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一、发挥教师“教育智慧”
  1.课前准备充分,学生受益。
  在学科中进行德育渗透,重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进行情感陶冶,做到“润物细无声”。这就除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做到娴熟自如、适当运用之外,还与教师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密切相关。
  2.课堂教学,德育渗透。
  现行的《信息技术》教材中没有现成的德育内容,那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德育效果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渗透,首先要从教材实际及学科特点出发,附着于平时知识的讲授或上机训练之中。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德育,让学生感觉不到是在接受思想教育。
  比如在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时候,强调在Windows中关机的步骤,而不能直接关闭电源。让他们了解这是为了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保护计算机内数据的安全。这样的教育让学生在无形中养成了爱护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3.注重评价,德育渗透。
  在评价过程中,更要渗透德育教育,信息社会对学生信息道德的培养至关重要。如在每节课结束前,表扬优秀的、有进步的学生,鼓励落后的。学生在得到教师的肯定后会更有兴趣,以后的学习也会更加努力。要求学生如果在作品中摘抄了哪个网站的文章,在结尾处一定要注明,使学生具有版权意识,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不能互通信息,借收发电子邮件之机互相取笑同学等。这些事很小,但实际都是一种教育,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将学会的信息技术迁移到学习、生活中,真正体现“整体、综合、终生”的目标。
  二、结合教材,运用媒体,联系生活
  1.结合教材,渗透德育。
  通过介绍计算机发展史,学生看到我国计算机发展水平与国外的差距,从而产生危机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从小立志为国争光。当然也要让学生看到国产软件发展的希望。如在学习使用金山WPS的时候,告诉学生它就是中国人自己开发的、适合中国人使用的、优秀的文字处理软件。在讲到病毒的时候,重点向学生介绍王江民等国内软件开发界的著名人物,为学生树立榜样,激励他们刻苦学习,做一个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还有,在讲授Powerpoint制作时,在以“美丽校园”为主题的内容中渗透爱校、护校的教育;在“制作贺卡”的任务中进行友爱、亲情、敬老爱老教育。
  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德育切入点比比皆是,关键是教师要以德育为己任,善于发现并创造性地利用这些育人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寓德育于教学之中,达到教学与育人的双重功效。
  2.运用媒体,渗透德育。
  在讲授图片搜索与保存内容时,可借助媒体手段将江苏的美丽景色。风土人情,江苏人的勤劳善良、热情好客、聪明等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文字阅读、图片欣赏、视频浏览等综合媒体手段,对学生进行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意识教育,更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3.联系生活,结合教学,渗透德育。
  通过选取以时事为主题的任务进行思想教育。如果每位教师都能联系生活,在课堂中增设课堂德育环节,那我们的课堂德育渗透就会变得色彩斑斓。
  三、关注学生,热爱学生
  1.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生命价值。
  如何看待学生是我们如何实施教学活动中德育渗透的一个潜在的不可忽视的前提因素。叶澜教授认为:“每一个学生都具有独一无二的、别人无法替代的价值,而且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我们要摒弃传统意义上的优等生、“差生”概念,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有血有肉的、个性迥异的生命。教师要承认差异、关注差异,正是有了这些差异,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丰富多彩、更贴近生活,也才多了创造和创新。尊重每一个学生独特的生命价值,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仅源于法的规范,更源自教师对其职业的认同和对学生的爱。
  2.注重学生品质的完善。
  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实现学生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让学生感悟人生、珍爱生命,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培养良好道德品质,提高社会责任感。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加以引导、逐步渗透。如让学生制作电子贺卡为亲人、朋友送去真诚的祝福,在讨论主题时尽量引导学生把对亲人、朋友的爱上升到对社会上更多需要关心、需要帮助的人的爱乃至对国家、民族的热爱,并要让他们意识到这种爱要靠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
  3.培养个体主动发展的能力。
  培养个体主动发展的能力是基础教育中开发人的生命潜能的最本质的任务。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遇到问题不习惯独立思考、尝试或小组讨论解决,只喜欢问老师,直接得到答案,这时我们要鼓励他自己想想、试试,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主动学习思考的习惯。记得第一次上讲评课,大部分学生都不愿到讲台上来介绍自己的作品,在老师和学生的鼓励下,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学生不仅变得主动,而且争先恐后地要

