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悲咒是什么?第一句怎么念?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5
怎么念大悲咒的词

  大悲咒全文如下:
  (01)拼音:na mo he la da nu duo la ye ye
  经文:南 无 喝 啰 怛 那 哆 啰 夜 耶
  谐音:拿 磨 喝 拉 达 奴 多 拉 夜 耶
  (02)拼音:na mo wo li ye
  经文:南 无 阿 唎 耶
  谐音:拿 磨 喔 利 耶
  (03)拼音:po lu jie di shuo bo la ye
  经文:婆 卢 羯 帝 烁 鉌 啰 耶
  谐音:婆 卢 杰 帝 说 波 拉 耶
  (04)拼音:pu ti sa duo po ye
  经文:菩 提 萨 埵 婆 耶
  谐音:菩 提 萨 多 婆 耶
  (05)拼音:mo he sa duo po ye
  经文:摩 诃 萨 埵 婆 耶
  谐音:摩 诃 萨 多 婆 耶
  (06)拼音:mo he jia lu ni jia ye
  经文:摩 诃 迦 卢 尼 迦耶
  谐音:摩 诃 加 卢 尼 加 耶
  (07)拼音:an
  经文:唵
  谐音:安
  (08)拼音:sa po la fa yi
  经文:萨 皤 啰 罚 曳
  谐音:萨 坡 拉 罚 一
  (09)拼音:shu da nu da xia
  经文:数 怛 那 怛 写
  谐音:数 达 奴 达 下
  (10)拼音:na mo xi ji li duo yi meng wo li ye
  经文:南 无 悉 吉 栗 埵 伊 蒙 呵 唎 耶
  谐音:拿 摩 悉 吉 利 多 衣 蒙 喔 利 耶
  (11)拼音:po lu ji di shi fo la leng tuo po
  经文:婆 卢 吉 帝 室 佛 啰 楞 驮 婆
  谐音:婆 卢 吉 帝 室 佛 拉 棱 陀 婆
  (12)拼音:na mo nu la jin chi
  经文:南 无 那 啰 谨 墀
  谐音:拿 磨 奴 拉 紧 慈
  (13)拼音:xi li mo he po duo sha mie
  经文:酰 唎 摩 诃 皤 哆 沙 咩
  谐音:西 利 摩 诃 坡 多 沙 灭
  (14)拼音:sa po wo tuo dou shu peng
  经文:萨 婆 阿 他 豆输 朋
  谐音:萨 婆 喔 拖 豆输 朋
  (15)拼音:wo shi yun
  经文:阿 逝 孕
  谐音:喔 逝 运
  (16)拼音:sa po sa duo nu mo po sa duo nu mo po qie
  经文:萨 婆 萨 哆 那 摩 婆 萨 哆 那 摩 婆 伽
  谐音:萨 婆 萨 多 奴 磨 婆 萨 多 奴 摩 婆 切
  (17)拼音:mo fa te dou
  经文:摩 罚 特 豆
  谐音:摩 罚 特 豆
  (18)拼音:da zhi tuo
  经文:怛 侄 他
  谐音:达 侄 拖
  (19)拼音:an wo po lu xi
  经文:唵 阿 婆 卢 酰
  谐音:安 喔 婆 卢 西
  (20)拼音:lu jia di
  经文:卢 迦 帝
  谐音:卢 加 帝
  (21)拼音:jia luo di
  经文:迦 罗 帝
  谐音:加 罗 帝
  (22)拼音:yi xi li
  经文:夷 酰 唎
  谐音:移 西 利
  (23)拼音:mo he pu ti sa duo
  经文:摩 诃 菩 提 萨 埵
  谐音:摩 诃 菩 提 萨 多
  (24)拼音:sa po sa po
  经文:萨 婆 萨 婆
  谐音:萨 婆 萨 婆
  (25)拼音:mo la mo la
  经文:摩 啰 摩 啰
  谐音:摩 拉 摩 拉
  (26)拼音:mo xi mo xi li tuo yun
  经文:摩 酰 摩 酰 唎 驮 孕
  谐音:摩 西 摩 西 利 陀 运
  (27)拼音:ju lu ju lu jie meng
  经文:俱 卢 俱 卢 羯 蒙
  谐音:俱 卢 俱 卢 杰 蒙
  (28)拼音:du lu du lu fa she ye di
  经文:度 卢 度 卢 罚 阇 耶 帝
  谐音:度 卢 度 卢 罚 舍 耶 帝
  (29)拼音:mo he fa she ye di
  经文:摩 诃 罚 阇 耶 帝
  谐音:摩 诃 罚 舍 耶 帝
  (30)拼音:tuo la tuo la
  经文:陀 啰 陀啰
  谐音:陀 拉 陀拉
  (31)拼音:di li ni
  经文:地 唎 尼
  谐音:地 利 尼
  (32)拼音:shi fo la ye
  经文:室 佛 啰 耶
  谐音:室 佛 拉 耶
  (33)拼音:zhe la zhe la
  经文:遮 啰 遮啰
  谐音:遮 拉 遮拉
  (34)拼音:mo mo fa mo la
  经文:么 么 罚 摩 啰
  谐音:么 么 罚 摩 拉
  (35)拼音:mu di li
  经文:穆 帝 隶
  谐音:木 帝 隶
  (36)拼音:yi xi yi xi
  经文:伊 酰 伊 酰
  谐音:一 西 一 西
  (37)拼音:shu nu shi nu
  经文:室 那 室 那
  谐音:室 奴 室 奴
  (38)拼音:wo la seng fo la she li
  经文:阿 啰 嘇 佛啰 舍 利
  谐音:喔 拉 僧 佛 拉 舍 利
  (39)拼音:fa sha fa seng
  经文:罚 沙 罚 嘇
  谐音:罚 沙 罚 僧
  (40)拼音:fo la she ye
  经文:佛 啰 舍 耶
  谐音:佛 拉 舍 耶
  (41)拼音:hu lu hu lu mo la
  经文:呼 卢 呼 卢 摩 啰
  谐音:呼 卢 呼 卢 摩 拉
  (42)拼音:hu lu hu lu xi li
