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题答案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5-31

   记叙文 是一种常见的文体。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学习。

   初中语文记叙文 阅读题(一)

  ①从小学到大学,我碰到过的最好的老师是教六年级科学课的惠特森先生。

  ②上课第一天,惠特森先生在课上介绍了一种昼伏夜出,早在冰川时期就已灭绝的“怪猫”。他一边进行认真翔实的讲解,一边饶有兴趣地让同学们传看一个头盖骨标本。我们都赶着记笔记,因为课后有一个测验。卷子发下来时,我吃惊地发现我居然不及格。我的第一个反应是:肯定出了什么差错。因为我在卷子上写的全都是惠特森先生亲口说的,可眼前的试卷上,每道题目都划着鲜红的叉。紧接着,我发现全班没人及格,到底是怎么回事?事实很简单,惠特森先生事后解释道:“怪猫”完全是他生编乱造出来的。因此,我们的笔记、答卷当然无一例外,全是无稽之谈,世界上压根就不存在这种动物。

  ③毋庸讳言,我们都给激怒了。这算是什么考试,他还算是个老师!

  ④可惠特森先生却振振有词:“你们自己应该能够猜得出来。”因为,就在大家传看那个“怪猫”头盖骨时(那事实上是一个家猫头盖骨),他已经明确地告诉我们,它没有留下任何一丝考古线索。可另一方面,他却详细描述了它惊人的敏锐的夜间视觉,它皮毛的颜色以及其他特点。果真如他所说没有可考线索,他又怎么可能获得后面的种种信息?重要的是,“怪猫”这个夸张而可笑的名字居然也没有引起我们的怀疑。惠特森先生说这次考试的分数将记录在案。他说到做到。

  ⑤惠特森先生希望我们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时刻记住,无论老师还是教科书,都不可能一贯正确。事实上,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的权威。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能轻信。他还要求我们,一旦发现他或课本的错误,一定要大胆提出。

  ⑥“怪猫事件”的影响很快波及全校,人们把“怀疑一切”的新原则运用到每一门课上,引起那些古板而循规蹈矩的老师们极大的反感。几年后,惠特森先生离开我们学校,迁到远在异地的另一所学校担任校长。

  ⑦每每想起六年级的科学课,我就深深感到,他教给我们的是一种极重要、极宝贵的东西:敢于向任何谬论说“不”的勇气,那不仅仅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乐趣。

  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你能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章 第②段“我吃惊地发现我居然不及格”一句中的“居然”能否删掉?理由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惠特森先生为什么一定要将这次考试的分数记录在案?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关 句子 来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你的理解,将第⑦段画线部分补充完整。

  他教给我们的是一种极重要、极宝贵的东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不仅仅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乐趣。

  5. 惠特森先生是一个怎样的老师?这篇文章与课文在表现人物特点的写法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初中语文记叙文 阅读题答案:

  1.通过“怪猫事件” 惠特森先生教会我们不要轻信权威,要“怀疑一切”。(4分,意思相近即可)

  2.不能。“居然”强调了作者对自己不及格意想不到(或出乎意料)和吃惊的心情(意思相近即可)。

  3.希望我们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时刻记住,无论老师还是教科书,都不可能一贯正确。

  4.敢于向任何谬论说“不”的勇气(或敢于“怀疑一切”的勇气)。

  5. 略。

   初中语文记叙文 阅读题(二)

  (1)天阴阴的,风冷冷的,机场里却是人潮汹涌。一个月的假期一转眼就又过去了,父亲送我到机场。时间仍早,父亲提议到机场的候机室的咖啡厅喝杯咖啡。我应允了,跟在父亲的后面。他一只手帮我拿着大衣,另外一只手帮我拖着行李箱。从父亲的背影我看到了岁月的痕迹,父亲不再年轻,而我也已长大,一晃十几年就过去了。小时,父亲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忙于工作、拘谨而严肃的人。我每次离家,送我的人必定是妈妈。每次放假回家,我能见到父亲的时候便已是夜阑人静时分。长久以来,我与父亲便有了无形的距离。

