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请问:黎姓的来源与现在的散集分布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一、姓氏源流 黎姓源出有四: 1、 出自九黎的后裔。

据《风俗通义》等所载,九黎,古时为我国南方土生土长的庞大种族之一,相传为少昊(传说中古代东夷首领)金天氏之时的诸侯。

黎曾被封为北正(一说火正)官,掌管民事,其后裔有以字为氏,称黎氏。

2、 出自黎国后裔。

据《元和姓纂》等所载,商时有诸侯国--黎国,一个在今山西长治县西南,商末被周文王所灭;另一个在今山东郓城县西。

这两个黎国的子孙,后以国为氏,姓黎。

又据《风俗通义》所载,这两个黎国均为古部落“九黎之后”。

3、 出自帝尧的后代。

据《元和姓纂》等所载,商末为周文王所灭的黎国,在周武王分封诸侯时,被封给帝尧的后裔,赐爵为侯,并且仍然沿用黎国的名称。

春秋时黎国迁都于山西黎城县东北的黎侯城,后为晋国(在今山西西南部)所灭,其子孙后以国为氏而姓黎。

又据《路史》所载,古黎国被周文王勘平,武王克商后,封商汤后裔于黎国,后有黎侯丰舒,其子孙有黎氏、犁氏。

着一支出自帝尧后裔的黎姓人家,史称黎姓正宗,后来成了整个黎氏家族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

是为山西黎氏。

4、 少数民族改姓为黎。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后魏有代北鲜卑族复姓素黎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为汉字单姓黎氏,是为河南洛阳黎氏。

得姓始祖:丰舒。

丰舒系商汤后裔。

商时有诸侯国——黎国,商末,西伯姬昌攻灭黎国,武王克商后,大封天下,封成汤后裔于黎国,赐为侯爵,其后有黎侯丰舒。

丰舒之后,子孙有以国为氏者,称黎氏,尊丰舒为得姓始祖。

[编辑本段]二、迁徙分布 黎姓早期发源地当是今山西黎城县东北一带,即春秋时黎国都城所在地。

早在战国时期,黎姓或因仕宦而处,或因避难而居,西入陕西,东向山东、河北,南徙江苏、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

另据史料记载,此期有梁(今陕西省韩城)人黎喁迁居江右(今江西省)。

汉时,有黎朱苍任长沙(今属湖南省)相,其后代在湖南发展繁衍。

魏晋南北朝,迫于北方战乱,黎姓族人大批南迁,南方黎姓随之而昌盛起来,一直到后代各个时期。

据《黎氏族谱》所载,南朝齐有黎侨因功封永乐侯,被奉为明州(今浙江省宁波市)始祖。

唐到五代时期,黎姓更广泛地分布于南北方各个区域,其发展出现了些新特点。

黎侨一支传至黎干时,在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发展成为望族,于是此支黎姓以“京兆”为郡望堂号,尊京兆尹黎干为开基始祖。

黎干之子黎度,任虔化(今江西省宁都)县令,为宁都开基始祖。

黎度之孙黎祚,后晋时任职河南(今河南省洛阳)太守。

宋代时,黎姓有徙居福建上杭、宁化者。

此时,史册所载黎姓名人渐多起来,说明黎姓势旺较之前代达到一个新的程度,黎姓繁茂于以往任何时期。

宋末元初,有黎天麟自福建迁居广东梅州程乡(今梅县),被视为入粤始祖。

其后子孙有迁居广东丰顺、陆丰等地者。

明代有山西大槐树黎姓迁居于湖北、湖南、河南等省。

清代乾隆年间,有广东、福建籍黎姓入居台湾,进而徙于海外。

今日黎姓尤以湖南、广东、江西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黎姓约占全国汉族黎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

黎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九十二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九。

