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爱国议论文素材精选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爱国题材的作文素材

1.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骨,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会。我认为当代的民族精神是一种开放包容的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包含自强精神、仁爱精神、勤奋精神、探索精神、创新精神、爱国精神、气节精神、斗争精神、改革精神和开放精神十个主要方面。进一步建设和弘扬民族精神,是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需要。
民族精神是民族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会
民族精神融会古今,是民族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整合。如上所述,一部中华民族从远古至今的发展史证明了它的强大生命力。自强精神是一种具有强势张力的进取精神和斗争精神。中国古代哲人通过观测宇宙的变动不居,提出"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思想。自强,包含民族的自强和个人的自强两个层面。不畏艰难困苦,不屈服于任何压迫者,是中华民族的本色精神。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地与生存环境抗争,与内外邪恶势力抗争的历史。自强不息,不仅是指在常境和顺境中的奋斗,更是指在困境和逆境中的奋斗。历代俊彦豪杰追寻"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壮怀激情,力行"穷且益坚,不堕青云之志"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坚忍精神。自古以来,身处逆境而奋发有为的范例不胜枚举。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司马迁受腐刑之辱,仍发愤作《史记》,开纪传体史书之先河。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成大业。其精神皆垂范后世。
仁爱精神源远流长,是我们的人民亲和共处所依凭的准则。千百年来,经过世代哲人先贤的琢磨锤炼,激浊扬清,仁爱思想升华凝聚,成为中华民族构建伦理道德大厦的基准和标尺,并广为人民所认同。仁爱精神内涵十分丰富。易经中以"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推重君子之德,即是强调一种"仁"的精神。《尚书》中说"有容,德乃大",也体现了仁爱宽容的精神。什么是"仁"?"仁"就是爱人,与人友好相亲。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子张问仁。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诸问之,曰:"恭、宽、信、敏、惠"。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忠恕之道",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墨子所提倡的仁爱精神则达到了极致。墨家主张"兼爱",推崇一种"天下之人皆相爱"的和谐境界,此即"强不执弱,众不却寡,富不欺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孟子以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为仁义礼智之端,是对仁爱精神更具深义的阐发。概而言之,仁爱精神涵盖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十个方面。这样的仁爱精神熏陶、哺育了一代代华夏儿女,并不断得到发扬光大。
勤奋精神是我们的民族得以安身立命,创造财富和探索未知的巨大力量。勤奋,是我们民族历来推重的美德之一。我们民族的传统认为,勤奋包括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和勤于劳作。手不释卷,孜孜不倦,谓之勤学;霄衣旰食,励精图治,谓之勤政;胼手胝足,持业不辍,谓之勤劳。勤奋,包含勤勉与奋发有为两个相互依存的因素。有志于奋发有为方能勤勉,非勤勉不能有所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业精于勤,荒于嬉"。"书山有路勤为俓,学海无涯苦作舟"。这许多广为流传的古训俗谚,体现了我们民族所崇尚的勤奋精神。自古以来,以勤奋精神立学、立言、立德和立业者恒河沙数。悬梁刺股,苇编三绝,愚公移山,等等,都是人们所熟知的佳话传说。正是这样的勤奋精神,激励着我们的民族世世代代奋斗不息。