  (2)在咖啡厅里,父亲帮我叫了杯特香特浓的意大利咖啡,说:“记住,到那边不可喝太多咖啡,对身体不好。”“好的。”

  (3)接着又是一片寂静。热咖啡升起了缕缕的白烟,香味扑鼻而来。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父亲真了解我喝咖啡的习惯!望着那漫漫消失的白烟,我咬了咬下唇,到了口边的话又咽了下去。我多想对父亲说:“爸,我在那儿真的好想您!”但,这句话不知被什么东西梗在那儿。

  (4)“记住要好好读书,但别太累了,对身体不好。”“好的。”

  (5)霎时间,一种十分奇妙的感觉如闪电般快速地穿过全身。有种冲动想……想做什么呢?我自己也不知道。

  (6)时间一分一秒流走了。“时间到了!”“噢!我自己拿行李!”“不用!我送你到闸门口。穿上大衣,别着凉了!”“不用了,那边很热!”“机场很冷,小心着了凉。”

  (7)到了闸门口,挤满了送行的人。仍记得,刚刚出家门时,母亲给了我一个温暖的拥抱和一个深情的亲吻,那种温馨的感觉溢满了我小小的心。现在望着父亲,我终于知道那冲动是什么了!

  (8)但是,那种冲动被理智压抑了下去!我随着人潮进了闸门。我回头一看,父亲仍然站在那儿,他向我挥了挥手,向我示意“该进去了”。我扭过头,走了两步,忍不住又回头,父亲仍旧站在那儿。送行的人潮几乎把他淹没了,他仍注视着我。我的泪儿在我的眼眶中打转。我快步走进第二道闸门,因为我不想让父亲被人挤来挤去。在我进去后,躲在门口看着他,虽然已见不到我了!仍旧,父亲站在那儿,好一会儿,才转身离去,才走出几步,他又回头看了看闸门里,似乎希望能找到我的身影。我忍不住站了出来向他挥挥手。

  (9)那时那地,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刚才为什么我不顺着我的情感冲动去抱抱父亲呢?我相信,我不用多说,拥抱会告诉父亲我心中波涛澎湃的感情。我真恨我自己。

  (10)望着父亲慢慢离去的背影,我才发现原来父亲不再年轻了!头上白丝不再是依稀可见了!工作上的压力、母亲的病、女儿的远行及家中的担子有多重啊!父亲头上缕缕白发告诉我,我唯一可以报答父亲的便是照顾好自己,努力学习,别再让他担心!我应尽快分担他的担子。

  (11)有人说,父母给予子女的爱永远多过于子女给父母的爱。我认为是的,而且这是一个形成于古,流传至今的规律,我也无力改变这个规律。但我不会以此为借口,而忽略了对父母的爱。即使将来我不能给他们带来大福大贵,我也要尽我微小的力量让他们开心,尽其所能地给他们以关爱来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情。

  (12)半年过了,我的心并不平静。机场那一幕一直藏在我心中,父亲那含蓄的爱,犹如一粒石头投在我平静的心湖里。石头是沉入了水底,可那一圈一圈的涟漪在慢慢地散开……

  1. 用简洁的语言,依次概括出发生在不同场景的两件事。

  2. “我多想对父亲说:‘爸,我在那儿真的好想你!’但,这句话不知被什么东西梗在那儿。”从记叙的内容看,梗住“我”想对父亲说话的东西是什么?产生那种东西的原因是什么?

  3. “现在望着父亲,我终于知道那冲动是什么了!”是第(7)段中的一句话,联系记叙的内容,揣摩一下“我”的那种冲动是什么?

  4. “在我进去后,躲在门口看着他。”是第(8)段中的一句话,“我”这样做的意图是什么?

  5. “已经见不到我了,仍旧,父亲站在那儿,好一会儿,才转身离去。才走几步,他又回头看了看闸门里,似乎希望能找到我的身影。”这句话表现了父亲当时怎样的心理?

  6. 从文中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它的作用。

  (1)环境描写的句子:

  (2)作用:

  7. 文中(9)(10)(11)三段分别抒发了“我”什么感情?这三段之间是什么关系?




