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陀怎样度过了他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天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5-31
佛陀一天的时间一般是怎样度过的,佛教网

佛陀一天的时间分成五个部份:上午,下午,第一时夜,中时夜,后时夜。
一、上午时分至午时前,佛陀结束饭食。饭后,他给信众作一些简短的开示.授予三皈五戒。如果有人在修行方面已有基础,佛陀就给他指出一条成就圣果之道。如果有人要求出家,他就给他们授戒,最后回到自己的寮房。
二、下午时分;给众生说法。到了晚上,成群结队在家信徒前来聆听佛法。
三、第一时夜:每晚六点至十点,佛陀专门来指导众比丘。
四、中夜时分:夜里十点至零晨二点,凡夫俗眼见不到的天人,梵天等诸神众来到佛前,听讲佛法。
五、后夜时分:早上二点至六点,又分成四个时期:
1、第一个时期,佛陀在附近来回散步,这是一种适量的身体锻练。
2、三点至四点,佛陀正念右卧。
3、四点至五点,佛陀深入阿罗汉之境,享受涅槃之乐。
4、五点至六点,佛陀深入大悲之喜,以大慈之心照耀众生,滋润他们的心田。
佛陀一天到晚都在为僧团的事情操劳着。于众人不同。他夜里只休息一个小时。在凌晨整整两个小时中,他以无限慈爱之心彻遍大干世界,给诸有情带来幸福。他甘愿清贫简朴的生活,托钵乞食而不给任何入增添麻烦。一年之中,有八个月的时间,教化十方,宣说佛法,不辞辛劳地为大众谋利益。

无 参考角度:角度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同样一个人,在别人眼里有各种不同的印象。生活中,面对形形色色的人,难免会遇到不喜欢自己的,最重要的是如何面对。如果我们像佛陀那样保持心灵的健康,选择拒绝,我们又怎会受影响呢? 如果我们一味地在乎别人的想法或说法就会失去自主权。角度二: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与人交往如同一面明镜,它将你对待他的态度如实反射到你身上。路人不喜欢佛陀,用尽各种方法污蔑佛陀,最后自取其辱。倘若路人能够以礼待佛陀,慢慢发掘他人身上的优点,那么他人就会心存感激之心,回报自己的也将是他人的尊重。角度三:做人要机智。现实社会中,有些人的污蔑、讥讽,会令你一腔怒火。如果你失去理智,用过激的方法去解决问题,那只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罢了,真正受害的还是你自己。佛陀在面对不喜欢自己的人的污蔑时,并没有不经思考地去与路人争吵,而是运用自己的了智慧,巧妙地化解了矛盾。角度四:学会拒绝(或正确看待)。“礼物”人人都曾收到过,那些恶意的“礼物”,我们应该学会去拒绝。面对外界不正确的议论、批评,我们也要正确看待,不能偏激也不能让虚荣蒙蔽双眼。正确地看待了,心情也就澄澈了。就像佛陀面对路入的污蔑,只把它像拒绝礼物一样还给别人,这就是佛陀的过人之处。角度五:说话的艺术,为人处世的技巧。好的语言能够给人以享受,带来快感;缺乏语言表达能力,常常会使人陷于不利地位。演说家能够通过丰富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念;商人能用犀利的语言为自己击败对手;律师能够用理论维护辩护人的利益。佛陀面对出言不逊的人是用机智的语言回赠了他的污蔑,他利用说话的艺术,巧妙地解决了自已的尴尬处境。

《大般涅盘经》就是佛陀最后一天的事迹以及佛陀在人间最后的说法。经文中记载的二月十五日,就是现在寺院每年都会纪念的“涅盘日”。以下是涅槃经中的开头经文(北凉昙无谶法师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尸那国,力士生地,阿夷罗跋提河边,娑罗双树间,尔时世尊,与大比丘八十亿百千人俱,前后围绕,二月十五日临涅槃时,以佛神力,出大音声,其声遍满,乃至有顶,随其类音,普告众生,今日如来、应、正遍知,怜愍众生,覆护众生,等视众生,如罗喉罗,为作归依,屋舍室宅,大觉世尊将欲涅槃,一切众生若有所疑,今悉可问,为最后问……




17626141992佛陀怎样度过了他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天
俞旭谢答:《大般涅盘经》就是佛陀最后一天的事迹以及佛陀在人间最后的说法。经文中记载的二月十五日,就是现在寺院每年都会纪念的“涅盘日”。以下是涅槃经中的开头经文(北凉昙无谶法师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尸那国,力士生地,阿夷罗跋提河边,娑罗双树间,尔时世尊,与大比丘八十亿百千人俱,前后...

