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教道行深的人来回答我一个问题!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5
佛教中道行越深的人,就越慈悲吗?

慈悲和智慧,是佛法的根本。

两者不可偏堕。

只有慈悲,没有智慧,会落入愚昧。
只有智慧,没有慈悲,会落入狂慧。

六度就是布施(梵语dana)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梵语dhyana)、智慧(般若)是也。大智度论说:五度如盲,般若为导。般若如大明灯,能普照黑暗天地,使天地光明,走路才不至于走错方向或跌倒碰伤;同样的理由,在修证佛法的过程,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若无智慧牵引,往往会修错了,走入歧途,甚至盲修瞎炼,不得其门而入,多费周折,始终无法证成菩提。

五度如足,般若如眼,有足无眼易失事,有眼无足不成事,有足有眼登彼岸,无足无眼处忧戚。

“根器”:佛教教义名词,指先天具有接受佛教之可能性。“根”比喻先天的品行,“器” 比喻能接受佛教的容量。
唐 李华 《润州鹤林寺故径山大师碑铭》:“群生根器,各各不同,唯最上乘,摄而归一。” 元 欧阳玄 《送振先宗丈归祖庭》诗:“矧今抡俊髦,往往论根器。”《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小子如今引 白乐天 的故事说这一番话,只要有好根器人,不可在火坑欲海,恋着尘缘,忘了本来面目。”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二章:“ 中国 士人,又有一种岸然道貌,根器特异,别树一帜,以号于众者,曰 汉 学,曰 宋 学,曰词章,曰名士。”

道行 拼音:dào heng(轻声)名词词语,口语用语。僧道修行的功夫,比喻技能、本领、能力等,属于个人硬实力。
一个人的综合实力分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是有形的,软实力是无形的,无形胜有形,融合于十商之中,一个人唯有德才兼备,才能体现价值,促进社会和谐;若有才无德则会使社会不安定,阻碍社会进步。

开悟,您指的是什么样子的开悟,古往今来大家都说开悟,但每个开悟的人的心地到底如何?只有自己知道。大家都说开悟,那么我浅显的理解为对修行上有一定领悟和成就。而这样的人是已经开始入道或在道的人,那么有这样内在的人怎么会为了去西方极乐而选择自杀?读读净土的经典,佛说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道人贵生,自杀本身就是一种极端愚痴的断慈悲的行为,损害善根性命。人身难得,在登地之前的修行的路还漫漫迢迢,登地之后从初地到十地还有无量行门,岂能说开悟之人随随便便就提及自杀?当然,自杀跟生死做主的根本还是两会事,自杀是一种愚痴的无奈,生死做主是一种清明的能耐。是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无论是预知时至还是生死做主,那前提起码是善福具足,恶业清淡,离肉身终结还早就说明起码的在这个世间的业还没了,修行人渴望成就出离生死轮回,但这是智慧的成就,善根福德的成就,都是踏踏实实的行持自成。善根福德不具足,功德未满,往生西方这个因缘恐怕不是那么想当然的。修行人需要理想,这是起码的志气,但行持的道路更要清明实在,纵然弥陀慈悲,行路没有捷径,也是要行人老实修行,否则一世的宝贵光阴只在佛门中凑个热闹,在自己的慧命心地上能觉多少菩提种性?亦未可知!

一,极乐世界并非只存西方,而是遍满宇宙。阿弥陀佛仅仅是其中之一。

二,真正大开悟的人已经了解生死的真相(知道生和死其实差不多。生,就象人住进房子,死就象走在大街上,当你换了个住处,一般被称为重生或轮回。人的肉体,可以看成房子或汽车或轮船或山洞,仅仅是灵魂的一个住处),所以不在乎生死的形式,也就没有必要提前结束自己的肉体生命了。对不?

你觉得住在家中好还是在野外露营好?对于一个有野外生存经验的人来说,哪都一样,各有各的特点和各自的“乐趣”。

所以,不存在你说的西方“好”,中土不好的说法。因为真正大开悟的人,拥有一颗“平等心”,看世界不加分别,看生死更是不加分别。

印光大师:念佛人可以自杀以求早点往生吗?
念佛之人,不复作生死业,然宿业未尽,何能即得往生。若厌世心切,竭诚尽敬,专志念佛,求佛垂慈,早来接引,则亦有之。若自戕其生,以期往生,则便成枉死鬼矣。以彼工夫未到而自戕,当其正戕时,已经心失正念。况其戕之之苦,苦不可喻。心失正念,何能与佛相应,蒙佛接引也。此种邪见,自误误人,害岂有极。切勿说此话,免得无知受害。(文钞续编卷下复吴沧洲居士书三)
也有人说自杀是消极的,往生是积极的。所以不能往生。可我就不明白了。 
下品下生者:
  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于莲华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
  是名下品下生者。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52429824.html

