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央视董卿《朗读者》观后感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5

《朗读者》是一档门槛很高的节目,它不仅是关于读书,深层的落点其实是情感。下面是我整理的央视董卿《朗读者》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央视董卿《朗读者》观后感1】

在这个星期,老师让我们观看了中央一套播出的《朗读者》节目。刚听老师说完,我很好奇,难道这个节目是一群人在朗读吗?那该多无聊呀!为什么老师会让我们看这种节目?

等看了之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并不是我想的那样。嘉宾都是一些知名的人士,而他们的朗读,也不是平白无趣,而是发自内心,充满真情实意。当节目刚开始时,主持人董卿阿姨就简洁明了地告诉了我们第一期节目的主题:遇见。在我心中,遇见这个词是相当平常的,不就是一个人碰见另一个人吗?当我看到一个人时,我才发现遇见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他就是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他曾经想当宇航员,可是没能当选。这时他"遇见"了他的父亲,是他的父亲鼓励他,使他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他选择了新的行业,并且经过多番波折,当上了总裁。看完之后,我感慨万千:人生是多变的,但有许多人都因失败而沮丧。可他们都未曾想过,或许他们走另一条路,便可登上人生巅峰,可他们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了放弃,在一条路上跌倒不起。哪怕当不上白领,董事长什么的,只要勇于挑战,不畏失败,总有一条路适合自己。

通过这个节目,我受益匪浅,明白了许多做人道理,

【央视董卿《朗读者》观后感2】

文化魅力是文化类节目的魂。从早些年马东主持的《文化视点》到后来的《百家讲坛》,再到近年来的《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都曾赢得过好评。究其原因,是文化魅力起了作用,这类节目让观众见证了在建构知识、分享智慧层面的价值。《朗读者》虽然以“朗读”命名,但不是一档读书节目。用董卿的说法:“朗读”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朗读者》要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并感动于他们让我们遇见了大千世界。笔者特意看了第一期濮存昕朗读老舍先生的《宗月大师》,的确很有味道。节目从真挚的人生故事出发,用文字抵达情感,帮助观众去了解和理解朗诵文字背后蕴含的宽度、厚度、浓度,进而品味人生价值。

文化魅力不是自封而是品出来的。电视节目尤其是文化综艺类节目,是一道观众的精神大餐,其是否和口味,不是掌勺的厨师自夸出来的,而是观众品味出来的。以往,也有些综艺类节目注重感人,但靠的是煽情刺激观众,且形成了套路,时间久了,观众并不买账。《朗读者》要赢得好口碑、办得有魅力,就要避免刻意煽情追求明星效应,而应该在朗读的同时注重讲好故事,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生故事,传播思想、传递情感、传承精神,满足受众在疲惫的忙碌之后回归内心宁静的欲望,感受朗读传达的力量。

文化魅力要“有意思,也要有意义”。广电总局曾对真人秀节目给出一个“有意思,也要有意义”的标准,我觉得,这个标准适用于所有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也不例外。论有意思,《朗读者》选择的朗读素材,可以是一篇散文、一首诗,或者是一封家信,甚至是一段电影戏剧剧本,由观众熟悉的'擅长朗诵的演员和文化人担任嘉宾,当文字在朗读人的二次加工下带着自身的情感再次传递出来时,容易把观众带入情景之中,震撼心灵。而每期节目以一个主题词作为核心线索,嘉宾围绕主题词分享人生故事,将值得尊重的人生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这样的节目就会更有文化、更有意义。

总之,《朗读者》这类文化节目打动人,不是拼颜值、拼人气、拼演技,而是拼内涵、拼境界、拼文化魅力。这种文化魅力,不仅靠现场灯光、道具、舞美的精心打造,更要靠主持人和嘉宾的修养,让观众深切感受到朗读的情真意美,进而产生共鸣,心灵受到感动和愉悦。

【央视董卿《朗读者》观后感3】

文化类节目在近期制造了个小高潮。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董卿以制作人、主持人双重身份推出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开播。嘉宾们念诗,读散文和家书,分享曾经打动过,甚至改变过自己生命轨迹的文字。首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有知名演员濮存昕、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也有从四川成都鲜花山谷里走来的普通夫妇等。

前几年网上曾经流行一个句式,前面任意填词,而后面固定的是:“你慢些走,停下飞奔的脚步,等一等你的灵魂”。这一流行句式,反映的是在消费主义当下,人们面对欲望的不断膨胀,越来越担忧“娱乐至死”,越来越担忧道德的荒芜和心灵的空虚,越来越担忧精神文明长期滞后于物质文明。

这种集体反思,是有意义的。但有必要思考,这种滞后和脱节到底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到底是暂时的还是长期的?可以把问题置换成,当物质这根时针从6点向12点迈进时,精神这根时针会是停留不动,还是迈步向前?以一种历史的眼光看,精神长针应该还是随着物质时针向前进的,甚至还有可能在某一点重合。当然,这种重合不会随便到来,需要我们的忧思,需要我们的自觉,需要我们的奋进。但不管如何,一定要相信,精神时针永远都存在一种向前的自发力量。

任何一种流行现象的出现,特别是持续出现,背后一定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先是《中国诗词大会》大火,接着《朗读者》跟热,鸡年以来,文化类节目制造了个小高潮。这种高潮的出现,应该不是偶然的。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消费主义当下,人们依然有着精神文化的需求。这也是人们公认的,这一热点与当代国人强烈呼唤传统文化回归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是国人文化自信的体现。看看这些年来的国学热、艺术热,会有更乐观的判断。

