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冯友兰人生的四重境界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0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一生经历了三个风云激荡的时代:晚清、民国和新中国。也正因为此,后人称他为“世纪哲人”。

1915年9月,冯友兰考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开始接受系统的哲学训练。1919年,考取官费留学生。考虑到弟弟冯景兰已于前一年考入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他便决定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并于1924年获得博士学位。

1931年和1934年,他分别完成《中国哲学史》上、下卷,这是中国人自己写就的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

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德克·布德历经二十年的努力,将其全部翻译成英文。在《冯友兰与西方》一文中,布德称此书一直是世界各大学学习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

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冯友兰提出了他自己的哲学见解,比如最广为人知的“人生四重境界”说是:一本天然的“自然境界”,讲求实际利害的“功利境界”,“正其义,不谋其利”的“道德境界”,超越世俗、自同于大全的“天地境界”。

末学以为,所谓的境界就是指,一个人面对人生和社会现象的一种心态。它根据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不同而呈现各自的看法。在下对冯先生所说的四种境界进行肤浅解读如下。

第一、本有天然的——自然境界

所谓的自然境界就是生来已有的本然状态。也就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人的心理结构中所分为的“本我”基本吻合。是一种生理的、本能的、无意识的东西,它缺乏逻辑性,只是追求满足,无视社会价值的顺应自然的状态。

第二、讲求实际厉害的——功利境界

他所谓的功利境界是以理智的方式进行取舍善恶美丑的抉择。与弗洛伊德所主张的“自我”是类似的。这种“自我”是明智的、通达事理的、具有辨析性的,与“本我”相对的,是可以自我调控的状态。

第三、正其义,不谋其利的——道德境界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观念,必须注意到知.情.意.行的统一。不能只讲动机不计效果,也不能只根据效果去判断其善恶。要注重道德认知,处理好知与行的关系,注意实际行为的锻炼,在实践中增强道德情感.意志力。具道德修养者处事、待人、接物始终严于利己,宽于待人,有一种忘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第四、超越世俗的——天地境界

这是一种完全超越了自我的精神世界。《道德经》云:“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瑞士哲学家荣格所主张的“集体无意识”观点,也可以说是超越世俗范畴的,形而上的,天、地、人,万物融为一体的至上的平等性思想。

总之从现象上看,世界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但实际上,每一个人所享受到世界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境界高的人实际享受的世界比较大,境界低的人实际享受的世界比较小,因为一个人所能实际享受的世界,必定是他所能够感觉和体悟的世界。


17398031270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分为四个境界,其中最高的境界是哪个
茅娟伯答:最高的境界是“天地境界”,又称“哲学境界”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分为四个境界,从低到高分别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1、自然境界:人若只是顺着本能或风俗习惯做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所做的事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2、功利境界:人意识到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

17398031270冯友兰将人生分为几重境界
茅娟伯答:1、中国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说过,人生有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其中天地境界是最高的人生境界,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做他所做的事。2、冯友兰(1895.12.04~1990.11.26),字芝生,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祁仪镇人。中国当代著...

17398031270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分为四个境界,其中最高的境界是什么?
茅娟伯答:超越世俗、自同于大全的”天地境界“。冯友兰先生根据他对中国哲学的体悟,曾把“人生的境界”做了“四等”之分,即“一本天然的‘自然境界’,讲究实际利害的‘功利境界’,‘正其谊,不谋其利’的‘道德境界’和超越世俗、自同于大全的‘天地境界’”。冯友兰(1895.12.04~1990.11.26),字芝...

17398031270冯友兰将人生划分为哪几种境界,请分别举例说明?
茅娟伯答:1、冯友兰划分人生四境界的第一境界是自然境界,即人若只是顺着本能或风俗习惯做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2、其他人生境界 功利境界:人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

17398031270冯友兰的人生的四大境界
茅娟伯答:二、功利境界,生物之理 “照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准说,自然境界不是人之所应该有底。”在冯友兰看来,要追求理想的人格,就不能停留在混沌自然之乡,而要自觉地认识自然,了解宇宙人生之真谛,达到一个较高的精神境界即功利境界。“功利境界的特征是:在此种境界底人的,其行为是‘为利’的。所谓‘为利’,是为他自己的...

17398031270冯友兰人生的四重境界
茅娟伯答: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冯友兰提出了他自己的哲学见解,比如最广为人知的“人生四重境界”说是:一本天然的“自然境界”,讲求实际利害的“功利境界”,“正其义,不谋其利”的“道德境界”,超越世俗、自同于大全的“天地境界”。末学以为,所谓的境界就是指,一个人面对人生和社会现象的一种心态。

17398031270人生有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茅娟伯答:第四境:天地境界冯友兰所说的天地境界,是人生的最高层次,个体成为宇宙的一员,行为源于对天地法则的敬畏和对社会的贡献。这种境界的领袖,如真正的圣人,他们以无私的精神引导人们,追求的是精神的提升,而非物质的累积,他们的行动旨在帮助他人,实现社会和谐与进步。这四重境界,从自然的无知,到功利...

17398031270在冯友兰的人生哲学中,境界是指什么
茅娟伯答:冯友兰人生四境界\x0d冯友兰,上个世纪国学研究的一代宗师.他将中国传统哲学的“辩名析理”同西方近代的逻辑分析结合起来,创立了“新理学”的哲学体系,其内容涉及行上学、心性论、境界学、人生哲学等,“六书纪贞元”,冯氏哲学开创了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的新局面,其人生境界说是“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冯友兰对人生...

17398031270四重境界的人生四种境界
茅娟伯答:“现代新儒家”冯友兰先生说过,人生有四种境界。第一重,自然境界。就是人生的最低境界,无非吃饭穿衣,过去农家妇女有个口头禅,叫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穿衣、吃饭,是人生最基本的事情,也是最低境界。有个笑话:说是张家口那边大草原,一个小孩在放羊。大人打趣问他,你放羊干什么啊?放羊卖钱。卖钱...

17398031270人生的境界有哪几重?
茅娟伯答:关于人生境界的说法,我最信服冯友兰先生所说:人生的一生尤四重境界 第一境界:自然境界:什么是自然王国?这个境界是最基本的物质欲望需要,这是人类的动物属性!动物和人类的基本共同特征是食物和颜色。“食”的特性保证了生存的需要。为了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人们需要吃东西。“色欲&...


(编辑:甘满珍)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