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五十年代的除四害运动,至今让很多老人记忆犹新!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但凡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应该都经历过这场轰轰烈的全民运动,男女老幼齐上阵,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城市,都把“老鼠、苍蝇、蚊子、麻雀”当成了人民的公敌,这场举全国之力的爱国卫生运动,一度上升到卫生领域的全民战争的高度。

1956年1月,权威媒体发表《除四害》的社论,号召全国人民行动起来,消灭老鼠、蚊子、麻雀和苍蝇,1960年4月10日全国人大通过了《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有关“除四害”的内容赫然名列其中。

为了打赢这场攻坚战,大人和小孩,老人和妇孺全部被动员起来拍蚊子、抓麻雀、逮老鼠、灭苍蝇,先从环境上堵住源头,把666粉、苍蝇拍、杀虫剂,以及当时比较先进的工具分发下来,铲杂草填水坑,分工明确。

逮麻雀。上树掏鸟窝是孩子们干的事,老弱妇孺则是拿着棍棒、锣鼓、脸盆以声势震天的动静,让飞在空中惊慌失措的麻雀没有立足之地,统一行动之下,麻雀力竭之后便纷纷的从空中掉落下来,为了显示成绩,专门有统计人员对每天消灭麻雀的数量进行上报,成绩最为突出的是河南省,总共消灭麻雀1.2亿只,其次是辽宁和沈阳。

当时提出消灭麻雀的口号是,捉住一只麻雀相当于一年节约粮食7斤。谁知后来有农业科学家提出意见,说麻雀是吃虫子的高手,这才免于被灭绝的命运,作为四害之一的麻雀被蟑螂所取代。

相比于麻雀而言,苍蝇和蚊子有一定的季节性,目标小不易被发现,1958年,一位加拿大的国际友人来到中国后,看到铁路边一位十几岁的小女孩,手里拿着一块布忽东忽西时而急停时而狂奔,原来她是在追赶一只苍蝇。

这位加拿大人的日记里这样写道:“我在中国一个月的时间里,没有见到一只麻雀,看见一两只苍蝇的机会不足10次,他不明白的是,中国人为什么要与这些弱小的动物为敌?”

二十世纪的五十年代,各地对除四害的时间表一再修改,并相继成立了除四害的指挥部,1958年北京把完全消灭四害的时间定为二年,上海这个大城市定了三至五年,河南为三年,江苏是四年,下面的市县区将目标定为一年或者是几个月。

刚开始的时候,除四害的目的是以人民健康为主,后来逐渐演变成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而且从四害已经延伸到七害,有的地方是三年除四害,变成了三年除七害。

逮老鼠。灭老鼠的方法多种多样,各地都是别出心裁,不仅采取投毒、挖洞、水淹等传统方法,而且还发明了老鼠夹、老鼠笼等极具匠心的工具,但要是根治或者是让其绝种,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北京的一位小学生想到了一个绝妙的方法,就是捉到老鼠之后,用几粒黄豆塞进老鼠的肛门里,然后用针线缝合,被放掉的老鼠钻回洞中,由于不能排便而变得疯狂,这样同窝的老鼠就会被咬死,后来这个方法被全国进行推广,大大加快了灭老鼠的步伐。直到至今这个方法,在农村还被孩子们拿来使用。

灭苍蝇。相对于苍蝇而言,多是采用生化加环境治理的方法,配发的666粉和杀虫剂得到的应用,由于苍蝇有着很强的季节性,这一任务各地完成的非常顺利,这也是加拿大人到中国以后,仅仅有十次和苍蝇有碰面的机会。

1958年12月,上级部门又发出了《关于除四害讲卫生的指示》,使全国各地的灭四害活动爆发到了高潮,继而狂热。有记者根据档案资料统计发现,从1957年12月到1958年的4月,全国消灭老鼠1.35亿只,麻雀1.39亿、灭蝇18万多市斤。

值得庆幸的是,全国捕了五年的麻雀之后才被叫停,因为农业科学家发现,田里的虫子失去天敌之后而变的泛滥。而现在的麻雀已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名录》里。

其实,从1957年全国各地已经开展了比、学、赶、帮、超的大运动热潮,当年的卫生部部长李德全对表现突出的河南郑州、登封、北京、上海、甘肃等城市进行了表扬和褒奖。

当时各地比较典型的宣传队更是不甘落后,编成快板来鼓舞斗志,相信现在不少经历过这场运动的人,或都会唱上两句:有侦察、有伏兵,四面八方来围攻,白天黑夜不消停。据说当年河南日报还发表了一首歌曲《大家都来除四害》,歌词的大意是:“你也来,我也来,大家都来除四害,麻雀老鼠要杀光,苍蝇蚊子要消灭,无四害,又卫生,一年到头不生病。”

