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发展,和各个阶段的区别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有什么区别

1、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唯一物质性,也就是说世界万物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真切第一性的。人的意识是建立在物质世界基础之上的,是对物质世界的反应,是从属地位,是第二性的。
而且看待认识世界还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包括世界上的一些事物,要用全面的、客观的、联系上、科学的、充满矛盾的观点看世界及一切事物。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认识论观点。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主要体现于:
(1)物质和精神谁为第一性。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体,精神为属性;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本体,物质是属性。
(2)存在和意识。唯物主义认为存在在先,意识为派生的;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在先,物质是派生的。
(3)形而上学与辩证法。最先批判形而上学比较彻底的是温和怀疑主义者休谟,其次是康德彻底砍掉了形而上学和神学的脑袋,紧接着是黑格尔重新拾起形而上学,却用辩证法指出形而上学是幼稚的。到了我们的教材里面,形而上学特指孤立、静止等,所以片面;辩证法特指区别与联系、运动与静止等,故被教材认为全面。

扩展资料
唯物主义: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战国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东汉王充:“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南朝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明朝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天下唯器”,“道者器之道”,“无其器则无其道”。
唯心主义: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①主观唯心主义:世界由人的意识派生、决定。
宋朝哲学家陆象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明朝哲学家王阳明:“心外无物”。“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组合”、“观念的集合”。
②客观唯心主义:世界由某种神灵或不可捉摸的绝对观念及力量创造、决定。
宋朝哲学家朱熹:“理在气先。”
柏拉图:世界是“理念”的影子。
黑格尔: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
③宗教:上帝、神创造、神秘力量和支配世界唯心主义两种形式,虽有某些差别,但本质上是一致的。
结论:其认为,思维、意识是第一性的,存在、物质是第二性的,颠倒了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真实关系,背离了自然科学和人们的实践坐标,实践是科学的基础。以本体论划分,唯物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自然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
(2)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3)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中国而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了解国情,立足国情。
(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对中国而言,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唯物主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决定物质
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相对立的哲学基本派别。它对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作了正确的回答,承认宇宙统一于物质,精神或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客观物质世界离精神而独立存在,人的认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唯物主义通常总是反映先进阶级或集团的利益的。在中国,唯物主义的代表有战国时的荀子,东汉的王充,南朝的范缜,明清之际的王夫之,清代的戴震等。在西方唯物主义的发展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古希腊罗马的朴素唯物主义;十六—十八世纪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或机械唯物主义;十九世纪以来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心主义错误地回答了意识和物质即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唯心主义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
参考资料:http://info.datang.net/W/W0539.HTM

唯物主义从古至今经历了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科学唯物主义。
朴素唯物主义包括中国的五行阴阳、西方的气呀火呀水呀是万物的起源都属于这种观点。主要是把物质看做具体的物质。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孤立静止片面的看问题,具有机械性。非黑即白,绝对
科学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包括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什么样,怎么决定变化的三派个不相同)
唯心主义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唯心承认意识决定物质,但是意识是上帝呀神仙呀天呀老天爷呀的就是客观唯心。如果我心即天地,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那么意识就是主观的。
不管唯物还是唯心都是一元论。历史上只有笛卡尔是二元论,认为世界是意识和物质共同决定的,但是最后还是陷入了唯心主义的范畴。