浅谈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中渗透德育教育
技术与德育似乎并不着边际,但是事实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对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和冲击。我们大家都应该认识 到信息技术已经充斥了我们生活周围的每一个角落。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争当“四好少年”。德字排行第一,也并非是因为这样比较顺口,而是真正突显出“德”的重要。“德”这个话题说久远也久远,说年轻也年轻,这个话题似乎在历史的长河中从未停止过,目前越来越受到人的重视,无才无德不可怕,有才无德最可怕。所以,作为新时代下的人民教师,我们更应注重对学生的德育培养。教育部周济部长也说过,“教育,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应尽的职责。那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下面,就我本人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实践,来谈一下如何将德育更好地渗透于信息技术教学中。 一、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要使学科教师能按信息技术教学大纲的要求,自觉的寓德育于教学中。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的德育渗透意识,并且要在教学上认真挖掘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内容中内在的德育因素,把其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同时还需要讲究一定的方法,促使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我认为信息技术教师应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1. 优化教学设计。德育的内容十分丰富,教学过程中要渗透哪方面的德育,教师要心里有数,要有一桶水,甚或活的水源,才能端出一碗水。教师应具备学生德育发展的理论知识,并根据学生德育发展的阶段特点,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交流或辩论,做出判断,寻找自己认为是正确的答案。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考虑他人的观点或意见,协调与他人的分歧。如果自己对德育内容都糊里糊涂, 理解片面肤浅,就谈不上端出水去浇灌渗透,更不可能游刃有余, 的放矢。所以,教师本身对德育有一个全面深刻的理解是前提。只有这样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中的德育落实,使之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让学生在无形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2.落实教学目的。把德育纳入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计划和教学目的,积极实施德育渗透。在每学期计划,每一课时的备课中,德育目标均要有具体体现。
3.改进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要始终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在信息技术课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是最常用的。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可多采用演示法、任务驱动法、练习法和讨论法等,同时还可采取同伴互助的方式,让学生各自取长补短,以学到知识、掌握过程和方法、培养情感价值观为目的。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和探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提高自身德育意识。做为新时代的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要连续不断地学习,不仅要加强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学习德育理论,积累各种德育教育所需的资料和素材,为在课堂教学中提供切实保证。同时,要注重提高自己的信息道德和网络道德修养。
5.以身作则,身正为范。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不仅是知识渊博的智者,而且是道德修养的榜样。教师本身就是学生一本活活的德育教材。 所以教师在课堂示范和指导过程中,也应该有良好的习惯。从德育角度讲,教师的榜样作用至少有三方面:能够发挥德育主体的德育潜能;能够促进学生的榜样学习;能够改善道德教育效能。反之, 如果教师不注意自身的道德修养, 学生就会照葫芦画瓢,影响良好习惯的养成,甚至形成不良习惯。所以,作为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这样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教育。 二、将德育撒播在课堂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课教师,我们既要做有心之人,有德育教育之心,又要懂教学之法,会把握德育教育时机,同时,对当前的计算机技术和使用情况要有较全面地了解,平时注意搜集、掌握材料,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在教学中贯穿德育教育,搞好德育教育。
1. 在机房管理中渗透德育。 美国教育学家威廉•詹姆斯有一句名言:“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是多么的重要。因此,从第一节课开始,我就从以下两个方面抓好课堂常规入手,加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1)培养学生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
①是要求学生穿好脚套才能进入机房,培养他们爱护公共环境的习惯;
②是要求他们安静有序的坐到指定的座位上,做到人机对应,培养他们遵守公共秩序的习惯;
③是要求他们认真填写上机登记册,按正确的方法开机、关机,使用机器,下课摆好键盘和凳子,培养他们爱护公共财物的习惯;
④不准将饮料、零食等带入机房
⑤上课时要排队进入,编号入座,在机房内保持安静、禁止喧哗、走动……下课有序的离开机房等等。
(2) 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 有的学生出于好玩,经常拆卸鼠标上的滚珠,然后带回家当玻璃珠弹; 有的学生出于好奇,把鼠标按键掰开,看鼠标里面的结构;有的学生使用 鼠标或键盘时,用力往电脑桌上摔……这些行为都是因为没养成一个良好 的上机习惯。好习惯终身受益,学生时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我们应该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教育学生要爱护 计算机设备,强调正确规范的操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
