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高人分析一下“老百姓”与“公民”的区别???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学法学到底好不好?

学了四年的法学,对于法学的学习有很多体验。
1、 学法学是不是压力很大?
不知道为什么大家总觉得学法学压力就很大,也许是因为法学听起来就是一个很严肃的专业吧。说实话,没有感受到很大的压力。
大学的时候就是学好自己的专业课,在应该司考的时候好好复习,要考研就努力准备,在闲暇的时间和同学一起出去旅游,吃好吃的。每个人的大学都是这样过来的呀!
很多人都说法学的就业很困难,所以学法应该压力挺大的,这种说法我也不是很认同,当然如果有人因为学法所以压力很大我也理解,不过我认为没有必要在大学期间就承受很大的压力,大学时光还是很美好的,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还应该好好珍惜大学的时光呀!

2、 学习法律专业是不是要背很多东西?
自从学法之后,听说我学法的亲戚朋友在关心我的学业时,通常都会带着一点好奇地问,学法还不是天天都在背法条?每次听到这种问题都会觉得有点啼笑皆非。
在此想为法学专业的学生澄清,我们并不是背法条的机器!如果学法就是单纯的背法条的话,那百度一搜什么法条都有,还要法学专业的学生干嘛?再说我国有成千上万部法律,我就是想背也背不过来呀。但毫无疑问的是,一些很重要的法条是你必须去记的,但也不是机械地硬记,多理解多运用自然也就记住了。

3、 学习四年专业课会不会很辛苦?
没有感觉到很辛苦,虽然我们的课确实比其他专业的多。其实听老师讲课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因为很多老师并非大家认为的那样无趣,法学专业也有很多典型又有趣的案例,老师知道怎么去调动学生的兴趣,你也会在法学的专业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乐趣。

如果真要说一件辛苦的事情,那可能就是写论文了吧!可是又有哪个专业的学生不需要经历写论文的痛苦呢?

是免费咨询的。
“12348”是市、区县司法局及法律援助中心面向广大市民群众的法律咨询专用电话,它接受解答群众的法律咨询,配合调处民间纠纷,及时反映群众的法律需求信息,指导和接受法律援助申请,维护贫弱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稳定。
“12348”法律服务专用电话工作职责,主要解答法律咨询,普及法律常识;实施内部联动,搞好上门服务;沟通外部信息,做好受案分流;加强区域合作,搞好职能部门间协调联动;做到快速反应,防止纠纷激化;遵循有关规定,提供法律援助;掌握社情民意,当好党政参谋;接受社会监督,提高法律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等。
“16000148”法律服务电话更名为“12348”法律咨询电话,启用全国统一服务号码“12348”,并归并至法律援助中心,“12348”法律咨询专线在保持原有功能的同时,又拓展了法律援助的新功能,此举标志着“12348”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扩展资料12348责职:
一是全面加强党建。坚持政治引领、党建先行,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使每一名公证人都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二是改革公证体制。优化事业体制公证机构体制机制,推进北京市合作制公证机构试点工作。
三是拓展公证服务。开展代书、代办、邮寄送达等延伸便民服务,完善综合公证养老、公证家事服务等创新型公证业务,提供多元纠纷解决服务。
四是规范办证流程。把为企业和群众“办好一件事情”作为标准,梳理公证申请、受理、核实、审批全流程,规范证词模板,以标准化提升服务质量。
五是强化质量检查。增加公益类公证事项考核权重,凸显公证的公益属性。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织严织密质量监控网络,实现办证数量与质量“双提升”。
六是改善公证设施。为远郊区公证处统一配备部分先进公证器材。建立绿色服务通道,为年老、体弱、怀孕或患有严重疾病等特殊情况的当事人提供便利。
七是优化窗口服务。严格执行北京市司法行政系统深化“放管服”工作“十条禁令”和北京市司法行政系统窗口人员服务管理“十条规范”。实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对公证员情况、收费标准、办证流程等服务事项一律公开公示。
2018年,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解答合同纠纷咨询11215件,其中以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最为突出,咨询内容主要涉及房屋买卖合同履行、违约责任、合同解除、退返定金等争议的处理。不少居民致电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反映其贷款后被敲诈勒索。
居民尽量通过正当渠道贷款,如果被骗,可报警或举报。解答劳动争议咨询近3000件,同比增长42%,主要集中在用人单位未依法为职工购买“五险一金”、不予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拖欠工资或福利待遇、变相解除劳动合同、不办理工伤赔偿等纠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12348

