城 C断桥相会 D槐树做媒2:"围魏救赵"的故事发生在/A三国时期 B南北朝时期 C战国时期 D五... -
薛榕肥:      :[答案] C断桥相会 C战国时期 3: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人公是(曹操,刘备). 4:李白和杜甫被称为"李杜",( 李商隐)和( 杜牧)被称为"小李杜".

皮盛应17152145268:    五年级给成语分类滥竽充数、画龙点睛、三顾茅庐、狐假虎威、亡羊补牢、精卫填海、买椟还珠、卧薪尝胆、邯郸学步、围魏救赵、开天辟地、画蛇添足来自... -
薛榕肥:      :[答案] 1三顾茅庐 围魏救赵 卧薪尝胆 2精卫填海 开天辟地 3滥竽充数、画龙点睛 狐假虎威、亡羊补牢 买椟还珠 邯郸学步 画蛇添足

皮盛应17152145268:    围魏救赵的意思
薛榕肥:      : 想必大家都知道,孙膑和庞涓同出一门,曾一起学习兵法.后来二人下山后各奔东西... 这就是桂陵之战也是史上著名的“围魏救赵”.十二年后,魏国派大将庞涓出兵攻打...

皮盛应17152145268:    适合小学六年级的历史选择题 -
薛榕肥:      : 一、单项选择题:(40分)1、 现在一般认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河姆渡人2 、下列原始居民中,生活于北京周口店地区的有(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山顶洞人 ④河姆渡人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

皮盛应17152145268:    三十六计中的“围魏救赵是什么意思?三十六计中的围魏救赵”是什
薛榕肥:      : 围魏救赵,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出自《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前354年,魏国军队围赵国都城邯郸,双方相持年余,赵衰魏疲.这时,齐国应赵国的求救,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8万救赵.孙膑向田忌建议带兵向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猛插进去,占据交通要道,袭击它空虚的地方,向魏国的国都大梁进军,魏必然放下赵国回师自救,齐军乘其疲惫,在预先选好的作战地区桂陵迎敌于归途,魏军大败,赵国之围遂解.孙膑用围攻魏国的办法来解救赵国的危困,这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名的战例,被后来的军事家们列为三十六计中的重要一计.

皮盛应17152145268:    小学五年级的题,快来帮帮忙! -
薛榕肥:      : 1.围魏救赵 借刀杀人 声东击西 抛砖引玉 关门捉贼 远交近攻 反客为主.2.无本之木 无稽之谈 无米之炊 无价之宝 无意之中 无源之水 31.我为了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每天都会认真的读书.2.蔚蓝色的天空上飘着几朵依稀可见的洁白的云朵.3.河边的柳树被狂风吹得不停的摇摆.4.凤毛麟角 披毛戴角 龟毛兔角 三教九流 肝脑涂地 华佗在世一本万利

皮盛应17152145268:    语文五年级抽测复习题答案 -
薛榕肥:      : 一、积累和运用. 1、下列汉字起笔相同的一组是( ) A、刹 肺 侦 奥 肥 B、范 杰 杖 沃 堪 C、租 厨 判 燥 宅 D、嘻 卜 悟 慎 掘 2、下列句子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这件事不是他干的. B.这件事不可能不是他干的. C.这件事怎么会不是他...

皮盛应17152145268:    诸葛亮空城计阅读答案 -
薛榕肥:      : 1\安排勤务兵,打开城门,并打扫大门口,所有将士全部藏起来,城楼上设琴桌弹琴. 2、错用马谡,失了街亭.情报事务,军队全部派出去了,城里兵少,不用空城计无法退魏兵. 3、司马懿多疑,认为诸葛谨慎,不犯错误,认定城内有伏兵,进城乃是找死,因此果断退兵. 4、三分天下定策略,火烧博望坡,令关羽华容道放曹,舌战群儒,借东风,七擒七纵,义激赵云等等.


相关链接: 五年级围魏救赵阅读 | 围魏救赵100字概括 | 围魏救赵阅读题答案 | 围魏救赵典故全文 | 五年级下册阅读题训练 | 围魏救赵的故事450字 | 围魏救赵200字优美 | 短文《围魏救赵》阅读 | 围魏救赵的故事阅读答案 | 围魏救赵文言文翻译及答案 | 围魏救赵思维导图五年级 | 围魏救赵的故事全文 | 围魏救赵的阅读内容及答案 | 围魏救赵视频 | 围魏救赵的故事完整版 | 围魏救赵200字复述 | 围魏救赵短文阅读 | 《围魏救赵》 | 围魏救赵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围魏救赵示意图 | 围魏救赵中齐国和赵国的关系 | 围魏救赵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围魏救赵200字概括 | 围魏救赵原文和译文 | 阅读文章《围魏救赵》 | 围魏救赵给我的启发 |

(编辑:qq网友)
相关热点
联系方式:
首 页| 美文欣赏| 小学作文| 中学作文| 高中作文| 精品文摘| 个性语录| 箴言格言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