2. 在作品评价中渗透德育。 在信息技术课中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时,既可以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程度,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等基本能力。在作品评价中,教师可以看到每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通过学生的观察表述,了解学生的想法,看到学生的 创新所在,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对作品能够欣赏,对社会、 自然和艺术真善美和假恶丑能够辨别,能够多体会感知和创造美,能够吸收和借鉴艺术上的精华,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使自己的思想 和感情得到升华,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推动社会进步,是极为有利的。由此可见,作品 评价对审美教育不容忽视,它为学生的德育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觉得要根据信息技术教材的要求,结合信息技术自身的教学特点,有意识地在课中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 钻研的学习态度,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平台。通过对学 生渗透德育教育,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3.在相互合作中渗透德育。 常听到这样一句话, “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一群中国人是一条虫” ,这句话虽然有点亏大和不实,但也提醒我们每一个人,中国人需要加强合作精神。 特别是在未来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合作发展成为未来的主旋律。知识经济时代是合作取胜、协作竞争的时代。作为一名学生,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学会与人合作,要能组织、协调各种力量。此外,与人合作的精神会产生一种和谐亲密的人际环境,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但是,计算机技术却会对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据报载,有学生因迷恋于计算机游戏、网络,缺乏与 同学的交往,在感到孤独时仅仅与计算机交流思想,以致发展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一定要创造机会,让学 生与他人一起为共同的目标去奋斗,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相互 帮助和支持中,感受伙伴间的友谊和真情,从而愿意与他人进行交往 与合作。比如,部分作品的完成要求是以组为单位进行,这可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培养了他们集体荣誉感、信息素养、锻炼了多种能力,还让学生学会评价、鼓励和欣赏他人的成果,从而体会到与人合作的快乐,获取成功的喜悦。
4. 在软件应用中渗透德育教育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团结互助,这些民族精神却又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论学科分工有什么不同,首先就应该做到把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给发扬光大。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学校团队每个月工作的主题来渗透德育教育。例如,在以“学习雷锋好榜样”为德育主题的信息技术课中,教师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学生学会帮助别人的德育工作结合在一起,既完成了教会学生制作简单PPT的教学任务,又让学生学会帮助别人,培养他们乐于助人的习惯,取得了技术课程学习和德育教育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将德育撒播在网络中 信息技术的发展犹如一把双刃剑,它在带给我们丰富信息和便利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影响,尤其在网络环境中,不同世界观、不同价值观的信息充斥着整个网络世界, 使不少学生混淆是非, 沉迷其中, 出现了许多心理问题, 让我们的德育工作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因此,作为信息教师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德育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就拿游戏来说,有集知识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也有血腥、暴力甚至色情内容的。帮助学生认识游戏,用正确的态度对待游戏,是信息技术教师需要面对的问题。客观上说,现在有许多网络游戏是不健康的,或是丑化社会, 或是宣扬暴力,或是鼓吹侵略,或是践踏道德。对于单纯的学生,这些游戏无疑是一颗颗毒果,食之将严重侵蚀他们的心灵。只有引导他们正确的认识到网络的危害性以及如何让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帮他们树立起健康的信息意识,才能真正解决上网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介绍有关中小学生因沉迷于电脑游戏而酿成的悲剧事例,让他们明白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危害性。 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网站和一些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健康的论坛,并教给他们上网的方法和技巧,以及提高他们对有害信息的识别能力、抗干扰能力和免疫力,才能让他们真正做到遵守网络规则、网络道德,做遵纪守法的好网民。除此之外,不传播计算机病毒与不健康的内容,不非法窃取他人的信息,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尊重版权与著作权,未经著作人同意,不复制其软件作品,自觉使用正版、反对盗版等等这些都是对学生德育的教育。 四、将德育撒播在心间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分析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激励学生立志成才。教师可以通过介绍计算机发展史,使学生明白我国计算机发展还很薄弱(用的操作系统是 微软公司的、芯片是美国的、许多软件都是英文版的) ,让学生看到差距,产生危机感,激发爱国主义情感,鼓励学生立志为国争光。向学生介绍求伯君、王江民等国内软件开发界的著名人物,为学生树立榜样,增强民族自尊,激励他们刻苦学习,做一个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如早在700多年前,我国就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算盘;1958年,我国研制成功了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1997年6月,运算速度达到每秒百亿次的银河一Ⅲ型问世;2002年8月,“龙芯一号” 中央处理器初步功能测试取得成功;2005年,联想集团收购mm的PC产业部。 总之,德育具有广泛性,它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几乎存在于教材的每篇文章里,每个章节里。探求德育内容与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的联系,寻找它们之间的可结合处,同时要把握度,遵循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德育教育,找到学生容易接受的点。需要采取多种形式,抓住时机、有机渗透,使学生在无形中接受了德育,培养了良好的信息素养,最终使之成为符合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一代新人。