[编辑本段]三、历史名人 黎嶷:河间莫阝县(今河北省任丘)人,南北朝时北魏将军,因战功被赐爵容城县男,加鹰扬将军。

黎侨:南北朝齐时明州(今浙江省宁波市)人,因战功被封为永乐侯。

黎干:唐代戎州(今四川省宜宾)人,曾任谏议大夫,京兆尹。

善星纬术。

黎錞:广安(今属四川省)人,宋代庆历进士,苏轼所作《远景楼记》中评其为:“刚而仁明,正而不阿”。

黎明:宋代长沙(今属湖南省)人,以孝友信义之高品受人赞赏。

黎宿:宋代东莞县人,为人敦厚,重礼义。

其割股为亲人疗病的事迹,受朝廷表彰,为世人传颂。

黎贯:明代从化人,正德年间进士,著有《台中稿》、《西巡稿》、《传闽稿》等文集。

黎淳:湖南省华容人,明朝天顺年间状元,官至南京礼部尚书。

黎恂:贵州遵义人,清代文学家。

清心淡泊,用心治学,尤长于诗。

黎简:清代广东省顺德县人,著名书画家,擅画山水,画法得元代四大家之妙。

黎景熙:北周河间郡莫阝县(今河北省任丘)人,善书法,知玄象,以雅好读书,著述不怠见称,官至车骑大将军。

黎靖德:宋代永嘉县(今属浙江省)人,曾任沙阳主簿。

其博学能文,主持编修过《沙阳县志》,著有《朱子语类》。

黎子云:宋代儋州(今广东省儋县)人,家贫好学,常与弟载酒见苏轼,轼题其别墅名曰:“载酒堂”。

黎公真:元代时任甘泉令,有仁政,深受百姓拥戴,时民画其像于学舍,以表思念。

黎遂球:番禺(今广东广州市)人,明代诗人,亦擅绘山水。

黎民怀:从化(今属广东省)人,明代著名诗画家,擅长诗、书、画,时称“三绝”。

黎庶昌:贵州省遵义人,清末外交家、散文家。

历任驻英、法、德、日四国参赞,又为出使日本大臣。

著有《拙尊园丛稿》,编有《续古文辞类纂》。

黎元洪:湖北省黄陂人,历任湖北军 *** 鄂军大都督、南京临时 *** 副总统、北洋军阀 *** 总统等职。

黎锦晖:湖南省湘潭人,现代著名音乐家,首创了儿童歌舞和儿童歌舞表演曲这两种崭新艺术形式,曾创办“中华歌舞专修学校”。

主要作品有儿童音乐《好朋友来了》、《老虎叫门》等。

黎锦熙:语言文字学家,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字劭西(1890-1978)。

长沙府湘潭人。

1911年湖南优级师范学堂毕业,后任《长沙日报》总编辑、省第一师范教员等。

1920年起,任北京女子师大、湖南大学等校教授,讲授国语文法,对语言文字科学深有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后,任北京师大中文系主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常委等职。

著有《新著国语文法》、《中华新韵》、《国语新文字论》等。

[编辑本段]四、郡望堂号 1、郡望 京兆郡: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职掌相当于郡太守,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西安市西北),相当于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地。

三国魏辖区改称京兆尹,改官名为太守。

此支黎氏,开基始祖是唐京兆尹黎干。

九真郡:公元前三世纪末,南越赵佗置郡。

公元前111年入汉,相当于今越南清化、河静两省及义安省东部地区。

宋城郡:隋时此地为雎阳,是宋朝的治所,宋时改雎阳为宋城,为今河南省商丘县南。

2、堂号 载酒堂。

宋朝时,黎子云兄弟家贫好学。

苏东坡曾去访问他们兄弟,子云和弟弟也经常载酒(带着酒)去拜访苏轼,向他请教。

苏轼在他们兄弟的大门上题了一块匾叫“载酒堂”。

此外,黎姓的主要堂号还有:“京兆堂”、“九真堂”、“宋城堂”、“载酒堂”、“新安堂”、“敦本堂”、“礼序堂”等。




13729991800请问:黎姓的来源与现在的散集分布
史琦黛答:丰舒之后,子孙有以国为氏者,称黎氏,尊丰舒为得姓始祖。[编辑本段]二、迁徙分布 黎姓早期发源地当是今山西黎城县东北一带,即春秋时黎国都城所在地。早在战国时期,黎姓或因仕宦而处,或因避难而居,西入陕西,东向山东、河北,南徙江苏、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另据史料记载,此期有梁(今...

