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百家姓的由来和最早的统计资料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姓氏的由来和发展演变历史


  百家姓的由来

  黄
  相传黄姓是伯益之后。伯益为禹所重用,他助禹治水有功,名重一时。周代有黄国(今河南潢川县西),是伯益后裔的封国。公元前648年被楚国消灭掉,其子孙以国为姓,称黄氏。据考证,黄姓有声望的世家大族居住在江夏郡(今湖北云梦县东南)。黄姓最早南迁到宁都黄石田坑。黄姓也是唐朝至五代迁入石城的15个开基大姓之一。黄姓氏宁都第三大姓,也是赣南客家大大姓。

  --------------------------------------------------------------------------------

  周
  周姓是我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相传周人的祖先本来居住在邰(今陕西武沙县西南)。到商朝后期,游牧民族不断侵袭周人,使得从事农业为生的周人无法安居。于是古公亶父率领族人迁往周原(今陕西渭河平原一带),开荒耕种,兴建宗庙和宫殿,还修了坚固的城墙,从此称周族。公元前256年,秦国灭掉东周,将周赧王废为庶人。当地百姓认为赧王是周家后代,因此称为周氏。另外,还有一些改姓周的,如北魏时鲜卑皇族普乃氏、代北地区贺鲁氏、北周普屯氏等。据赣南历代府县志记载,周姓从唐朝起历次大南迁都有移居赣南的。

  --------------------------------------------------------------------------------

  赵
  造夫从华山一带得到8匹千里马辣的车子来到昆仑山上,西王母在瑶池设宴招待他。这时东南方的徐偃王造反,造父驾车日行千里,及时赶回镐京,发兵打败了徐偃王。由于造父在这次平叛中立了头功,周穆王就赐给他赵城(在今山西洪洞县北)。从此,造父及其子孙便以封地命氏,称为赵氏。造父就是普天下赵姓的始祖。赵姓氏唐朝至五代南迁到石城的15个开基大姓之一,也是赣南客家大姓之一。

  --------------------------------------------------------------------------------

  徐
  相传徐国是夏、商、周三代的诸侯。在周穆王时的徐君偃聪明仁爱,很得百姓拥护,国力日强。后来他在挖河时挖出一副红色的弓剑,以为这是天赐祥瑞,顿时产生代周为天子的野心。于是他自称徐偃王,率领36国联军向周都进攻。周穆王此时正在西王母那里做客,得到消息后连夜动身,由造父动身,由造父驾车,一日千里回到周都,点起大军前去镇压。徐偃王没想到周穆王回来得这么快,眼见一场血战就要发生,他审时度势,不忍心让生灵涂炭,立即收兵,躲进彭城(今徐州)一带的深山中。周穆王见徐偃王在当地很得人心,便封他的子孙为徐子,继续管理徐国。徐子孙的后代称徐氏,这就是徐姓的由来。宋末,徐鹤龄孙三郎的后代播迁赣南各县,成为赣南客家又一大姓。

  --------------------------------------------------------------------------------

  高
  相传齐太公的六世外齐文公有儿子受封于高,人称公子高。公子高的孙子溪同齐襄公的弟弟公子小白是好友。后来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溪联同其他大臣一起平定内乱,诛杀公孙无知迎立公子小白为君,史称齐桓公。齐桓公为了表彰溪的功劳,便赐他以祖父之名“高”为姓。高氏后来世袭齐国上卿之职,成为春秋时齐国名重一时的权贵之族。高姓是唐至五代南迁到赣南的,也是早期的客家重要姓氏之一。

  --------------------------------------------------------------------------------

  何
  何姓是以讹诈产生的姓字。秦灭六国后,韩姓子孙散居各地,其中一支流落在江淮一带。按当地人的中音,“韩”字被读成“何”音,后来以读者误写成“何”,沿袭下来便成了何氏。此外,汉代何苗,本姓朱,冒姓何,子孙沿袭形成何氏的另一支。何姓始祖何太郎生于唐昭宗景富元年,后南下福建宁化做官。3世何十郎任江西赣州节推。到明代还有从广东迁入赣南的。何姓也是唐至五代南迁到石城的15个开基大姓之一。