  经文:呼 卢 呼 卢 酰 唎
  谐音:呼 卢 呼 卢 西 利
  (43)拼音:suo la suo la
  经文:婆 啰 婆啰
  谐音:梭 拉 梭 拉
  (44)拼音:xi li xi li
  经文:悉 唎 悉 唎
  谐音:悉 利 悉 利
  (45)拼音:su lu su lu
  经文:苏 嚧 苏 嚧
  谐音:苏 卢 苏 卢
  (46)拼音:pu ti ye pu ti ye
  经文:菩 提 夜 菩 提 夜
  谐音:菩 提 夜 菩 提 夜
  (47)拼音:pu tuo ye pu tuo ye
  经文:菩 驮 夜 菩 驮 夜
  谐音:普 陀 夜 普 陀 夜
  (48)拼音:mi di li ye
  经文:弥 帝 唎 夜
  谐音:迷 帝 利 夜
  (49)拼音:nu la jin chi
  经文:那 啰 谨 墀
  谐音:奴 拉 紧 慈
  (50)拼音:di li se ni nu
  经文:地 利 瑟 尼 那
  谐音:地 利 色 尼 奴
  (51)拼音:po ye mo nu
  经文:婆 夜 摩 那
  谐音:婆 夜 摩 奴
  (52)拼音:suo po he
  经文:娑 婆 诃
  谐音:梭 婆 诃
  (53)拼音:xi tuo ye
  经文:悉 陀 夜
  谐音:悉 陀 夜
  (54)拼音:suo po he
  经文:娑 婆 诃
  谐音:梭 婆 诃
  (55)拼音:mo he xi tuo ye
  经文:摩 诃 悉 陀 夜
  谐音:摩 诃 悉 陀 夜
  (56)拼音:suo po he
  经文:娑 婆 诃
  谐音:梭 婆 诃
  (57)拼音:xi tuo yu yi
  经文:悉 陀 喻 艺
  谐音:悉 陀 于 亿
  (58)拼音:shi po la ye
  经文:室 皤 啰 夜
  谐音:室 坡 拉 夜
  (59)拼音:suo po he
  经文:娑 婆 诃
  谐音:梭 婆 诃
  (60)拼音:nu la jin chi
  经文:那 啰 谨 墀
  谐音:奴 拉 紧 慈
  (61)拼音:suo po he
  经文:娑 婆 诃
  谐音:梭 婆 诃
  (62)拼音:mo na nu la
  经文:摩 啰 那 啰
  谐音:摩 拉 奴 拉
  (63)拼音:suo po he
  经文:娑 婆 诃
  谐音:梭 婆 诃
  (64)拼音:xi la seng wo mu qie ye
  经文:悉 啰 僧 阿穆 佉 耶
  谐音:悉 拉 僧 喔 穆 切 耶
  (65)拼音:suo po he
  经文:娑 婆 诃
  谐音:梭 婆 诃
  (66)拼音:suo po mo he wo xi tuo ye
  经文:娑 婆 摩 诃 阿 悉 陀 夜
  谐音:梭 婆 摩 诃 喔 悉 陀 夜
  (67)拼音:suo po he
  经文:娑 婆 诃
  谐音:梭 婆 诃
  (68)拼音:zhe ji la wo xi tuo ye
  经文:者 吉 啰 阿 悉 陀夜
  谐音:者 吉 拉 喔 悉 陀 夜
  (69)拼音:suo po he
  经文:娑 婆 诃
  谐音:梭 婆 诃
  (70)拼音:bo tuo mo jie xi tuo ye
  经文:波 陀 摩 羯悉 陀 夜
  谐音:波 陀 摩 杰 悉 陀 夜
  (71)拼音:suo po he
  经文:娑 婆 诃
  谐音:梭 婆 诃
  (72)拼音:nu la jin chi po qie la ye
  经文:那 啰 谨 墀 皤 伽 啰 耶
  谐音:奴 拉 紧 慈 坡 切 拉 耶
  (73)拼音:suo po he
  经文:娑 婆 诃
  谐音:梭 婆 诃
  (74)拼音:mo po li sheng jie la ye
  经文:摩 婆 利 胜 羯 啰 夜
  谐音:摩 婆 利 胜 杰 拉 夜
  (75)拼音:suo po he
  经文:娑 婆 诃
  谐音:梭 婆 诃
  (76)拼音:na mo he na da nu duo la ye ye
  经文:南 无 喝 啰 怛 那 哆 啰 夜 耶
  谐音:拿 磨 喝 拉 达 奴 多 拉 夜 耶
  (77)拼音:na mo wo li ye
  经文:南 无 阿 唎 耶
  谐音:拿 磨 喔 利 耶
  (78)拼音:po lu ji di
  经文:婆 卢 吉 帝
  谐音:婆 罗 吉 帝
  (79)拼音:shuo po la ye
  经文:烁 皤 啰 夜
  谐音:说 坡 拉 耶
  (80)拼音:suo po he
  经文:娑 婆 诃
  谐音:梭 婆 诃
  (81)拼音:an xi dian du
  经文:唵 悉 殿 都
  谐音:安 悉 电 都
  (82)拼音:man duo la
  经文:漫 哆 啰
  谐音:漫 多 拉
  (83)拼音:bo tuo ye
  经文:跋 陀 耶
  谐音:拔 陀 耶
  (84)拼音:suo po he
  经文:娑 婆 诃
  谐音:梭 婆 诃,
  《大悲咒全文》念诵法
  大悲咒全文中难读之字,大概只有三十二字 ; 其中九字极易辨识,实则只有二十三字。发心人 ,可先行抄录另识,自易成诵。 
  练习大悲咒全文时,可分读一句二句,或三四五句,各就个性所宜。初可少读几句,日后渐增。全咒可分六段练习: 第一次,一至五句; 第二次,六至十二句; 第三次,十三至二十二句; 第四次,二十三至四十句; 第五次,四十一至六十五句; 第六次,六十六至八十四句完。 
  诵时,除焚香顶礼外,应先念「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 」一遍; 再诵咒三遍、或五遍、七遍、九遍、四十九遍,乃至千万遍。咒诵完时,至少应念「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三声,或十声、百声、千声、万声;各随发心。
  注音中的拼音全部为平声即第一声。


