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礼治仁治德治人治法治

来源:www.zuowenzhai.com   投稿:2024-06-10

论述先秦儒法俩家法律思想上的对立
答:这个话题比较大而沉重 真回答起来没个思想深度是应付不了的说个大概区别就是儒家提倡以德孝仁治天下,是一种相对柔和,温婉的政策(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以人为本);与之相对的法家学说则是以严法治国,制订严格的法律来管理约束群众(用现在的话就是依法治国了),以上应当是最根本对立的地方吧众所周知,先秦的儒家和法家...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中国历史所产生的是与非?
答:儒家思想的负面影响以孔丘为创始者的儒家法律思想,是建立在以家庭为本位,以伦理为中心,以等级为基础的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主张“礼治”和“德治”,也就是“仁治”。儒家人治论的要旨在于:圣贤决定礼法;身正则令行;法先王,顺人情。儒家在礼与法的关系上强调礼治,在德与法的关系中强调德治,在...

学习儒家思想
答: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 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中国历史所产生的是与非?
答:回答:儒家思想的负面影响以孔丘为创始者的儒家法律思想,是建立在以家庭为本位,以伦理为中心,以等级为基础的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主张“礼治”和“德治”,也就是“仁治”。儒家人治论的要旨在于:圣贤决定礼法;身正则令行;法先王,顺人情。儒家在礼与法的关系上强调礼治,在德与法的关系中强调德治,在人...

法家以什么治国
答:“以法治国”是法家当时根据当时的历史和传统提出的,与“以人治国”相对的。战国以前,各个国家的法律很不完善,国家的管理主要就以仁治,以德治,但说白了,就是以“人”治,没有固定的法律,犯法后,都由统治者根据自己的看法与意愿断罪。而“以法治国”是法家,特别是商鞅对秦孝公提出的一种新的治国办法,国家的...

从教育学角度看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体现了教育的什么特性?
答:从教育学角度看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体现了教育的促进人类个体社会化、满足社会的存在与发展需求为根本职能的特性。从教育系统的职能方面来说,其根本职能在于促进人类个体的社会化,以满足社会的存在与发展需求。所谓人类个体社会化,指人由生物实体不断改变为一个能完善适应发展着的社会生活要求的社会实体,...

儒家的法
答:二、古代意义之法治③ 可以说,法家的法律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新学”。所谓“新学”是相对以儒家为代表的“礼治”主义的“旧学”而言的。“新学”与“旧学”的分歧归结为“法治”主义与“礼治”主义、“德治”主义、“人治”主义的分歧。法家的“法治”主义有其特征:主张干涉而反对放任;排斥“人治...

为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
答:受到生理、智力、年龄等诸多方面的限制,汉武帝的个人作为也不过是暴露了人治社会的共同弊端而已。编辑本段儒家思想的负面影响 以孔丘为创始者的儒家法律思想,是建立在以家庭为本位,以伦理为中心,以等级为基础的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主张“礼治”和“德治”,也就是“仁治”。儒家人治论的要旨在于:圣贤决定礼法;身...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有什么影响
答:受到生理、智力、年龄等诸多方面的限制,汉武帝的个人作为也不过是暴露了人治社会的共同弊端而已。编辑本段儒家思想的负面影响 以孔丘为创始者的儒家法律思想,是建立在以家庭为本位,以伦理为中心,以等级为基础的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主张“礼治”和“德治”,也就是“仁治”。儒家人治论的要旨在于:圣贤决定礼法;身...

帮写高中小论文《独尊儒术罢黜百家》
答:受到生理、智力、年龄等诸多方面的限制,汉武帝的个人作为也不过是暴露了人治社会的共同弊端而已。[编辑本段]儒家思想的负面影响 以孔丘为创始者的儒家法律思想,是建立在以家庭为本位,以伦理为中心,以等级为基础的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主张“礼治”和“德治”,也就是“仁治”。儒家人治论的要旨在于:...