  --------------------------------------------------------------------------------

  马
  马姓源出于赵姓。相传战国时赵国有个官员叫赵奢。有一次,秦国派兵攻打韩国。赵奢指挥军队救援。为了奖励他的功劳,赵王封他为马服君。而赵奢的子孙则以封地“马服”的第一字“马”为姓,称马氏。马姓后裔于明清时期迁入赣南各地,逐渐成为赣南客家姓氏之一。

  --------------------------------------------------------------------------------

  罗
  相传古代有一个部族首领受封罗国。国人以国为姓,称罗氏。后另有唐代西突厥可汗河清代爱新觉罗氏的后代改姓罗。可见,罗氏时一个汉族与少数民族共用的“大家庭”姓。罗姓时唐至五代迁入石城的15个开基大姓之一。其迁入赣南的后裔多分布于赣县、南康、兴国、信丰、于都、安远县经千年演绎成了客家大姓之一。

  --------------------------------------------------------------------------------

  朱
  朱姓本姓邾,后来演变成朱还有一段历史。相传周武王封曹挟于邾国,建都于邾。他的遗族以国为姓,称邾氏。战国时,楚国灭了邾国,邾国的贵族四处逃散,但他们念念不忘自己的祖国,因而去掉耳旁,改姓朱。这便是朱姓的由来。朱氏先祖中原南迁,移居吉安,再移居赣南。而朱姓也成为唐至五代南迁石城的15个开基大姓之一。朱姓由于朱元璋领导起义军推翻元朝,建立明朝而成为了明代国姓。著名客家代表人物、开国元勋朱德的祖局就是在赣南临界的曲江,明清时再迁入四川的。

  --------------------------------------------------------------------------------

  李
  我国人口统计资料表明,李姓为当今中国第一大姓,也是客家第一大姓。相传李姓的始祖为皋陶,他在尧手下做官,主管司法,官名为“大理”。他的子孙世袭大理职务,历经虞、夏商三代,以官职为姓,被人称为“理氏”。商朝末年,皋陶的子孙理征因刚正不阿,执法如山得罪了暴君商纣王,被处死。理征的妻儿和儿子开始逃亡。因为沿途的李子树上挂满了又大又红的李子,母子俩摘取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为了纪念这段蒙难的历史,感谢李子的活命之恩,母子俩改姓“理”为“李”,这就是李姓的由来。很长一个时期,李姓还是个小姓。但到了唐代,一部分其他姓氏的臣民因助李渊,李世民建国有功而被李氏皇族赐姓李。这样,李氏宗族便庞大起来,一跃成为中国的大姓。古代李姓中最早建立起名望的家族多住在西陇(今甘肃兰州、巩昌、秦川一带),因此西陇便成为李姓家族的郡望源地。现赣南许多李姓客家人都以西陇望族而自豪。

  --------------------------------------------------------------------------------

  董
  相传帝舜收到诸侯进贡的几条龙,便任命董父去饲养。在董父的精心驯养下,这几条龙学会了表演各种舞蹈。帝舜非常高兴,就封董父为侯。董父就成为了董氏之祖。另一说法是春秋时,周“董”是管理的意思)。他们的子孙也是以董为姓。董姓是明代入迁为石城的28个姓氏之一。

  --------------------------------------------------------------------------------

  张
  为何将张姓称为“军武之姓”?一是因为据统计,张姓的历代名人中有近三分之一是军事名人;二是因为我们接下来要介绍的张姓的由来,也与军事和战争有关。相传,古时有个叫挥的人,从小就爱挥刀舞枪,即勇猛,又聪明过人,是弓的发明者。弓箭在古代是战争中最重要的武器。挥因此而被封官,负责监制制造弓箭,官名为“弓王”,并被赐姓“张”。在古文中,“张”字就像一个人持弓欲射。张姓很早就是一个大姓,西汉末年就有南迁到了江西赣州及临近的闽粤之地,成为早期的客家先民。