《大悲咒》出自“伽梵达摩”所译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全名为《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按照内容文字的多少,大悲咒全文有广、中、略三种不同的版本。现今通行的“伽梵达摩”84句《大悲咒》,其经本以《大正藏》的底本为依据,是一个变化差异较大的晚期增改本,并非“伽梵达摩”译本的原始面貌。除此类藏经外,还有一些很重要且更准确的可参考文献。如与译经年代较接近的敦煌抄本、房山石经,以及与汉译本多有一致的西藏大藏经等。
  《大悲咒》在汉传佛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自唐代翻译《大悲心陀罗尼经》之后,大悲咒全文即广为弘传,并被纳入汉地丛林功课。据《大悲心陀罗尼经》载:《大悲咒》是观世音菩萨为利乐一切众生而宣说,其利益功德广如大海而叹莫能尽;无论是消障除难、得善遂愿,还是究竟的觉证解脱,《大悲咒》都能因其不可思议的大方便威神之力广为利乐。因而有不在少数的佛门四众,寄於虔心持诵《大悲咒》以自利利他、护持佛法。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无碍大悲心陀罗尼

大悲是指极悲哀,救人苦难之心。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的心和行为被称为大悲观世音菩萨。咒:宗教用以除灾或降祸的口诀。所以大悲咒即观世音菩萨为人们除灾而造的口诀。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汉语释义为:用我们的身心性命,皈依十方三世三宝,顶礼三宝。
大悲咒即《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的简称。佛教的观世音菩萨经咒之一。旧谓念咒可使死者在阴间消灾。

南无(皈依)喝罗怛那哆罗夜耶(三宝).南无(皈依)阿唎耶(圣),婆卢羯帝(观)烁钵罗耶(自在).菩提萨埵婆耶(觉有情).摩诃萨埵婆耶(大觉有情).摩诃迦卢尼迦耶(有大悲者).唵(皈命),萨皤罗罚曳(一切尊).数怛那怛写(为救济於一切恐怖者).南无(皈命)悉吉栗埵(於彼)伊蒙阿唎耶(我圣).婆卢吉帝室佛罗愣驮婆(观自在香山).南无(皈命)那罗谨墀(言圣观自在贤爱.慈悲之心).醯利摩诃皤哆沙咩(我今宣说).萨婆阿他豆输朋(一切希望圆满而有光辉者).阿逝孕(无比).萨婆萨哆(一切鬼神不能打胜者)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童真).摩罚特豆(有道即令迷界清挣者).怛侄他(谓).唵(皈命).阿婆卢醯(有光明智慧者).卢迦帝(观自在).迦罗帝(超越世间者).夷醯唎(吁狮子王).摩诃菩提萨埵(大菩萨).萨婆萨婆(一切一切).摩罗摩罗(忆念忆念),摩醯摩醯唎驮孕(心真言).俱卢俱卢羯蒙(作作事业).度卢度卢(保持保持)罚闍耶帝(游空者).摩诃罚闍耶帝(大游空者).陀罗陀罗(保持).地唎尼(持者).室佛罗耶(帝王自在).遮罗遮罗(行动).摩麼罚摩罗(无垢者).穆帝隶(无垢体).伊醯伊醯(教语).室那室那(弘誓).阿罗参(王)佛罗舍利(觉坚固).罚沙罚参(欢喜).佛罗舍耶(除灭由贪瞋痴行动之毒害者).呼嚧呼嚧摩罗(作法无垢).呼嚧呼嚧醯利(速疾速疾,有花鬉者).娑罗娑罗(坚固者),悉唎悉唎(或莲花).苏嚧苏嚧(莲花颈). 菩提夜菩提夜(悟悟).菩驮夜菩驮夜(教悟).弥帝唎夜(有慈爱者).那罗谨墀(青颈).地利瑟尼那(坚利).波夜摩那(名闻).娑婆诃(欲见者,令影现,生欢喜圆满成就涅盘之意).悉陀夜(义).娑婆诃(有成就者).摩诃悉陀夜(大义).娑婆诃(有大成就者).悉陀喻艺(无为).室皤罗耶(得大自在).娑婆诃(於悉地与瑜伽有自在者).那罗谨墀(贤爱).娑婆诃(为青颈圆满成就).摩罗那罗(有猪面).娑婆诃(成就).悉罗僧阿穆佉耶(爱语第一义),娑婆诃(手执莲花者).娑婆摩诃(大成就)阿悉陀夜(无比).娑婆诃(成就).者吉罗阿悉陀夜(无比).娑婆诃(成就).波陀摩羯悉陀夜(大义).娑婆诃(於法螺之声,令开悟者).那罗谨墀皤伽罗耶(贤首圣尊).娑婆诃(成就).摩婆利胜羯罗夜(英雄威德生性).娑婆诃(征於住左肩方面之黑色魔者).南无喝罗怛那哆罗夜耶(皈依佛法僧三宝),南无(皈命)阿唎耶(圣).婆嚧吉帝(观).烁皤罗夜(自在).娑婆诃(成就).唵(皈命),悉殿都(令我成就).漫多罗(真言).跋陀耶(句),娑婆诃(成就).
大悲咒译文大意皈依三宝,皈依大悲渡世的观世音菩萨,世间感受一切恐怖病苦的众生,要誓愿宣说广大圆满无碍大悲救苦救难的真言,要看破生死烦恼,了悟真实光明,皈依于大慈大悲、随心自在的观世菩萨。祈求一切圆满,不受一切鬼卒的侵害,皈命于为观世音菩萨请说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的本尊-千光王静住如来。能得清净圆明的光辉,能除无明罣碍的烦恼,要修得无上的功德,方不致沈沦在无边执着的苦海之中。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常以诸佛菩萨的化身,悠游于大千世界,密放神通,随缘化渡,一如菩萨显化的狮子王法身,引导有缘众生远离罪恶,忘却生死烦恼,皈向真实光明。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以清净无垢圣洁莲华的法身,顺时顺教,使众生了悟佛因,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对于流布毒害众生的贪、瞋、痴三魔,更以严峻大力的法身予以降伏,使修持众生得能清净,菩萨更以清净莲华,显现慈悲,扬洒甘露,救渡众生脱离苦难。只是娑婆世界众生,常习于十恶之苦,不知自觉,不肯脱离,使行诸利乐的菩萨,常要忍受怨嫉烦恼。然而菩萨慈悲,为救众生痴迷,复显化明王法身,以无上智慧破解烦恼业障,远离一切恐怖危难。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显化之诸般法相,常在众生之中,随缘随现,使众生忆佛念佛,迷途知悟。为使众生早日皈依欢喜圆满,无为虚空的涅盘世界,菩萨复行大慈大悲的誓愿,手持宝幢,大放光明,渡化众生通达一切法门,使众生随行相应,自由自在得到无上成就。菩萨的无量佛法,广被大众,恰似法螺传声,使诸天善神均现欢喜影相,亦使众生于听闻佛法之后,能罪障灭除,各得成就。不管是猪面、狮面,不管是善面、恶面,凡能受此指引,都能得诸成就,即使住世之黑色尘魔,菩萨亦以显化之大勇法相,持杖指引,渡其皈依三宝。
拓展资料:现今通行的“伽梵达摩”84句《大悲咒》,其经本以《大正藏》的底本为依据,是一个变化差异较大的晚期增改本,并非“伽梵达摩”译本的原始面貌。
《大悲咒》在汉传佛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自唐代翻译《大悲心陀罗尼经》之后,《大悲咒》即广为弘传,被纳入汉地丛林功课。据《大悲心陀罗尼经》载:《大悲咒》是观世音菩萨为利乐一切众生而宣说,其利益功德广如大海而叹莫能尽;无论是消障除难、得善遂愿,还是究竟的觉证解脱,《大悲咒》都能因其不可思议的大方便威神之力广为利乐。因而有不在少数的佛门四众,寄於虔心持诵《大悲咒》以自利利他、护持佛法。
资料来源:大悲咒 (佛教术语)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
(大悲咒为九十九亿恒河沙数如来所说, 功德威力无与伦比, 是所有法会佛事上必备之品.)

