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学前儿童绘画发展的象征阶段的特征是什么?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5
学前儿童绘画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学前儿童美术能力发展包括三个阶段:
一、涂鸦器
特点:从幼儿实际的涂画行为和过程上看,涂鸦是没有表现意图的画线活动。从涂画结果上看,涂鸦的线条是凌乱的、不成形的,不代表任何事物!
二、象征期
特点:象征期是一个过渡时期,发生于学前初期。在3岁左右,幼儿开始产生变现的意图,能用所掌握的极简单的图形和线条将事物的特征表现出来。在这一时期,幼儿绘画的水平是不稳定的,有时好时坏的现象,起不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①动笔后构思;②事先构思和随意涂画穿插;③绘画内容转移;④形象含义易变;⑤易受他人影响。
三、概念化期
概念化期阶段课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
早期特点:在早期图式阶段,还保留着象征期的绘画特点。随着儿童认知的发展和眼手的逐步协调,儿童画中的各个独立图形开始出现融合的趋势。但在开始运营这种方式绘画时,他们还不能很好地把握好轮廓线,所表现的物体看起来比较呆板。
晚期特点:晚期阶段儿童已能用流畅的线条来表现物体的整体形象,并用一些细节来表现物体的基本特征。

以上就是针对楼主对此题的正确答案,望采纳!
以后有相关问题,可随时交流,我就是教这一科的!

1、涂鸦期:涂鸦是个体最初的一种绘画活动,但对学前儿童来说似乎更像一种快乐的操作性游戏,在这 涂鸦游戏中,儿童享受着由涂鸦动作带来的快感和产生结果——线条和色彩。而这种涂鸦过程的快乐和画画的线条、色彩又不断强化幼儿的涂鸦动作,促使他们继续进行愉快的探索和操练。

2、象征期:象征期是从涂鸦阶段到图式阶段的过度时期。这个阶段的幼儿绘画常常是先动笔、后构思,一形多义是这个阶段幼儿构思的一个显著特点。两张图的圆圈符号,几乎相同,但是一个代表士兵,一个代表细胞,这就是一形多义。

3、图式期:图式阶段的幼儿进入到事先构思的阶段,从涂鸦期没有构思,象征阶段边画边构思,到形象期的事先构思,这是一个质的飞跃。这一阶段幼儿构思体现出强烈的主观倾向性和丰富的想象力。

扩展资料

幼儿此时最常用的空间表达方式是把每个形象在画面上进行罗列,每个形象之间相互独立和无秩序。但也能从某种程度上感受幼儿所要表达的主题。

有趣的是了,这个阶段的幼儿 遇到客观有遮挡关系的事物时,会用“透明”画法,也就是把被挡起来的物体也展现出来,就如同X光透视一般,也有人把这个阶段的特殊构图方式叫做X光画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绘画发展阶段



幼儿绘画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一)涂鸦阶段

幼儿一般是以涂鸦的方式开始绘画的。这时候由于孩子的手部肌肉的力量较弱,所以画面显得很“杂乱”,多是歪歪扭扭、断断续续的线或点,而且方向也不确定。比如刚刚上小班的孩子,在刚开始画画的时候,连一个封闭的圆形都画不好,我们此时该做些什么呢?我觉得我们能做的就是为幼儿提供感受肌肉运动快乐的机会如:手工制作,趣味绘画、拓印、利用工具绘画。而且他们还能在“乱画”的过程中体验到自由创造活动所带来的惊奇与乐趣。这种兴趣就是幼儿热爱绘画的动力之源。

1、涂鸦阶段幼儿绘画特点:

(1)线条比较杂乱,有时候我们几乎不能看出来,孩子们画的是什么。

(2)可能会到处涂画,以感受、探索不同的涂鸦效果。比如小班的孩子在画画的时候,他不会只在图画纸上画,有时候在桌子上,衣服上,甚至在自己或同伴的身体上都可能留下他们画画的“作品”。当幼儿出现这种行为的时候,我们可以为幼儿提供不同材质的画纸和画笔,以满足他们的探索欲望,同时帮助幼儿建立“只在纸上或某处固定的地方(比如涂鸦墙)进行涂鸦”的意识。而不是一味的阻止,从而让幼儿失去对画画的兴趣。

