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礼治和德治的关系

来源:www.zuowenzhai.com   投稿:2024-06-10

礼治和德治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德治是中国古代的治国理论,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2、来源区别。法治是个舶来词,遍考我国现代之经、史、子、集,都无从找到"法治"这两个字的组合。德治则是在我国传统的著作如《礼记》等等中可以找到、证其渊源的。3、礼治和德治的联系。都是根据当时社会需要而产生的,就中国政治思想发展...

法治、人治、礼治和德治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礼治和德治是阐述的是同一个观点,礼仪道德是衡量一个国家的基本准则,但是用礼仪和道德治理国家,那也就是说这个国家的法律没有强制性了,如半夜睡觉不关门,人人如己。3、来源不同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法治、人治是个舶来词。遍考我国现代之经、史、子、集,我们都无从找到"法治"这两个字的组合。

我国古代儒道法三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
答: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儒家的“礼...

孔子的治国理念是
答:二、德治 在孔子看来,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离不开道德建设。德治主张以道德教育为基础,通过引导和规范人民的行为,培养人民的良好品德和道德素养,从而形成和谐、稳定的社会风气。三、礼治 孔子强调礼对于社会的重要性。礼治主张以礼仪制度为手段,通过规范人民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等级制度。同时,礼治也...

孔子主要有哪些治国思想
答:二、德治:就是主张用“德治爱民”的思想治理国家。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意思是奉行德政者,人民就像群星环绕北极星那样,心悦诚服的接受统治。三、礼治:就是主张用“礼”的方式治理国家。孔子认为立身治国非有礼不可,在《论语》一书中有74处记载论礼。孔子说“为国...

法治,人治,礼治和德治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5 国内大多数学者所认为的中国传统法治是相对于"礼治"、"德治"而言的,西方法治则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结论从这方面看也是不无道理的。6 诚然,"人治"的定义及其与"礼治"、"德治"的关系还是学术界尚待廓清的问题。7谈到"人治",大多数人会想起儒家的"为政在人","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

法治、人治、礼治和德治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法治是依法治国;人治,礼治,德治本质上都是人治;但人是最不可靠的。

春秋时期的法律制度?
答:儒家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维护“礼治”,即要求建立以家庭为本位、以伦理道德为中心、以宗法等级为基础的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要求以“礼”作为指导立法和司法的基本原则。提倡“德治”,即认为法律仅仅是确立和维护“君臣父子”等道德准则的辅助手段,主张“教化”,反对不教而杀;...

简述儒家“德治”的内容。
答: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 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

丁典孔19244294017:    礼治和德治的关系 -
尤琳顾:      : 就是“软”和“硬”的关系.

丁典孔19244294017:    法治、人治、礼治和德治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
尤琳顾:      : 法治是以一定标准的规则条文来进行管理而人治则是根据人本身的认知水平来进行管理 而礼治和德治是属于同一范畴就是根据礼仪和道德来规范所进行的一种管理他们之间的区别是法治有固定统一的标准而其他没有联系是法治是道德礼仪的最低标准 这个问题多看看法理和法制史就明白了 汗一个

丁典孔19244294017:    孔子的中心思想 -
尤琳顾:      :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爱. 仁爱.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以处人,有序和谐'是孔子思想的原发点,是儒家思想核心之核心.”(陈志岁《...

丁典孔19244294017:    孔子倡导用道德来治理百姓,用礼来约束百姓吗 -
尤琳顾:      :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了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丁典孔19244294017:    《孔子的故事》的主要内容50字 -
尤琳顾:      : 孔丘(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字仲尼.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

丁典孔19244294017:    孔子思想述略 -
尤琳顾:      : 德治主张 同孔子的仁说和礼说相联系,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

丁典孔19244294017: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 -
尤琳顾:      :[答案] 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专制帝王,汉武帝在思想文化界首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政策,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与... 法先王,顺人情.儒家在礼与法的关系上强调礼治,在德与法的关系中强调德治,在人与法的关系中强调人治[1].自汉“罢黜...

丁典孔19244294017:    为什么说儒家的爱有等级区别? -
尤琳顾:      : 孔子的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最基本含义是“爱人”,但是是一种有等级差别的爱,由亲至疏,爱的程度是逐渐降低的. 因为孔子的“仁”,是与他思想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礼”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礼”指的是周礼,就是为了让礼...

丁典孔19244294017:    董仲舒提出的“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主张与汉武帝推行的过程有何不同? -
尤琳顾:      :[答案] 汉武帝在位期间,董仲舒建议只准研究以六艺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不在六艺之内的思想一概禁止人碰触,汉武帝采纳了董仲... 法先王,顺人情.儒家在礼与法的关系上强调礼治,在德与法的关系中强调德治,在人与法的关系中强调人治[1].自汉“罢黜...


相关链接: 德治与法治的关系论文 | 礼治仁治德治人治法治 | 德治和礼治的区别 | 德治法治自治五治融合 | 礼治与法治的关系 | 人治法治礼治的区别 | 德治与法治的辩证关系 | 德治与法治的关系9年级 | 德治与法治的关系图 | 德治和法治的优缺点 | 三个法治的关系 | 儒家的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 | 礼治与法治的区别与联系 | 礼治与人治的区别 | 德治礼治谁提出的 | 人治法治礼治的差异是什么 | 仁治德治礼治是谁提出的 | 法治和礼治的内涵差异 | 德治的优点和缺点 | 德治与礼治的关系 | 礼治社会的概念 | 法治人治礼治的内涵差异 | 乡土中国礼治 | 礼治与法治的比较 | 法治与人治的区别与联系 | 德治的优缺点 |

(编辑:qq网友)
相关热点
联系方式:
首 页| 美文欣赏| 小学作文| 中学作文| 高中作文| 精品文摘| 个性语录| 箴言格言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