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142岁药王孙思邈,临终告诫:药方定要销毁,不能流落民间,这是为何?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养身、长寿、乃至于长生(非永生)是人们自古以来的追求。许多人在其中走入迷途,身败名裂:也有许多人掌握了其中的关键,逍遥无比。道家著名人物庄子为了让人们知道养身的奥秘,还专门写了一篇《养身住》,他在文章中写庖丁解牛当中暗含的养身奥秘: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 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其实庄子在这里就把养身、长寿、乃至于长生的根本战略给讲完了。生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一生中只有一次,用坏了就彻底没了,就如同杀牛的牛刀一般。但是牛刀必须杀牛,生命必须干这干那,如何才能让有限的一把刀用得更长一些呢?关键就在于“惜”刀,所以庖丁解牛的时候都是“以无厚入有间”。

想想假若庖丁拿着牛刀专往牛骨头上砍,即使他的刀是干将莫邪这样的利器,恐怕也用不了多久吧?生命的道理其实是一样的,但是有的人却背其道而为之。142岁的药王孙思邈临终反复嘱咐:此药方要销毁,万不可流落民间,其实就是用来阻止人们干专门拿牛刀往牛骨头上砍的事情。这张药方就是五石散。

孙思邈出生于541年,活到了682年 ,141岁的他真正的给大家展示了什么是长生,什么是清静无为,什么是超凡脱俗 。他出身贫寒,是一名道士,喜欢老庄之学,擅长医术,并且主持编撰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同时他还有自己的著作——《千金方》。不论是《唐新本草》还是千金方,都是传世之作。

等到唐太宗李世民主政的时候,孙思邈已经是70多岁的人了。那时候的孙思邈声名远播,刚好唐太宗最爱的妻子长孙皇后生了病,李世民就邀请他来为皇后 看病。当李世民第一眼看到孙思邈的时候就被“惊艳”到了,只见70多岁的孙思邈头发黑,脸色红嫩 ,宛如少年,十分感叹,道:

“所以说,有道之人真是值得人尊敬呀!像羡门、广成子这样的人物原来世上竟是有的,怎么会是虚言呢?”

不过长孙皇后身为皇帝的老婆,是不允许孙思邈去触摸的,但是治病必须把脉,这让很多医生都很头疼。孙思邈让人用了一根红丝搭在长孙皇后的脉搏上,不一会儿就给长孙皇后 开了药,并且药到病除——这是《西游记》孙悟空悬丝诊脉的原型。医术高明,仙风道骨,这让李世民都成了孙思邈的“迷弟”,希望留下他,不过他却飘然而去。

虽然后来他也曾经几次去干过太医,期间还主持编撰了《唐新本草》,但是最终孙思邈都辞职回家,远离权力、奢华、物欲来保养自己的身体。不争斗、不贪欲,唯正静而已。这也是为什么孙思邈能活那么久的原因。

深知不能以欲望而消耗身体的孙思邈死前对五石散极度担心——这就是一门消耗身体的药物。它本来是有发散作用,专门用来治疗伤寒病人的。但是发散作用也会导致人心情愉快,甚至产生幻觉,让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魏晋名士最喜欢吃这种药,还称它为“仙丹 ”,其中以竹林七贤为最。

消耗身体潜能、产生短暂性的快感,对身体的危害是最大的,可惜世人还把它当作可以“羽化成仙”的仙丹来使用,医者仁心的孙思邈怎么会不担心呢?于是要弟子将它焚毁。可惜的是,这药方流传广泛,并没有因此而彻底绝迹,后来明朝大案——红丸案,很可能就是皇帝服用了五石散而死亡,可见孙思邈的先见之明啊!




17279608385孙思邈临死前,反复叮嘱不能留存在世上的药方到底是什么?
毕饲图答:孙思邈在仔细研究五石散的破坏力后,圣旨上书给唐朝皇帝阐述滥用五石散的危害,并希望可以请皇上下旨毁掉五石散,在他的努力下,服食五石散的风气渐渐得到纠正。虽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翼方》中记载了这一味中药方剂,但是在他临终前还特意嘱咐徒弟一定要毁了五石散的药方。

17279608385孙思邈临终前,为何告诫徒弟毁了“五石散”?
毕饲图答:等到了孙思邈生活的年代,魏晋风流早在五胡乱华的过程中消失殆尽,但是富家子弟食用五石散的风气,却并没有就此改变,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作为一代药王,孙思邈亲眼目睹了太多服用五石散的悲剧,因此他便和当时很多著名的医生都在积极反对滥用五石散。纵观孙思邈的一生,他是非常痛恨五石散的滥用,他常告诫...

