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如何通过科学游戏发展幼儿能力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7
如何在科学活动中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智力活动的方法和核心,一个人能否成为一名有用的人材

  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要想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就得让孩子去动手操作.因为幼儿

  是依据事物的具体形象进行思维的.幼儿一开始只能根据事物的表面

  现象来思考,而不能根据事物的本质特点或事物的内在联系来思考.

  所以教师应该向他们提供大量具体、生动的感性材料,在动手的基础

  上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比如:大班孩子学习数的分解与组合时,教

  师只有让孩子动手进行分解组合后帮助思维从而理解了数的组合与

  分解的含义.

  2、教师要注重发展孩子的语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幼儿语言

  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思维的发展.要发展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必须帮

  助幼儿掌握一定数量的概念,而概念又是用词表达的.因此,教师应

  有意识地加大幼儿的词汇量,并帮助幼儿正确理解和使用各种概念,

  促进其思维水平的提高.

  3、教师要引导孩子会提问题.思维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幼

  “马能站着睡觉吗?”等等.家长面对儿童的问题,应热情、耐心地

  解答,并及时称赞他会动脑子、爱动脑子.在不断鼓励幼儿好问多问

  的同时,家长还应常向幼儿提出各种他们能够接受的问题,引导他去

  思考、去解答.

  4、教师还应该多设置一些游戏.幼儿喜欢做游戏,通过各种游

  戏来发展幼儿的思维,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变一变”、“情

  境设疑”、“看图改错”、“火柴游戏”、“走迷宫”、“数字游戏"、“问题

  抢答”等,这些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思维的变通性、流畅性和独特性,

  能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幼教专家们都越来越关注早期阅读,认为早期阅读对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的发展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程度,将会影响其终身学习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分享阅读就是其中的一种。通过开展分享阅读教育的系列活动,能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掌握思维的基本技能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了解和喜欢文字、积累丰富的阅读经验、萌发阅读热情、增强社会交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是让幼儿综合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创设适宜的阅读环境
1、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
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首先应该给孩子营造出一种健康、干净、温暖和快乐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氛围。专家指出,阅读的兴趣要从小培养,其中环境的熏陶最为重要。要想孩子爱上阅读,父母首先要对阅读也产生兴趣。最理想的环境是:充满书香的家。书在家里无处不在,读书是家里成员的休闲活动之一,而且父母经常与孩子交流阅读经验和心得,在这种环境中,孩子必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鼓励幼儿将书当“玩具”去玩,视“书”为好朋友的观念。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对书面语言产生了兴趣。在儿童语言发展关键期内,我们应及早地为幼儿提供完整语言的学习机会。其次,给孩子选择好书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因此,阅读的种子,应该是一本本适合幼儿的优秀图画书,《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长期以来,人们较多地将幼儿文学活动的功能定位于“德育”,而弱化或忽略了文学活动的本体功能——审美,即文学作品用来提高人的思想,美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的功能。分享阅读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一种适合幼儿的优秀图画书。通过开展分享阅读教育的系列活动,能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掌握思维的基本技能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了解和喜欢文字、积累丰富的阅读经验、萌发阅读热情、增强社会交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是让幼儿综合发展的有效途径。幼儿在阅读活动中,真正成为阅读活动的主动者、参与者、表述者,体验着成功的快乐。分享阅读感染每一位家长,促进每一位教师,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伴随每一个孩子茁壮成长,让他们都受益终身。
 2、创设充满温情的分享阅读区域环境。
教室中采光较好的地方作为阅读区域。孩子喜欢鲜艳的色彩。因此阅读区域中都是富有童趣、色彩鲜艳的地垫、抱枕、开放式书架、书橱。绿色能让孩子的眼睛不容易疲劳,低矮的墙面都是让孩子眼睛舒适的绿色。小桌子和靠垫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特意添加的。这样,能让孩子们舒适地躺着、靠着、坐着看书。阅读的氛围更加温馨、自由。还充分利用空间,在空中悬挂了如“请你轻轻翻书”、“你把书放整齐了吗”、“请你学会等待”等阅读区规则,让孩子自我约束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时,为了阅读需要,我还播放一些轻音乐,满足了孩子的阅读需求。