  --------------------------------------------------------------------------------

  王
  王姓是一个大家族,在这一家族中出现了许多文学名人、艺术名人和科技名人。翻开历史一看,谁都知道王姓历来就是中国赫赫有名的姓氏之一。特别是东晋南北朝时期,王姓以高高在上的一流士族自居。许多其他姓氏与之通婚都认为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但在现代社会,王姓也只不过是百家姓中的普通一姓,正如唐朝大诗人刘禹锡感慨地那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刘
  刘姓是赣南客家的大姓,也是有资料可查最早南迁到赣南的汉姓大姓氏。至于刘姓的由来,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晋襄公死后,其儿子夷皋还小,大臣们都主张立晋襄公的弟弟公子雍为晋君。于是执政大臣赵眉派人去秦国接公子雍回国继位。晋襄公的夫人缪赢知道此事后,天天抱着太子夷皋去宗庙里哭闹。赵眉等人被她闹得没办法,只好立小孩为晋君。这时公子雍已经由秦军护送来到边境,赵盾就亲率晋军去阻挡。秦人一见赵盾出尔反尔,非常恼火,双方在令孤一带交战起来。秦军准备不足,打了败仗。而由赵盾派去接公子雍的士会也只好留在秦国。其后裔也就成为了刘氏-----意思是有“留”成刘姓。

  --------------------------------------------------------------------------------

  陈
  陈姓按人口统计是中国的第五大姓,但陈姓的由来有一段故事。相传舜当天子之前,帝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他,让他们在妫旻河边居住,他们的子孙在妫旻一带,就是妫姓。后周武王找到舜帝的后裔妫满,并把大女儿元姬嫁给他,封他为陈侯。妫满死后,溢号陈湖公,陈氏就是他的后代。这就是陈姓的由来,至宋朝时,93世陈仕林长子即陈宠移居赣州府长宁县(寻乌县)。94世后裔分迁信丰县,赣州府等地,繁衍成为赣南客家大姓----陈姓。

  --------------------------------------------------------------------------------

  孙
  孙姓的发源大致有三支。一支出于姬姓。另一支出于芈姓。还有一支出于田氏。古时常把孙姓称为兵家大族。春秋时有著名的兵法家孙武,军事家孙膑。三国时孙坚,孙策,孙权父子三人领兵用兵,在江东建立吴国。唐末时期,河南籍大将孙猁追剿叛军南进,有功被封东平侯,后定居赣南虔化(今宁都),其后裔分居于都、兴国、赣县和浙江、湖南等地。1986年11月,江西省政府曾拨款将孙猁幕修建在宁都县梅江镇南郊马家坑。

  --------------------------------------------------------------------------------

  胡
  胡姓发源有两支。一支是周武王封帝舜的后裔为陈侯,缢号陈胡公。他的后代子孙以其名字中的“胡”为姓。称胡氏。另一支是周时有两个胡国,两个国君的子孙都是以国为姓亦称胡氏。胡姓是多出文化名人的世家大族。根据在《辞海》等大辞书的统计,胡姓在古代所出的22位名人中,文化名人多达12位。据记载,胡姓是唐朝至五代定居石城的。此后,胡姓繁衍赣南以至闽粤等地,成为赣南客家的一个重要姓氏。

