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出自哪里?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6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原版是“校之以计”还是“校之以七计”?

出自《孙子兵法·计篇》
春秋末年 · 孙武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故校之以七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译文:
孙子说:战争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能不慎重周密地观察、分析、研究的。"因此,必须通过敌我双方五个方面的分析,七种情况的比较,得到详情,来预测战争胜负的可能性。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

一般版本中是“较之以计”,没有“七”字,也有的版本是有的.其中,“五事”指的是《始计》下面的“道天地将法”,“七计”指的是后文的“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因此该句意思是:“所以,研究军事战争用五事,比较敌我双方用七计,然后探索战争的内情。”校之以计或者校之以七计的意思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将“七”字省略了。

《孙子兵法》: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民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解释:要通过敌我双方五个方面的比较分析和七种情况的比较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这五个方面是,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是将领,五是法制。七种情况是:哪一方君主政治开明?哪一方将帅更有才能?哪一方拥有更好的天时地利?哪一方法令能够贯彻执行?哪一方武器装备精良?哪一方士兵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公正严明?我们依据这些,就能够判断谁胜谁负了。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出自孙武的《孙子兵法·始计篇》。

意思为:因此,要通过对敌我五个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比较,来探讨战争胜负的情形。




15396228291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
那狭磊答:这句话的意思是:应该以五个方面的形势为纲,通过比较双方的基本条件来探讨战争胜负的情形: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出自《孙子兵法》原文选段: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

15396228291...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
那狭磊答: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是关系民众生死的所在,是决定国家存亡的途径,不能不认真加以考察、研究。所以应该以五个方面的情实为纲,通过具体比较双方的基本条件,来探讨战争胜负的情形 标准译文请采纳

15396228291简述“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
那狭磊答: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

15396228291“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是什么意思?
那狭磊答: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

15396228291谁可以说一下“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是什么意思
那狭磊答:“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出自孙武的《孙子兵法·始计篇》。意思为:因此,要通过对敌我五个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比较,来探讨战争胜负的情形。《孙子兵法·始计篇》的全文为: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

15396228291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什么意思?
那狭磊答:意思是要通过敌我双方五个方面的比较分析和各种情况的比较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这句话出自《孙子兵法》。

15396228291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
那狭磊答:《孙子兵法》: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民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解释:要通过敌我双方五个方面的比较分析和七种情况的比较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这五个方面是,...

15396228291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
那狭磊答:出自《孙子兵法·始计篇》: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

15396228291“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的字解意思是什么?
那狭磊答:所以,研究军事战争用五事,比较敌我双方用七计,然后探索战争的内情.“五事”指的是《始计》下面的“道天地将法”该句出自《孙子兵法》第一篇《始计》。《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

15396228291“校之以计而索其情”的意思,以及其中的“计”的意思是什么?
那狭磊答:原文: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 译文:要通过敌我双方五个方面的比较分析和七种情况的比较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计:情况


(编辑:暨沸聪)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