一、 培养探索兴趣,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杜威说:“兴趣是生长中能力的信号和象征。”兴趣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动机、力量,兴趣使幼儿敢于冒险,并使活动得以维持。幼儿没有兴趣,就缺乏真正的动机,而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是求知欲望的生长点。因此,我们在提高幼儿兴趣的同时,首先必须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二、注重科学实验,培养探究能力 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它简单易行,具有游戏性和趣味性,也是幼儿感兴趣的一种活动。但是任何一个实验不是让幼儿随便动手做一做,看一看,说一说就行了,以《水果的沉浮》一课为例,将科学实验融入科学教育活动之中,真正发挥科学教育活动的作用,从中培养幼儿严谨科学的态度,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师准备了苹果、香蕉、橙子、草莓、小番茄、葡萄等很多水果。活动开始,先提问:“你们认识这几种水果吗?”这样一方面帮助幼儿回忆整理了对水果的认识经验,又引导幼儿注意到了这些水果的大小、形状不同。而正是这些外在的特征,可能会影响幼儿猜测水果沉浮的结果。果然,当教师提问:“这些水果放在水里会怎样?哪些会浮起来?哪些会沉下去?”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说:“香蕉会沉,橙子也会沉”;有的说:“苹果重,肯定沉下去,葡萄、小番茄轻,应该会浮起来。”孩子们的好奇心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当然他们的回答完全是根据生活经验得出的。教师应尊重他们想法,把大家的猜测想法记录了下来。在下一环节设计了一个小实验:水果的沉浮。当幼儿把这些水果放到水里时,他们发现苹果、香蕉、橙子是浮起来的,而芒果、番茄、葡萄、草莓是沉下去的。为此很多幼儿认为小水果在水中是沉的,大水果是浮的。面对这种情况,教师没有给出所谓正确的答案。而是出示了事先准备好的大一点的番茄和刚才做实验的小番茄,请幼儿猜猜“这两种番茄一起放在水里会怎样?”孩子们都说“大的番茄会浮在水面”。老师当众把这两种番茄一起放在了水里,结果它们都沉下去了。实验证明,物体的沉浮和大小并没有多大关系。那到底和什么有关系,教师又把球抛给了幼儿,请他们回家再试试,同时通过小结,让幼儿明白猜想和实验的结果有时会不一样,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这一道理。教师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要把幼儿引进科学实验,注重幼儿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动手做实验来进行,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验证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科学探究过程,更好的促进幼儿认知、情感的协调发展,逐步培养幼儿实验的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及科学探究能力.
三、学习探索方法,提高幼儿的探索水平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科学是一种探索,而探索是非常有趣的。”可见,创设科学教育环境固然重要,但关键还在于引导幼儿操作探索,只有积极引导幼儿动手动脑,教给他们正确的探索方法,幼儿的探究水平才会得到提高,幼儿的创新行为才能更全面更深
四、开设区角,幼儿在区角活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开设区角,给幼儿的自由探索提供条件幼儿科学教育仅靠集体教学活动是不够的,我们要积极为幼儿的科学活动配套充足的物质条件,创设丰富宽松的探索环境,随时满足幼儿求知欲的需要。如在班上开设科学游戏区、动植物观察角等,提供各种活动、实验、操作材料,如平面镜、凹凸面镜、三棱镜、磁铁、铁钉、回形针、小斜坡、平衡杠杆、电池、小灯泡、小陀螺、小苏打、醋、小汤勺、大中小玻璃杯、不同质的纸、物……,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如大蒜长胡子、蜗牛吃什么、让乒乓球转起来、谁跑得快、搭纸桥等等,幼儿可以自由进入,独立或合作地进行观察、操作、尝试、实验,自由自主地探究。教师不直接介入,不随意评价,微笑等待,尊重和关注幼儿的个性活动方式,发现和肯定幼儿的创新思维和能力,观察分析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在孩子求助时给予适宜的启发与合作。让幼儿感到学科学、做科学是一件轻松而愉快的事。 开设科学区角要注意:①提供的内容、材料要贴近幼儿生活,幼儿容易理解和感知的,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太容易,不能激发幼儿操作的积极性;太难,幼儿不能理解,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教师要在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的基础上,发动幼儿一起收集、准备活动内容与材料,一物多用,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促进幼儿的有效发展;②材料要便于幼儿操作,简便、卫生、安全,并易于准备。如用塑料袋、塑料瓶子、气球等寻找空气,做各种有趣的空气实验;用玻璃杯、可乐瓶、小筷子,提供方糖、盐、味精、小沙子、回形针等即可进行各种溶解实验等。简便的材料和内容还有利于幼儿回家后的再探索,使科学活动得以延伸。③幼儿的操作过程教师要重视幼儿的情绪体验,对爱动脑筋、认真探索的孩子给予适当的肯定和鼓励,增强自信;能力强的孩子适当提高难度,使其求知欲不断得到满足;能力较差的幼儿给予适当帮助和提示,教师可高兴地与其合作,保持幼儿探究科学的积极性;④活动的内容、材料要根据孩子当前的兴趣和需要更换、补充,保持内容和材料的吸引力,促进幼儿活动的兴趣不断被激发,不断有新问题产生,从而持久地保持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积极性。


