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1906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做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他用一束质量比电子大很多的带正电的高速运动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在物质结构研究的历史上,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结构有核模型的是: A.道尔顿 B.卢瑟福 C

B 本题属于识记题。1808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1904年汤姆生提出了一个被称为“西瓜式”结构的原子结构模型;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做了一个实验:用一束质量比电子大很多的带正电高速运动的粒子轰击金箔,结果是大多数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还有极少数的粒子被反弹了回来。据此他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由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故正确答案为B。

C A、根据题意:α粒子带正电荷,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说明原子核带正电荷;故选项说法错误.B、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金原子中有一个很大的空间,原子不是一个实心球体;选项说法错误.C、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说明金原子中有体积很小、质量大的原子核;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的“α粒子散射实验”,无法得出原子核的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

1、说明原子内有很大空隙
2、说明α粒子受到排斥力的作用
3、说明原子核内部有一种质量很大,体积很小,且带正电的物质
4、不能得出原子核的精细结构


187155877091906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做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他用一束质量比电 ...
莘欧储答:1、说明原子内有很大空隙 2、说明α粒子受到排斥力的作用 3、说明原子核内部有一种质量很大,体积很小,且带正电的物质 4、不能得出原子核的精细结构

18715587709卢瑟福怎样得到原子中有正电荷的?
莘欧储答:自从电子发现以后,1906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做了著名的 α粒子散射实验,即让一束平行的α粒子穿过极薄的金箔时,他发现穿过金箔的α粒子,有一部分改变了原来的直线射程,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偏转,(说明受到斥力)。还有少数α粒子(大约一万个中有一个),好像遇到某种坚实的不能穿透的东西而被折回。卢瑟...

18715587709发现原子核结构的实验叫名字,是谁做的
莘欧储答:1912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根据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绝大多数α粒子仍沿原方向前进,少数α粒子由于撞击到了电子发生较大偏转,个别α粒子偏转超过了90°,有的α粒子由于撞上原子核所以偏转方向甚至接近180°。该试验事实确认了:原子内含有一个体积小而质量大的带正电的中心,这就是原子核模型的来历。

18715587709原子核之父是谁?
莘欧储答:原子核之父——卢瑟福  被称为原子核之父的英国科学家卢瑟福(1871—1939),是开辟科学新 时代的少数几个人之一。1899年,28岁的卢瑟福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钍”和新型放射线;1902年他又发现一种原子可以蜕变为另一种原子,否定了 原子永远不变的旧观念,荣获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

187155877091911年,卢瑟福做的α粒子试验
莘欧储答:结论:正电荷集中在原子中心。卢瑟福从1909年起做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实验的目的是想证实汤姆孙原子模型的正确性,实验结果却成了否定汤姆孙原子模型的有力证据。在此基础上,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为了要考察原子内部的结构,必须寻找一种能射到原子内部的试探粒子,这种粒子就是从天然放射性...

187155877091919年科学家卢瑟福用氦原子核轰击氮原子核,他如何做到的呢?_百度知 ...
莘欧储答:△ 1919年,卢瑟福做了用α粒子轰击氮核的实验。他从氮核中打出的一种粒子,并测定了它的电荷与质量,它的电荷量为一个单位,质量也为一个单位,卢瑟福将其命名为质子。△ 卢瑟福发现了原子核,建立了原子的“核式模型”,或称“行星模型”。其α粒子散射实验过程如下:1911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

1871558770920世纪初,英国科学家卢瑟福提出了什么?
莘欧储答:20世纪初,英国科学家卢瑟福通过α粒子轰击金箔的大角度散射实验,首次证实了原子的存在,并据此提出了新的原子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在外面环绕的电子所组成,不同元素的原子核大小和电子的数目各不相同。

187155877091909年,著名科学家卢瑟福在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
莘欧储答:这就是光线.其箭头的方向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这种研究方法叫建立模型法.故B正确.C、利用水流与电流的相似性,用电流来描述水流,这种方法叫类比法,故C错误.D、用一个电阻来代替两个电阻,起到的效果相同,这种研究方法叫等效替代法,故D错误.故选B.

18715587709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是
莘欧储答: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是欧内斯特卢瑟福,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英国科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以表彰他揭示原子奥秘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他关于放射性的研究确立了放射性是发自原子内部的变化。放射性能使一种原子改变成另一种原子,而这是一般物理和化学变化所达不到的;这一发现打破了元素不会变化的传统...

18715587709英国科学家卢瑟福通过什么实验,提出了原子的什么结构模型
莘欧储答:英国科学家卢瑟福通过(a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卢瑟福(1871年8月30日 --- 1937年10月19日),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在放射性和原子结构等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通过α粒子为物质所散射的研究,无可辩驳的论证了原子的核模型,因而一举把原子结构的研究引上了正确的轨道,于是...


(编辑:贡功要)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