我个人理解,老百姓,是中国传统概念的关于底层阶级的定义,而公民,是国际化概念的关于所有享有本国国籍的人的定义。
按照政治课本上的解释,公民是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被剥夺公民权利的除外)。
也就是说,老百姓不包括政府官员等高阶层集团,公民则是包含所有。
但是一个合格的公民,是在相对健全的体制下产生的。除去书面定义,公民还有更深层次的定义,比如权利和义务的合理化与实效化,目前我国由于体制不够健全,所以公民泛称享有本国国籍的人更为合适。

"老百姓"、"公民"两名词的渊源 "老百姓"这个称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和听到,它的意思是指芸芸众生,比如人们经常说的"我们老百姓"、"我一个小老百姓"等等,和它相近的名词,还有平民、人民.与"老百姓"同出渊源的是"草民"或"庶民"这些概念,严格说来,"老百姓"、"草民"、"庶民"这些概念都是封建时代的产物,也即封建社会"官民"、"臣民"统治秩序下的话语."草民"观念更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因而封建意识也长期遗存的产物,它表述的是无助和自甘平凡(虽然不失为一种妥帖的人生观),它比"老百姓"所体现出的观念更退步.

老百姓 只有中国才有这个说法 百姓指多种姓氏代表什么意思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比如以前老百姓指含中层以下的全部国民含婴儿

公民 原本只有法律发达国家才有这个说法。公民的定义是具有完整的法律权利的国人 婴儿需要被监护所以不是公民。

经过长期的法律意识的演化,现在中国更多的人具有了更多的法律意识 公民这个词汇就更多的出现了。

老百姓是你站在自己方面所说,比如公务员,某个干部。。

公民是官方的啦。。。主席什么的,会说:我们公民,中华人民。。
还有司法,立法机关,法律都是。我国公民


15285774459高人分析一下“老百姓”与“公民”的区别???
都背窦答:我个人理解,老百姓,是中国传统概念的关于底层阶级的定义,而公民,是国际化概念的关于所有享有本国国籍的人的定义。按照政治课本上的解释,公民是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被剥夺公民权利的除外)。也就是说,老百姓不包括政府官员等高阶层集团,公民则是包含所有。但是...

15285774459人 人民 公民 老百姓同与不同?
都背窦答:而且,说“老百姓……”,似乎是在讲别人的事,有助于自己与“老百姓”划清界限。6. 有人可能会质疑:对文化程度不高的人频繁提起“公民”、“权利”,会不会造成隔阂?这个观点有一定道理。但是,解放前我党能向文化层次更低的“老百姓”宣讲政策,现在为什么不能向他们宣讲“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呢...

15285774459'老百姓”与“公民”有什么不同
都背窦答:老百姓通常是指普通民众或基层群众,是相对于有权有势的达官贵人或富豪阶层而言的。而公民是一个法律的概念,以国籍确定;以我国为例,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有身份证或户口)的人,都是我国公民。我国公民中绝大多数是基层老百姓,但政府官员等也是我国公民。

15285774459老百姓和公民有何区别?
都背窦答:老百姓是口语化的表述一定社会居民的主体,与官员相对称。公民是法律专业术语,一国居民。

15285774459公民和人民有何区别?
都背窦答:公民——指具有本国国籍,并依倨宪法或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人民——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如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在社会主义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

15285774459公民和人民的区别是什么
都背窦答: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人民与公民的区别在于:1、范畴不同 公民是与外国人相对应的法律概念,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内容。现阶段,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2、范围不同 我国公民范围比人民范围更广一些。公民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人民不包括...

15285774459人 人民 公民 老百姓同与不同?
都背窦答:而且,讲“老百姓……”,讲的是人家的事,有助于自己跟“老百姓”划清界限。也许有人会有疑义:对那些文化不高的人开口“公民”,闭口“权利”,那不是造成双方的隔阂吗?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解放前我党尚能向文化层次低得多的“老百姓”宣讲政策,为什么现在不能向其宣讲“公民”的权利和...

15285774459公民和人民有什么区别
都背窦答:公民与人民的区别:1、范畴不同:公民是与外国人相对应的法律概念,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内容。现阶段,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2、范围不同:我国公民范围比人民范围更广一些。3、后果不同:公民中的人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一切公民权利并履行...

15285774459公民和人民的区别是什么?公民是怎样定义的?如题 谢谢了
都背窦答:你好,公民与人民的区别 公民是指取得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人民是指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公民和人民在我国的区别主要有:第一: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第二:公民比人民范围大,公民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人民不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依法被剥削政治权利的...


(编辑:车例洪)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