充药筠15356682331:    法治、人治、礼治和德治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
虞丁峰:      : 法治是以一定标准的规则条文来进行管理而人治则是根据人本身的认知水平来进行管理 而礼治和德治是属于同一范畴就是根据礼仪和道德来规范所进行的一种管理他们之间的区别是法治有固定统一的标准而其他没有联系是法治是道德礼仪的最低标准 这个问题多看看法理和法制史就明白了 汗一个

充药筠15356682331:    孔子治国安邦的政治主张是 -
虞丁峰:      : 孔子的政治主张有四治,即仁治、德治、礼治、人治.1、仁治:“仁治”是孔子“四治”思想的核心.在《论语》一书中讲到“仁”有109处,君子107处.人与仁的概念,使用频率是相当高的.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意思是说所...

充药筠15356682331:    孔子主要有哪些政治思想主张? -
虞丁峰:      : 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张有“四治”,即“仁治”、“德治”、“礼治”、“人治”思想.一、仁治:“仁治”是孔子“四治”思想的核心.在《论语》一书中讲到“仁”有104处,君子107处.人与仁的概念,使用频率是相当高的.孔子说:“仁...

充药筠15356682331:    今天我们应如何对待儒家思想?简答 -
虞丁峰:      : 儒家思想?你知道什么是儒家思想吗?儒家思想就是以尊卑为等级的仁!义!思想体系.仁义!大家都知道儒家有三个“治”即礼治,德治,人治.这和现代又不同在哪里呢?现代也仅仅是淡化了尊卑体系而已,其他的根本根本就没变.礼治,就是要让一群茹毛饮血的原始人知礼仪懂尊卑,从而看起来更像一个“人”!这也是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的范本.德治,即以德服人,但是现代谁又会跟你来以德服人?人治,即治人的时候要把人当成是一个真正的人来治,这才是经典啊!法律法规就是以人治来规范的.但是法律法规是一回事,可是下面的执行又是另一回事.所以,诸位,千万别把什么责任都推到儒家身上去.没有儒家,你们能看到中华如此繁荣灿烂的文化吗?会有诗仙诗圣诗佛诗杰诗鬼吗?

充药筠15356682331:    古代礼治指什么 -
虞丁峰:      : 古代的“礼治”,首先要“明贵贱辨等列”,是建立在等级基础上的.而现代的“法治”前提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建立在地位平等权利平等基础上的.因此,“礼治”的目的依然是维持等级的稳定,“法治”的目的是个人的地位权力平等.

充药筠15356682331:    儒家法律思想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虞丁峰:      : 大一统的君主主义~ 旨在维护“礼治”,重视“德治”,强调“人治”的法律观点. 其基本特点有三个,即“为国以礼”的礼治论;“为政以德”的德治论;“为政在人”的人治论.

充药筠15356682331:    儒家思想是什么意思? -
虞丁峰:      : 儒家思想 一、儒家思想概说② 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 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

充药筠15356682331:    春秋战国时期制定了成文法产生了怎样的人身关系 -
虞丁峰:      :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制社会逐步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些诸侯国(如郑国、晋国等)先后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封建生产关系.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制度,也随着"礼崩乐坏"而发生变革.通过本章的教学,...

充药筠15356682331:    儒家思想是什么思想、 -
虞丁峰:      : 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 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


相关链接: 法治与人治德治的关系 | 法治与德治的最新事例 | 面试 法治德治自治 | 乡村治理自治法治德治 | 法治与礼治哪个重要 | 中国是人治不是法治 | 自治法治德治主要内容 | 礼治和德治的关系 | 法治德治人治三者的关系 | 辨析德治人治与法治的关系 | 乡土中国法治人治礼治区别 | 为什么要法治不要人治 | 仁治德治礼治是谁提出的 | 人治法治礼治的差异是什么 | 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结合 | 德治和礼治的关系 | 礼治与人治的区别 | 法治 人治 德 | 人治法治德治的区别与联系 | 德治法治自治五治融合 | 法治人治德治的区别 | 法治德治人治的区别 | 什么是法治人治德治 | 自治法治德治的关系 | 自治法治德治五治 | 法治人治礼治的内涵差异 |

(编辑:qq网友)
相关热点
联系方式:
首 页| 美文欣赏| 小学作文| 中学作文| 高中作文| 精品文摘| 个性语录| 箴言格言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