  --------------------------------------------------------------------------------

  林
  相传比干是纣王的叔父,他见纣王行事无道,不听臣谏,就叹道:“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即谏不从,且死忠之至也。”于是进宫进谏。可纣王不但不听,还杀了比干。当时比干的正妃夫人陈氏已有身孕。听到消息后,她立即与婢女逃到牧野(今河南涉县境内)避难。在树林石室产下了一个男孩,名坚,字长思。直到周武王伐纣后。陈夫人才把坚送回国。周武王认为坚是在长林中所生,所以赐他以林姓。这便是林姓的由来。林坚便是林姓的始祖。据考证,林姓有声望的世家大族居住在南安郡(今甘肃陇西县)。林姓多是从明朝后迁居赣南的,成为赣南客家姓氏的组成部分。

  --------------------------------------------------------------------------------

  傅
  傅姓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黄帝裔孙大由封于傅邑,后代子孙便以傅为姓,称为傅氏。另一种说法是传说商高宗武丁四处寻找梦中神人所指点的良臣。结果在一个傅岩的地方找到傅说。在傅说在帮助下天下大治。傅说的后代以傅为姓。现赣南傅姓多是在明清以后迁入的。傅姓也是赣南客家大家庭的成员。

  邓
  邓姓来源有三个传说:一个是夏朝时帝仲康的子孙封在邓国(今河南邓县),其后世子孙以国名为姓,称邓氏,第二是商代高宗封其叔父于邓国,其后代以邓为姓,称邓氏;第三个是五代时南唐后主李煜第八子被封为邓王,其后世子孙也称为邓氏。邓氏望族居住在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县)。据记载,邓姓大多在宋、明时期徙居赣南,是早期迁入赣南的较大的客家姓氏之一。

  --------------------------------------------------------------------------------

  许
  许姓是以国为名命名的姓氏。周武王封伯夷的后人文叔于许国(今河南许昌市东),称许文叔。战国初期,许国被楚国灭掉,许君的后代称为许氏。另外,传说帝尧时许由的后代也称许氏。许氏望族居住在高阳郡(今山东临淄县)。许姓是唐至五代南迁到石城的43个姓氏之一,是赣南早期的客家姓氏之一。

《百家姓》是中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它的成书和普及要早于《三字经》。据南宋学者王明清考证,该书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赵是指赵宋,既然是国君的姓理应为首;其次是钱姓,钱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王的姓氏;孙为当时国王钱俶的正妃之姓;李为南唐国王李氏。他判断《百家姓》“似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所谓“有国”据史书记载,吴越在宋太祖开国后,还存在一段时间,至宋太宗兴国二年才率土归降。可见这本书是北宋初年问世的。《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读来顺口,易学好记,与《三字经》《千字文》相配合,成为中国古代蒙学中的固定教材,该书颇具实用性,熟悉它,于古于今都是有裨益的。《百家姓》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流传至今,影响极深:它所辑录的几个姓氏,体现了中国人对宗脉与血缘的强烈认同感。姓氏文化,或谱牒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是世界上“寻根意识”最重的族群。《百家姓》在历史的衍化中,为人们寻找宗脉源流,建立血亲意义上的归属感,帮助人们认识传统的血亲情结,提供了重要的文本依据。它是中国人认识自我与家族来龙去脉不可缺少的文化文献基础蓝本。2009年,《百家姓》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最早的姓氏书。
《百家姓》是一本关于中文姓氏的书,成书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 《百家姓》的次序不是依各姓氏人口实际排列,而是因为读来顺口,易学好记。《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钱塘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氏、吴越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王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另有作为儿童读物的同名图书。


15552267991《百家姓》来源介绍
孟殃君答:常有人问:你是什么姓氏?说明姓在前面,姓是族号,表示的是血统,最早来自部落图腾。图腾就是原始人群体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比如,地球上有一些民族用熊做图腾,熊便是他们的保护神。因此,在中国的姓氏当中,用动植物名称作姓的比较多,这种姓氏也都比较古老,例如姓熊、姓虎,都很古老。 后来进入了母系...

