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以一句话来揭示《画龙点睛》中蕴含的道理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1
有些往往叙述了一个故事,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涵的哲理。请写出你知道的两个故事名称()、()

??伊索寓言里很多啊

狼与鹭鸶

狼误吞下了一块骨头,十分难受,四处奔走,寻访医生。他遇见了鹭鸶,谈定酬金请他取出骨头,鹭鸶把自己的头伸进狼的喉咙里,叼出了骨头,便向狼要定好的酬金。狼回答说:“喂,朋友,你能从狼嘴里平安无事地收回头来,难道还不满足,怎么还要讲报酬?”
这故事说明,对坏人行善的报酬,就是认识坏人不讲信用的本质。
--------------------------------------------------------------------------------

小男孩与蝎子

有个小孩在城墙前捉蚱蜢,一会儿就捉了许多。忽然看见一只蝎子,他以为也是蚱蜢,便着两手去捕捉他。蝎子举起他的毒刺,说道:“来吧,如果你真敢这样做,就连你捉的蚱蜢也会统统失掉。”
这故事告诫人们,要分辨清好人和坏人,区别对待他们。
--------------------------------------------------------------------------------

掉在井里的狐狸和公山羊

一只狐狸失足掉到了井里,不论他如何挣扎仍没法爬上去,只好呆在那里。公山羊觉得口渴极了,来到这井边,看见狐狸在井下,便问他井水好不好喝?狐狸觉得机会来了,心中暗喜,马上镇静下来,极力赞美井水好喝,说这水是天下第一泉,清甜爽口,并劝山羊赶快下来,与他痛饮。一心只想喝水信以为真的山羊,便不假思索地跳了下去,当他咕咚咕咚痛饮完后,就不得不与狐狸一起共商上井的办法。狐狸早有准备,他狡猾地说:“我倒有一个方法。你用前脚扒在井墙上,再把角竖直了,我从你后背跳上井去,再拉你上来,我们就都得救了。”公山羊同意了他的提议,狐狸踩着他的后脚,跳到他背上,然后再从角上用力一跳,跳出了井口。狐狸上去以后,准备独自逃离。公山羊指责狐狸不信守诺言。狐狸回过头对公山羊说:“喂,朋友,你的头脑如果像你的胡须那样完美,你就不至于在没看清出口之前就盲目地跳下去。”
这故事说明,聪明的人应当事先考虑清楚事情的结果,然后才去做。
--------------------------------------------------------------------------------

寡妇与母鸡

有个寡妇养着一只母鸡,母鸡每天下一个蛋。她以为多给鸡喂些大麦,就会每天下两个蛋。于是,她就每天这样喂,结果母鸡长得越来越肥,每天连一个蛋也不下了。
这故事说明,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利益,结果连现有的都失掉了。

《伊索寓言》往往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
导学资料:
一.伊索及《伊索寓言》
伊索,生于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寓言家,传说他是个奴隶,后获得自由,因“亵渎神明”终遭杀害。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经后人加工,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从作品来看,时间跨度大,各篇的倾向也不完全一样,据推测,它不是一人一时之作,,可以看作是古希腊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的集体创作。伊索,可能是其中的一位重要作者。
伊索寓言,文字凝练,故事生动,想象丰富,饱含哲理,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是世界上拥有读者最多的一本书。其中《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狼和小羊》、《龟兔赛跑》、《牧童和狼》等已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故事。
二.文体知识
寓言:寓言为文学体裁的一种,是含有讽喻和教育意义的故事。故事中的主角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微生物。其表达方式,或借古喻今、或借物喻人,或借小喻大,或借此喻彼,皆透过具体浅显的故事,寄寓深奥的道理。
《伊索寓言》的特点:(主人公:以动物为主;篇幅:短小;寓意:深刻;
表现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比)
《伊索寓言》的结构特点:先讲故事再讲寓意
《伊索寓言》文学形象:《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伊索寓言》中的动物除了有些动物外,一般尚无固定的性格特征,例如狐狸、狼等,有时被赋予反面性格,有时则受到肯定,通过把动物拟人化来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这些动物故事无疑是虚构的,然而又很自然、逼真。这与后代寓言形成的基本定型的性格特征是不一样的。
三.作品价值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人们常常忽略它,然而它的价值并不亚于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和悲剧。《伊索寓言》大部分是拟人化的动物寓言,少部分以普通人或神为主人公。通过生动的小故事,或揭示早期人类生活状态,或隐喻抽象的道理,或暗示人类的种种秉性和品行,多维的凸显了古希腊民族本真的性格。往往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人生活和斗争的概况、提炼和总结,是古希腊人留给后人的一笔精神遗产。它来自民间,所以较突出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如对富人贪婪自私的揭露;对恶人残忍本性的鞭鞑;对劳动创造财富的肯定;对社会不平等的抨击;对懦弱、懒惰的讽刺;对勇敢斗争的赞美。还有许多寓言,教人如何处世,如何做好人,怎样辨别是非好坏,怎样变得聪明、智慧。它不仅是向少年儿童灌输善恶美丑观念的启蒙教材,而且是一本生活的教科书,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它是东西方民间文学的精华,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要抓住重点和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17569454369以一句话来揭示《画龙点睛》中蕴含的道理
白迹物答: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要抓住重点和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17569454369从画龙点睛中得到什么启示
白迹物答:画龙点睛,单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画了龙又给它加上了眼睛而已,这有什么大不了的.读了第一遍只理解了有个叫张繇的人画画画的非常好,他画的人物佛像惟妙惟肖,呼之欲出.读完《画龙点睛》的故事,让我深受启发.今后在读文章的过程中,我一定要把好词好句都记下来,等说话或写作文的时候,在关键地方用...