(3)主要用线条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涂鸦线条是幼儿在这一时期的绘画语言。

(4)不在意使用的颜色种类,很多情况下只使用一种颜色。

2、涂鸦阶段幼儿绘画引导要领:

(1)让孩子充分的涂鸦,即使作品看起来像是在乱画。

(2)当孩子完成作品之后,老师要注意多通过幼儿的画面与他们进行交流。

我们知道三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现在我们的幼儿教育也提倡整合,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增进我们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与生活经验方面的沟通,另一方面有利于增进幼儿的绘画兴趣。因为他们能够通过绘画更好的表达自己。在画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与幼儿单独交流,当孩子们都完成作品之后,我们还可以将作品展示出去,大家围在一起一边欣赏一边交流,这样既提高了幼儿的绘画兴趣又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教师在指导幼儿时,要以幼儿的水平与他们共同绘画。

如果孩子邀请我们一起画时,我们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色水平来参与绘画,也就是说要用线条来画。千万不要为了想尽快提高幼儿画形状的能力,而画出特别形象的物体,否则,将非常容易打击幼儿对自己绘画能力的自信。相比之下他就会认为自己画的太不好,太不像了,很难达到成人要求的水平,他会失去对绘画的兴趣,进而逐渐放弃绘画。

(4)多表扬、鼓励幼儿,给其自由创作的机会。比如幼儿画了一架飞机,如图1(飞机),我们最好不要说:“你画的飞机怎么不像啊?”或者“我教你飞机怎么画吧。”

一般情况下,比较恰当地参与幼儿绘画的方式有以下几种:(还以幼儿画的那架飞机为例)

①、继续引导幼儿深入创作,然后再给予一定的鼓励。比如成人可以说:“你画的这架飞机可以飞多高啊?能装多少人啊?要飞到哪里啊?”或者“这架飞机要去干什么啊?”为了提高幼儿绘画兴趣,成人可以说:“你的飞机能装这么多人,真了不起啊!”给幼儿一种肯定,他会更喜欢画画。

②、与幼儿交流她所画对象的某种结构要素在什么位置。如:“你的飞机翅膀在哪里啊?”待幼儿指定位置后,可以鼓励幼儿说:“你的飞机翅膀好大啊!它一定能飞得很高吧?”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引导幼儿说出某种结构要素,并不是为了让幼儿画的有多像,而是为了激发幼儿进一步思考,把对飞机的了解与认识更多的表现出来。另外,这也对幼儿以后的绘画有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幼儿以后有能力画出比较形象的飞机时,便会比较自如地表现出这些结构要素了。

④、不需要使用多种颜色,最好只提供一种与画纸颜色对比明显的就足够了。但是如果幼儿自己已经自己选择了两种或三种,也不要强制他们别用。

(二)象征阶段

1、象征阶段幼儿绘画特点:

随着幼儿认知与动手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幼儿能够更加自如的画出不同大小的圆及横、纵、长、短不一的线条,并且还出现了多种不规则的组合图形,尤其是小班下学期和中班上学期特别明显,这一时期,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会表现出把自己偶然画出的某种不规则的图形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以比作他们认为像的东西,而且还经常把他们的作品赋予拟人化。比如鲜花在高兴地笑啊,大树病得直哭啊……这时候成人就要站在幼儿的情感角度去感受他们的作品。

2、象征阶段引导幼儿绘画要注意的要领:

(1)尊重幼儿,恰当引导

幼儿的绘画是遵循一定发展规律的,我们要给他足够的成长、发展的空间,并尊重他们成长、发展的规律。就像一个果实,如果等到它自然熟时,吃起来味道就很美,如果我们将其催熟,就可能失去了原味儿。