你所有的问题,都建立在一个已经开悟的基础之上,因此,必须要明确什么是开悟?小悟千百回,大悟只一回。真正的开悟,就是认识了法身,又叫自性、真如,离开一切名相。
真开悟了,才知道自己与阿弥陀佛无二无别,婆婆世界与西方极乐世界无二无别,哪里还用往生啊!
六祖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因此,真开悟了,你后面所有的问题,都无须回答了。一句话,多此一举。
所谓发菩提心、积善行德、念佛观想、极乐世界等等一切名相,全是有为法。离一切相,见诸法实相,就是见佛。

如果说真的大彻大悟了,那么已经就生死自在了,至于是否去极乐世界就要看这个报身的缘分尽与未尽的关系了。若缘分已尽则舍寿往生,若缘分未尽则要把业报受完。


19774241500佛教道行深的人来回答我一个问题!
景于致答:大家都说开悟,那么我浅显的理解为对修行上有一定领悟和成就。而这样的人是已经开始入道或在道的人,那么有这样内在的人怎么会为了去西方极乐而选择自杀?读读净土的经典,佛说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道人贵生,自杀本身就是一种极端愚痴的断慈悲的行为,损害善根性命。人身难得,在登地之前的修...

19774241500修行的人来。我有疑问
景于致答:我想问的是,有的传说里,人乘龙上天,额,龙我信,但上天就是疑问,人有肉身,怎么可能去另一个世界,就算修行圆满的人也不能代肉身之躯去另一个世界吗?还有,人真能召龙吗?呵呵,人... 我想问的是,有的传说里,人乘龙上天,额,龙我信,但上天就是疑问,人有肉身,怎么可能去另一个世界,就算修行圆满的人也不能...

19774241500郭敬明曾说:“我本来是一个很有教养的人,你骂我我也不会骂你,你看见...
景于致答:第三句的引申义就比较多了,---你看见什么你就是什么,就是说你自己是怎么样的人,才会用你自己的眼光去判断一个人的,如果你是个有教养的人的话,那么你看到他这个有教养的人会看出你们是一类人的,但是如果你是没有教养的话 ,那么你就会以你那不好的眼光把他看扁了,其实总的来说就是说他...

19774241500我问一个道行很高的师傅,她说让我先信道教在信佛教,说信佛的话对不起祖...
景于致答:在我看来,耶稣也是菩萨,说法教化虽与我们不同,但也是随缘示教,见机说法(随西方人的根机因缘:那个时候西方就那个层次的环境和文明程度,没法接受更高深的道理),就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最后主动舍生取义,为众生赎罪。 看来,耶稣基督也是破除了“二元对立”的圣者,因他知道众生一体,否则怎肯舍掉自己身躯;倘若...

19774241500...我是初学佛者,想请教师兄一个问题:如何理解人我等四相,我举个例子...
景于致答:4-如果在上面第三条之外,你还知道了人有业报,有轮回,但是不知如何渡人渡己,于是还是被撞死,那么你大致不会有太多怨恨,可以再下一世继续修行,但是仍不得解脱,这是执寿者相:)我不是佛教徒,以上回答,多有戏言,罪过罪过,不过老兄的问题问的本身就有点跑题,于是也就姑妄言之,你的那些想法...

19774241500以前一个人说我。研究玄学的话会领悟力高,并且会帮助好多人会很有成就...
景于致答:以前一个人说我。研究玄学的话会领悟力高,并且会帮助好多人会很有成就,但是我对玄学东西没学过学不会?  我来答 首页 在问 全部问题 娱乐休闲 游戏 旅游 教育培训 金融财经 医疗健康 科技 家电数码 政策法规 文化历史 时尚美容 情感心理 汽车 生活 职业 母婴 三农 互联网 ...

19774241500请懂佛学的前辈帮回答一个问题?
景于致答:才叫做成就!我不是说我做的好修得好,就算我得到授记,第一不会在意,证得了和没证得没什么区别,成了佛菩萨和普通人也没有区别,还只是一个普通人在世间,唯一有区别的地方是,成就了叫做涅槃,高僧叫圆寂,普通凡夫只是去世。平常心是道,平等心合乎道。修行修行,一边改正,一边依教奉行!

19774241500我是信佛学佛之人,道行浅,众生执迷不悟,如何让众生皈依佛法?
景于致答:信佛学佛的人,你可以尝试以下方法让众生皈依佛法:1. 打造自身修行成果:做佛教的信徒,自己先要成为一位道行高深的善知识,让自己的言行具有感召力和吸引力。修持佛法,多读经论,深入研究佛法,严格遵守戒律,努力提升自己的善良品质和慈悲心,这样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人。2. 用智慧引导:利用你对...

19774241500...又被恶凶人逼迫犯了一条戒,谁罚? 生病的道行深的谁罚?
景于致答:而被凶恶的人逼迫犯戒,如果你心修得够好,你就不会去放弃,即使被人家逼迫。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很明显你在威武不能屈这一条上面没有做好。但做过的就算了,也就过去了,换了届谁罚,你的老师或者师傅没有教你吗?新娘,道,难道道德就没有读吗?罚...


(编辑:元苛狐)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