浅谈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中渗透德育教育
【摘要】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的神奇魅力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人们面前,生性好奇的孩子们更是难以抵挡其诱惑,网络在为学生学习知识,休闲娱乐提供有利平台的同时,也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 ,一些无孔不入的网上“垃圾”也在侵蚀着他们的心灵,在新闻、报纸上就会时常看到一些中小学生因痴迷网络而发生的惨剧,为何原本应该积极乐观的中小学生会成为没有人情的网络问题少年呢?究其原因,本人认为最主要的是德育没有到位。有人说“欲立其业,先树其德” ,可见,小学信息技术课中渗透德育教育迫在眉睫,这是学校德育的重要渠道之一。作为信息技术教育者应尽责,正确引导小学生使用电脑,培养他们计算机应用能力及应用道德,使他们具有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 【关键词】信息技术 德育渗透 教育 【正 文】技术与德育似乎并不着边际,但是事实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对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和冲击。我们大家都应该认识 到信息技术已经充斥了我们生活周围的每一个角落。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争当“四好少年”。德字排行第一,也并非是因为这样比较顺口,而是真正突显出“德”的重要。“德”这个话题说久远也久远,说年轻也年轻,这个话题似乎在历史的长河中从未停止过,目前越来越受到人的重视,无才无德不可怕,有才无德最可怕。所以,作为新时代下的人民教师,我们更应注重对学生的德育培养。教育部周济部长也说过,“教育,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应尽的职责。那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下面,就我本人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实践,来谈一下如何将德育更好地渗透于信息技术教学中。 一、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要使学科教师能按信息技术教学大纲的要求,自觉的寓德育于教学中。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的德育渗透意识,并且要在教学上认真挖掘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内容中内在的德育因素,把其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同时还需要讲究一定的方法,促使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我认为信息技术教师应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1. 优化教学设计。德育的内容十分丰富,教学过程中要渗透哪方面的德育,教师要心里有数,要有一桶水,甚或活的水源,才能端出一碗水。教师应具备学生德育发展的理论知识,并根据学生德育发展的阶段特点,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交流或辩论,做出判断,寻找自己认为是正确的答案。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考虑他人的观点或意见,协调与他人的分歧。如果自己对德育内容都糊里糊涂, 理解片面肤浅,就谈不上端出水去浇灌渗透,更不可能游刃有余, 的放矢。所以,教师本身对德育有一个全面深刻的理解是前提。只有这样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中的德育落实,使之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让学生在无形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2.落实教学目的。把德育纳入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计划和教学目的,积极实施德育渗透。在每学期计划,每一课时的备课中,德育目标均要有具体体现。 3.改进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要始终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在信息技术课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是最常用的。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可多采用演示法、任务驱动法、练习法和讨论法等,同时还可采取同伴互助的方式,让学生各自取长补短,以学到知识、掌握过程和方法、培养情感价值观为目的。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和探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提高自身德育意识。做为新时代的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要连续不断地学习,不仅要加强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学习德育理论,积累各种德育教育所需的资料和素材,为在课堂教学中提供切实保证。同时,要注重提高自己的信息道德和网络道德修养。 5.以身作则,身正为范。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不仅是知识渊博的智者,而且是道德修养的榜样。教师本身就是学生一本活活的德育教材。 所以教师在课堂示范和指导过程中,也应该有良好的习惯。从德育角度讲,教师的榜样作用至少有三方面:能够发挥德育主体的德育潜能;能够促进学生的榜样学习;能够改善道德教育效能。反之, 如果教师不注意自身的道德修养, 学生就会照葫芦画瓢,影响良好习惯的养成,甚至形成不良习惯。所以,作为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这样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教育。
二、将德育撒播在课堂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课教师,我们既要做有心之人,有德育教育之心,又要懂教学之法,会把握德育教育时机,同时,对当前的计算机技术和使用情况要有较全面地了解,平时注意搜集、掌握材料,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在教学中贯穿德育教育,搞好德育教育。 1. 在机房管理中渗透德育。 美国教育学家威廉•詹姆斯有一句名言:“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是多么的重要。因此,从第一节课开始,我就从以下两个方面抓好课堂常规入手,加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1)培养学生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①是要求学生穿好脚套才能进入机房,培养他们爱护公共环境的习惯;②是要求他们安静有序的坐到指定的座位上,做到人机对应,培养他们遵守公共秩序的习惯;③是要求他们认真填写上机登记册,按正确的方法开机、关机,使用机器,下课摆好键盘和凳子,培养他们爱护公共财物的习惯;④不准将饮料、零食等带入机房⑤上课时要排队进入,编号入座,在机房内保持安静、禁止喧哗、走动……下课有序的离开机房等等。 (2) 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 有的学生出于好玩,经常拆卸鼠标上的滚珠,然后带回家当玻璃珠弹; 有的学生出于好奇,把鼠标按键掰开,看鼠标里面的结构;有的学生使用 鼠标或键盘时,用力往电脑桌上摔……这些行为都是因为没养成一个良好 的上机习惯。好习惯终身受益,学生时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我们应该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教育学生要爱护 计算机设备,强调正确规范的操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 2. 