2.红薯的自述
我是一只普普通通的红薯,我的祖祖辈辈、兄弟姐妹都生活在一个平凡的中国农家中,但我的命运却是宕荡起伏,有喜有忧。他们家,有时把我们当宝,有时把我们当草,有时又让我们受宠若惊。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我的经历。
那是五十多年前,那时我可受尊敬啦!那时由于口粮不足,人们把我当作宝贝,争着抢着要用我来填饱肚子,有时为了我,人们还会争得头破血流呢!我的主人对我更是喜爱有加,每年红薯丰收,主人都会笑得合不起嘴。
记得有几年,由于自然灾害,不但粮食颗粒无收,就连红薯也枯死了很多。主人看着土地一筹莫展,接连几天,主人一家都在忍饥挨饿。突然有一天,主人在墙角里发现了最后一个被遗忘的红薯,他顿时欣喜若狂,把我捧在怀里,就像抓住救命稻草。许久,他才生火煮熟了那只红薯。他叫来家人,大家庄严地坐在桌前。主人拿起刀,小心翼翼地把红薯分成了六份,每个人一份。大家都小心翼翼地品尝了起来,舍不得一口吞下。那时,正是我命运的高潮。
一转眼,三十年过去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的命运也急转直下。人们有鱼肉吃了,我们就被冷落了,被遗弃在角落里。难得有一回,我们被端上了饭桌,但面对的是小主人满不在乎甚至厌恶的眼神,他连碰我一下都不愿意。当女主人把我夹进他的碗里时,他毫不犹豫地把我扔在了地上。遍体鳞伤的我被送进了猪圈,但猪也不愿意吃我。我只好躲在墙角里偷偷地哭泣。一次,我的十几个兄弟姐妹被遗忘在角落里,直到发霉发臭才引起主人的注意。主人厌恶地拿起扫帚,把他们全都扫进了垃圾堆里。
不知又过了多久,我睁开眼,看到日历上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外面是高楼大厦,家里是富丽堂皇。我又重新被端上了饭桌。虽然小主人对我的态度一如既往地厌恶,但女主人却改变了对我的看法。她不但津津有味地品尝着,还对小主人说:“你们这些孩子,只知道鸡鸭鱼肉,要知道这样营养不均衡!我刚从网上看到,红薯现在已经被营养学家称为营养最均衡的食品,还有抗癌的作用呢!而且,现在就流行吃点粗粮,让你们调节调节。”小主人听了,高兴地说:“真的啊,那我要吃了,妈妈你不许吃。”更让我受宠若惊是人们还把我们做成薯片、薯条等,畅销全国,深受大家的喜爱。
是什么是我这小小的红薯的命运有了这样的起伏呢?我想,不是别的,肯定是现在这个国家强盛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吃东西的观念也改变了。以前人们只知道吃得饱,后来想要吃得好,现在更注重吃得科学了。
我虽然看不到自己以后的命运,但我能肯定,这个国家的明天将会是更加辉皇的,我的价值肯定会受到认可的。




3.祖国在我心中

从小,我就听大人们对我说;"过去,我们的祖国是怎样的落后,是怎样被外国人瞧不起,被欺辱...... 但是,自从我上小学以后,慢慢的,我心中的祖国是一个千年文明,地大物博,国泰民安,和平而又美丽的祖国. 因为我听人赞颂过;世上最美丽的画卷描绘的是祖国的大好河山:世上最动人的诗篇歌颂的是祖国永恒的春天:世上最神圣的情感报发的是对祖国的真挚爱恋……

我曾经学过>这篇课文,这篇课文体现了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祖国的热爱.它使我懂得了什么才叫祖国,叫思念.作为一名中国人公民,我们最爱的应该是自己的祖国。我们的祖国母亲,是世界上最美丽、 最伟大的母亲。许多人曾经用优美的诗句来描绘她,比如;方志敏烈士在故人的牢房中写《可爱的祖国》

里赞美她,亿万人民高唱 《我爱你——中国》来歌唱她,宋祖英曾经唱过>这首歌.这些说明了;她有着山一般的意志,海一样的胸怀,长城是她坚强的 臂膀,长江是她飘逸的裙带,白云浮动着她绵绵的情思,山花摇曳着她温馨的气息……她犹如一位神圣的母亲抚育着这中华大地上的无数儿女,滋润了我们的心灵.她经历了五千年世道沧后,.经历了面湖红船上的不眠之夜;她目睹了南昌城头的硝烟炮火; 她开创了神州新纪元!之后,她依然灿烂.因为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首都北京,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宣告,中华民族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声音传到了大江南北,传到长城内外.

回顾往日那被烟削笼罩的日子真是不免有一点心寒,现在生活好了,我们也不能忘记了那些为祖国的解放事业献身的先烈们,有了他们才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记得小学6年级那篇课文>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首都北京,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宣告,中华民族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声音传到了大江南北,传到长城内外.

虽然这成了历史,但是人们并没有忘记了这一天.今天,北京举办的奥运会成功,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神奇发射成功,中国加入WTO.......预示中国已是世界舞台的佼佼者,不再是当年的东亚病夫了.城市工业发达;农村实现了机械化;电话、电视、家用电脑和宽阔的柏油马路已不是城市的专利。农民也可以在家中用电脑查阅致富信息和农产品的行情。我想,我们这些国家栋梁也不会辜负老前辈对我们的希望,我们会在世界舞台上发挥出我们最耀眼的风采,让祖国更加美丽富饶的.不是吗?