====================================================================

1.1 《大悲咒》是观世音菩萨的大慈悲心,无上菩提心,以济世度人,修道成佛的重要口诀。其中一字一句都包含着正等正觉的真实功夫,没有一丝毫的虚假。《大悲咒》是《大悲心陀罗尼经》中的主要部份,全名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悲神咒》。其得名的由来是:有一次佛陀在补陀落迦山观世音宫殿,告诉阿难尊者说:「如是神咒,有种种名:
一名《广大圆满》、 一名《无碍大悲》、 一名《救苦陀罗尼》、 一名《延寿陀罗尼》、 一名《灭恶趣陀罗尼》、 一名《破恶业障陀罗尼》、 一名《满愿陀罗尼》、 一名《随身自在陀罗尼》、 一名《速超上地陀罗尼》。」
1.2 观世音菩萨是古佛再来,在无量劫前早已成佛,号正法明如来,故称观音古佛,现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候补位法身大士。但以大悲愿力,为了要发起一切菩萨,安乐成熟诸众生故,不离寂光,倒驾慈航,现作菩萨,回入娑婆世界,成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手,渡二乘六道众生,共生极乐。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随机化现,遍十方微尘国土,以施无畏,而垂济渡,尤其是与娑婆世界的众生,因缘甚深,昼夜六时,常以大悲眼,观照世间一切众生,救苦救难,或赐福利;凡称其名号者,即获护佑,拔苦予乐,故名观世音,又名观自在。
1.3 无量亿劫以前,有佛出世,名千光王静住如来。彼佛如来怜愍观世音菩萨及一切众生故,而说此《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更以金色手,摩观世音菩萨顶,咐嘱观世音菩萨受持此《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普为未来恶世一切众生,作大利乐。是时观世音菩萨始住初地,一闻此咒,即超第八地。於是他发出誓愿说:「设我当来之世能利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如此发愿后,应时身生千手千眼,并且十方大地六种震动,十方千佛都放出无量光明照触其身及遍照十方无边世界。从是以后,观世音菩萨更在无量佛国及法会中,重更得闻,亲承受持此陀罗尼,复生欢喜,踊跃无量,便得超越无数亿劫微细生死。从是以来,观世音菩萨常诵持此咒,未曾废忘。由持此《大悲咒》的缘故,生生世世,恒在佛前莲花化生,不受胎藏之身。
1.4 观世音菩萨,从无量劫以来,已成就大慈大悲,而且修习了很多陀罗尼法门。菩萨说大悲心陀罗尼咒,是为了令众生:
得安乐;除一切病;得寿命; 得富饶; 灭除一切恶业重罪; 离障难; 增长一切白法(善法)诸功德; 成就一切诸善根; 远离一切诸怖畏;速能满足一切希求。
2.殊胜/功德
2.1 所谓「大悲」,即是拔苦,无论有什么困苦艰难,若能诚心恳切的念《大悲咒》,都能得到平安,逢凶化吉。观世音菩萨对佛说:「如果众生诵持《大悲咒》,不能满愿,誓不成正觉,除非是不善或不至诚者。」诵持《大悲咒》,不但能得到自在,而且所求都能满愿,离苦得乐,化险为夷。
2.2 如果能在每一夜诵满五遍,就能清除本身所造的业障及百千万亿劫的生死重罪。
2.3 临命终时,十方诸佛都会来垂手接引,你想要往生到哪个国土,都可随愿往生到哪里去。观世音菩萨曾发誓愿说:「假使有众生,受持读诵《大悲咒》,如果不能往生诸佛清净国土,我即发誓不成无上正等正觉。」
2.4 持诵《大悲咒》者,决定不会堕落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里。 可以随愿生到诸佛国净土。 得到无量三昧辩才。 於这一生中,一切所求,都能实现。厌女身者,可以转男身,否则,观世音菩萨发誓决不成佛。
2.5 如果有众生,侵损常住(寺院、佛堂)的饮食、财物,就算千佛出世,也不通忏悔,要是他能诵持《大悲咒》,罪业便即刻得以灭除。
2.6 若有众生造了杀、盗、淫、贪、瞠、痴、绮语、妄言、恶口、两舌等十恶及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等五逆重罪;或毁谤别人、佛法僧三宝;或破坏佛塔寺庙;或偷了出家人的东西;或令修清净行的人不清净等如以上所说的种种恶业重罪;如果犯者能正心诚敬的诵念《大悲咒》,不再重犯,这些罪业,都可以灭尽。
2.7 诵持《大悲咒》的人或天人等,可以得到十五种善生,不会受到十五种恶死。即是:
不会因饥饿、困难、苦恼而死; 不会被枷锁、禁闭、杖楚打死; 不会被冤家仇对而死; 不会在两军作战时被杀死; 不为虎狼恶兽残害死; 不为毒蛇、 蛇及蝎子所毒死; 不会被火烧死及水溺死; 不会中毒药而死; 不为蛊毒(降头)害死; 不为狂乱失念死; 不会被树、山上滚下来的石头及墙壁砸死;不为恶人的恶咒、厌魅、邪咒、咒诅而死; 不会被邪神恶鬼有机会害死; 不为恶病缠身而死; 不为非分自害死 (即不会自杀而死)。