17569454369画龙点睛主要讲了什么的故事一句话概括
白迹物答:两条巨龙转动着光芒四射的眼睛冲天而起,腾空而去。围观的人,个个看得目瞪口呆,对张僧繇更佩服了。成语“画龙点睛”就是从这个传说中来的。现在一般用来比喻写作、讲话时,在关键性的地方用上一两句精辟的语言来点明含义,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这种手法也称为“点睛”之笔。

17569454369画龙点睛的道理 画龙点睛的道理是什么
白迹物答:在处理、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应该抓住问题的关键,然后再去解决问题;在做事情的时候,也应该在实处用功,不要做无用功。画龙点睛出自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画龙点睛》的故事 南北朝时期,有个画家叫张僧繇,他的绘画技术非常高超,尤其是画龙画得栩栩如生。有一次,他在金陵安乐寺...

17569454369画龙点睛告诉我们什么?
白迹物答:画龙点睛告诉我们要收到好的效果,就要抓住重点。【典故】:南北朝时期的梁朝,有位很出名的大画家名叫张僧繇,他的绘画技术很 高超。当时的皇帝梁武帝信奉佛教,修建的很多寺庙,都让他去作画。传说,有一年,梁武帝要张僧繇为金陵的安乐寺作画,在寺庙的墙壁上 画四条金龙。他答应下来,仅用三天...

17569454369画龙点睛哲学道理对你的启发
白迹物答:一、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画龙点睛的哲学道理,其实体现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辩证关系。在绘画中,龙是形象生动的象征,而点睛之笔则是抽象思维的体现。在哲学上这种关系可以理解为感性与理性的交融,具体与抽象的互补。二、局部与整体 画龙点睛的哲学道理也教导重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在绘画中,每一个...

17569454369画龙点睛一句话感想
白迹物答:画龙点睛一句话感想如下:在处理、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应该抓住问题的关键,然后再去解决问题;在做事情的时候,也应该在实处用功,不要做无用功。

17569454369文言文《画龙点睛
白迹物答:过了一会,云散天晴,人们被吓得目瞪口呆,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再 看看墙上,只剩下了没有被点上眼睛的两条龙,而另外两条被"点睛"的龙不知去 向了。后来人们根据这个传说引申出"画龙点睛"这句成语,比喻说话或文章,在主要处用上关键性的、精辟的一两句话,点明要旨,使内容就更加生动有力了...

17569454369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斜揭示?
白迹物答:吾儿研进三缸水,唯有"—点"象羲之!可为`点睛'之笔。

17569454369画龙点睛的由来和含义
白迹物答:画龙点睛的由来:最早出自于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含义:原先是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该成语在句中一般充当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画龙点睛,是指在一件事情或作品的关键时刻,通过一种巧妙的...


(编辑:戴泉晶)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