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关于“用DIS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1)如图1是本实验的装置图,图中①是位移传感器的______部分,②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在“用DIS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装置如图(a)所示.(1)本实验是通过______来改变对小车的拉力

(1)通过改变钩码的个数可以改变对小车的拉力;通过位移传感器测得小车的v-t图象,v-t图象的斜率等于小车的加速度.(2)由图(b)所示a-1M图象可知,图象不过原点,在横轴上有截距,这是由于:轨道倾斜,左端偏高或小车与轨道间的摩擦偏大造成的,故BD正确;故答案为:(1)改变钩码的个数;图象的斜率;(2)BD.

(1)图1是本实验的装置图,图中①是位移传感器的发射器,接收器固定在轨道上;因为要探索“加速度和力的关系”所以应保持小车的总质量不变,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外力;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由实验原理:mg=(M+m)a得a=mgM+m,绳子的拉力:F=Ma=MmgM+m=mg1+mM可见当满足M>>m时,绳子上的拉力近似等于钩码的重力,所以钩码的质量要小一些.(2)在图2中,当绳子的拉力大于0时,小车的加速度仍然是0,说明小车还受到其他的力的作用(摩擦力),从图象上可以看到直线不过原点,这是由小车与轨道间的摩擦力引起的;由于a=Fm,由图可知小车的质量为m=Fa=1△a△F=13.40-1.003-1=22.4kg≈0.83kg.故答案为:(1)发射器,钩码所受的重力,小(2)小车与轨道间的摩擦力,0.83

(1)发射器固定在小车上,接收器应该固定在轨道上.
所以图中①是位移传感器的发射器部分,②是位移传感器的接收器部分.
本实验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所以
通过改变悬挂钩码的个数来改变对小车的拉力,通过在小车上加配重片来改变小车的质量.
(2)从上图中发现直线没过原点,当F≠0时,a=0.也就是说当绳子上有拉力时小车的加速度还为0处于静止,说明小车的摩擦力与绳子的拉力抵消呢.该组同学实验操作中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个步骤.
所以造成图中直线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
a=
F?f
m

a-F图线的斜率的倒数即物体的质量,
所以m=
1
k
=0.77kg
故答案为:(1)发射器、接收器、改变悬挂钩码的个数、在小车上加配重片.
(2)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约0.77.


15773384057在“用DIS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装置如图(a)所示.(1)本实验是...
柴梵子答:(1)通过改变钩码的个数可以改变对小车的拉力;通过位移传感器测得小车的v-t图象,v-t图象的斜率等于小车的加速度.(2)由图(b)所示a-1M图象可知,图象不过原点,在横轴上有截距,这是由于:轨道倾斜,左端偏高或小车与轨道间的摩擦偏大造成的,故BD正确;故答案为:(1)改变钩码的个数;...

15773384057关于“用DIS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如图是本实验的装置图,图中固定...
柴梵子答:发射器固定在小车上,接收器应该固定在轨道上.图中固定在小车上的是位移传感器的发射器部分.本实验通过改变悬挂钩码的个数来改变对小车的拉力,通过在小车上加配重片来改变小车的质量.故答案为:位移;发射器;改变悬挂钩码的个数;在小车上加配重片.

15773384057关于“用DIS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1)如图1是本实验的装置图,图中...
柴梵子答:fma-F图线的斜率的倒数即物体的质量,所以m=1k=0.77kg故答案为:(1)发射器、接收器、改变悬挂钩码的个数、在小车上加配重片.(2)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约0.77.

15773384057在“用DIS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1)如图(左)是本实验的装置图,实...
柴梵子答:(1)发射器固定在小车上,接收器应该固定在轨道上.所以其发射部分是图中的①,与数据采集器连接的是②部分.(2)a= F-f m a-F图线的斜率的倒数即物体的质量,所以m= 1 k =0.77kg故答案为:(1)①,②(2)m=0.77kg ...

15773384057...正确的是( ) A.在用DIS实验系统“验证牛顿第二定
柴梵子答:A、在用DIS实验系统“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一般把位移传感器的发射器固定在小车上,把接收器固定在平板上,故A错误;B、弹簧秤测量的F 1 和F 2 的两个力之间的夹角过大和过小都会增大实验误差,故B错误;C、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很关键的地方是要保证小球能够水平飞出,只有水平飞出时小球才...

15773384057如图1所示,用DIS研究两物体m1和m2间的相互作用力,m1和m2由同种材料构 ...
柴梵子答:以向右为正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F2=(m1+m2)a,即:kt+2-2=(m1+m2)a,加速度为:a=ktm1+m2,以m2为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2=m2a,则:F=F2+m2a=2+km2m1+m2t,与图示F-t图象可知,图象的斜率为km2m1+m2,图象纵轴截距为:b=2N;故答案为:km2m1+m2;2.

15773384057在“用DIS研究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1)本实验是研究小车在...
柴梵子答:(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知道,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时,合力是一定的;故答案为:受力.(2)通过改变配重片质量来改变小车和配重片整体的质量;故答案为:小车和配重片.(3)由于发射器固定在小车上,故接收器应该固定在轨道上;故答案为:接收器.

15773384057如图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
柴梵子答:(1)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应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的合力.(2)由图象OA段可知,a与F成正比,即:在小车质量一定时,加速度a与小车受到的合力F成正比;以小车与钩码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所受的合外力等于钩码的重力m钩码g,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钩码g=(...

15773384057如图甲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
柴梵子答:(1)小车质量 (2)①物体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受到的合外力成正比;②C 试题分析:(1)由牛顿第二定律a= ,当研究加速度与力F关系时,应控制小车质量M不变;(2)①由图线知OA段为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故物体(小车)质量一定时a与F成正比;②此实验中必须保证小车质量远大于所挂钩...

15773384057在用DIS“探究物体运动w加速度哪些因素有关”w实验中,为了探究加速度...
柴梵子答:在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作用力和质量”三个物理量的关系时,由于变量较多,因此采用了“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从图象可以看出当有了一定的拉力F时,4车的加速度仍然是零,4车没动说明4车的合力仍然是零,即4车还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说明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则有:a=...


(编辑:庞忠成)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