2.8 持诵《大悲咒》能够得到十五种善生。即是:
所生的地方,常常遇到善良的国王; 常生善国; 常值好时; 常常遇到善友;
身根常得具足; 道心纯熟(修道的心,成熟坚固); 不犯禁戒;所有眷属,恩义和顺; 资具财食,常得丰足; 常常得到他人恭敬扶接; 所有财宝,不会被他人劫夺; 意欲所求,都能称心如意;龙天善神,恒常拥卫; 所生到的地方,都能够见佛闻法; 所闻正法,都能够悟入甚深义趣。
3.效验
3.1 诵持者除了必须跟着观世音菩萨发十大愿以外,还要依以下所说的方式来诵持此咒:
发广大菩提心(发广大觉悟的心); 誓度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都离苦得乐); 身持斋戒; 对一切众生,都生平等心; 常诵此咒,莫令断绝; 住於净室(清净的房子),澡浴清净,穿上洁净的衣服; 悬 点灯,用香、花、种种的饮食供养三宝; 制心一处,不起杂念,不打妄想,不攀缘其他的事情;
3.2 观世音菩萨凹:「假如能如法诵持,对于诸众生起慈悲心的,我将派一切善神、龙王、金刚密迹,经常跟随护卫,不离其侧……而这些善神部众,各有五百眷属,大力夜叉,会时常跟随拥护持诵《大悲咒》的人。」
3.3 《大悲咒》其他效验:
不为恶罗刹、恶兽、魍魉、夜叉、鱼鳖所害; 不遭王难苦; 能够平安的渡过囚禁枷锁; 不为咒诅诸毒药所陷害; 於军阵贼匪围绕中,能逢凶化吉;女人不会面临生产之难; 多於淫欲、瞠恚、愚痴者,便得离欲、离瞠、离痴等的效验与《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里所载的念观音圣号的功德相等。
3.4 诵持《大悲咒》,其福德果报,不可思议。凡诵持者口中所出言音,一切天魔外道,龙天鬼神等听起来,都是清净法音,他们对这位持《大悲咒》的人都会起恭敬心,就像尊重佛陀一样。
4.形貌状相
4.1 大梵天王向观世音菩萨请益有关《大悲咒》的形貌状相。观世音菩萨说明了此陀罗尼的相貌,就是以下的十种心:
大慈悲心 :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
平等心:即无所分别,无高下浅深之差别,对於众生等同视之,无高低、亲怨的区别。
无为心:即无造作之意,一切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无染着心 :就是清净心,没有杂念、妄想、邪念、欲念,心中没有受到贪爱等烦恼所污染与执着。
空观心 :指观想一切诸法皆空之观法。一切诸法,尽为因缘所生,因缘所生之法,本无自性而空寂无相;观此空寂无相之理即为空观。
恭敬心:即是自谦而尊重礼敬于众生;恭敬通于身、口、意三业。
卑下心 :即是谦卑低下的心,对任何人都谦恭,没有贡高我慢的心。
无杂乱心:没有杂乱的心,远离狂心野性。
无见取心 :见取,就是一旦见着,便产生了迷惑(即见惑),就有所取。
无上菩提心:即是发无上正等正觉的道心。
4.2 观世音菩萨咐嘱持诵者应当依这十种心,来诵持《大悲咒》,永不忘失,才能契入《大悲咒》的威神妙用。大悲心的内在精神就是这十种心;修持《大悲咒》的人,无论行住坐卧,随时都应该保住这十种心;若二六时中,修持者都能够契合这十种心,即是修持《大悲咒》有成就者。
5.诵持者十二藏
5.1 发心诵持《大悲咒》的人,即是以下所说的十二藏;他的功德,赞不可尽。所谓十二藏,即是:
佛身藏:由于《大悲咒》的加持力量,而一定现佛身,因为过去九十九亿恒河沙诸佛都发过誓愿,拥护诵持《大悲咒》的人,就像拥护十方诸佛一样。
光明藏:诵持者现出种种光明,因为十方如来都放光照耀他。
慈悲藏:诵持者具备大慈大悲,因为他常常应用陀罗尼来救护一切众生,使一切众生都离苦得乐,灾消病除,罪灭福生。
妙法藏 :诵持者即是妙法所聚会,因为《大悲咒》能够普摄一切诸陀罗尼门,把一切妙法都摄持在一起。
禅定:诵持者即是禅定藏,百千三昧门,都能现前。
虚空藏 :诵持者就是虚空藏;因为他常以般若空慧,来观察众生的因缘。
无畏藏:诵持者就是无畏藏,因为天龙八部、所有的善神,常常拥护他。
妙语藏:诵持者是妙语藏,因为口中陀罗尼音没断绝故。
常住藏 :诵持者即是常住藏,因为水、火、风等三灾以及刀、兵、瘟疫等恶劫都不能破坏他。
解脱藏:诵持者即是解脱藏,因为他自由自在,不受天魔外道的扰乱、稽留及统管。
药王藏 :诵持者即是药王藏,一切病痛都离开他,因为他常以陀罗尼治疗众生的病痛。
神通藏:诵持者即是神通藏,在禅定之间,坐卧之中,就可以随心所欲的到其他诸佛国净土。
5.2 诵持《大悲咒》的人,功德无量,赞不可尽。在《大悲心陀罗尼经》里,佛陀还列举了四十种手印,修行者要求得什么,就要修那一种对应的手印。四十手印可分为五部,即:
如来部(息灾法) 莲华部(敬爱法) 金刚部(调伏法) 摩尼部(增益法) 羯磨部(钩召法)
每部各有八法,分别用于五种不同的用途。像这种可求之法,有一千项,以上所说的四十种只是略说而已。
6.增益
难能可贵的是,日光菩萨为受持《大悲咒》的人,说大神咒以拥护诵持者。诵此日光菩萨大神咒能灭一切罪、辟魔、除天灾。另外,月光菩萨也为诸行人说陀罗尼咒而拥护之。诵此月光菩萨神咒能消一切障难、除一切恶病痛、成就一切善法以及远离一切怖畏。因此诵持《大悲咒》的人,若也能诵持日光菩萨陀罗尼和月光菩萨陀罗尼,功力就会增强。