(2)多听听幼儿赋予画面的象征意义。

语言在这一绘画时期表现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很多幼儿画完后,都想通过语言对其画面进行讲述,多听听幼儿对画面的讲述,不仅有利于锻炼幼儿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能通过绘画表现生活、表达情感,进而促进他们在认知、情感等的方面的发展。同时,我们通过孩子的描述还能更多的了解他们,知道他们对什么感兴趣,最喜欢什么。所以说,绘画课中的欣赏与评价也很重要。

(3)可以给幼儿几种颜色。

在这个阶段,很多幼儿不仅对某种颜色产生偏好,而且喜欢探索色彩。我们就可以为幼儿多提供几种颜色,让幼儿在探索中“发现”色彩之间的秘密,并开始感受色彩搭配的协调与对比,从而初步构架他们的色彩审美。

(三)形象阶段

随着幼儿认知与动手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这时候的幼儿已经能够逐渐、更好地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1、形象阶段幼儿容易表现的绘画特点:

(1)反复画某一事物或主题

这一时期,幼儿还会出现对某些事物或主题反复画的现象,特别是他们比较喜欢的事物或主题。比如:有些男孩会经常画奥特曼、恐龙、汽车的形象等,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也是很好的现象。

(2)印象深的东西画得大

把印象深刻或感兴趣的东西画得很大,也是幼儿在这一绘画时期的一个明显特点。因此在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某种事物时,一般会很直觉地根据自己对事物的印象和感受去画,因此很多事物就会画得很夸张但又很生动。

比如图(螃蟹),这是中班一个孩子画得螃蟹,他把螃蟹的两个钳子画得很大,为什么呢?因为他知道螃蟹有两个大钳子,而且这两个大钳子很厉害,这些经验也许是因为他曾经被螃蟹的大钳子夹过也许是父母特别强调的,反正对孩子来说印象很深刻,所以他在画螃蟹的时候,就着重夸大螃蟹的钳子。

2、形象阶段幼儿绘画应注意的要领

(1)用语言启发幼儿,帮助他们打开想象的空间

比如幼儿画了一座房子,大人看了以后说:“你这个房子还缺个烟囱,应该在这再画个烟囱就好了。”于是孩子就画了一个烟囱,但没冒烟,然后大人又接着非常“负责任”地教幼儿说:“烟囱啊,就应该冒烟才对。”烟画好了,又接着告诉幼儿,在房子的周围有什么,画什么等等。类似于这样的绘画过程,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剥夺了幼儿的想象空间。

这一时期,虽然我们不能过多的告诉幼儿应该怎样画,但是可以用语言去启发幼儿,以帮助他们打开想象的空间,例如当孩子画完房子时,我们可以问:“你还可以怎样把房子装饰一下啊?”或者说:“这座房子在哪里,周围有什么?怎样让人觉得更喜欢呢?”

(2)多注意与幼儿谈他画面的内容

这个时候,孩子们画面的内容及故事的情节越来越丰富,与幼儿谈他画面的内容,可以促进我们和孩子的情感交流,也可以让我们对幼儿有更深的了解。但在交流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当我们想了解幼儿作品内容的时候,最好这样开始:“请你给我讲讲你的画好吗?”

(3)鼓励幼儿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别人的感情

平时的美术活动,孩子们不感兴趣,与缺乏目的性也有关。如果有哪个小朋友过生日,或者有哪个小朋友生病了,或者过什么节日要画在卡片上了,都会增加幼儿绘画的兴趣,而且通过幼儿的绘画这一行为,还能让孩子形成一种正确的人际交往方式,帮助小朋友交流感情与建立友谊,我非常鼓励这种行为.


13682816274简述学前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一般特征。
从群泻答:(2)象征期:能够对自己所画的图形赋予意义,把符号作为事物的象征;(3)定形期:能够将头脑中想画的东西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13682816274儿童绘画发展的四个阶段
从群泻答:第1个阶段是涂鸦期,涂鸦期在半岁到4岁之间,动作到表征,绘画标记动作:垂直弧,水平弧,推拉弧,心理特点:动觉特点,思维活动,身心发展,4种类型:无控制涂鸦,有控制涂鸦,模仿涂鸦,命名涂鸦 启示:无意识控制,向有意识控制发展,不可过早教技法,和认知能力之外的事物 第2阶段象征期 象征期,在...

