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今何在如何看待自己的作品悟空传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8
如何评价今何在的《悟空传》

一本书出来,总会带给人各种东西,有些书让人思考,有些书给人愉悦,有些书让人压抑低沉,有些书新奇刺激给人简洁明了的快感,有些书白开水一样平淡……还有一些书——动情。
这最后一种书,永远是令人难忘的书,恰似刀锋划过,情动过,必有痕迹难消。未必还清晰记得年少时的春花秋月,未必还明了时光里往事知多少,却往往记得那人眼波流转不经意间看向自己时自己的心跳。
未必还记得故事,未必还记得细节,未必还记得都出场了哪些人物,未必还记得当年阅读时的种种子丑寅卯,但依然记得曾经情动,依然记得那不安涌动想要冲出胸口融进星空化作风声的情感和热血:
自由: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的自由。
单纯:一条金鱼喜欢上和尚,一只猴子喜欢上仙子,一个猪头喜欢上月神的单纯。
反抗到底:那一刻被电光照亮的他的身姿,千万年后仍凝固在传说之中的反抗到底。
这三种简单而又强烈的情感,支配了今何在所有作品的基调——无论是齐天大圣孙悟空骑士康德鹤雪宗主向异翅中国超人李向阳还是伟大的帝国元帅陆伯言;无论是悟空传若星汉天空羽传说中国式青春还是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在今何在所有主角的身上,在今何在所有的故事里,自由、单纯——以及向摧毁伤害前两者的一切、任何、所有障碍开战反抗到底的激情贯穿始终,并且令人惊异的是在他文字表演生涯里的第一次出场就把这些激情大写意泼墨一般倾注到一部作品中,达到了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峰。
读今何在的书,常常让人感到有一种激情作者自身都难以控制,有一种力量似乎随时会挣脱羁绊,在甚至可以用清秀斯文形容的外表下,却是火山一般的内心,其中的光和热,没人知道会在何时喷涌爆发。
这种狂放的激情和热血是今何在作品中最闪耀的元素,可能也是导致今何在的作品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不稳定的原因。除了激情和热血,今何在无疑还有才华——这是关键,否则再多的激情和热血也只是情感而不是凝固下来的任何作品。有才华的作者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凭且只凭天赋写作,他们常常对谋篇布局,对以极大的耐心和细致下功夫编织自己的作品不感兴趣不屑一顾不当回事。于是我们常常看到的是,他们的才华足够他们产生很多漂亮的片段,这些片段却不能结合在一起,给我们一个完美的整体,就像散落在草丛里的珍珠,没人有耐心把它们拾起来一颗颗串起来给我们一条项链。
同时,正如尼采所言:在艺术家中,恰是那种独创的,自为源泉的人有时会写出极其空洞乏味的东西来,相反,有所依赖的天性,所谓的才子,倒是充满对一切可能的美好事物的记忆,即使在才力不足时也能写出一些说得过去的东西。
于是,有才华且独创自为源泉的作者并不一定能持续产生好作品就一点也不令人奇怪了,相比较而言,性格上更有自控力更擅长压制克制自己,只在安全范围内放纵自己的激情从不让它们失控的作者往往更有耐心,并且他们如果有着不弱的感受力,还可以从那从前一类作者那里学习,这样的作者,更适合不间断批量生产。
悟空传之后今何在评价最高的作品可能是中国式青春,除此之外就是散落在各处的珠玉,比如温故2003、逐日冰下王朝、帝国时代、YY思想史,以及羽传说和花痴帮等等小说里的一些片断。悟空传和中国式青春这两部是不止片断优秀整体上也漂亮的作品,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不以结构严整构思严密的故事为核心,而比较明显的突出了今何在的几乎所有优点:激情、出色感人晶莹剔透的一个个片断、天马行空的自由想象,就像中国式插花,没有西方式插花规则复杂的几何结构,精密准确的设计,然而自有美感,以自然和意境取胜。