7.备注
7.1 观世音菩萨再次叮咛一切人天应该常常诵持《大悲咒》,不要懈怠,否则就得不到《大悲咒》的殊胜利益及护佑。
7.2 诵持《大悲咒》,能灭一切罪障、恶业、重罪。不过,对《大悲咒》产生怀疑,就连小罪轻业,也不能灭除,何况重罪呢!虽然重罪不能即刻消灭,但是还可以远做菩提之因,成为将来证悟佛果的资粮。必须注意的是,如果我们所求的是不善或不至诚,必定不能满愿,切记!切记!所谓「不善」,就包括种种 邪僻的行为,譬如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等不正当的行为。至于「不至诚」指的是对於《大悲咒》,总是马马虎虎的念诵,或是带着试探的心理来念诵,那么一切所求的就不会灵验了。
7.3 《大悲咒》威神之力是不可思议,赞叹不尽的。如果不是在过去久远劫广积善根,甚至连此《大悲咒》的名字也不可能听到,更何况能遇到及受持!
7.4 假如有人毁谤《大悲咒》,就是毁谤九十九亿恒河沙诸佛。假如有人对此咒生疑而不相信,此人将永失大利,百千万劫,常轮恶趣,无有出期,不能遇到佛、法、僧三宝。
大悲神咒妙用难思 宣化上人
今天是大悲七开始。晚间洒净之后,开始诵持大悲神咒。这个大悲咒是过去九十九亿恒河沙诸佛所说的神咒。观世音菩萨为怜悯你我他一切众生,发大悲心,倒驾慈航,来娑婆世界,度你我他一切众生出离苦海,得到解脱。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只要虔诚诵持大悲咒,必有不可思议的感应。
观世音菩萨在无量劫以前,听到千光王静住如来为他演说大悲神咒之法,以金色手摩其顶,聆闻之后,即超过第八地菩萨之位,心生大欢喜,立即发大愿心:“我若能利益一切众生,令我即时生千手千眼”。发愿之后,忽然大地震动,十方诸佛之光,照射彼身,顿时生出千手千眼之庄严相。手有提拔之力,眼有照明之用。千手千眼来示有千种神通和智慧。大悲的意思:所谓“悲能拔苦”,无论有什么困苦艰难,若能诚心恳切地念大悲咒,都能得到平安,逢凶化吉。观世音菩萨对佛说:“如果众生诵持大悲咒,不能满愿,誓不成正觉,除非是不善或不至诚者。”
诵持大悲咒,不但能得到自在,而且所求皆能满愿。便能离开苦难,而且得到快乐。便把危险度过,而得到平安。怎样能离开苦难?就是要诵大悲咒!怎样解脱危险?就要诵持大悲咒,不要把大悲咒,看成简单平常。我告诉你们,如果在过去、现在,没有善根的话,你们连大悲咒的名字,也不会听见,何况诵持呢!
现在不但听到大悲咒的名字,而且还至诚地诵持大悲咒。这是百千劫难遭遇的机会,且又有善知识指导,如何诵持,如何受持,如何修持。可见这是值得你们重视的。总而言之,大悲咒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在这七天之内,必须诚心诚意、毕恭毕敬诵持大悲咒。诵到极点,心无妄想。此时,心地清净,或者有人见光出现,或者有人见华现出。或者蒙观音菩萨摩顶,加持开智慧。或者嗅到异香扑鼻的天香。但也许有人虽然恳切至诚诵大悲咒,可是没有遇着什么境界。你不要灰心,要再接再励,继续地诵持。到时候,一定会有感应道交的境界,降临在你的面前。无论见到境界或没有见到境界,都要精进地诵持。见到瑞相的人,不要执着在瑞相上。没有见到瑞相的人,也不要生出自卑感:“啊!我没有善根,为什么我没有见到菩萨?”善根有早熟或晚熟。如果感觉自己的善根尚未成熟,应该栽培善根,多作功德事。所谓“未种善根、令种善根。已种善根,令其增长。已增长者,令其成熟。已成熟者,令其解脱。”
各位初次来到金山寺,研究佛法,修习佛法,要拿出诚心来学习。不怕苦、不怕难。在这七天之内,要勇猛精进,不要打妄想。如果一面修行,一面打妄想。功夫不会专一。不专一,便得不到感应。所谓“专一则灵,分歧则弊。”专一其心的念,就有灵感;若是杂念纷飞,就不会有感应。这一点,各位要特别注意!
诵持大悲咒,所得的好处,就是尽未来际也说不完。凡是诵持大悲咒的人,绝对不堕落三恶道。如堕落在三恶道中,观世音菩萨他也不成佛。诵持大悲咒的人,其一切愚痴,若不变为智慧,观世音菩萨他也不成佛。大悲咒能治世间八方四千种疾病。如有疾病,甚至中西医生,也束手无策,你若态度虔诚诵持大悲咒,一定不药而愈,就有这样不可思议的神效。
在金山寺就有人得到这种感应,最不容易医治的癌症,诵大悲咒,却把绝症念好了。大悲咒的神力,妙不可言,只看你们在这七天的功夫如何。谁有诚心谁就有感应,得到好处。有病的人,病会痊愈。无病的人,能开智慧。求什么得什么。所以大悲咒是不可思议广大灵感无碍大悲心陀罗尼。陀罗尼译为总持,“总一切法,持无量义”也就是咒。或为真言。总之,是极密之语。密咒有四义。①咒个有鬼神王的名字;小鬼听到王的名字,不能撒野,都守规矩了。②如军中的口令,相应无事,不相应则治罪。③咒能秘密地把你的罪业消了,令人不知道。④咒是诸佛秘密言语,只有佛才知道其道理。
各位这次来参加大悲七法会,都是善根具足,祖上有德行,因缘成熟,才来到金山寺。希望各位既入宝山,不可空手而回。总要得到宝贝,受用无穷,什么是宝贝?就是大悲咒。大悲咒可以治病,可以降魔,可以开智慧,可以保平安。换言之,求什么得什么;一定遂心满意。