记得儿时,妈妈常常拿一张世界地图用手指着中国深情的对我说:"知道吗,这是我们的祖国,我们要把她记在心底,不能忘记.''祖国是我儿时的摇篮,摇晃着,让我酣甜入睡。祖国是我求知的学校,用知识的琼浆玉液充实我的头脑; 是祖国把一颗金色的种子播种在我的心田,让它开花结果;更是祖国让我感到了温暖。祖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沉睡下去。总会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全世界!因为她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我们这一代有信心和能力将我们的祖国变成真正的东方巨人!

世上只有妈妈好,现在我却要说;世上只有祖国好!

祖国在我心中,愿我们的祖国“一路走好”。

爱国作文(范文)
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


19573712180爱国议论文素材精选
阮伦娥答:爱国议论文素材精选篇1屈原,一个可与日月争光的人,一个为国为民的英雄,也是一部悲壮的史诗。——题记乱世天地不仁。当春秋战国天下大乱之时,才人辈出,百家争鸣。而屈原,就在这么一个战争纷纷的年代出生。是上天设计好的命运?还是他自己注定得承受这痛苦:空有一身的理想,却不能得到施展;一身正...

19573712180关于爱国的议论文素材关于爱国的事例素材
阮伦娥答:1、文天祥宁死不屈: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文...

19573712180高中议论文万能素材精选
阮伦娥答:1.高中议论文万能素材精选 篇一 1.中华文化浩浩汤汤,先是醉心于蜀绣、《千里江山图》袅袅泛崇光,沉湎于颐和园、故宫,匠心独运,此去经年,种种文化经烈火峥嵘熔铸,“故宫口红”爆红于网络,博物馆文创《粤光宝盒》蛋糕热销……中华文化深蕴博远,又如地下的泉水,汩汩涌动,生生不息。 2.俯仰中华上下五千年,笔墨纸...

19573712180议论文素材爱国
阮伦娥答:江泽民26、我所谓共和国里的美德,是指爱祖国、也就是爱平等而言。这并不是一种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种基-督教的美德,而是政治上的美德。孟德斯鸠27、如果一个人没国家民族观念,即使富有,也实在令人惋惜。李嘉诚28、为了全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了太空。杨利伟29、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30、人有...

19573712180中考初三议论文素材精选摘抄
阮伦娥答:爱国的名人素材 1.科学家献身祖国 1946年,美国某大学以优厚的条件聘请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为终身教授。但他回答说:“为了抉择真理,为了国家民族,我要回国去!”终于带着妻儿回到了北平(今北京)。回国后,他不仅刻苦致力于理论研究,而且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

19573712180求议论文写作的素材。
阮伦娥答:议论文素材集锦中国:1.司马迁在遭受了腐刑之后,发愤继续撰写《史记》,并且终于完成了这部光辉著作。2. 晋代著名书法家王曦之写字,用尽18缸水,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师. 3.李时珍花了31年功夫,读了800多种书籍,写了上千万字笔记,游历了7个省,收集了成千上万个单方,为了了解一些草药的解毒效果,吞服了一些剧烈的毒药...

19573712180高中议论文作文万能素材整理
阮伦娥答:高中议论文作文万能素材 1、泱泱诗海平平仄仄的源头是离骚,他的每一首诗都是一粒饱满的种子,播进土壤就会长出一棵橘树,一茎绿荷一兜灵芝一朵兰花,带着他襟袖间两千年前遥远的芬芳。 他的诗是淋漓的血液/和着泪水的苦涩,一滴沾唇便让人永远保持清醒/而不是美酒/让浊世在惨笑中,醉倒…… 他的诗是烈火/却...

19573712180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作文素材大全【5篇精选】
阮伦娥答:一起来看看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 作文素材 大全【5篇精选】,欢迎查阅! 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作文1 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

195737121802022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10篇
阮伦娥答: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2022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_高考满分 作文素材 大全10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一) 各有千秋 “江山代有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言,道出了每个时期都有着自己特有的灿烂 文化 的真谛。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学者虽处于动荡之世,思想却激跃出前所未有的夺目火光...

19573712180议论文素材摘抄大全
阮伦娥答: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为了积累诗作素材,准备了许多陶罐,并分门别类贴切着标签,整齐地放在一个七层的架子上,他平时收集到了资料,按不同门类投到各自的陶罐中。19、契诃夫的创作题材。有一天,几个青年问俄国作家契诃夫:“怎样才能获得创作题材?”契诃夫顺手拿出一本厚厚的日记说:“这里有100个题材。”这几个文学青年...


(编辑:诸虎钧)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