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物境+意境+情境三者的联系

来源:www.zuowenzhai.com   投稿:2024-06-15

《人间词话》——境界说
答:王国维以文人之笔评文人之词,身居局中,却又超出局外,故之“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自来,评诗词者有如星罗,然能兼此二妙者寥寥。王国维以境界辩词,俱持平入妙,铢两悉称,良无间然。诗家境界有三,物境、情境、意境。王国维所指境界是为“言有尽而意无穷”,以高格...

诗词中情景关系有哪几种
答:物境,情境,意境各是什么意思? 唐代王昌龄曾提出“诗有三境”之说,认为审美理解从浅到深依次为物境、情境和意境。而一些参禅大师认为参禅要达到空灵境界,也需要三个阶段: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看山是仍是山,看水仍是水”。下面我就以三首诗分别来说明这三阶段...

品读《人间词话》的境界
答:        王国维以境界来评价词的高下优劣,这是《人间词话》的核心理论。一、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自有名句。境界:本意是一定的疆土范围。诗家所说的境界包括物境、情境和意境三境。王国维的境界是指“言有尽而意无穷”。二、有造境 ,有写境 ,此...

中国文学史理论体系
答:但是,把意境一词正式用之于文学,最早见于唐代王昌龄的《诗格》,他提出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日意境。严格地说,这三者都属于意境的范畴,只不过其侧重点不同而已。如用王国维的境界说去审视,那么物、情、意三者都不可少。综观意境的构成,离不开主观的“情”和“意”与客观的“景”和“象”(物象),...

诗歌鉴赏
答:关于意境的探究,虽然可追溯到先秦老庄和《易经》等言与象,象与意等关系的阐释,追溯到汉代佛学传入后关于佛家修炼达到的境界所称的意境,也可从我国魏晋时期关于言意之辩中得到启发,但意境作为诗歌概念或艺术概念的正式提出,则首见于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诗格》。他认为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意境理论经宋元...

中国园林追求的"三境"是哪"三境".?
答:中国园林讲究“三境”即生境、画境和意境。生境就是自然美,园林的叠山理水,要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成的境界,模山范水,取局部之景而非缩小。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相通,全园生动。所谓画境就是艺术美。我国自唐宋以来,诗情画意就是园林设计思想的主流,明清时代尤甚。园林将封闭和空间相结合...

诗格的《王少伯诗格》
答:其中提到诗歌创作有十七势,分别讲如何起句、落句,一联两句之相互联络,以及诗意前后关照,写景与说理的关系等。另有格律论是讲立意的重要以及“意”的搜求方法,在音韵上则主张辨析清浊,力求音节铿锵,声韵悦耳。《诗格》把诗的境界分为三种:物境、情境和意境。这里的“境”指诗思(...

黄格胜的作品评价
答:物境?情境?意境——黄格胜山水画述评评述当代中国画何其难!今天的中国画再也没有了单一的模式,当代中国画坛可谓多元纷呈,谁也无法再拿出一个被大家普遍接受的标准来品评现实中的画家了。所以,作为当代批评家,理应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与认识判断,设定出属于自己的标准,客观公允地观照当代画坛。中国画的20世纪,依我个...

境生像外意境
答:起源于庄禅哲学中的"言意之辨","立象尽意"与"境生像外"的概念在中国古典绘画的评判体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盛唐诗人王昌龄的"物境、情境、意境"理论,以及皎然的"取境"观点,为"境"的内涵提供了丰富的解读。刘禹锡更是以"境生于象外"这一独特视角,强调了从物象表面深入到超越其象征意义的转变。...

提出意境有“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人是谁?
答:是刘禹锡提出的。盛唐以后,意境论开始全面发展。王昌龄在《诗格》中明确提出了“意境”的概念,认为“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意境。“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诗僧皎然《诗式》中的“静,非如松风不动,林穴来鸣,乃谓意中之静;远,非如渺渺望水,杳杳看山,乃谓意...

