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会计权益理论的会计权益理论-产权关系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判断:资产与权益的平衡关系是设置会计科目的理论依据.

正确!资产与权益的平衡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 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是设置会计科目的理论依据

会计关系指企业在生产生活中为了完成一定的交易发生的货币形式,反映在会计上就是所谓的发生的经济关系。

会计关系反映两种关系:其一是对企业外部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会计人与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机关及社会公众的关系,会计人与外界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企业与外界的关系,因为会计人是企业的代言人,向外界汇报、说明企业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以及利益分配情况。其二是与企业内部的关系。主要有与管理当局的关系和与有关职能部门的关系等。会计关系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过程中以及国家在管理会计工作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企业会计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经成为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点之一。不论是现论界还是政府有关部门,都似乎把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理解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其中将产权清晰置于四项基本特征之前位,足以见得其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的突出地位。也进一步验证了R.h.科斯的那句话:“资产权的划分是市场交易的基本前提”
产权,又称“财产的所有权”;另一批比较抽象的说法是从上层建筑方面,以法律的形式来反映财产的所有权关系。人们对产权的认识并不一致,仁者见仁,智力见智。倾向英国学者P.阿贝尔在其《劳动-资本合伙制:第三种政治经济形式》中的观点:“我所说的产权意思是:所有权,即排除他人对所有物的控制权。使用权,即区别于管理和收益权的对所有物的享受与使用权。管理权,即决定怎样和由谁来使用所有物的权利。分享剩余收益或承担义务的权利,即来自于对所有物的使用或管理所产生的收益分享与成本分摊的权利。”
所以认同P.阿贝尔的观点,是因为对产权的这样认识,符合“产权的可分割性”理论,而且也更容易引导出产权经济学的基本观点:“产权制是影响经济以及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基于上述的产权认识,产权清晰,意味着这样几层含义:首先,应当明确企业(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股份制企业)资产的归属权,亦即谁对企业的资产拥有要求权和主张;其次,要落实资产经营管理的代理权力和责任,亦即谁来管理,怎样管理企业;再次,要明确有关方面对企业剩余收益(盈余)的分享权,亦即谁能分享企业的盈余;最后,构造一个新的、具有一定效率的产权制度。
即使在计划经济时期,也不能说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是陷于一片混乱状况,因为宪法及有关法规对国有企业资产的所有权的明确的。然而,也应该看到,仅仅是“国有企业的资产国家所有”一句话,并非意味着能够把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和主张权的关系交待清楚了,也无助于落实作为企业法人的国有企业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如对债权人承担的义务。处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国有企业,与其他所制性质、其他组织形式的企业一样,都必须以企业法人的名义,而非企业所有者的名义,从市场的各种渠道筹资资金。因而,要把一个企业资产的产权关系理顺,并交代清楚,不是从企业的所有制性质,而是从企业资产的不同的提供者及其所享有的权益入手。因此,寻求能够把企业资产的产权关系交待清楚的方式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迄今为止,能够将一个企业资产的产权关系交待清楚的还是会计。会计之所以能将一个企业资产的产权关系交待清楚,一靠明确会计主体,二靠确定会计要素,三靠会计特有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方法。
一般认为,会计主体意指需要会计师工作提供服务的特定单位。其实,会计主体的涵义并非仅此而已。明确会计主体,事实上等于界定了一个企业法人资产的权益范围。会计主体一方面明确了某一主体(如一家企业)所能控制或拥有的各种资产,以及它所作出的承诺与承担的义务;另一方面又要求必须将该主体的法人资产财务收支与其他主体的法人资产和财务收支区分清楚,将该主体的法人资产和财务收支与该主体的所有者个人的资产和财务收支区分清楚。显而易见,如果没有会计主体这一概念,市场环境中每一家企业的法人资产就无法界定;企业法人所应承担的义务,如还本付息、确保资本保值增值等,就无法落实;对企业资产的各种要求权和主张权-权益,也就无法在清晰界定的前提下加以俣理的保护;企业本身的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也就无法得到恰当的衡量。
既然会计师在理顺企业产权关系中有着举足经重的作用,那么,会计本身就应该有着一整套用来指导实务的,有关权益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理论与方法。可以看到,有关权益、尤其是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在具有五个多世纪的复式薄记历史中,确实存在不同的教训,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本文将着重进行这方面的探讨。 会计权益理论
从权益理论来考察,所有者权益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过,人们对所有者权益最为关心的,不外乎利润分配和资产处理的权利,企业清算时对其剩余资产的权利,以及出售或转让产权的权利。从企业会计而言,其目的之一就是以特定的方式反映或提示所有者权益,使所有者不受到侵害。
本部分将对各种权益理论作一评价和比较,以便从理论上归纳出有助于确认、计量和报告所有者权益的备选模式。从不同的立场出发,可以归纳出这样几种权益理论:所有者论、独立主体论、剩余权益论、企业论和基金论等。应该看到,每一种理论都企图站在各自的立场上解释不同权益持有者的利益。不同的权益理论强调着不同的利润概念和资产计价的原则。
说到权益的性质,我们自然会想到权益一词的涵义。“权益”一词从文字上追根源具有两层内涵,一为公平、二为份额。换言之,权益可以表述为某人(法人或自然人)所持有的公平份额。从理论上讲,不论是债权人还是所有者,作为企业资产的提供者,他们对企业的资产都拥有相对公平意义上的份额。区别只在于各自持有的份额所享有的权利的有所不同。然而,从会计的意义上讲,“权益”主要指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和主张权。因此,考虑到两种权益性质上的区别,会计在描述企业资产产权关系时,往往将“资产=权益”的会计等式进一步扩展为“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然而,处在一个比较完善的资本市场环境中的企业,由于其筹资渠道、筹资的多元化,造成了其权益确认的复杂性。资本市场中混合性证券的出现,如可转换公司债券、可调换优选股等,很容易导致两种权益界定上的困难。在,证券市场中已经出现了可转换债券的发行与流通。对于混合性证券的权益性质,国内外会计实务中的界定方法很多,一般而言,可以根据这些证券的到期日、偿付日,持有者参与企业利润分配、参与经营管理方式等,判断其权益性质。 上面的讨论企业时,可以发现企业论提出了一个值得商榷的观点:企业的人权益。企业能否自己拥有自己,这在中外理论界中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迄今为止,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或实务操作上的原因,一些会计工作者还时常受此“观念”所困扰。从产权理论而言,“公司只能拥有其资产上的权益,但是并不在其权益上拥有一项资产”。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理论与实务界曾经在股份制改革中讨论一个与此有关的问题:股份制企业的股份中是否要设立“企业股”。所以会出现这个争议,其原因多半与一些股份公司的组建是由原来国有企业改组后转为股份制有关。企业由一种全民所有制的产权形式转变为股份制下的产权形式,势必会涉及到原国有企业中的资本如何转换成股份公司的股份问题。
主张设置“企业股”的人认为,所谓企业股是指:“企业历年自我积累的公积金所形成的资产,现有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可以实现利润以后,企业自留资金和还贷所形成的资产,作为实行共有制的企业股份”,“一般是把由企业自有资金积累而形成的资产从国有资产中分离出来设定为企业股,归企业集体所有,但不属于任何集体成员个人所有”。