17626141992释迦牟尼佛是怎么死的
俞旭谢答:释迦牟尼佛是得痢疾死亡。生命的最后一年,释迦牟尼在摩揭陀国的王舍城住了一段时间。从灵鹫山回故国迦毗罗卫,是他最后的旅途。然而他在返回故乡的途中逝世了。八十岁时,佛陀在毗舍离城坐雨安居,宣布将在三个月后般涅槃,偕弟子向西北行走,后食用铁匠纯陀(又译准陀、真达、周那)奉献的世间奇...

17626141992上帝问三个人“到了人世间你准备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第一个人回答说...
俞旭谢答:回答:我小时候在台湾念书。 作文都要引用名人的话。有关这方面,最常被引用的是蒋介石的两句话: 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宇宙继起的生命, 生活的目的在于增进人类全体的生活。 在美国念研究所的时候, 常常听人们这么说: What you are is a gift from God, What you become is a gift to God. 天才糟蹋...

17626141992关于佛的故事··
俞旭谢答:女孩变成了一棵大树,立在一条人来人往的官道上,这里每天都有很多人经过,女孩每天都在近处观望,但这更难受,因为无数次满怀希望的看见一个人走来,又无数次希望破灭。不是有前五百年的修炼,相信女孩早就崩溃了!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女孩的心逐渐平静了,她知道,不到最后一天,他是不会出现的。...

17626141992如何对不信佛的人做临终开示,让他(她)能够信受弥陀救度,信佛念佛,发愿...
俞旭谢答:第一类 临终前已经没有正常意识的:1.完全丧失意识,只有一口气在,家人朋友真诚助念,或以念佛机助念 2.有意识在,但自身不能表达,一定先要通过各种手段理解并完成他(她)的意愿,然后他就能相信你的话,老实念这句佛号 第二类 临终前意识清醒的 1.有病苦的人,会极大的表达自己对于亲人的依赖...

17626141992陀思妥耶夫斯基
俞旭谢答:【木心:历史中最打动我的两颗心,一是耶稣,二是陀氏】他的人生,要是换个人,可能没法承受。人世间所有不幸,他都尝了一遍: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被农奴打死了;他非常穷,极其穷,写的第一本书就叫《穷人》,写完后一下子变成俄罗斯最重要的作家;结果因为读了一封反农奴制的信,被推上刑场,...

17626141992我爸快八十岁了,一身病,现在身体越来越差。他一直在念佛,真希望他临终...
俞旭谢答:混过一天算一天。这种开发部 最危险,临终你做不了他们的主,他可做得了你的主,定危害将你送到“好”的去处。因此,家中业缘木求鱼问题,也是你能否往生的一大因素!如果我们现在就能看破生死,无休止信切愿意,求生净土,一切障碍都必须可以顿时化为乌有。你也一定是一位自在往生之人。(二)什么...

17626141992如果世界只剩最后一天,你会选择和谁度过?为什么?
俞旭谢答:假如我的生命只剩下最后一天,我会一个人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泡上一杯香茗,坐在书桌前,给自己最爱的人写上一封信。信中我要告诉他我是多么地爱他,不愿意离开他,但同时也要表达出自己对待死亡的泰然,告诉他以后一定要好好地生活,好好地珍惜生命的每一天,每一分钟。还要给家人、亲朋好友写上...

17626141992名一往来的斯陀含再来人间有什么习性?会不会因为遇到恶缘作恶导致入恶道...
俞旭谢答:因为天堂寿命特长,所以,在天堂命终下生人间,此时,人间往往是无佛时代。在无佛时代,已经没有佛法了。但斯陀含依靠宿世的善根,通过观察十二缘起,而证辟支佛,也叫做:独觉。这就是:独觉的由来。证独觉以后,入涅槃。当然,斯陀含下生人间时,也有可能是有佛时代,(虽然这种机会极少)。此时,...

17626141992提问,那位帮我详细解说一下佛经中的天人
俞旭谢答:这样的一种力量,临终之后,他的神识就生长在须弥山的山顶,超日月。因为日月是居在须弥山的半山腰,所以他已经是住在日月之上。这在日月之上,当然日月照不到,所以他身上自己有光明,他也不需要日月。居在人世间之顶,他是地居天的最后一天,因为下一个焰摩天就是空居天,他就不住在地上。玉皇大帝是忉利天主,与...


(编辑:于蕊怪)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