今何在,一九七八年出生,写这本书时不过二十二岁左右。这是一本少年为自己而写的小说。字里行间青春期所独有的思愁对于广大同龄读者而言极具杀伤力。所以如果大家去豆瓣看看这本书的书评的话就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很多写这本书的书评的人大多是在高中时期偶然看到这本书的,然后在 5 年或 10 年后的再版在豆瓣上写下对本书的追忆。今何在为《悟空传》的再版写了这么一段题记。“从写作这个故事到现在,五年过去了。当年为这个故事而欢笑愤怒悲伤的情绪,已经难以回忆。它仿佛是闪电般的出现在我的脑海中,又仿佛已经在心里深埋了许多年。我们永远在路上,在为生活而奔波的时候,在发现自己已经不再为很多事而惊讶时,在拥挤的人群中无比孤单的时候,我们发现,所谓彼岸,不过是一个支持自己走下去的谎言。五年前你问这一切是为什么,五年后你笑着说这一切就是这样。今天我不再这样去写文章,写这个故事的时代,也已奔流而去,不再复回。”我们都曾经是水帘洞里的那只小猴子。开始的时候天真赤诚,什么都不怕,什么都不畏。我们追求着强大的力量,觉得似乎只要有了更强的力量,连红海也能为我分开,让我们前往应许之地。然后我们发现了更为可怕的东西,我们为了生存放弃了以前认为比生存更重要的东西。我们什么都怕,什么都担心,我们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却又无所不怕,我们扭曲,我们愤怒,我们把手里的武器统统向着一个方向发泄着,或者是所谓的权威,或者是全部的外界。我们奋力地反抗着,我们幻想着总有一天能改天换日。可后来我们翻不出某人的手掌心,我们眼睁睁地看着有背景的妖精全部没事,荡漾地存活在观音附近,逍遥自在。而我们自己在五行山的压迫之下,早已忘记了东南西北,看不清前途灰暗。未出校园时我们是唐僧,有无数的理想和无数的美梦,我们觉得世界真的是我们的,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够成功。刚毕业的我们就成了悟空,在北上广,我们带着父母的希望为了生计而奔波,房租、生活费就如同一个又一个的界限隔绝了我们的梦想。我们偶尔也会想起曾经的自己—那个齐天大圣,当时的自己,自由,喜欢反抗,可是现在呢,被现实压弯了腰,为了金钱而不得不妥协。人到中年,我们什么都明白了,却不得不学习猪八戒,开始学会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们一步步地朝着目标走去,可却也离理想越来越远,怕就怕,在中年的时候成了那个忙了一辈子,却什么也没有明白的沙僧,几个人中,他最悲催,他的唯一目的就是活着。生活让我们面目全非。成长的痛楚,自由的代价,谁都承担不起,只是谁都不得不去承担。假如把玉帝、佛祖这些神仙比作人类,而把悟空、八戒等人比作机器人。天上的神仙不能容忍地下的生灵自己掌握命运,不能接受他们有自己的喜好、爱与恨。万事万物都是我们神仙造的,都是我们设定的,你们必须遵守,必须接受,向来只有我们赐予,你们不得自己创造。
这与人类又何其相似呢?我们也无法忍受机器人掌握自己的命运,我们无法接受机器人产生自己的喜好、爱与恨。其实,这样一想也就明白了,神仙为什么不能容忍地下的生灵自己掌握命运呢?其实和人类为什么会无法容忍机器人产生自己的意志一样,因为我们想控制我们所创造的一切,我们不想我们所创造的东西失控,或者说,我们害怕当他们(机器人)产生自己意志的时候反抗我们。所以,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指责玉帝、佛祖呢?每个人不过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为了自己争取最大化的利益罢了。无论如何,本书还是值得一读的。不过,或许 18 岁左右的年轻人看这本书更有可能会被这本书所感动,虽然他们可能自己也无法明白为什么会感动。怎能忘了西游?

悟空传 序:在路上
文:今何在

  很小的时候,因为是独生子女,父母上班后,我就一个人在家中自己与积木游戏。然后我发明了一个游戏,骑一辆儿童小三轮车,车轮沾上水,就在客厅里不停地转圈,然后看着自己划出来的轨迹,非常开心。

  可能每个人童年的经历都会暗中影响我们的一生,现在我也总有一种感觉,这世界其实只是看起来很大,可实际上你哪儿也去不了,只能在这有限的几平米空间中不停地划圈,你以为你走了很远,一看里程表都好几万公里了,其实只是在转圈。

  所以一直以来我总有一种冲动,想冲破什么,想逃脱什么,这种感觉伴随着我的人生且愈演愈烈。我想其实所有人都一样,我们会觉得世界越来越小,但其实那是因为我们在长大。你总认为远方有一个美丽的新世界,就在前方等待,然后不顾一切地奔过去,但也许有人真找到了那个世界,也有人发现全是幻影。