13736834007如何通过科学游戏发展幼儿能力
寿劳喻答:一、 培养探索兴趣,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杜威说:“兴趣是生长中能力的信号和象征。”兴趣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动机、力量,兴趣使幼儿敢于冒险,并使活动得以维持。幼儿没有兴趣,就缺乏真正的动机,而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是求知欲望的生长点。因此,我们在提高幼儿兴趣的同时,首先必须要激发幼儿的好...

13736834007如何通过游戏促进幼儿的发展呢?
寿劳喻答:1、促进身体机能和运动功能的发展 许多游戏活动是需要全身的参与,通过跑、跳、爬、滚等运动的形式实现,所以游戏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锻炼心肺功能,增加身体运动控制能力和动作灵活性,有利于儿童生长发育。游戏也可以促进儿童手的操作能力与精细动作的发展,增加手眼协调性。2、促进感知功能的发展 游戏时...

13736834007如何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
寿劳喻答:幼儿科学活动中探索能力的培养,也就是通过幼儿的观察、操作、讨论等实践活动,让幼儿自主活动,主动地进行探索活动,从而来培养和发展幼儿的探索能力。一、培养探索兴趣,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杜威说:“兴趣是生长中能力的信号和象征。”兴趣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动机、力量,兴趣使幼儿敢于冒险,并使活动得以维持。幼儿没有兴...

13736834007如何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寿劳喻答:把握探索时机,要着重做好以下两点.第一,教师要注意观察,适时引导.观察的着眼点应放在幼儿是否大胆动手操作上,教师要善于用语言来激发幼儿,如:你来试一试,你一定能成功的等.对于接受能力差的幼儿,应该耐心启发,循循善诱,用你再来试试等亲切的话语,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参与探索.第二,组织幼儿讨论交流.每次...

13736834007怎么利用游戏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寿劳喻答: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器材、零件或者废旧物品,通过一定的情景,引导幼儿制作活动器材。如一次投掷活动,我把活动设计成占领敌人的阵地,一些孩子就找来饮料罐、小木棍、绳子,做成了手榴弹的模样;一些孩子用萝卜做成了炮弹,这样既训练了幼儿的手部力量,又培养了动手能力,增强了创新意识。四、在民间游戏中...

13736834007游戏对于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寿劳喻答:1、促进身体发展 幼儿时期是身体发育最快的阶段,适当的游戏可以帮助幼儿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例如,跑、跳、爬等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的身体发育和协调能力。2、培养社交能力 游戏是一种社交活动,通过与他人互动,幼儿可以学会合作、交流和分享。例如,玩具共享、角色扮演等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友谊、理解他人的...

13736834007怎样通过游戏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寿劳喻答:探索和实验游戏:这类游戏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鼓励他们探索未知的世界。例如,孩子们可以进行科学实验,通过观察和实践,他们可以理解自然现象,提高他们的科学认知能力。故事讲述和阅读游戏:通过故事讲述和阅读,孩子们可以提高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他们可以通过故事理解人物的性格和动机,理解故事的情节和...

13736834007如何利用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
寿劳喻答:通过小游戏,来促进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做人习惯。为孩子成长播下健康的种子,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四、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敢于创新的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的创造是浅显的、简单的和初级的,他们的任何创新都是在相应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幼儿的创新不可能脱离知识经验而...

13736834007用幼儿游戏的理论来说明有利于幼儿的智力的发展的原因有哪些?_百度...
寿劳喻答:这些游戏中的想象从物到人,从动作到背景都极富有创造性。幼儿的创造性想象是幼儿创造性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幼儿游戏中的创造性想象力的发展,为其思维的创造性以及流畅性、灵活性的发展打下了基础。4.游戏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是获得新知识的必经途径。游戏可以为幼儿提供充分的...


(编辑:毕印侮)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