勾腾雯15581446597:    物境,情境,意境各是什么意思? -
苗舍良:      :[答案] 你好,请参照下边说法:物境:值实物表面呈现的现象.情境:指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情况的相对的或结合的境况.包括戏剧情境、规定情境、教学情境、社会情境、学习情境等.意境: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

勾腾雯15581446597:    怎样可以理解好古诗词的意象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
苗舍良:      :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古典诗词讲究意境,而有情有物方能成就意境.情是情境,物是物境.情,可以“言志”,可以抒情,可以“载道”,“兴、观、群、怨”都行,无非是写一种内心情感...

勾腾雯15581446597:    写人散文的名词解释 -
苗舍良:      : 散文意境;意境是指生活图景与思想感情融合体;意生境、境生象外、意与境浑、虚实相生即虚与实,境由意生,境生象外即人境、事境与物境的常见的意境关系,人事物三者齐一即主客体的统一,意与境浑即情与景的交融,真与实、表与里、...

勾腾雯15581446597:    什么样的诗算有“意境” -
苗舍良:      : 什么样的诗算有“意境” 周振甫托名王昌龄的《诗格》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萤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

勾腾雯15581446597:    古诗词怎么去理解 -
苗舍良:      : 近几年的文学鉴赏题中,对诗歌内容的考查以理解为主,侧重于对关键词语的诠释、对诗句的整体理解、对诗歌意境感悟以及对诗歌主旨意图的体会.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测试以评价赏析为主.诗歌的语言含蓄凝练,抒情性、形象性的特色非常...

勾腾雯15581446597:    诗歌怎么分析? -
苗舍良:      : 首先,应该弄清楚什么是意境.王昌龄在《诗格》中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日意境.物境一,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

勾腾雯15581446597: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指的是什么? -
苗舍良:      : “意境”一词最早见于王昌龄的“诗论”,他将诗的境界分为三种:物境、情境、意境.物境偏于形似,情境偏于表情,意境偏于意蕴.相对而言,物境为实,是客观的物质存在,可以被大众普遍体验与感知;情境、意境为虚,依赖于人对物境的体验和感知而存在,并具有明显的个人差异性.当某种体验与感知能得到大众的共鸣达成共识时,美的意境就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并具备了雅俗共赏、流芳千古的条件,是艺术创作所追求的境界.

勾腾雯15581446597:    境 与 象袁行霈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但是,所谓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交融,不能简... -
苗舍良:      :[答案] 小题1:D小题2:B小题3:C 点评:文章结构是指对材料的组织和安排的方法,它是思路外在形式的表现.结构的内容包括线索、段落、层次、开头、过渡、照应、结尾等.文章中问题的提出、探究和解决,人物的成长和变化...

勾腾雯15581446597:    "意境“一词最早是谁提出的呢? -
苗舍良:      : 在诗歌中“意境”一词最早见于唐代王昌龄的《诗格》,其中称:“诗有三境”.提出了意境、物境、情境三境说.唐末司空图,提出“思与境偕”;宋代苏轼则是“境与意会”;王世贞是“神与境会”.明代朱承爵在《存余堂诗话》中则进一...


相关链接: 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 | 情境与意境的关系 | 情境可分为哪三种情境 | 大单元教学一定要基于情境 | 创设情境六种方法 | 大单元教学情境有哪些 | 意象 意境 境界 | 修心八偈 | 规定情境三大方面 | 营造艺术的情境和意境教案 | 情境意象意境的区别是什么 | 情景意象的联系 | 王昌龄物境情境意境 | 戏剧情境三要素最根本 | 情境意境指什么 | 物境和意境有哪些 | 物境情境意境的关系 | 情境的三大要素 | 情境与环境的区别 | 情景意象意境的联系 | 情境三要素 | 原神与魈取得联系魈 | 境界意境三者的联系和区别 | 美育情境意象意境的区别 | 情境意象意境三者联系 | 境界意象意境三者 |

(编辑:qq网友)
相关热点
联系方式:
首 页| 美文欣赏| 小学作文| 中学作文| 高中作文| 精品文摘| 个性语录| 箴言格言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