  我总在想人的一生要追求什么,功名利禄?得到这一切之后呢?当你老去的时候,回想一生,你会不会遗憾?似乎不论如何去苦苦追求,总有一些你必须放弃,总有一些你只能怀念,还有一些永远只在梦想中。我们永远在计算成败、取舍与得失,却没有人能找到正确答案。

  写《悟空传》那一年,是2000年的春节。央视开始演新版《西游记》,本来我很期待的,结果一看很失望,因为老版《西游记》还是能打动我的。五百年桑田沧海,当年那首主题曲一唱,我顿时眼泪哗哗的。我现在还记得歌词:"哪怕是野火焚烧,哪怕是冰霜覆盖,依然是志向不改,依然是信念不衰。"

  这歌词太好了,直接影响我的人生观。有人说《悟空传》颠覆西游,其实我一点儿没觉得颠覆,我觉得我写的就是那个最真实的西游,西游就是一个很悲壮的故事,是一个关于一群人在路上想寻找当年失去的理想的故事,而不是我们一些改编作品里面表现的那样,就是打打妖怪说说笑话那样一个平庸的故事。

  也正是这样,我十分受不了西游里面就只有打妖怪打妖怪,打你妹啊。西游的主题根本就不是打妖怪。妖怪只分两种:一种都是当年跟着孙悟空一起反抗天庭的兄弟,像牛魔王之类的,孙悟空必须把当年和他一起战天斗地的结拜兄弟都干掉,就为了成佛,我觉得这就是最大的悲剧;另一种则是神仙安排下来的,不是这个的坐骑就是那个的宠物。这也太恶心了,一边让人去西天一边安排下九九八十一难,就想把你整死。所以整个西游就是一出悲剧,是一场阴谋,不论你怎么做,都是死路一条。你不服从神,不向西走,整死你;你向西走,一路上九九八十一难,都是神安排的,依然整死你。最后到了西天,你以为成功了,最后给你部经还是假的,全是白纸,你拿回去退货,送了礼,给你部有字的,你以为是真的,是真的吗?其实还是假的,因为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所谓道不可道,我们说了别人的答案不是你的答案,如果有人要拿答案灌输给你,那不是为了让你聪明,更可能是想让你变傻。最后四个人成了佛,成佛以后呢?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以前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梦想的四个人,一成了佛,就完全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了。佛是什么,佛就是虚无,四大皆空,什么都没有了,没有感情没有欲望没有思想,当你放弃这些,你就不会痛苦了。但问题是,放弃了这些,人还剩下什么?什么都没了,直接就死了。所以成佛就是消亡,西天就是寂灭,西游就是一场被精心安排成自杀的谋杀。

  我写《悟空传》,就是要把这些写出来。《西游记》里一切都很隐晦,但我写得很直白。我心目中的西游,就是人的道路。每个人都有一条自己的西游路,我们都在向西走,到了西天,大家就虚无了,就同归来处了,所有人都不可避免要奔向那个归宿,你没办法选择,没办法回头,那怎么办呢?你只有在这条路上,尽量走得精彩一些,走得抬头挺胸一些,多经历一些,多想一些,多看一些,去做好你想做的事,最后,你能说,这个世界我来过,我爱过,我战斗过,我不后悔。

  我很欣慰我们的路还很长,未来还很远。我曾经写过一句话:人生最有价值的时刻,不是最后的功成名就,而是对未来正充满期待与不安之时。

  有未来是件很开心的事。我愿意和大家一起去见证这个未来,见证我们走过的路。成败,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你去追求理想时你就会明白,你很可能不会成功。最关键就在于,当你深知这一点时,你还要不要去追求。

  我没有答案。也不需要答案。

  引用我最喜欢的一首歌的歌词作为结束:

  如果失去是苦,你还怕不怕付出

  如果坠落是苦,你还要不要幸福

  如果迷乱是苦,该开始还是结束

  如果追求是苦,这是坚强还是执迷不悟


19874723292《悟空传》读后感作文
吴战晴答:悟空传读后感精选范文【1】 花了3天时间,断断续续地读完了这本经典小说。碍于它是一本网络小说,曾听闻,但却不曾触及。这与我自身有关,对于网络小说我始终不太感冒,自从读完《诛仙》后就再也没有涉足过这个领域。最近开始读,也是由于最近国内刚上映的电影《西游记之大闹天宫》 又刮起了一股...