13682816274涂鸦期,象征期,图式期三个阶段儿童绘画各有哪些特点?
从群泻答:1、涂鸦期:学前儿童的涂鸦没有明确的表达意图。在这种涂鸦游戏中,儿童享受着由涂鸦动作带来的快感和产生结果——线条和色彩。而这种涂鸦过程的快乐和画面的线条、色彩又不断强化幼儿的涂鸦动作,促使自己继续进行愉快的探索和操练。2、象征期:是从涂鸦阶段到图式阶段的过渡时期。幼儿开始能用极其简单的图...

13682816274幼儿绘画的发展特点
从群泻答: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阶段与特点如下:1、涂鸦期 波形图,从左下方向右上方重复画弧线,而且这些线条总是略向上的;乱丝图,画着不同方向的曲线和直线;圆形图,顺时针方向画圆圈。幼儿拿起画笔的初始阶段,有人也把这个时期称为“杂乱线”。杂乱线是幼儿最初的涂鸦线条,是一种未分化的涂鸦,表现为...

13682816274幼儿绘画发展的阶段及特点
从群泻答:2.象征期(3.5—5)3岁以后儿童由于涂鸦的练习,已经能用手腕和手指画画,而且已经能够进行有目的的绘画活动。儿童的绘画发展进入象征期。儿童凭主观直觉印象描绘出物体的粗略形象,以象征物体的外形轮廓,多半是不完全的、遗漏的,表现的是瞬间的、不明确的感情和意图。3.图式期(5—7)这是儿童开始...

13682816274学前儿童绘画能力发展有什么特点?
从群泻答: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涂鸦阶段(2-3岁):这个阶段的儿童通常喜欢用笔在纸上涂鸦,虽然他们还没有明确的绘画能力,但是他们已经开始尝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2.象征阶段(3-4岁):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使用象征性的笔触来表达他们所知道的事物。例如,...

13682816274学前儿童美术能力发展包括哪些方面?
从群泻答:学前儿童美术能力发展包括三个阶段:一、涂鸦器 特点:从幼儿实际的涂画行为和过程上看,涂鸦是没有表现意图的画线活动。从涂画结果上看,涂鸦的线条是凌乱的、不成形的,不代表任何事物!二、象征期 特点:象征期是一个过渡时期,发生于学前初期。在3岁左右,幼儿开始产生变现的意图,能用所掌握的极...

13682816274涂鸦期,象征期,图式期三个阶段儿童绘画各有哪些特点?
从群泻答:涂鸦期、象征期和图式期是儿童绘画的三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在涂鸦期,孩子们会尽情地涂鸦和涂色,他们的作品没有任何明显的形状或主题,这个阶段主要是为了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绘画技巧,同时也帮助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进入象征期后,孩子开始使用简单的符号和意象来表达自己...

13682816274象征期和图式期的区别
从群泻答:孩子长到三岁到五岁,绘画进入象征期阶段。象征期也叫主观写实期,3岁以后的宝宝虽手部肌肉发展并不完全,但是已经可以用手腕和手指画画,这时的孩子可以进行简单的有目的的绘画。儿童在象征期阶段的绘画开始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尽管画出来的形象和画面在大人看来与实际相去甚远,这是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

13682816274简述各国儿童美术教育为什么要强调个人表现
从群泻答:学前儿童的美术能力包括绘画能力、手工制作能力、美术欣赏能力、绘画能力发展分为涂鸦期、象征期、图式期。涂鸦期经历了由无分化的涂鸦到有控制的涂鸦和命名涂鸦三个阶段,在造型上幼儿还画不出象样的东西,不会主动地调换颜色,把所有的物体随意地安放在纸上。象征期特征是:造型上:用图象表达意愿,用...


(编辑:窦泪翟)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