以往认为,承认物质第一性的就是唯物主义,承认精神第一性的就是唯心主义。后经研究发现,这种说法本身就是唯心主义的。因为这种说法是以主观认识为依据来判断唯物还是唯心的,而不是建立在真正的客观基础之上的。或者说这个判断标准本身就是唯心的。另外,这个判断标准解释不了为什么许多信教的科学家(宗教徒都是百分之百的唯心主义者)在科学实验研究中却能创造出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来(科学理论都是唯物的)。
唯物的科学理论与唯心的哲学理论有些什么区别呢?经过仔细的对比分析发现,原来唯心主义理论都是建立在主观认识的基础上的,所描述的都是站在人的主观立场上所看到的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而唯物的科学理论则都是建立在事物本身的质和量的关系基础上的。比如,对水的认识,科学理论说水是H2O;而哲学理论只会说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永远说不清水到底是什么。显然,因为水分子本身就是由一个氧两个氢构成,因此科学理论的说法就是唯物的,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而哲学理论所说的只是人的主观感觉,是以主观认识为基础的,因而是唯心的。可见,只有以客观事物本身的质和量的关系为基础的理论才是真正唯物的。正因为建立在主观认识基础上的理论是唯心的,以往的哲学才有各种门派之分,对任何问题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而当代科学却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只要真正唯物地看问题,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不会有歧义。因为任何一个客观事物都是确定的,其运动演变也都遵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我不是搞哲学的,不能一一解答你的问题。
我在别人的问题中回答过类似的问题,粘贴过来给你做个参考吧。(个人见解,多有谬误,只为和大家交流)

唯心的观点我一直是不认同的,现在唯物的观点也已经名存实亡了。用唯物的手段得到了非唯物的结论,着听起来是不是有些荒唐?
著名的电子双缝干涉试验就是一个例子,按理说电子是粒子,通过双缝之后应该在挡板上产生两条明亮的线,但是试验结果却是产生了和光一样的干涉条纹。这也不难解释,因为电子还有波动性。那么如果将电子一个一个的发射过去就排除了电子之间的互相影响就应该能得到两条明亮的线了。可是结果让人意外,单个的电子也不是直直的穿过缝打在挡板上,而是穿过之后随机的落在挡板的一个位置上,过了一夜挡板上形成的还是干涉条纹。于是科学家决定用仪器对电子的行走路径进行观测,观测结果更让人意外电子居然规规矩矩的在挡板上打出两条亮线而不再是干涉条纹了,从波动性立即转为粒子性。似乎故意在掩饰自己的神秘。观察者会对试验产生影响?有待继续考证。还有就是日本江本胜的水结晶试验,人的意识可以改变水的结晶形状。结论就是人的意识也是宇宙的一部分,也一样会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来自美国量子力学科教片《我们到底知道多少》,百度视频里面很容易找到,有兴趣可以去看。)
事实上这么长时间以来信奉唯物主义的我们却一直不知道物质到底是什么。物质是怎么回事。我们一直在问:世界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原子早就被拆开了,它几乎是空的,几乎全部的质量都在原子核。原子核是质子和电子(中子=质子+电子)。电子几乎不是物质,一般认为它是波。组成质子的是夸克,夸克是怎么回事现在还是很神秘的,只有间接证据证明它的存在,但是它也不可能是组成宇宙的基本粒子。也有科学家认为夸克内部的空间是无穷大的,那不就等于说它是空的吗。我们所认识的物质从根本上讲是空的吗,是不存在的吗?
关于宇宙万有的本体,现在最好的科学解释就是弦论,弦是宇宙的本源,所有东西都是弦的震动现象,弦不是物质,所以它没有大小,轻重等等的概念,物质是它的震动现象,它的震动停止了,物质就没有了。科学家想用这种理论来解释已知的和未知的所以现象。
从此可以看出,唯心和唯物是在特定的认识程度上所产生的相对的区分方式,它是伴随现在科学的兴起而产生的,其定义也必然因为科学的进步和对世界的认识而改变,传统的唯物与唯心显然已经不科学了。我们需要从新看待这一切。

参考资料:科教片《我们到底知道多少》,纪录片《和谐拯救危机》,中科大校长朱清时在松竹书院的讲座
孙某先生 - 千总 四级 2009-7-11 10:05

唯物主义: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战国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东汉王充:"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南朝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明朝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天下唯器","道者器之道","无其器则无其道"。
唯心主义: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①主观唯心主义:世界由人的意识创造、决定。
宋朝哲学家陆象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明朝哲学家王阳明:"心外无物"。恩格斯"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组合"、"观念的集合"。
②客观唯心主义:世界由某种神灵或不可捉摸的绝对观念创造、决定。
宋朝哲学家朱熹:"理在气先。"
柏拉图:世界是"理念"的影子。
黑格尔: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
③宗教:上帝、神创造和支配世界唯心主义两种形式,虽有某些差别,但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都认为,思维、意识是第一性的,存在、物质是第二性的,颠倒了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真实关系,背离了自然科学和人们的实践经验。