15552267991百家姓的由来(历史文化的传承与演变)
孟殃君答:2. 百家姓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汉代,至今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而且依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3. 百家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当时的人们以姓氏来区分不同的家族和社会地位,而且姓氏的使用也受到了许多限制和规定。4. 汉武帝时期,由于姓氏繁多,难以统计人口,因此开始编制姓氏,最初只有90...

15552267991百家姓的由来
孟殃君答:随着姓氏的产生,姓氏之学逐渐兴起。《汉书·艺文志》所裁《世本》15篇,据说系战国时史官所撰,是中国最早系统记裁姓氏来源的典籍。 此后,姓我著作层出不穷,例如:西汉有史游的《急就章》;东汉有王符的《潜夫论·志氏姓》,应劭的《风俗通义·姓氏篇》;南朝宋有何承天的《姓苑》,齐有王俭的《姓谱》,梁有王僧...

15552267991百家姓的由来
孟殃君答:百家姓的由来:百家姓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最早的姓氏都是女字旁或底,如姚姓。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在远古时期,当人类还在吃生肉,居无定所的时候,自然是没有姓氏的,可随着人类文明的出现,奴隶制社会的兴起,姓氏开始...

15552267991百家姓的由来和最早的统计资料
孟殃君答:刘姓是赣南客家的大姓,也是有资料可查最早南迁到赣南的汉姓大姓氏。至于刘姓的由来,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晋襄公死后,其儿子夷皋还小,大臣们都主张立晋襄公的弟弟公子雍为晋君。于是执政大臣赵眉派人去秦国接公子雍回国继位。晋襄公的夫人缪赢知道此事后,天天抱着太子夷皋去宗庙里哭闹。赵眉等人被她闹得没办...

15552267991作文李家姓的由来300字
孟殃君答:明朝初年起,李氏开始迁徙至海外。清朝及民国时期,李氏族人移民海外的就更多了。古今姓氏逾2万 李姓人口现居首 根据专家最新研究发现,中国人古今姓氏已超过二万二千个,这是至今有关中国人姓氏最多的统计记录。在十大姓氏中,以李姓居首。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点九.据《新华网》7月28日报导指出,这...

15552267991百家姓是怎么起源的?
孟殃君答:姓氏的来源很多,包括以图腾命名的:熊、熊、豹、虎、龙等。以国号为姓氏的:齐、楚、汉、赵、秦等。以居住地为姓者:西门、郭、邱、尹、常;以官职为姓者:上官、卜、钱、史、司马等。职业为姓:张、顾、涂、甄、匠等。姓氏为山川的:乔、姬、姜、黄、吴等。刘、李、赵、朱等。有数字...

15552267991姓氏的来源和历史是什么?
孟殃君答:据研究,中华古姓来源于图腾崇拜,系氏族徽号或标志。中华古姓的最初来源,是基于“天道”的原始宗教崇拜、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原始图腾崇拜是中华古姓的根源。大量古代文献佐证了这一观点。同一个祖先繁衍的后代称为宗族。姓氏最早起源于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便于辨别部落中不同...

15552267991各种姓氏家族的起源是什么?
孟殃君答:据初步统计,在《中华姓氏大辞典》所列11969个姓氏中,有4925个未注明姓氏来源,有2224个系少数民族姓氏,二者合计7149个,占11969的59.7%,下余4820个为汉族姓氏。笔者根据大量的古代文献资料,对这4820个姓氏逐一进行研究,得出的结果为: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共有1834个,占4820的38%。但是,仅有姓氏数量,尚不足以说明问题,...

15552267991《百家姓》是谁作的
孟殃君答:“朱奉天运,富有万方;圣神文武,道合陶唐……”这部《皇明千家姓》的编纂时间,估计眼尖的读者能猜出来。明代的皇帝姓朱,该文的第一个姓自然非“朱”莫属了。“孔师阙党,孟席齐梁;高山詹仰,邹鲁荣昌……”到了清代,康熙皇帝亲自主持...


(编辑:左研子)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