19874723292如何评价《悟空传》这本书
吴战晴答:悟空传和中国式青春这两部是不止片断优秀整体上也漂亮的作品,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不以结构严整构思严密的故事为核心,而比较明显的突出了今何在的几乎所有优点:激情、出色感人晶莹剔透的一个个片断、天马行空的自由想象,就像中国式插花,没有西方式插花规则复杂的几何结构,精密准确的设计,然而自有美感,以自然和意境取胜...

19874723292你觉得看《悟空传》是一种什么体验?
吴战晴答:直接影响我的人生观。有人说《悟空传》颠覆西游,其实我一点儿没觉得颠覆,我觉得我写的就是那个最真实的西游,西游就是一个很悲壮的故事,是一个关于一群人在路上想寻找当年失去的理想的故事,而不是我们一些改编作品里面表现的那样,就是打打妖怪说说笑话那样一个平庸的故事。”...

19874723292《悟空传》到底是怎样的一本书?
吴战晴答:第一次读《悟空传》是刚升入高中的时候。当时一整本书读下来,记住的只有一句话,嗯,我想大家都应该能猜到是哪一句:“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这句话被我当成各种空间的个性签名用了很久,现在想来,这句话简直完美...

19874723292如何评价《悟空传》?
吴战晴答:先附上一张电影院拍的照片在网络文学刚刚兴起的年代,那一年还不流行一千多章的修仙网游文,作者们还愿意一字一句仔细构筑自己想象中的世界。《悟空传》虽然脱胎于《西游记》,却是一部完全不同于西游的作品,里面的人物有血有肉逆命而行,有人在执念中觉醒,也有人在执着中葬身。今何在说:我只是...

19874723292悟空传读后感
吴战晴答:悟空传读后感范文【1】 五百年沧海桑田,五百年时空交错,五百年爱与情仇,五百年悲喜交加,在这里彰显出无助与无奈,就像今何在所言,“我心目中的西游,就是人的道路。每个人都有一条自己的西游路,我们都在往西走,到了西天,大家就虚无了,就同归来路了,所有人都不可避免要奔向那个归宿,你没有办法选择,没办法...

19874723292悟空传读后感
吴战晴答:作者今何在用自己的方式解释世界,吝啬的语言,跳跃的思维,我们无法想象他写下悟空和九州时悸动的情感。这可能是他无意之间宣泄自己的情感,但不管怎样,他创作出了这一部震撼人心的巅峰之作。这大概就是他的巅峰吧,恐怕他以后再难有超过这次的灵感了。不过这也不要紧,有此一部《悟空传》足矣。 读惯了《西游记》,...

19874723292《悟空传》到底是怎样一本书
吴战晴答:作品命题就包含着丰富的哲理性。《悟空传》来自于主角之—孙悟空的名字,如果说“三教归一,借发掘自我的生命根性去体悟天地玄奥的文化思路是《西游记》作者汲取当时的文化思潮而创造神话世界的基本思路,那么《悟空传》则容纳了中国传统思想的释和道的精神,并受到西方思潮中的虚无主义和游戏精神的影响,表达了现代人的...

19874723292《悟空传》带给我们怎么样的体验呢?
吴战晴答:每一段配乐都与故事本身融为一体,从视觉到听觉都让观众沉浸在很享受的状态。任何图书改编成的影视剧都会有一些原著粉来黑改编后的作品,但作为《悟空传》的原著粉,我是很欣赏这部电影的。如果非要说这部电影打动我的地方是哪里,我想是孙悟空不服输的精神,这和当年书中给我的感觉是一致的。

19874723292悟空传读后感600字
吴战晴答:这可能是他无意之间宣泄自己的情感,但不管怎样,他创作出了这一部震撼人心的巅峰之作。这大概就是他的巅峰吧,恐怕他以后再难有超过这次的灵感了。不过这也不要紧,有此一部《悟空传》足矣。作为一本网络小说,我本不应该把它抬升至“经典名著”,但我却不得不写这一篇文章,否则,这一腔的愤懑又...


(编辑:康沫命)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