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里主观和客观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9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解释主观,客观,内因,外因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客观是绝对存在的,主观依赖于客观而存在,但同时又可以超越(不是脱离)客观而存在。简单的说,你看到一个苹果,你脑子里会有苹果的概念。但即便你脑子里没有苹果的概念(若你从来就不知道苹果为何物),这个苹果依然在你面前,不论你能否意识到这个苹果的存在。此外,你或许可以由苹果联想到iphone手机,这就是主观对客观的超越。客观与主观的关系教育我们,做事情或解决问题,要达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但必须以客观为出发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内因是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能够影响事物发展的进程。通俗说,若你天生就具备成为政治家的潜质(基因),但后天却缺乏培养,也恐难成为政治家。同样的,若你天生就不是成为一名政治家的料,即便后天如何培养,也恐难成为政治家。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教育我们,做事情或者解决问题,要把内因和外因统一起来,但必须以内因为根本。
要细说的话,还可以说很多。可以专门找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来看,里面说的很清楚,结合自己的经历来理解,一般都能理解的。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主观,指人的意识、思想、认识等; 客观,指人的意识之外的物质世界或认识对象。 主观就是人类大脑活动的各种产物。客观就是大脑活动以外存在的各种事物。当主观认识客观存在时,首先要通过感觉把客观信息转变为神经信息。客观信息的是否存在是确定客观存在的唯一标准。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内因是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即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外因是指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即事物外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成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因。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又统一又斗争,则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内因和外因作为同时存在的内部和外部的联系,都对事物发展发生作用。
希望能帮助您!

主观与客观
主观,指人的意识、思想、认识
等;客观,指人的意识之外的物质世
界或认识对象。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问题,是认识论中的基本问题。唯
心主义颠倒主观与客观的真实关
系,提出主观决定客观,否认客观的
独立性和主观对于客观的依赖性。
机械唯物论虽然承认客观的独立性
及其对主观的决定作用,但不懂得
主观对客观的能动性和反作用。辩
证唯物主义全面科学地解决了主观
与客观的关系问题,认为主观与客
观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客观不依赖
于主观独立存在着,客观决定主观,
主观能动地反映客观和反作用于客
观,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或阻
碍作用。并指出主观与客观在实践
基础上的统一、一致,不是僵死的,
而是一个过程。由于客观事物本身
的复杂性及其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
之中,由于主观认识受社会历史条
件、阶级地位(在阶级社会中如此)
和科学知识水平等等的限制,使主
观认识常落后于客观实际,主观与
客观之间常产生矛盾,这个矛盾,只
有经过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包
括失败的教训),才能逐步做到主观
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邓小平
强调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
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
合,就是实事求是。”(《邓小平文选》
第2卷第364页)有时亦用主观指认
识上的主观片面,不从实际出发,主
观地看问题;用客观指观察、认识的
客观性,从客观实际出发,客观地看
问题。

主观就是人类大脑活动的各种产物。客观就是大脑活动以外存在的各种事物。当主观认识客观存在时,首先要通过感觉把客观信息转变为神经信息。客观信息的是否存在是确定客观存在的唯一标准。
你说得从主观角度看与从客观角度看,都是人在看问题,都属于人脑的主观活动。它们与通常说的主观与客观不是一回事。
在你说的含义下:从客观角度看问题,就是要求一个人主观想象不要太多,要多以客观存在为依据。从主观角度看问题,就是要求一个人可以任意发挥自己的想象,不必过多拘泥于客观事实。
而我们通常说的客观,是指存在于人意识以外的东西。例如客观存在,是指存在于人意识以外的各种事物。包括人体的结构,人的大脑结构和人存在着意识等事实。再例如客观规律,它是指不由人的意识活动控制的制约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我们通常所说的主观是指人的认识活动,是指以大脑为核心以感觉为外围的认识能力。主观就是意识活动。
由于“主观存在”与“客观存在”有相互转化作用,因此没有主观存在这个概念,就会出现你说的“没有什么是彻底客观的,也没有什么是完全主观的”这种说不清的现象。但是引入了主观存在这个概念后,凡是由主观产生的东西就属于主观,凡是不依人的意识活动而存在的东西,就属于客观。当一个事物处于主观存在状态时,它还属于主观,当它转化为客观存在后,它就属于客观。分不清的现象就不会再出现。

主观和客观
①主观指人的意识、精神;客观指人的意识以外的物质世界,或指认识的一切对象。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观和客观是对立的统一。客观是不依赖于主观而独立存在的,主观能动地反映客观,并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
②客观指人的认识从实际出发;主观指人的认识不从实际出发,即主观性。

