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正史上方腊的结局是什么?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2


我们接触过的方腊可能大多都来自于小说《水浒传》,在与宋江的大战中被武松擒获,从而被押往朝廷。虽然这只是小说中的人物,但无独有偶,北宋的历史上的确有这样一位方腊,而且同样是起义军领袖,同样被朝廷擒获


(方腊剧照)


方腊又叫方十三,是北宋歙州(今安徽歙县)人。后来,辗转到了睦州青溪万年镇碣村,做长工谋生。


当时的皇帝是宋徽宗赵佶。赵佶是个很有艺术造诣的皇帝,但亦是个骄奢腐败的皇帝。


由于偏爱花石,在奸臣的建议下,宋徽宗专门设立了应奉局等机构,专门替他搜罗运送民间奇珍异宝的。这些部门,把搜罗来的奇珍异宝以大船装载,运送到汴京。以10船为一纲,故名曰“花石纲”。


这些官员仗着皇帝的命令,特别跋扈。凡是看上了谁家的一花一石,或者文玩古董,只要封上黄纸,就算是皇帝的东西了。


不光蛮横不讲理,他们还借机敲诈勒索。如果不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随便定一条罪,轻的押入监狱,重的连命都保不住。所以好多人家被他们折腾得倾家荡产,苦不堪言。


宋徽宗还喜欢建造园林,所以不光需要很多奇珍异宝,还需要大量的竹木漆。而方腊所在的睦州青溪,便是盛产竹木漆的地方,因此被朝廷作为征收的重点区。


生活无着的百姓,除了要上缴大量的竹木漆,还要被拉去服劳役。再加上那些官员对他们百般欺凌,拼命压榨,大家的生活,实在是苦不堪言。


(宋徽宗剧照)


方腊有武艺,平时为人侠义,很得百姓敬重。他眼看大家被“花石纲”逼得走投无路,便动了起义的心思。


他先以摩尼教的二宗三教来蛊惑受苦受难的百姓,接着又用神鬼之说,唬得百姓无不信以为真。因此信众颇多。


公元1120年10月,不堪盘剥的方腊,喊出“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的口号,发动起义。由于他组织能力极强,再加上百姓已被盘剥到食不裹腹的地步,因此应者如云。仅短短十日不到,便云集了数万人之多。


随后,方腊在大家的拥护下被奉为“圣公”。他借机建立政权,设立官吏将帅,并以头巾区分官阶高低。


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很快便震惊了朝廷。朝廷先派5000精兵前往镇压。得到消息的方腊,率领起义军埋伏在宋军必经的路上,打了一场漂亮的歼灭战。


随后,方腊一股作气,带着起义军攻下青溪。接着,又以势不可当地夺取了睦州和歙州。


起义军节节胜利的消息,像长了翅膀的鸟一样,在各地传开。全国各地的百姓闻讯而来,纷纷加入起义军,起义军的队伍愈发壮大。


仅1月有余,在方腊的带领下,起义军便攻占了浙江、安徽、江西、江苏等六州五十二县,几乎夺取了北宋半壁江山。


大惊失色的宋徽宗,立刻再次下令童贯率15万精兵镇压起义军。


由于起义军势力分散,童贯采取一一击破的战术,很快就大败起义军。


(童贯剧照)


公元1121年,宋军包围了杭州城。


宋徽宗下旨招安,希望方腊归顺朝廷,但方腊拒绝了宋徽宗。


尽管方腊亲自坐镇指挥,但由于城中粮草无继,很快,起义军便陷入了被动的局面。为了保存实力,方腊只得率领起义军撤出杭州城。


由于起义军多是农民,没有经过系统的军事训练,又缺少精良的武器,再加上接连失去攻占的城池,因此大家士气低迷。与宋军对战时节节败退,很快便失去了歙州、睦州和衢州等地。


方腊边打边退,带着不足20万起义军,最终退回青溪帮源洞,并以此为根据地,与宋军进行殊死搏斗。


公元1121年,宋军把青溪团团包围起来,准备一举围剿起义军。但由于帮源洞地处隐蔽,他们始终没能找到起义军的根据地。


为了捉拿方腊,官府四处张贴悬赏告示,表示只要有人提供方腊藏身的信息,不光加官进爵,还赏赐丰厚。


起义军中有人见之起意,做了叛徒。在他的带领下,宋军找到了帮源洞。


尽管起义军顽强抵抗,但由于宋军数倍于他们,最终7万起义军悉数被杀。


方腊和妻子则被宋军俘虏,押往汴京,不久便以酷刑处死。


据史书记载,他英勇就义时慨然而立,一声不吭。百姓见之无不落泪。


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最终被朝廷镇压下去了。但这并未引起宋徽宗的反思,他依然如故,我行我素,过着奢靡腐败,凌驾于百姓之上的生活。


