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物极必反是事物的客观规律吗?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5-31
“天上地下”,“物极必反”这些日常用语说出了哪些道理或规律?

天上地下,物极必反。首先,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可?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是天上还是地。事物发展到一定的。性质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天上地下物极品必反。还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双方具有统一性,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这是关于“专注(Concentration)”、“拒绝(Refusal)”、“自由(Liberation & Freedom)”与“信任(Trust)”的一章。



不知道提到这4个关键词,各位会有什么想法。本章通过将这4个关键词带入到了实际生活场景与人际关系当中,阐释了值得借鉴的一些道理,值得去思考。



2009年,作者还是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轻人,喜欢探索新事物,便收拾好自己的行囊,准备去不同的国家与地区看看,感受一下不同的文化,体验不同的生活。当时作者认为,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尤其是他打算扩展自己的业务,所以更需要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于是他当时认为,这件事给了他一种grandiose sense of connectivity to world (与世界联系的宏伟感)。



但他也同时隐隐感觉到似乎有什么不太对,尤其是在安静的时刻这种感觉尤为明显。



I knew there was a screwed-up value lurking there, somewhere beneath the surface. I couldn’t see it, but in quiet moments when I was completely honest with myself, I could feel it.



Freedom

自由



作者从自己的旅行开始讲起,首先讲到了第一个他所关注的东西:Freedom.



他认为这种到处旅行定居的生活是感觉奇怪的:你开阔了眼界,但是会变得很肤浅,感受不到生活的艰辛,于是这种感觉就是似乎看起来很有意义,但却同时毫无意义,一个非常矛盾的存在。



It was a strange life, replete with fantastic, horizon-breaching experiences as well as superficial highs designed to numb my underlying pain. It seemed both so profound yet so meaningless at the same time, and still does. Some of my greatest life lessons and character-defining moments came on the road during this period. But some of the biggest wastes of my time and energy came during this period as well.



Freedom grants the opportunity for greater meaning, but by itself there is nothing necessarily meaningful about it. Ultimately, the only way to achieve meaning and a sense of importance in one’s life is through a rejection of alternatives, a narrowing of freedom, a choice of commitment to one place, one belief, or (gulp) one person.



自由固然好。但是,自由也可能代表着什么也没有。于是,生活的价值并非建立在不断充实自己“阅历”的过程中,而是要学会“筛选”,学会“拒绝”,而不是对任何事物都去迎合、去say yes.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选择可以专注于某件事,致力于某项事业,把某件事情做到极致,做得炉火纯青,做出境界,这也就大概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工匠精神”。



相反,如果我们参与过多的事情,过度地消耗自己的精力与时间,我们并不会感到快乐,反而会身心俱疲,会疲于应付这些事情,渐渐缺乏热情,会变得越来越虚伪。



This realization came to me slowly over the course of my years traveling. As with most excesses in life, you have to drown yourself in them to realize that they don’t make you happy.



直到作者2011年去圣彼得堡旅行,接触了那里全新的文化以后,他才有所顿悟,认为自己的生活不应该这样进行下去。作者发现,俄罗斯人在他们的文化下非常耿直、率真。他们不会随意对陌生人微笑或者打招呼,也不会假装喜欢什么东西,非常表里如一。他们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会直接拒绝。渐渐地,作者也能理解他们这样的“童言无忌(unadulterated expression)”。他们不怕冒犯,非常真诚,也不会去极尽全力讨好别人。



But as the weeks wore on, I got used to the Russian frankness, much as I did the midnight sunsets and the vodka that went down like ice water. And then I started appreciating it for what it really was: unadulterated expression. Honesty in the truest sense of the word. Communication with no conditions, no strings attached, no ulterior motive, no sales job, no desperate attempt to be liked.



所以作者认为在这次旅行之中,他体会到了别样的“自由”:可以随意地、无所顾忌地说自己的内心想法。



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自由形式:



It was a strange form of liberation through accepting rejection.



通过对其它事物的拒绝达到的一种自由。这里可能就意味着是一种思想上的、观念上的解放。



作者认为这种观念对他来说是世界上最好喝的“伏特加”,让他沉醉。



Travel is a fantastic self-development tool, because it extricates you from the values of your culture and shows you that another society can live with entirely different values and still function and not hate themselves. This exposure to different cultural values and metrics then forces you to reexamine what seems obvious in your own life and to consider that perhaps it’s not necessarily the best way to live. In this case, Russia had mere examining the bullshitty, fake-nice communication that is so common in Anglo culture, and asking myself if this wasn’t somehow making us more insecure around each other and worse at intimacy.