13729991800黎姓起源和来历
史琦黛答:主要分布于江西、广东,这两省黎姓大约占黎姓总人口的67%;其次分布于湖南、四川、湖北,这三省集中了黎姓总人口的21%。宋、元、明600余年,黎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向东南迁移。

13729991800黎姓起源和来历
史琦黛答:黎姓起源可追溯至商代和西周时期的黎国,其人民九黎族的后代,九黎是古时中国南方的土著民族之一。据传,九黎的祖先黎,曾是远古东夷首领少昊金天氏时期的诸侯,并被封为火正,负责民事。他的后裔中有以他的名字作为姓氏,从而形成了黎姓。黎姓在《尚书》中被提及,其中“西伯(周文王姬昌)戡(战胜...

13729991800黎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
史琦黛答:黎姓迁徙分布 黎姓早期发源地是山西黎城县东北。战国时期,黎姓开始向山东、河北、江苏、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迁徙。南朝齐时,黎侨被封为永乐侯,其后代在浙江宁波发展,成为明州始祖。唐代,黎姓在湖南、四川等地发展。宋代,黎姓开始出现在福建上杭、宁化。明清时期,黎姓的迁徙更为广泛,广东、福建...

13729991800黎姓的来源
史琦黛答:黎姓来源于姬姓、己姓、姜姓、地名和少数民族等。1、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邾国大夫邻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在大夫邻子的后裔子孙中,有称倪黎氏者,其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黎氏、朱氏、倪氏等,世代相传至今。2、源于己姓。出自春秋时期莒国君主黎比公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在黎比公的后裔...

13729991800黎氏-姓黎的名人-黎姓起名字-黎姓的起源与家谱
史琦黛答:宋、元、明600余年,黎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向东南迁移。当代黎姓的人口已近200万,排在第一百零三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6%。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东、广西两省区,大约占黎姓总人口的46%,其次分布于江西、四川、湖南、安徽、海南、贵州、重庆、湖北,这八省市又集中了44%。...

13729991800最早黎姓的历史来源是什么?
史琦黛答:冀(今属河北)”。到汉朝时,黎姓还有迁居江西、湖南的。至魏晋南北朝时,由于北方战乱,黎姓家族再次南迁,并在以后的时间里也主要繁衍迁徙于南方各地,浙江、福建也有黎氏迁居。宋、明以后,黎姓逐渐遍布全国各地,但仍以南方分布最多。换言之,历史上,黎氏是我国较典型的一个南方姓氏。

13729991800黎姓起源和来历
史琦黛答:当代黎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东、广西两省区,大约占黎姓总人口的46%,其次分布于江西、四川、湖南、安徽、海南、贵州、重庆、湖北,这八省市又集中了44%。广东居住了黎姓总人口的29%,为黎姓第一大省。长期以来,学界多认为西周黎国是商代子姓黎国的延续。随着山西黎城县黎侯墓地青铜器的出土...

13729991800百家姓《黎(lí)》姓起源
史琦黛答:二是源自子姓。商武丁灭祝融之黎而封其子于黎(其地在今山西省长治一带),商末为武王所灭,其后人也以国为氏而姓黎。三是他族改姓者。【变迁分布】早期活动在今山西、河南、湖北一带,后在京兆郡(今陕西西安)形成黎氏望族。宋代时期,分布在湖南、四川、江西的黎姓较多。明代时期,则在江西、...

13729991800黎姓的起源是什么
史琦黛答:此外,据《路史》记载,古黎国被周文王平定后,武王克商,将商汤的后裔封于黎国,他们的子孙有黎氏和犁氏。4. 少数民族改姓为黎。南北朝时期,后魏有代北鲜卑族复姓素黎氏,迁至洛阳后改为单姓黎氏。黎姓最早分布在今天的山西省黎城县一带。战国时期,黎姓开始向外迁移,分布至陕西、云南、山东...


(编辑:柳都伟)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