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白玉蟾,是什么代的诗人?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8
宋代诗人白玉蟾的立春中把什么比做什么了?

宋代白玉蟾,有两首《立春》,一首五绝,一首七绝:
颛帝位方禅,勾芒印已交。
芭蕉有封事,黄鸟莫譊譊。
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
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
五绝中,将季节,和芭蕉黄鸟,拟人化。
七绝中,将东风,和季节花草,拟人化。



是唐朝诗人吕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的第一句话是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创作背景
钟傅原本是一个书生,因李宪推荐做了兰州推官,但是仕途不顺,多次被降职。钟傅在镇守平凉(今甘肃省平凉县)的时候,曾经与一位道士闲游,看见一个牧童牵着一头大黄牛来到院子里。道人说此牧童会作诗,钟傅不信。牧童应道人之请,即兴作下此诗。
吕岩,一名岩客,字洞宾,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为民间神话故事八仙之一。其里籍、生卒年均不详。吕洞宾本儒生,因科场不利,而转学道,隐居终南山,活动于关中等地。好以诗言内丹旨要,对钟吕金丹道的形成作出了贡献。《全唐诗》录存其诗四卷。

扩展资料《牧童》是唐朝诗人吕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反映了牧童生活的恬静与闲适。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词句注释
⑴牧童:放牛放羊的孩子。
⑵铺:铺开。
⑶横野:辽阔的原野。
⑷弄:逗弄,玩弄。
⑸饱饭:吃饱了饭。
⑹蓑衣:用草或棕毛编织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用来遮风挡雨。
⑺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文学赏析
首句“草铺横野六七里“描述了视觉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一个“铺”字,表现出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
第二句“笛弄晚风三四声。”描述了听觉上的感受,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一“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笛声的悠扬悦耳,反映出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
未见牧童,先闻其声,具有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
第三句“归来饱饭黄昏后”,诗人笔锋一转,开始直接描写牧童,牧童吃饱了饭,已经是黄昏之后了。
末句“不脱蓑衣卧月明”描写牧童休息的情景。把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诗人没有描写牧童躺下做什么,牧童可能是想舒展下身子,也可能是欣赏月色。诗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见如实地写了下来,却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全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原野、绿草、笛声、牧童、蓑衣和明月。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诗人的视野里的;写出了农家田园生活的恬静,也体现了牧童放牧生活的辛劳,是一首赞美劳动的短曲。
草场、笛声、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读者的心灵感到安宁。
参考资料:牧童-百度百科

原名葛长庚,字白叟、如晦、以阅、众甫,号海琼子、海蟾、云外子、琼山道人、海南翁、武夷翁,世称紫清先生。北宋琼管安抚司琼山县五原都显屋上村(今海南省琼山县石山镇典读村)人

白玉蟾(1134~1229), 北宋人。原名葛长庚,字白叟、如晦、以阅、众甫,号海琼子、海蟾、云外子、琼山道人、海南翁、武夷翁,世称紫清先生。

宋代诗人。

白玉蟾(1134~1229), 原名葛长庚,字白叟、如晦、以阅、众甫,号海琼子、海蟾、云外子、琼山道人、海南翁、武夷翁,世称紫清先生。北宋琼管安抚司琼山县五原都显屋上村(今海南省琼山县石山镇典读村)人。

6岁丧父,母改嫁澄迈县白家,改名白玉蟾(白出生时,母梦有白色蟾蜍入怀)。7岁能赋诗,12岁应童子科落第,渐厌恶科举仕途。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年),16岁时离家云游,养真于儋州松林岭。23岁只身渡海到大陆各地求师。最后入住武夷山止止庵,师从道教南宗四世祖陈楠,尽得其道术。并遵师命至黎母山遇真人授“上注法篆洞法玄累诀”,创立道教南宗宗派。

嘉定年间(1208~1225年),诏入太乙宫中,为皇帝讲道,被封为紫清明道真人。后往来名山,行踪莫测。绍定二年(1229年),卒于盱江(今江西省境内,一说卒于今海南省定安县文笔峰)。