随后作者提到,自己和俄语老师交谈了俄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他的俄语老师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理论:由于之前是计划经济,所以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让他们认为,计划经济的时代提供的机会是很少的,所以俄罗斯文化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信任。因为要建立信任就必须要诚实。这也就意味着,事情如果很糟糕你都要直接说出来,不能回避,而且也不用为此道歉。因此,即便有人觉得诚实令人不快,也不会拒绝说实话。



但在“自由”的西方社会,体制更加多元化,机遇也更多,所以你如何以某种方式展现自我就成为了比诚实更加重要的事情。即便这种展示的方式是“错误”的,但也是理所当然的。在这个意义上,信任就失去了其价值。所以人们会将谎言说的冠冕堂皇,会把自己的缺点隐藏起来,装扮自己,更有甚者,为了某些事情,颠倒黑白。因此,在这样一个社会里,认识更多人更重要。你甚至不需要跟他们深交,但目的同样可以达到。

不是
很简单,此处的"物"“极”“反”都是很主观的抽象概念
主观概念怎么描述客观规律?

你能够给我很好的解释一下什么是极?什么是反?
如果说极是极致,那么极致的标准是什么?是因为它“反”了吗?那究竟是因为它到了极致要反还是说因为他反了我们才认为他是极致?
如果物极的结果只有反,那么物极必反就是废话,如果物极的结果未必是反,那么物极必反就是假话

按马哲的说法,量变引起质变."物极"之后会引起巨大的变化,但不一定是物理学或者生物学上的"反".比如纸加热到燃点就会燃烧.燃烧的灰烬不能解释为是纸的"反",但同样的,如果是某人炙手可热到一定程度,可能他原先的意气风发会骤然发生改变,比如入狱下牢啊什么,此时就可以理解为"反".所以我认为这个物极必反更多是生活智慧,而说是自然规律就不准确了.

是的。
所以我们要善于把握一个“度”,“去泰、去奢、去甚”,戒骄戒躁,不能自满自负。
所以我们要善于学习,不断掌握新的规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是。

马哲在发展到顶点之后,即使是在中国,也在走下坡路了。


19777548010物极必反是什么意思?
卢逸壮答:“物极必反”是一句古代中国的谚语,意思是一种自然规律,表明当某种事物发展到极点时,就会出现相反的趋势或结果。也可以理解为当某个趋势或现象发展到了极端,它就会逆转或反弹。这个谚语可以用来形容很多事物的发展规律,比如当某个经济周期发展到顶峰时,就会出现衰退;当某个政治力量掌控力达到极点时,...

19777548010是不是物极真的必反?
卢逸壮答:然后看到巅峰期(这就是极),然后又看到了衰亡期,于是就说是“物极必反”的,其实这只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已,不过正因为它是事物发展的规律。。。那么。。。很难找到反证来证明它的错误。。。 “物极必反”这个词还牵扯到宗教,哲学,自然科学等一系列的东西,所以想搞明白不太容易,你只要...

19777548010为什么事物的发展会出现“物极必反”这样一种状况,
卢逸壮答:事物因为内部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逐渐由量变引起质变,发展到极端,在一定条件下就会走向反面,于是有“物极必反”之说。自然规律如此,社会现象如此,日常生活也如此,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有不少名著为此留下名言警句,也很容易找到相应事例加以证明,有关民谚就更是耳熟能详,俯拾皆是。中国古代许多政治...

19777548010都说物极必反,有反例吗?
卢逸壮答:。然后看到巅峰期(这就是极),然后又看到了衰亡期,于是就说是“物极必反”的,其实这只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已,不过正因为它是事物发展的规律。。。那么。。。很难找到反证来证明它的错误。。。“物极必反”这个词还牵扯到宗教,哲学,自然科学等一系列的东西,所以想搞明白不太容易,你只要...

19777548010物极必反是什么意思?
卢逸壮答:解释:极:顶点;反:向反面转化。事物发展到极点,会向相反方向转化。出自:毛泽东《我们党的一些历史经验》:“物极必反”,错误成了堆,光明就会到来。辨析:至北宋,程颐明确使用了“物极必反”一词。他认为,阴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故万物本身包含着对立,以至互相摩荡,形成往来屈伸的运动。其...

19777548010物极必反什么意思
卢逸壮答:物极必反的反义词如下:1、千篇一律:这个反义词指的是事物没有变化和重复,始终保持一种状态。与物极必反的循环性、对立统一性和变化性相反,千篇一律强调的是稳定、单调和缺乏变化。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例子,比如一成不变的计划、单调的工作流程等等。2、固步自封:这个反义词指的是事物...

19777548010请结合身边的事情谈谈你对老子物极必反思想的认识
卢逸壮答:物极必反的思想是老子最先提出来的。他认为福可为祸,正可为奇,善可为妖,事物发展到极限就会向相反方面转化。物极必反揭示的是事物发展规律,物极必反的反其实也不完全是指实际好处上的相反,而是讲事物发展层面的超越。例如:在黑暗里站立时刻久了,眼前就会有光亮,能看到行走的道路和远处的景物...

19777548010物极必反什么意思
卢逸壮答:物极必反指事物发展到极端,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19777548010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卢逸壮答:3、矛盾双方相互转化。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双方不仅是对立统一的,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有相互转化的趋势。他在《道德经》中曾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十六章)。意思是说,宇宙间的事物尽在往复变化之中。由此推出一条法则,物极必反,剥极必复。4、变化发展的辩证...


(编辑:禹欢虹)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