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这两首诗都是情景交融,请你以这两首诗为例谈谈情与景有着怎样的关系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情景分写,情景互见:可先景后情,也可先情后景;有一句景一句情的,有一联景一联情的,也有一阕景一阕情的;先景后情,情感易把握;先情后景,一般情感较含蓄。
只写景,不写情,景中含情。
情景关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⑴情景关系的具体表现: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正衬
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反衬
⑵怎样写景:①从多种感觉写;②动静(有声无声)搭配写;③总分结合写;
④借助修辞方法写;⑤借助联想想象写


15733637419这两首诗都是情景交融,请你以这两首诗为例谈谈情与景有着怎样的关系_百...
左奋翔答:情景分写,情景互见:可先景后情,也可先情后景;有一句景一句情的,有一联景一联情的,也有一阕景一阕情的;先景后情,情感易把握;先情后景,一般情感较含蓄。只写景,不写情,景中含情。情景关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⑴情景关系的具体表现: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正衬...

15733637419列举一首运用“情景交融”这一技巧的诗词,并作简要分析?
左奋翔答:杜哺这一绝句,初看上去,纯然写景,未露丝毫情意。仔细读来,却如罗大经所说:“上二句见两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其中寓有诗人的一片“真乐”。这种写法,即所谓“融情于景物之中,托思于风云之表”(费经虞语)。无怪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情与景,是诗歌创作的两...

15733637419请写出两组运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手法的古诗词
左奋翔答:1、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诗情景交融,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

15733637419秦观《秋日三首》其一其二 赏析
左奋翔答:1.(1)内容不同:前者是写坐船夜行邗沟(现在扬州市一带的运河)的情景和秋天水乡的景色。而后者是写家居闲情和秋日静景。从诗的明快格调和反映的生活看,此时秦观的生活当是比较安定、闲适的。(2)景色不同:前者正是“斑斑红叶欲辞枝”的秋宵,霜气霏霏,江水清寒,孤船在江面上滑行,夜幕朦胧,...

15733637419望岳和春望情景交融,这两首诗的情和景和着什么关系
左奋翔答:这是杜甫现存作品中最早的一首。大约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第一次游齐赵时,诗人当时是二十五岁。这是一首气势宏大的写景诗,展示巍峨秀丽的泰山景观。诗中洋溢着诗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和青年时代胸怀大志,积极进取,乐观自信的精神。前人于此诗评赞颇多,"齐鲁青未了"一句,众口称道,刘辰翁称此"...

15733637419《望月怀远》最能体现情景交融的诗句
左奋翔答:2.情景交融的诗句都有哪些 《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学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5733637419情景交融抒发惜别深情的诗句
左奋翔答:有一首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李白《塞下曲》:“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还有前面提到的《春夜洛城闻笛》,这两首诗中所言“闻折柳”,都应该是《折杨柳枝》这支曲子。二是唐朝的《渭城曲》,又称《阳关三叠》。 其实原来并不是一首歌曲,只是王维写的一首诗《送阮...

15733637419《渡荆门送别》和《使至塞上》两首诗都写了雄奇壮丽的自然景色,景物描 ...
左奋翔答: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所谓雄奇壮丽的自然景色,所谓融情于诗,于《渡》在...

15733637419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两首》这篇课文怎么讲解的
左奋翔答:教学内容:人教版二语下册第二课《古诗两首》之一《草》教材分析:本课是由《草》和《宿新市徐公店》两首古诗组成。两首诗都是描写春天的绝句,诗句意境优美,语言清新明丽。其中《草》情景交融,重在咏物抒怀,是就荣枯生发,极力表现草的顽强生命力。《宿新市徐公店》动静结合,人与景辉映成趣...

15733637419送元二使安西和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相同处和不同处?
左奋翔答:这两首诗词的共同点是 : 都是以送别友人为主题 , 采用了借景抒情 , 情景交融的写法 。 不同点是 《 送元二使安西 》 是七言绝句 , 前两句明写春景 , 暗寓离别 。 “ 柳 ” 与 “ 留 ” 谐音 , 是离别的象征 , 描写了渭城驿馆风景 , 交待送别的时间 、 地点 、 环境气氛 ;...


(编辑:黎扶顾)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