当然,这样的日子也仅继续了6年。随着金人攻破汴京,宋徽宗沦为金人俘虏,北宋灭亡。



方腊还是没有战胜松江一行人马,最终战死沙场。让人们感到所惋惜。

在真实的历史上,宣和三年,童贯率大军包围帮源洞 ,方腊被押往汴京,最后被处死。

正史上方腊的结局是被斩杀了的,童贯率领朝廷大军将其镇压后抓住了他,押送到京城后就被处死了。


17249618951历史上平方腊的是谁,别说《水浒》里的。
乔施治答:史学界对方腊的结局有以下几种说法:1.为韩世忠所擒, 此说中国史学界在五六十年代最为盛行.依据是苏州灵岩山存有 <韩忠武王世忠中兴佐命定国元勋之碑> 和 <容斋逸史> 等材料的记载.2.为折可存所擒.依据是 <折可存墓志铭>.3.为 (刘世光) 方庚所擒.依据是 <桂林方氏宗谱> 所载作于元朝的 <...

17249618951电视剧武松,方天命是谁?还有最后结局是?
乔施治答:方腊,自杀了。大结局是,杭州之战。武松和鲁智深、张青等人负责攻打独龙岭,张青为救解珍、解宝而死。二娘大恸。方腊先锋方天命下战书,讽宋江,众人敬佩。宋江派武松去见方腊,武松过关后见到方腊,才知道方天命就是方腊,惺惺相惜。宋江宣布发动总攻,宋江和吴用派武松和智深守住后山。方腊逃走,遇上...

17249618951历史上方腊是怎么死的,是被凌迟的吗
乔施治答:不是被凌迟死的,方腊起义失败是被处决而死的。方腊于北宋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十月组织起义,聚众百万,攻占六州五十二县(包括今浙江省全境和安徽、江苏南部、江西东北部的广大地区),被奉为"圣公",年号"永乐",设置官吏将帅,建立政权。宣和三年(1121年)四月,起义军最后一个据点青溪帮源洞被宋...

17249618951水浒传中方腊的实力强悍,正史中方腊结局如何?
乔施治答:方腊的实力确实强悍,但最后还是被北宋剿灭了,最后惨死在汴京城内,下场很是凄惨。方腊算的上是一个忠肝义胆的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勇于反抗北宋的统治,曾经打下了六个州,可以说是战功不菲,但是方腊的军队毕竟都是手无寸铁的农民,没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做保障,所以后来才会被精兵强将的北宋所收复,...

17249618951正史上方腊的结局是怎样
乔施治答:宣和三年(1121年)夏,方腊率余部退守睦州青溪帮源洞和梓桐洞,后被叛徒告密,受伤被俘,同年秋被杀。

17249618951在正史中,方腊势如破竹,那么他最后的结局到底怎样?
乔施治答:,起义军中不分尊卑贵贱,大家都是平等的,同时,大家的信仰也是一致的——反对当下统治者,大家团结在一起,一致对外。这样军队就更加团结了。但是最后,方腊的起义军中还是出了极个别的叛徒,让他们节节败退,不得不退守到睦州青溪帮源洞和梓桐洞,最后变成俘虏,同年秋后被杀,结局惨烈。

17249618951水浒传方腊怎么去世的?
乔施治答:在《水浒传》中武松在与方腊打斗时遇到了偷袭,胳膊被方腊用铁叉钉在了木柱上。然而方腊却并没有去杀武松,而是嘲讽了一句“打虎武松不过如此”,便拖着骨折受伤的腿准备逃跑。武松受不过嘲讽,而又拔不出铁叉,恼羞成怒才自断胳膊,随后独臂禽住了方腊,在朝廷诏安后方腊也被朝廷斩首。

17249618951正史上方腊的结局是什么?
乔施治答:我们接触过的方腊可能大多都来自于小说《水浒传》,在与宋江的大战中被武松擒获,从而被押往朝廷。虽然这只是小说中的人物,但无独有偶,北宋的历史上的确有这样一位方腊,而且同样是起义军领袖,同样被朝廷擒获。(方腊剧照)方腊又叫方十三,是北宋歙州(今安徽歙县)人。后来,辗转到了睦州青溪万年镇...

17249618951正史上方腊的结局是什么呢?
乔施治答:史载,方腊在漆园中动员大伙道:“天下家国本是一个道理,好比子弟们辛苦一年勤于耕织,才积攒下一点点粮食布匹,当家长的却夺去挥霍掉,稍不如意还随意打人,打死了也白死,你们甘心如此吗”?众人答:“不甘”!他接着说:“家长肆意挥霍民脂民膏,还大方奉献给敌国(指辽国和西夏),敌人吃饱喝...

17249618951正史上方腊的结局是什么?
乔施治答:在影视剧《水浒传》中,方腊与武松的交战中,断去了武松的一条臂膀,经过一番苦战,为武松单臂所擒,演绎了脍炙人口的“武松单臂擒方腊”。而在小说中则为鲁智深所擒拿。那么,在正史上方腊最后的结局如何呢?跟宋江这一伙人没有一毛钱关系,原来是被这位抗金名将所擒。真实的方腊历史上...


(编辑:禹董达)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