17279608385活了百岁的孙思邈,临终告诫弟子,什么东西必须要销毁?
毕饲图答:当时孙思邈告诫自己的弟子一定要把五石散的药方销毁。因为当时这个药方虽然在痢疾方面有着不错的治疗效果,但是它还有非常大的副作用。如果服用过多的话会让人产生幻觉,不仅如此还会让人产生依赖感。孙思邈当时对中医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当时孙思邈认为单纯的行医看病是根本整治不了天下所有的病人,所以他就...

17279608385142岁药王孙思邈,临终告诫:药方定要销毁,不能流落民间,这是为何?
毕饲图答:想想假若庖丁拿着牛刀专往牛骨头上砍,即使他的刀是干将莫邪这样的利器,恐怕也用不了多久吧?生命的道理其实是一样的,但是有的人却背其道而为之。142岁的药王孙思邈临终反复嘱咐:此药方要销毁,万不可流落民间,其实就是用来阻止人们干专门拿牛刀往牛骨头上砍的事情。这张药方就是五石散。孙思邈出生...

17279608385药王孙思邈,活到了142岁,为何死前告诫弟子:要毁掉一药石良方
毕饲图答:而这种方剂服用之后,孙思邈也指出此方确实能够令人手足温暖,骨髓充实,能消生冷。那么既然有此功效,又为何孙思邈又要告诫弟子焚毁此方呢?其实,五石散的服用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对它的用量上难以把握,长期食用容易产生幻觉,使人成瘾,而且还极容易造成服用者瘫痪致死,裴秀、晋哀帝司马丕、北魏道武帝...

17279608385活了141岁的药王孙思邈,死前告诫弟子一定要毁掉何配方?
毕饲图答:孙思邈 由于保养有方,所以孙思邈活了141岁。在临终之前,他却告诫弟子一定要毁掉一个药方,而此方便是配置“五石散”的秘方。能被药王至死惦记着,可见此方的危害很大。那“五石散”又有着怎样的危害呢?爆史君今天就来跟大家介绍一下。何宴 五石散的来历 五石散,又称“寒食散”,最早应该在汉代出现,...

17279608385药王孙思邈活了141岁,临终前为何告诫弟子,这个药方必须销毁?
毕饲图答:他要求弟子销毁的药方其实就是古代著名的毒品,五石散,而不是什么长生不老药。孙思邈是唐代著名的药学家,同时也是个道士。就像古代大多数成功者一样,他也是自小聪明伶俐、勤奋好学且过目不忘。据说很小的时候便可以每天都背下千字的文章,北魏时期的一个大臣独孤信称他为“圣童”。但是就像那句话说...

17279608385神医孙思邈临终前,为何告诫徒弟一定要毁了“五石散”?
毕饲图答:孙思邈深刻的知道经过改良之后的五石散已经不仅仅只是治疗伤寒的良方,更是让人们上瘾对身体产生损害的毒药。越来越多的人因为五石散而死亡,所以孙思邈在临终前告诫徒弟一定要毁了五石散。改良后的五石散今非昔比刚开始的五石散作用是治疗伤害,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五石散也不断的在进行改良。改良后的五石散...

17279608385药王孙思邈去世前,嘱咐弟子:一定要毁掉这个药方,为什么?
毕饲图答:唐太宗大喜,想让他执掌太医院,但无心为官的孙思邈婉拒了唐太宗的美意。孙思邈除了“悬丝诊脉”,还有“药王医龙”、“一针两命”、“虎守杏林”等故事。孙思邈在研究医学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可怕的药方——所谓的“寒食散”,又叫“五石散”。相传五石散是由三国魏时清谈家、驸马何晏发明的,此人是...

17279608385药王孙思邈,医术造诣国人,为何临死前也要毁掉药方?
毕饲图答:东方医学圣典”。古代人的平均寿命一般只有四五十岁,可是药王孙思邈却活到了一百四十二岁,算是中国古代史上最长寿的人之一了,孙思邈一生都献身于中药医学的研究,他亲自上山采集草药用来研究药物学用毕生精力写成了医学著作《千金方》,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百科全书,被誉为“东方医学圣典”。


(编辑:薄兔茅)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