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锦言”金句话健康第三天-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与身体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7
古典医籍记载:“人有五脏化五气,心生心生喜怒悲恐忧”。

心:“在感为喜”、肝:“在感为怒”、脾:“在感为思”、肺:“在感为忧(悲)”、肾:“在感为惊恐”。肺腑气机的失常就会出现“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思则气结”、“恐则气下”、“惊则气乱”的变化。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曾指出:“莫忧愁、莫大怒、莫悲伤、莫大惧、莫大笑,无汲汲于所欲、无悄悄怀忿恨,若能无犯者,则得长生也”。

从古至今, 养生 家及医学家都把“情绪调节作为治病的良药”,认为:“行宽 心和是一药、心静 意定是一药、忿恨自制是一药、解散思虑是一药、恬谈宽舒是一药”。清代医学家程履新曾指出:“大凡病原七情而起,还须以七情胜服以调之;时者不语、徒恃医药,则轻者增重、重者垂危矣!”


17345125877“锦言”金句话健康第三天-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与身体
从胁柳答:心:“在感为喜”、肝:“在感为怒”、脾:“在感为思”、肺:“在感为忧(悲)”、肾:“在感为惊恐”。肺腑气机的失常就会出现“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思则气结”、“恐则气下”、“惊则气乱”的变化。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曾指出:“莫忧愁、莫大怒、莫悲伤、莫大惧...

17345125877喜怒忧思悲恐惊,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从胁柳答:泛指人的七情。可以用来说明七情之苦,也可借之表达一时之间的情感复杂变化。


(编辑:孔律追)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