在作品评价中渗透德育。 在信息技术课中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时,既可以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程度,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等基本能力。在作品评价中,教师可以看到每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通过学生的观察表述,了解学生的想法,看到学生的 创新所在,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对作品能够欣赏,对社会、 自然和艺术真善美和假恶丑能够辨别,能够多体会感知和创造美,能够吸收和借鉴艺术上的精华,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使自己的思想 和感情得到升华,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推动社会进步,是极为有利的。由此可见,作品 评价对审美教育不容忽视,它为学生的德育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觉得要根据信息技术教材的要求,结合信息技术自身的教学特点,有意识地在课中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 钻研的学习态度,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平台。通过对学 生渗透德育教育,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3.在相互合作中渗透德育。 常听到这样一句话, “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一群中国人是一条虫” ,这句话虽然有点亏大和不实,但也提醒我们每一个人,中国人需要加强合作精神。 特别是在未来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合作发展成为未来的主旋律。知识经济时代是合作取胜、协作竞争的时代。作为一名学生,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学会与人合作,要能组织、协调各种力量。此外,与人合作的精神会产生一种和谐亲密的人际环境,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但是,计算机技术却会对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据报载,有学生因迷恋于计算机游戏、网络,缺乏与 同学的交往,在感到孤独时仅仅与计算机交流思想,以致发展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一定要创造机会,让学 生与他人一起为共同的目标去奋斗,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相互 帮助和支持中,感受伙伴间的友谊和真情,从而愿意与他人进行交往 与合作。比如,部分作品的完成要求是以组为单位进行,这可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培养了他们集体荣誉感、信息素养、锻炼了多种能力,还让学生学会评价、鼓励和欣赏他人的成果,从而体会到与人合作的快乐,获取成功的喜悦。 4. 在软件应用中渗透德育教育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团结互助,这些民族精神却又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论学科分工有什么不同,首先就应该做到把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给发扬光大。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学校团队每个月工作的主题来渗透德育教育。例如,在以“学习雷锋好榜样”为德育主题的信息技术课中,教师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学生学会帮助别人的德育工作结合在一起,既完成了教会学生制作简单PPT的教学任务,又让学生学会帮助别人,培养他们乐于助人的习惯,取得了技术课程学习和德育教育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将德育撒播在网络中 信息技术的发展犹如一把双刃剑,它在带给我们丰富信息和便利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影响,尤其在网络环境中,不同世界观、不同价值观的信息充斥着整个网络世界, 使不少学生混淆是非, 沉迷其中, 出现了许多心理问题, 让我们的德育工作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因此,作为信息教师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德育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就拿游戏来说,有集知识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也有血腥、暴力甚至色情内容的。帮助学生认识游戏,用正确的态度对待游戏,是信息技术教师需要面对的问题。客观上说,现在有许多网络游戏是不健康的,或是丑化社会, 或是宣扬暴力,或是鼓吹侵略,或是践踏道德。对于单纯的学生,这些游戏无疑是一颗颗毒果,食之将严重侵蚀他们的心灵。只有引导他们正确的认识到网络的危害性以及如何让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帮他们树立起健康的信息意识,才能真正解决上网问题。
一方面,可以通过介绍有关中小学生因沉迷于电脑游戏而酿成的悲剧事例,让他们明白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危害性。 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网站和一些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健康的论坛,并教给他们上网的方法和技巧,以及提高他们对有害信息的识别能力、抗干扰能力和免疫力,才能让他们真正做到遵守网络规则、网络道德,做遵纪守法的好网民。除此之外,不传播计算机病毒与不健康的内容,不非法窃取他人的信息,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尊重版权与著作权,未经著作人同意,不复制其软件作品,自觉使用正版、反对盗版等等这些都是对学生德育的教育。 四、将德育撒播在心间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分析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激励学生立志成才。教师可以通过介绍计算机发展史,使学生明白我国计算机发展还很薄弱(用的操作系统是 微软公司的、芯片是美国的、许多软件都是英文版的) ,让学生看到差距,产生危机感,激发爱国主义情感,鼓励学生立志为国争光。向学生介绍求伯君、王江民等国内软件开发界的著名人物,为学生树立榜样,增强民族自尊,激励他们刻苦学习,做一个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如早在700多年前,我国就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算盘;1958年,我国研制成功了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1997年6月,运算速度达到每秒百亿次的银河一Ⅲ型问世;2002年8月,“龙芯一号” 中央处理器初步功能测试取得成功;2005年,联想集团收购mm的PC产业部。 总之,德育具有广泛性,它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几乎存在于教材的每篇文章里,每个章节里。探求德育内容与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的联系,寻找它们之间的可结合处,同时要把握度,遵循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德育教育,找到学生容易接受的点。需要采取多种形式,抓住时机、有机渗透,使学生在无形中接受了德育,培养了良好的信息素养,最终使之成为符合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一代新人。