平生博览群经,无书不读。书法善篆、隶、草,其草书如龙蛇飞动;画艺特长竹石、人物,所画梅竹、人物形象逼真;又工于诗词,文词清亮高绝,其七绝诗《早春》被收入传统蒙学经典《千家诗》。所著《道德宝章》(又称《老子注》),文简辞古,玄奥绝伦,独树一帜,被收入《四库全书》。其他著作有《海琼集》、《金华冲碧丹经秘旨》、《海琼白真人语录》、《罗浮山志》、《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等。是海南历史上第一位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名人。




17018115894白玉蟾,是什么代的诗人?
潘畏水答:宋代诗人。白玉蟾(1134~1229), 原名葛长庚,字白叟、如晦、以阅、众甫,号海琼子、海蟾、云外子、琼山道人、海南翁、武夷翁,世称紫清先生。北宋琼管安抚司琼山县五原都显屋上村(今海南省琼山县石山镇典读村)人。6岁丧父,母改嫁澄迈县白家,改名白玉蟾(白出生时,母梦有白色蟾蜍入怀)。

17018115894宋朝的诗有哪些
潘畏水答:春晚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五绝 我怪东风黠,暗知春欲归。尽将杨柳絮,剪作雪花飞。查看诗词内容 查看作者资料 初夏幽居偶题 作者:陆游 年代:宋代 展尽高槐日渐长,了无蜂蝶为花忙。青梅旋摘宜盐白,煮酒初尝带腊香。林下光阴无一事,水边窗户有余凉。应门不用辞衰疾,车马何由到...

17018115894古诗词:忆西湖
潘畏水答:《忆西湖》是宋代诗人白玉蟾所作诗词之一。作品名称:忆西湖 创作年代:宋代 文学体裁:诗歌 作者:白玉蟾 诗词正文 银月窥人夜漏沉,断蒲疎柳忽关心。西风为报西湖道,留取芙蓉供醉吟。理解这整首诗以及诗的题目,我们可以从作者本人的人物传记,经历,遭遇入手,并结合诗所创作的时代背景,地理方位...

17018115894北宋诗人有哪些?
潘畏水答:北宋诗人有这些:陆游、刘克庄、杨万里、赵蕃、苏轼、梅尧臣、方回、黄庭坚、张耒、苏辙、陈造、范成大、王安石、宋祁、邵雍、曹勋、方岳、陈著、释正觉、司马光、白玉蟾、欧阳修。还有很多其他的诗人,就不一一赘述了。著名诗歌:游山西村 陆游 〔宋代〕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

17018115894《忆西湖》是哪位诗人的诗?
潘畏水答:《忆西湖》是白玉蟾的诗。原文:《忆西湖》年代: 宋 作者: 白玉蟾 银月窥人夜漏沉,断蒲疎柳忽关心。西风为报西湖道,留取芙蓉供醉吟。作者代表作:白玉蟾著有《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后由弟子彭耜编为《海琼玉蟾先生文集》)、谢显道编《海琼白真人语录》、《道德宝章》、《...

17018115894唐代诗人有哪些?宋代诗人有哪些?至少各10位
潘畏水答:唐代诗人:1、沈佺期(约656 — 约715),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 沈宋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2、...

17018115894和时间有关的诗句及作者和朝代
潘畏水答:作者:白玉蟾 朝代:宋 体裁:七绝 南枝才放两三花,雪里吟香弄粉些。淡淡著烟浓著月,深深笼水浅笼沙。 雪梅 作者:卢梅坡 朝代:宋 体裁:七绝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雪梅 作者:卢梅坡 朝代:宋 体裁:七绝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

17018115894有关龙虎山的诗句
潘畏水答:出自:《赞历代天师·第二十三代讳季文字仲归》 年代:宋 作者: 白玉蟾 朝代:宋 作者: 方回 《送赵仁则官满西归三首》宇宙今年气数新,不愁无地著闲身。西成稼穑占鱼梦,南纪干戈息马尘。随分田园胜仕宦,及时儿女了婚姻。细思便合从君去,龙虎山中作道人。年代:宋 作者: 王镃《寓龙虎山示...

17018115894明月寄思情的诗句
潘畏水答:诗人: 李冶 朝代: 唐代 体裁: 七绝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2. 《相思曲》 诗人: 权德舆 朝代: 唐代 体裁: 乐府 少小别潘郎,娇羞倚画堂。有时裁尺素,无事约残黄。鹊语临妆镜,花飞落绣床。相思不解说,明月照空房。 3. 《相思》 诗人: 白玉蟾 朝代: ...


(编辑:陈鬼修)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