你唯物主义里的分错了: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主要观点就是:金木水火土,气什么的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的主要观点就是: 原子粒子什么的 很机械化的。所以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叫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而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即是马克思主义,到目前来说是最科学的。
主观唯心主义的话;就是人的思想,感情,思维,主观精神。等等。。 客观唯心主义:神啊,佛啊,客观的一些观念!
二元论的话,它实际上是趋向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或者也可以说它实际上就是 客观唯心主义。一般现在都不太提了!!!

以上都是本人自己写的,绝不是复制黏贴的!


13995233179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发展,和各个阶段的区别
岑庞省答:唯心主义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唯心承认意识决定物质,但是意识是上帝呀神仙呀天呀老天爷呀的就是客观唯心。如果我心即天地,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那么意识就是主观的。不管唯物还是唯心都是一元论。历史上只有笛卡尔是二元论,认为世界是意识和物质共同决定的,但是最后还是陷入了唯心主...

13995233179唯物主义经过哪3个阶段
岑庞省答: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17世纪、18世纪的英国、法国唯物主义是建立在同时代的社会发展和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的,具有一定科学根据(机械力学)和论证。3、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的实践观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高度统一,是真正科学的、...

13995233179什么是自然观,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不同时期的特点及意义
岑庞省答:1、自然观介绍。所谓自然观,即人们对自然界存在、发展的普遍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等问题的看法和观点。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生产水平和科技发展存在差异,人们的自然观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着。受作出自然观的哲学家对物质与意识关系问题的理解不同影响,自然观也相应分为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心主义自然观。2、从古...

13995233179简述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它的历史形态、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它的基本...
岑庞省答: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类型,即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或本质归结为个人的感觉或意识。例如,18世纪英国哲学家贝克莱提出事物是“感觉的组合”、“存在就是被感知”,中国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就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典型代表。客观唯心主义则把世界的...

13995233179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有哪些基本派别
岑庞省答:唯物主义有三个发展阶段: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③辩证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3、唯心主义的定义和基本形式 唯心主义是同唯物主义相对立的哲学派别;它认为精神决定物质,精神是世界的本质。唯心主义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①在本体论方面,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

13995233179唯物主义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岑庞省答: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唯物主义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主张唯有精神才是万物本原的世界观。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精神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原,自然界、物、...

13995233179唯物主义跟唯心主义之间是如何发展的呀
岑庞省答:作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解释,他是理想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一个对立面。唯物主义有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区别,机械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由各个个体组成的,如同各种机械零件组成一个大机器,不会变化;辨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永远处于运动与变化之中,是互相影响,互相关联的。机械唯物论的代表人物是...

13995233179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岑庞省答:唯物主义是主张唯有物质才是世界的本原的世界观。其基本观点是:先有物质后有意识。宇宙发展史证明,在出现人和人的意识之前,自然界早已存在。意识是具有高度发展和组织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物质可以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相反,意识则不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意识是物质世界的反映...

13995233179唯物主义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岑庞省答:③不彻底性,即自然观是唯物的,但历史观是唯心的;近代形而上学的观点承认原子是世界的本原,但是在历史观上,认为上帝或者英雄人物创造了历史,这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是相悖的。因此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为半截子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它是以...

13995233179什么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它俩有什么不同?
岑庞省答:客观唯心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前427年—前327年),他把这种“客观”精神称为“理念”;中国南宋唯心主义哲学家朱熹(1130年—1200年),他把这种精神称为 “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1770年—1831年),他把这种精神称为“绝对观念”或“绝对精神”。唯物主义有...


(编辑:冀妍信)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