15332287396会计权益理论的会计权益理论-产权关系
扈李颖答:既然会计师在理顺企业产权关系中有着举足经重的作用,那么,会计本身就应该有着一整套用来指导实务的,有关权益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理论与方法。可以看到,有关权益、尤其是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在具有五个多世纪的复式薄记历史中,确实存在不同的教训,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本文将着重进行这方面的探讨。 会计权益...

15332287396会计权益理论的会计权益理论-内容
扈李颖答:不过由于这一理论主要是针对全国性和地方性大公司提出的,因而至今它对会计理论的影响并不大;而且,一些人指出,企业的目标应该是根据经济规律从事经营活动和赚取利润,企业过多地考虑社会责任不太合适,这一理论的支持者则争辩到:只有按照公众的期望从事经营,才能实现企业的长期利润最大化。剩余权益理论(ResidualEquityThior...

15332287396会计权益理论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扈李颖答:会计权益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所有权理论、实体理论、基金理论、指挥者理论、企业理论和剩余权益理论。所有权理论认为,公司由一些特定的个人或群体拥有,公司的所有权由独资者、合伙人或一群股东享有。实体理论重视公司法人实体的地位,它把公司,而不是公司的所有者作为处理会计业务和准备财务报告的利益焦点。...

15332287396会计权益理论的概述
扈李颖答:会计权益理论指用于解释构成会计个体的权益性质并用以指导会计主体有关经济业务会计处理方法的理论,是会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所有权理论、实体理论、基金理论、指挥者理论、企业理论和剩余权益理论等。其中不同的会计权益理论反映了社会对会计个体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的不同认识,同时会计权益理论既体现...

15332287396产权会计理论的概述
扈李颖答:使得会计理论研究越来越经济学化。产权会计在产权理论的指导下研究会计问题,利用会计特有的方法对产权运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主要目标是确认产权性质、计量产权价值、反映产权形态变化、披露产权信息,发挥产权会计对于产权界定和保护的作用,维护与保障产权主体的经济权益。

15332287396会计权益理论的企业组织形式的变迁与会计权益理论
扈李颖答:也就是说,合伙制是会计业主权益理论向实体理论的过渡阶段。 会计权益理论有限责任公司由于出资者转让出资受到限制,其所筹集的资金有限,同时由于其家族式治理,阻碍职业经理层的形成。直到股份公司的出现,使所有权与经营权进一步分离,公司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在股份公司制形成初期,由于资本市场还不够发达,...

15332287396产权会计理论的主要特征
扈李颖答:从研究对象来看,产权会计理论的主要特征是研究会计信息的产权制度与会计制度的问题。从研究思想来看,产权会计理论的主要特征是关注会计信息生成时所依据的一系列制度和制度背后所体现的各种产权利益,以及围绕这种产权利益所进行的制度博弈。产权会计在产权理论的指导下研究会计问题,利用会计特有的方法对产权...

15332287396研究产权会计理论的重要意义
扈李颖答:产权会计理论深刻地影响着财务会计报表的披露及审计,甚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形象、竞争能力及其发展前景等。产权会计在产权理论的指导下研究会计问题,利用会计特有的方法对产权运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发挥产权会计对于产权界定和保护的作用,维护与保障产权主体的经济权益。

15332287396会计权益理论的结论
扈李颖答:不论在企业组织形式变迁的哪个阶段,都有一种主导会计权益理论与之相对应。但各种会计权益理论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各种会计权益理论的实质是一种“利益相关者权益理论”。只是在不同时期,主导的利益相关者决定了主导的会计权益理论。不论从理论界还是从实务界来看,会计权益理论必然是向着“多元利益相关者...

15332287396什么是产权会计
扈李颖答:产权会计是指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对现行会计理论和会计行为进行解释,在产权理论的指导下研究会计问题,利用会计特有的方法对产权运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产权会计的主要目标是确认产权性质、计量产权价值、反映产权形态变化、披露产权信息,发挥产权会计对于产权界定和保护的作用,维护与保障产权主体的经济权益...


(编辑:杭虞环)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