需要辨析的是,这种小高潮的到来,是不是意味着文化类节目,特别是文化的春天到了?对此,恐怕还不能过于乐观。董卿认为,“我并不认为因为《中国诗词大会》或者《朗读者》得到了大家的关注,就标志着今天中国文化类节目开始大火,或者说真的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现实中成功的文化类节目还很少。甚至在现实中我们看到,还有许多阻碍文化类节目,阻碍文化发展的因素存在。比如收视率的问题,就曾经让无数人们为之叫好的文化节目成为过去。

在文化供给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必提的两个概念。摆好两者关系,是所有文化企业的责任,国有文化企业更应该如此。《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从大方向上讲,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可以统一的,但具体到一档节目未必统一,而且这种统一并不是自动实现也不会轻松实现,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这就更需要对文化类节目多一点耐心,多一点扶持。如果只讲经济效益,那么文化类节目的春天永远不会到来。

《朗读者》的成功也不是偶然的,它起码是个风向标,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人们永远都有精神文化的需求,随着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深入人心,这种精神文化需求还会有更强劲的表现。如果我们表现出高度的文化智慧,还会出现更多现象级文化节目,也必然能够更好地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13669511300朗读者观后感
鱼美念答:朗读者观后感一 与《中国诗词大会》相似,《朗读者》也是央视倾力打造的一档文化类综艺节目。这一次,“才女董卿”再次发力,请来演员濮存昕、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等人,把自身的故事融入经典作品中,给大家调制了一碗“文化鸡汤”。谈起节目的制作初衷,董卿说,她在这个行业已经做了22年,已经...

13669511300关于朗读者的观后感
鱼美念答:满脸笑容,由董卿搀扶着走进了《朗读者》现场,给人的印象是虽高龄但精神;最动人的朗读是许老朗读林徽因的《别丢掉》,不仅仅是声情并茂,而且是热泪盈眶、泣不成声;他对曾经深爱的女同学林徽因爱慕有加,对林徽因失去徐志摩后的痛苦感同身受,“一样是明月,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有人不见,梦似地挂起”;许...

13669511300央视董卿《朗读者》观后感
鱼美念答:【央视董卿《朗读者》观后感1】 在这个星期,老师让我们观看了中央一套播出的《朗读者》节目。刚听老师说完,我很好奇,难道这个节目是一群人在朗读吗?那该多无聊呀!为什么老师会让我们看这种节目? 等看了之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并不是我想的那样。嘉宾都是一些知名的人士,而他们的朗读,也不是平白无趣,而是发自...

13669511300观看朗读者观后感心得
鱼美念答:《朗读者》等你。 观看朗读者观后感心得3 周六晚八点,我准时打开电视,观看《朗读者》。 这是第一期,也是我和《朗读者》的第一次"遇见"。就像董卿阿姨在节目开始的时候说的那样,有时候,就算遇见也没有什么印象,有的"遇见"却会从此改变我们的生命。这改变生命的"遇见",濮存昕就经历过。他小时候是一个残疾...

13669511300CCTV《朗读者》观后感
鱼美念答:CCTV《朗读者》观后感1 对于满眼的娱乐与喧嚣,《朗读者》节目就像慢慢地翻开一本书,没有惊心动魄的画面,更无跌宕起伏的情节,随着董卿那亲切温和的语速,观众情不自禁地投入、并静静欣赏着倾听着。此时,每个朗读者面带表情,所朗读的篇章段落、或唱首歌,都是根据自己亲身经历感受所选,或轻淡细腻如和煦的春风、或如...

13669511300《朗读者》读后感
鱼美念答:《朗读者》读后感1 中央电视台于2月18日起每周六、周日晚8点在CCTV—1和CCTV—3联合播出大型情感文化类节目《朗读者》,主持人董卿首任制作人兼主持人,集结柳传志、斯琴高娃、濮存昕、乔榛等朗读者,带给观众一场关于文学与情感的“碰撞”盛宴。 《朗读者》用文字、声音加故事的三位一体文艺表现形式,旨在打造一档...

13669511300央视朗读者最后一期青春观后感董卿
鱼美念答:【1】央视朗读者最后一期青春观后感 昨晚的《朗读者》与我们说了再见,不知不觉已然追了4个月的节目,从2月到5月……甚至我都不知道每周六《朗读者》的等待是为了什么。也许我把它当成认识这个世界的一个窗口,也许我在寻找滋润思想的精神食粮,从人到情,从文到理……...

13669511300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100字
鱼美念答:篇一: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100字 “在生活中我快乐地向前,多沉重的担子我不会发软……”《青春万岁》的作者,中国当代作家王蒙,曾是投身革命的热血青年,也曾在动荡年代受尽颠沛流离,他在读者眼里散发着“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但又为何因为一次告别,失声痛哭...

13669511300朗读者第七期的观后感
鱼美念答:这是继诗词大会后,央视又一次在一套黄金时段,推出的一档由董卿主持的又一个好节目《朗读者》,《朗读者》其新颖的创意在于把文字和阅读者通过阅读的方式紧密地连结在了一起,融合在了一起,是人与文字的和谐统一。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朗读者第七期的观后感”,下面我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朗读者第...

13669511300第九期《朗读者》观后感
鱼美念答:第九期朗读者观后感【1】 打断讲话、现场“斗殴”、完全“失控”……从来没有谁,能让主持了十三届春晚的央视主持人董卿在自己的主场如此无可奈何。在本次以“家”为主题的朗读中,“拳王”邹市明带着妻子冉莹颖和两位可爱的小宝贝邹明轩、邹明皓一起组成了《朗读者》史上最“失控”的朗读团。然而两位精力旺盛的...


(编辑:胡妮哪)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