宣化上人:诚诵大悲咒治众难
学佛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一天比一天要有进步,一天比一天要深入,不然的话,就会把光阴都空过了。 我们要诚心地持诵《大悲咒》与《楞严咒》。《大悲咒》能治一切病,所谓:“大悲大咒通地天”。你念《大悲咒》,天堂那儿也有记录,地狱那儿也有记录,念得越多越有灵感,可是要持之以恒,不要今日莲花,明天牡丹,不能专一。你若专一,所谓“专一则灵,分歧则蔽”。
记得我在东北的时候 ,有一个村子叫吕家油坊,日本投降后有个瘟疫症,一天就死几十口人,十天就死几百口人。有一户家庭十一口人,在三天内死了十三个人。十一口人怎么会死了十三个呢?因为他有个亲戚,又有个朋友,是来探病的,想不到一到这个地方,也就跟着死了,这是很严重的瘟疫症。当时我带了四个十一、二岁的小童子,在这条村四周围,诵了一百零八遍《大悲咒》。这条村的瘟疫症,也就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去了,瘟症就断了。由这个,我就知道诵《大悲咒》的感应是不可思议的。
现在到了末法时代,什么叫末法呢?就是法到末梢上,没有什么人真正信佛了。信佛的人在那儿谤佛、谤法、谤僧,这样子怎么还能叫信佛呢?这叫信魔了。信魔的想来破坏佛法,这样一来世界上就出现种种怪现象:或者天灾,或者人祸,或者瘟疫流行。天灾——譬如蝗虫、旱涝;人祸——无缘无故就飞机失事、火车出轨或者汽车撞车,发生很多人间的横祸;又有地震,到处都是令人很恐惧的。
可是人只知道灾难来了,心生恐怖,就不知道追寻这个根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天灾,其实不是天有灾,天并没有灾,是我们人类受的劫。人祸是我们自己自作自受,地震也就是因为人类好战争,脾气大、杀人无数。既然你愿意死嘛!愿意杀人嘛!好!那么大家同归于尽,所以就有地震。
虽然有这种种恶现象,但我们人都不研究研究根本出在什么地方?我告诉你们,这些的天灾人祸或地震,种种的意外——飞机失事、火车出轨、轮船沉海、汽车撞车,种种的问题都是人心造成的。人心不古,道德沦亡,所以就有这些怪现象。
现在,在人间最可怕的是同性恋。同性恋这一种行为,违背天地的生理,违背阴阳的造化,违背国家的制度,这种行为是亡国灭种的行为。国若亡了,国而不国;灭种,人种都会断了。你看这些同性,虽然这么相恋,但不会生育,人种就断灭了。种谷有谷的种子,种瓜有瓜的种子,种豆有豆的种子,一切一切都有种子,人也有人的种子,人的种子若坏了,人都要死亡,都要断绝了。现在同性恋遭了天谴,同性恋者还不知道。遭什么天谴呢?同性恋,一恋就生出了问题,因为阳与阳互克,阴与阴互克,你看吸铁石有阴阳面,必须要一阴一阳才能吸到一起。若两面都是阳,就吸不到一起;两面都是阴,也不容易吸到一起,由物理上推论,就知道阴阳的道理是不可偏废的。
《易经》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阴阳和合就是道,阴阳不和合就出了病,所以由于同性恋就生出爱滋病。爱滋病,有人说发源于非洲,可是这不是发源于非洲,爱滋病的发源就是同性恋。一生了这种病,是无药可治,无法可医的,医生也束手无策。
爱滋病是什么病?它就是一种瘟疫病,无药可治,现在还有人研究爱滋病,要想法子来治。唉!这是知其不可而强为之。那么勉强治,不但治不好,在这病中,又生了一种爱滋中的爱滋,这是什么?就是肺炎病。这种肺炎病一生出来,比爱死病还厉害。这种病,不但身体会染,连空气里头都会传染。这一种病,比原子弹还厉害,比氢气弹还厉害,所以说这就是一种瘟疫劫。
瘟疫劫来了,现在不但男人有这种病,女人也多数被传染到这种病。不但女人有这种病,生下的小孩也有这种肺炎病,也有爱死病。甚至还在胎里头就有这种因,就有这种的病菌传染着,全世界现在有非常多的人,都有这种病菌了,所以这种病一旦爆发的时候,就像洪水横流,无可挡御,没有人可以挡得住。
那么人类遇到这种的灾难,要怎么办呢?就要至诚恳切地诵持《大悲咒》。佛说《大悲咒》能治世间八万四千种的病患,爱死病和肺炎病,也是其中的一部份。
所以我们要拿出一种至诚恳切的心,就像吃饭、穿衣服那么诚恳,像睡觉那么不可少的,每日把《大悲咒》掺杂到生活里边,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合而为一。能够这个样,爱死病也怕《大悲咒》,肺炎病也怕《大悲咒》,可是必须至诚恳切。
生于这么一个危险不安的时代,唯有真正修行的人、念佛的人、诵经的人、吃斋的人,方能自保。我今天不是讲这个话叫你们害怕,这是因为到现在这个时候,不能不再大声疾呼,告诉各位,现在这个时代,不是一个太平的时代,很危险的,朝不保夕,危在顷刻之间。
《日光菩萨陀罗尼》和《月光菩萨陀罗尼》,诵持《大悲咒》的,一定要诵这两个陀罗尼咒,功力才大。
日光菩萨。为受持大悲心陀罗尼者。说大神咒而拥护之。诵此咒灭一切罪。亦能辟魔。及除天灾。若诵一遍。礼佛一拜。如是日别三时。诵咒礼佛。未来之世。所受身处。当得一一相貌端正。可喜果报。
《日光菩萨陀罗尼》
ná mó bó tuó qú nà mí
南无勃陀瞿那迷
ná mó dá mó mò hē dī
南无达摩莫诃低
ná mó sēng qié duō yè ní
南无僧伽多夜泥
dǐ li bù bì sà duō yán nà mó
底哩部毕萨咄檐纳摩。
诵此咒五遍。取五色线做咒索。痛处系。此咒乃是过去四十恒河沙诸佛所说。我今亦说。为诸行人作拥护故。除一切障难故。除一切恶病痛故。成就一切诸善法故。远离一切诸怖畏故。
《月光菩萨陀罗尼》
shēn dī dì tú sū zhà
深 低帝屠苏吒
ā ruò mì dì wū dū zhà
阿若 蜜帝 乌 都 吒
shēn qí zhà
深 耆 吒
bō lài dì
波 赖 帝
yē mí ruò zhà wū dū zhà
耶弥 若 吒 乌 都 吒
jū luó dì zhà qí mó zhà
拘罗 帝 吒 耆 摩吒
suō pó hē
沙婆诃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
宣化上人开示辑录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na mo he la dan na ,duo la ye ye