“除四害”运动只是建国后历次运动的冰山一角,直到反右倾运动的开始,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才拉开序幕,相比推动的爱国卫生运动,十年文革让当时的经济几乎停滞,直至粉碎四人帮以后,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展开大讨论,人们才逐步从各种狂热中清醒过来,这时候恍惚间已经到了1984年,而此时的南疆正是硝烟弥漫的时候。




19111801175五十年代的除四害运动,至今让很多老人记忆犹新!
元竿诗答: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一场名为“除四害”的运动深刻影响了中国的社会生活。这场运动的目标是根除老鼠、苍蝇、蚊子和麻雀,它们被认为是影响人民健康和生活环境的主要害虫。全国上下积极响应,男女老少齐心协力,采取各种措施参与其中。1956年1月,官方媒体发表社论《除四害》,号召全国人民行动起来,消灭这四种...

19111801175五十年代的除四害运动,至今让很多老人记忆犹新!
元竿诗答:但凡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应该都经历过这场轰轰烈的全民运动,男女老幼齐上阵,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城市,都把“老鼠、苍蝇、蚊子、麻雀”当成了人民的公敌,这场举全国之力的爱国卫生运动,一度上升到卫生领域的全民战争的高度。1956年1月,权威媒体发表《除四害》的社论,号召全国人民行动起来,消灭老鼠、蚊...

19111801175上世纪50年代的“除四害”运动
元竿诗答:上世纪50年代的“除四害”运动 人们大多认为“除四害”运动是1958年“大跃进”的产物。其实不然,最早掀起“除四害,讲卫生”的高潮,应该是在1952年。当时正值抗美援朝,美国在朝鲜战争中使用了细菌武器,而且这些细菌武器——带耐药毒昆虫也洒落到了我国的东北地区,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安全。对此,中国政府...

19111801175四害是指哪四害
元竿诗答:“除四害”运动中,北京开展过多次全市范围内的突击围剿麻雀战役。1958年4月19日至21日,北京集中围剿麻雀,专门成立了首都突击围剿麻雀总指挥部,并发布了全面围剿麻雀的战斗计划。作战方法包括施放毒饵、火枪伏击、夜间掏堵等。1958年4月16日《北京日报》1版,《全市围歼麻雀大战就要开始》当时把麻雀定...

19111801175六十年代除四害是哪四害
元竿诗答:六十年代除四害是第一场运动,在运动最开始四害的定义为:老鼠、麻雀、苍蝇以及蚊子,此后遭到动物学家一致反对后,1960年四害被重新定义为:老鼠、蟑螂、苍蝇以及蚊子。1958年2月12日,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除四害讲卫生的指示》。提出要在10年或更短一些的时间内,完成消灭苍蝇、蚊子、老鼠、麻雀的...

19111801175除四害,为什么要除麻雀?
元竿诗答:麻雀不属于四害之一。麻雀是人们最熟悉的鸟类,可能也是在中国引起争议最大的鸟类。1958年,人们曾一度将它列为四害之一。大多数雀形目鸟类在育雏期都是以昆虫或它们的幼虫饲喂雏鸟的,麻雀也不例外。在温带地区,麻雀每年可繁 殖3 ~4 窝,每窝平均有雏鸟4 ~6 只,每只雏鸟要经过亲鸟饲喂12天左右...

19111801175除四害,讲卫生,四害指的是什么?
元竿诗答:除四害运动是特殊时期的第一场运动,在运动最开始四害的定义为:老鼠、麻雀、苍蝇以及蚊子,此后遭到动物学家一致反对后,1960年四害被重新定义为:老鼠、蟑螂、苍蝇以及蚊子。四害:既指鼠、蚊、蝇、蟑。四害密度,及时衡量一个城市卫生水平的指标,又是创建卫生城市和健康文明城市的必查指标。落实除四害...

19111801175六十年代除四害是哪四害除四害是哪四害
元竿诗答:关于六十年代除四害是哪四害,除四害是哪四害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1958年。2、(1963年还再打麻雀)。

191118011751958年除四害运动的运动简介
元竿诗答:1958年2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除四害讲卫生的指示》。 《指示》提出要在10年或更短一些的时间内,完成消灭苍蝇、蚊子、老鼠、麻雀的任务(后来将“麻雀”改为“臭虫”),使我国人民转病弱为健强,转落后为先进。1958年是全国向四害和疾病大进军的第一年。各基层单位每星期、各大单位...

19111801175鼠王邱满囤,一次性灭鼠35万只,外国买配方为什么被拒?
元竿诗答:研制鼠药,成为实至名归的“鼠王”一九五三年,邱满囤参军入伍,四年以后复员。那时候正赶上国家“除四害”运动,而四害之一的老鼠自然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从小就喜欢和老鼠对着干的邱满囤觉得自己大展身手的机会来了,于是他那时候整天想的都是研究如何对付老鼠,家里其他事情一概不管。为了更好地...


(编辑:江琪饺)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