13846212773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燕毛梦答:二、网络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1.安全上网教育 安全使用网络正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 如何让小学生在接触信息网络时,健康安全地上网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作为网络第一课,让学生熟记公约内容,摆正上网的心态,明辨是非,做一个合格的小网民。 课堂...

13846212773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燕毛梦答:一、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要使学科教师能按信息技术教学大纲的要求,自觉的寓德育于教学中。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的德育渗透意识,并且要在教学上认真挖掘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内容中内在的德育因素,把其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同时还需要讲究一定的方法,促使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我认为信息技术教师应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1....

13846212773浅谈如何有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燕毛梦答:探求德育内容与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的联系,寻找它们之间的可结合处,要以学科教学为主,以学到知识、掌握过程和方法、培养情感价值观为目的。同时要把握度,遵循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德育教育,找到学生容易接受的点。需要采取各种方式加强联系与合作,使德育与计算机信息技术有机的...

13846212773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燕毛梦答: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渗透德育,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辨别信息的能力以及培养良好的微机操作道德。学生在健康的信息道德引导下,能够抵御不良信息的侵扰。下面,笔者对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如何有效渗透德育进行深入探讨。一、加大对教材中文明教育素材的发掘力度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隐藏着大量的文明教育素材,这就需要...

13846212773如何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燕毛梦答: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面对这场教育革命,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笔者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通过总结平时的教学经验,将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做法总结如下:一、导入激情化。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必需环节,课堂的导入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依托,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有效的导入能为学生提供...

13846212773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燕毛梦答:我坚持执行:一定要在课堂上教学中落实德育的教育。我是这样解决的: 首先是设备、信息安全问题。保持高度的警惕性,速度要快,一旦发现学生报告问题,即发现即止。明确地告诉学生,机房是大家的公共财物,需要大家共同去维护和保管。机器上我设计了编号座位,各班学生对号入座,专人专桌,并且要求学生每人...

13846212773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燕毛梦答:一、发挥教师“教育智慧”1.课前准备充分,学生受益。在学科中进行德育渗透,重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进行情感陶冶,做到“润物细无声”。这就除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做到娴熟自如、适当运用之外,还与教师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密切相关。2.课堂教学,德育渗透。现行的《信息技术》教材中没有现成的德育内容,...

13846212773新时期如何在中学计算机应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燕毛梦答:其次教师作为教学中的主导者,在知识层面和技术层面都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加入德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正确行为和思想的引导更利于学生接受,为学生留下更为深刻的影响,因而教师应提高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能力。可以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或者通过网络、书籍等获得能力的提高,还可以和相关...

13846212773试论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如何渗透德育核心素养
燕毛梦答:在核心素养教育下的小学德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教学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使学生在发展智力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习惯。在德育中,教师要从自身做起,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为学生做好榜样,使学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13846212773如何在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渗透网络道德教育的研究
燕毛梦答:网络交流,师生互相尊重,平等和谐,教学相长。5.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路子不断扩宽。在开展研究和实践的过程 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近几年由教育、政府组织公安、司法、文化、工商等部门大力整治我镇境内的经营性网吧,为学生文明上网创造了良好的网 络环境。用 网络 环境开展德育工作,...


(编辑:丁雁贡)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