南摩惹纳达拉雅雅
南摩阿里雅佳纳
萨嘎拉贝勒佳纳
尤哈拉佳雅达他嘎达雅
阿啦哈帝桑雅桑布达雅
纳摩萨噜哇达他嘎提呗
阿啦哈帝桑雅桑布提喂
南摩阿里雅阿哇噜格帝
秀哇啦雅布地萨唾哇雅
玛哈萨唾哇雅玛哈嘎噜尼加雅
达地雅他嗡达啦达啦
提力提力杜噜杜噜易笛威易笛
加列加列不啦加列不啦加列
固苏美固苏玛
哇迭易利密利积地作哈啦玛巴纳雅梭哈

南摩惹纳达拉雅雅
南摩阿里雅佳纳
萨嘎拉贝勒佳纳
尤哈拉佳雅达他嘎达雅
阿啦哈帝桑雅桑布达雅
纳摩萨噜哇达他嘎提呗
阿啦哈帝桑雅桑布提喂
南摩阿里雅阿哇噜格帝
秀哇啦雅布地萨唾哇雅
玛哈萨唾哇雅玛哈嘎噜尼加雅
达地雅他嗡达啦达啦
提力提力杜噜杜噜易笛威易笛
加列加列不啦加列不啦加列
固苏美固苏玛
哇迭易利密利积地作哈啦玛巴纳雅梭哈
藏传的 有时间加我 我教你 qq352269423


19183024334大悲咒心咒是什么,拼音请带声调,谢谢
党峰待答:大悲咒心咒:1,唵乏及喇达尔嘛 喝利,唵乏及喇达尔嘛 喝利,唵乏及喇达尔嘛 喝利 2,唵乏及喇达尔嘛 喝利,啊,唵乏及喇达尔嘛 喝利 3,唵乏及喇达尔嘛 喝利,唵乏及喇达尔嘛 喝利,唵乏及喇达尔嘛 喝利 4,啊,唵乏及喇达尔嘛 喝利,唵乏及喇达尔嘛 喝利 5,唵乏及喇达尔嘛 喝利,唵...

19183024334大悲咒原唱正版拼音
党峰待答:大悲咒原唱正版拼音如下: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ná mó hé là dá nā duō là yà yē。南无阿唎耶。ná mó ā lì yē。婆卢羯帝 烁钵啰耶。pó lú jié dì shuò bō là yē。菩提萨埵婆耶。pú tí sà duǒ pó yē。摩诃萨埵婆耶。mó hē sà duǒ pó yē。摩诃迦...

19183024334大悲咒歌词的意思注音
党峰待答:室皤啰耶(得大自在). 娑婆诃(于悉地与瑜伽有自在者).那啰谨墀(贤爱).娑婆诃(为青颈圆满成就).摩啰那啰(有猪面).娑婆诃(成就).悉啰僧阿穆佉耶(爱语第一义),娑婆诃(手执莲花者). 娑婆摩诃(大成就)阿悉陀夜(无比).娑婆诃(成就). 者吉啰阿悉陀夜(无比)....

19183024334大悲咒(齐豫唱的)歌词的读音及意思?
党峰待答:念佛经或咒可以不用探究其中含义的,发真诚心、恭敬心念诵就好。齐豫老师所唱的大悲咒发音很准,录音前特意前去寺院请教了师父。可以参考学习。大悲咒发音如下: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1)ná mó •hé là dá nā •duō là yà yē。南无•阿唎耶。(2)ná...

19183024334大悲咒是什么?第一句怎么念?
党峰待答:大悲的意思:所谓“悲能拔苦”,无论有什么困苦艰难,若能诚心恳切地念大悲咒,都能得到平安,逢凶化吉。观世音菩萨对佛说:“如果众生诵持大悲咒,不能满愿,誓不成正觉,除非是不善或不至诚者。” 诵持大悲咒,不但能得到自在,而且所求皆能满愿。便能离开苦难,而且得到快乐。便把危险度过,而得到平安。怎样能离开...

19183024334大悲咒要怎么样唱,有歌词吗,谁能给人注个音啊
党峰待答:百度百科:大悲咒原文及注音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注音),共84句。 颂前默祷文:弟子学习祈求诸佛菩萨护法龙天慈悲加庇,如果有错谬之处,祈请慈悲见谅。 1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nā mó·hé là dá nā·duō là yà yē 2 南无·阿唎耶 nā mó·ā lì ...

19183024334跪求密宗大 悲咒的注音。。
党峰待答:ná mó ·hé là dá nā ·duō là yà yē。南无·阿唎耶。(2)ná mó ·ā lì yē。婆卢羯帝·烁钵啰耶。(3)pó lú jié dì ·shuò bō là yē。菩提萨埵婆耶。(4)pú tí sà duǒ pó yē。摩诃萨埵婆耶。(5)mó hē sà duǒ pó yē。摩诃迦卢尼迦耶。(6)mó...

19183024334怎么念大悲咒的词
党峰待答:咒诵完时,至少应念「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三声,或十声、百声、千声、万声;各随发心。 注音中的拼音全部为平声即第一声。《大悲咒》出自“伽梵达摩”所译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全名为《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按照内容文字的多少,大悲咒全文有广、中、略三种不同的版本。

19183024334大悲咒的唱词是什么
党峰待答:歌名:大悲咒 唱:穸月 南无喝呐怛那哆呐夜耶 南无阿俐耶婆卢羯帝 烁钵呐耶菩提萨陀婆耶 摩诃萨陀婆耶 摩诃迦卢尼迦耶谙 萨皤呐罚曳数怛那怛写 南无悉吉俐陀 伊蒙阿俐耶婆卢吉帝室佛呐 愣驮婆南无那呐谨墀 醯利摩诃皤哆沙咩萨婆阿他豆 输朋阿逝孕 萨婆萨哆那摩婆 萨哆那摩婆伽摩罚特豆...

19183024334大悲咒应该怎样念诵???
党峰待答:观世音菩萨言:‘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无为心是,无染著心是,空观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无杂乱心是,无见取心是,无上菩提心是,当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罗尼相貌。’所以,无论怎么读,心诚即可。推荐一个网址学习哈 :大悲咒注音 (还有相关经文注音哦)http://www.51zhouyu.cn/fo...


(编辑:吉胥畏)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