其实你可以简单的理解
所谓客观,就是事实,怎么着都对的。例如180CM高的人就是180CM高的人

而主观,则是人的想法和感受,例如180CM对于姚明的主观感受就是矮,可对于潘长江就高。

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把筷子放进盛满水的碗里,不讲科学,只按我们的主观认知,我们看到的是筷子弯了;但是客观事实上是筷子仍然是直的。通俗了讲,主观是“我认为怎么怎么样”,完全出自于你的大脑意识。客观是事实。

爱因斯坦的进化论 自己看去吧


13053144236马克思主义哲学里主观和客观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陶冒琼答:主观就是人类大脑活动的各种产物。客观就是大脑活动以外存在的各种事物。当主观认识客观存在时,首先要通过感觉把客观信息转变为神经信息。客观信息的是否存在是确定客观存在的唯一标准。你说得从主观角度看与从客观角度看,都是人在看问题,都属于人脑的主观活动。它们与通常说的主观与客观不是一回事。在你...

13053144236什么叫客观世界?什么叫主观世界?
陶冒琼答:它认为世界的本原不是人的主观精神,而是由超空间的客观存在的精神决定的,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这种精神实体的派生物或表现。客观唯心主义的荒谬之处在于以哲学化的方式承认“宗教创世说”,其所谓的客观精神不过是上帝的别名。例如,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物质世界是绝对...

13053144236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解释主观,客观,内因,外因的?
陶冒琼答:主观,指人的意识、思想、认识等; 客观,指人的意识之外的物质世界或认识对象。 主观就是人类大脑活动的各种产物。客观就是大脑活动以外存在的各种事物。当主观认识客观存在时,首先要通过感觉把客观信息转变为神经信息。客观信息的是否存在是确定客观存在的唯一标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内因是事物...

13053144236主观和客观是什么意思
陶冒琼答:主观和客观是哲学和认识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用来描述现实和知识的属性。主观性是指个体的主观意识、观点、感受或体验。主观性与个人的观点、情感、信仰和直觉相关联。它基于个体的主观体验和主观解释,因此可以因人而异。例如,一个人的喜好、情绪、审美观点、个人信仰等都属于主观领域。客观性则是指独立...

13053144236哲学上的客观和主观是什么意思?
陶冒琼答:客观就是不论自己是不是知道、怎么想,它都存在。比如屋里有把椅子,你不在屋里时,椅子仍旧是存在的,不会因为你离开了就它消失。主观就是自己想到的、认识到的。比如你在吃糖,别人并不会感觉到甜味。

13053144236请问哲学上说的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什么意思,能不能举个...
陶冒琼答:哲学上的主观与客观是指人的意识与客观物质世界的关系。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指的是人的主观意识必须与客观物质世界的发展变化相一致,即人的认识必须与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相符合。例如,在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观察、实验等手段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形成科学理论。当新的科学理论能够成功地预测和解释新的实验...

13053144236主观意识和客观意识是什么意思
陶冒琼答:主观意识和客观意识是哲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指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方式。主观意识是指个体对于事物的主观感受和体验,是基于个人经验、情感和价值观念所形成的认知模式。例如,人们对于美丽、幸福、爱情等主观感受的体验都属于主观意识范畴。主观意识是由个体感知、思考和记忆等心理过程所构成的,是...

13053144236客观和主观有什么区别
陶冒琼答:客观是指客观事实、真相或现实情况,与个人主观意识无关。客观的判断与个人的主观观点无关,只考虑事物本身的属性、规律和存在状态。客观事实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客观存在性,不受个人主观意识的影响。2.主观的含义与特点 主观是指个人的主观意识、主观感受和主观观点。主观在哲学中强调个体的主观观点、...

13053144236主观和客观是什么意思?
陶冒琼答:客观是事物的本来存在状态。从定义可以看出主观是人的思维体现,并不实际存在,客观是事物的状态,是实际存在的一种表现。这是主观和客观作为名词的时候的意思。此外,当主观和客观代表的是副词,作为状语的时候,代表的是一种看问题的态度。比如说:我们要客观地看待这次事件所造成的影响。此句中客观代表...

13053144236主观和客观这两种观点具体怎么理解
陶冒琼答:客观的定义:不以特定人的角度去看待事物,也就是事物本身的属性,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科学就是客观规律,无论什么人,按照科学规律的条件做,一定得到科学规律论述的结果,否则规律就被证伪,证明有漏洞,不应再称为科学规律。哲学定义:人类认识世界的方法和结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分为主观和客观两...


(编辑:裘食咸)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