19339028018初中记叙文阅读题及参考答案2020整理
毛骆枯答:8.(1)“新的巨厦的骨架”与上文“枯焦的骨架”对应,“红纸条”与上文“标语”对应,意味着一个城市已从废墟中复活,表明中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凸显了中国人重建家园的坚强决心与意志。⑵“晨光微曦”,虽然此时的阳光是微弱的,但已经给人以信心和希望;船缓缓地离开一个满是战争创伤的城市,带养人们驶“上游”,...

19339028018记叙文阅读题及参考答案整理归纳
毛骆枯答:B.因为本文提出“机器世界”之外,还有一个“艺术世界”,通过分析二者的区别,阐述如何做到生活艺术化,以“机器和艺术”为题,能引导读者在阅读中比较二者的不同,从而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记叙文阅读题及参考答案整理3 耍面 程奋只 ①天下面食数山西,山两面食数龙城,龙城面数四平路上的得月楼,得月楼的总厨姓余,...

19339028018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题答案
毛骆枯答:答:___ 2. 文章 第②段“我吃惊地发现我居然不及格”一句中的“居然”能否删掉?理由是什么? 答:___ 3.惠特森先生为什么一定要将这次考试的分数记录在案?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关 句子 来吗? 答:___

19339028018求5篇中考阅读(3篇记叙文,2篇说明文)有原文,答案,题目,标清省份和年 ...
毛骆枯答:17.(4分,每点1分,语言表达1分)题目化用了孟郊《游子吟》中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以此为题,更生动地表达了父母含辛茹苦培养子女长大成人;子女不应该忘记父母的恩情,要好好孝顺他们,报答他们的养育恩情。18.(3分)D 19.(4分,意思对即可)因为她爱小也,是这种爱,使她具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她要把...

19339028018初中记叙文阅读,文章,题目,答案
毛骆枯答:1.依次加到文中__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清脆 响亮 情不自禁 意想不到 平反昭雪 B.震耳欲聋 不由自主 突如其来 报仇伸冤 C.清脆 响亮 不由自主 意想不到 报仇伸冤 D.震耳欲聋 情不自禁 突如其来 平反昭雪 2.对本文记叙要素和记叙顺序表述有误的是( )。A.文章...

19339028018求记叙文阅读题答案。
毛骆枯答:14.(1)说明儿子是病重中的(1分)父亲唯一的骄傲和强有力的精神支柱,表现出儿子在父亲心中的分量之重,父亲对儿子寄予的希望之大。(1分)(2)表现出望龙在突然得知父亲病逝的噩耗(1分)之后无法抑制的悲伤和愧疚之情。(1分)15.答案要点:(1)望龙父亲在临近清明时去世,葬礼在清明举行,主要...

19339028018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训练(要有答案啊)
毛骆枯答:5、参考答案示例:十月你看江南的山,轻霜来把山林染。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其他类似问题 2010-12-28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 85 2010-12-23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436 2020-04-01 初中现代文阅读理解题精选及答案共16篇 2020-04-01 初中...

193390280182013年全国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专题
毛骆枯答:21.请分析选文第⑩段在文中的作用。 (3分) 答: 22,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收获?(要求:紧扣文章内容谈感受,不少于30字。 )(3分) 答: 【答案】 【哈尔滨市,二(三)】阅读《母亲的心》,回答15~19题(15分) 母亲的心 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②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

19339028018帮忙找几篇中考的阅读!带答案的 好的文章也行
毛骆枯答:帮忙找几篇中考的阅读!带答案的 好的文章也行  我来答 2个回答 #热议# 生活中有哪些成瘾食物?第暎48 2010-01-15 · TA获得超过445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0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63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2006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题2 南京市 阅读下面的文章...

19339028018【记叙文阅读06】中考-结尾段落的作用(转载)
毛骆枯答:【试题】小说最后一句体现了欧·亨利小说“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艺术。请结合全文进行简要赏析。(6 分) 【答案】 ①贝尔曼是一个怀才不遇的老画家,是个火气十足的老头,完全看不起人间的温情.但在结尾,却为了增加琼珊的生活希望,不惜自己的生命,冒雨画最后一片树叶,得肺炎而去世.结尾出乎意料之外。


(编辑:费湛戚)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