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健康儿童的标准是什么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5
健康儿童的标准?

童健康,我刚才讲了要在身体发育、心理发育和社会适应能力都正常,并且没有疾病和损伤,这样才是健康的。我们一般判断孩子发育是不是正常,一方面是从体格发育来判断,体格发育最重要、最常用的指标是身高、体重,在三岁以下头围也很重要,通过这三个指标可以判断孩子的体格发育和营养状况。



智力发育主要是通过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这几方面来判断儿童的神经心理发育是不是正常。要判断发育是否正常还需要有相应的标准,这些标准一般都是从对正常健康儿童的调查得来的数据,建立的参照标准,如体格发育有相应的体格发育的参照标准,通过对照相应的标准来判断这个孩子发育的状况是处于什么水平,心理、智力发育也有相应的量表用来评估,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发育标志也可用来判断孩子的发展是不是跟对应的年龄相适应。

一)儿童定期健康检查
一、目的:
1、宣传普及科学育儿知识,了解家长在护理喂养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 行指导。
2、对婴儿进行生长发育监测,及时发现疾病和异常情况并进行预防和治疗,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
二、管理对象:
本地段内1个月至6岁以下小儿(包括在本地段长期居住的临时户口的小儿)。
三、管理方法和要求:
1、开设儿童保健门诊,为了方便家长,力争与预防接种同时进行。
2、3岁以内婴幼儿,按照0岁4次、1岁2次、2岁2次的体检原则,可安排在 3、6、9(2、5、8)、12、18、24、30 36个月时进行。3~6岁儿童每年体检一次,为了方便家长,可于每年5~8月儿童大体检时一次完成。
3、体检中发现的体弱儿(佝偻病、缺铁性贫血、体重增长不良和肥胖儿)进行管理。
四、检查内容及要求:
1、询问小儿一般情况、喂养情况及患病情况。
2、测量身高、体重,并进行评价。
3、全面进行体格检查。
(1)3岁以下婴幼儿必须进行佝偻病检查。
(2)6个月一6岁儿童应测查血红蛋白,采用光电比色仪,取血部位为左手无名指端。进行贫血诊断及分度。
(3)4岁以上儿童进行视力检查(4岁以下儿童有条件也可以进行检查)。
(4)2个月至6岁儿童应进行听力筛查。
4、对小儿体格发育情况及家长在育儿中存在的问题,应给予指导及解决。
(二)小儿生长监测
一、 目的:
1、小儿生长监测是对个体儿童的体重进行连续的测量与评价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动态观察婴幼儿生长发育趋势,利于儿保工作者和家长及时发现体重增长不良儿,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2、生长监测的关键在于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家长的自我保健能力。通过教会家长使用生长监测图,由家长亲自参与监测,及时发现异常,主动找儿保医生咨询,力求使家长早期获得科学育儿的知识,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3、通过实施生长监测可把工作重点放在筛出的体弱儿身上,对他们实行重点管理。
二、监测对象:
本地段内1个月至3岁以下小儿(包括在本地段长期居住的临时户口小儿)。
三、监测方法与要求:
1、测量次数(应与计划免疫结合):
6个月以内的小儿每月测量体重一次;7~12个月,每2个测量体重一次;13个月~3岁,每3个月测量体重一次。
2、测量日期:
根据各保健机构的具体情况及监测儿的多少进行安排,一般可按周或按月规定测量日,以便于评价和比较。
3、监测程序:
(1) 称重:
(2) 评价:评价小儿生长曲线与参考曲线的关系。
(3)询问:询问小儿近日来的喂养和疾病情况及神经精神发育状况,并记录在 相应的栏目内。
(4)指导:向家长宣传防病知识,交谈小儿的健康情况和今后注意事项,如发现体重曲线偏离(不增或下降)时,寻找原因并给予指导。
不同月龄组每月增长的最低值(克)
月龄正常增长值 0月~ ≥600
6月~ ≥300
12~36月 ≥150
(三)五官保健
一、 听力筛查及监测
1、目的和意义:
开展小儿听力筛查工作,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儿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有言语障碍的儿童早期进行听觉言语训练,让听力障碍儿童经过治疗、听觉言语训练,能进入普通幼儿园、小学与听力正常的孩子一起生活学习,健康成长。
2、听力保健对象:
0~6岁儿童,重点为0~3岁儿童,尤其是具有听力高危因素的儿童。
听力高危因素
(1)耳聋家族史。
(2)近亲结婚史。
(3)母孕期感染史(如风疹病毒、疱疹病毒、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弓形体病等)。
(4)母孕前有梅毒病史。
(5)新生儿头颈部或其他身体部位的畸形。
(6)出生体重<1500克。
(7)严重黄疸。
(8)宫内窘迫或生后窒息、产伤。阿氏评分5分钟内0~3分。
(9)机械给氧时间9天以上。
(10)与感觉---神经性听损伤同时存在的综合征。
(11)睡眠过分安静,不怕吵闹。
(12)语言水平落后于同龄儿童。
(13)传染病史:脑膜炎、麻疹、腮腺炎、猩红热等。
(14)反复发作的中耳炎。
(15)曾用过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霉素、小诺霉素、水杨酸制剂、速尿、奎宁、氯奎等)。
(16)有头部外伤史。
3、筛查工具与环境条件:
(1)、 听力筛查仪:选用频率为 500~4000Hz
(2)、 筛查环境需安静,噪声低于45dB(A声级),周围墙壁无镜子
4、筛查时间及筛查方法:
(1)新生儿
新生儿听力筛查在满月访视时进行。对产科筛过的新生儿可免筛。
(2)婴幼儿
婴儿在8个月时筛查听力一次,1—2岁儿童在每年儿童大体检时筛查听力一次。
(3)3~6岁小儿:
3一6岁儿童每年儿童大体检时筛查听力一次。
二、口腔保健
1、目的:
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预防龋齿,降低龋齿发生率,提高儿童口腔健康水平。
2、管理对象:
本地段0~6岁的儿童。
3、管理内容:
(1)开展口腔卫生健康教育。
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对儿童、家长的口腔卫生教育活动,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预防龋齿。具体内容有:
①提倡幼儿饭后漱口;茶水有防龋齿的作用,儿童可以适量饮茶或用茶水含漱。
②培养3岁以上儿童早晚刷牙的习惯。指导家长教孩子有效的刷牙方法,并且使用保健牙刷及儿童含氟牙膏。
③限制儿童吃糖量和次数。儿童用糖量每人每天不超过30克为宜,用糖次数每天不超过3次,提倡只在正餐时食用,食后立即漱口或刷牙。
④纠正儿童吮指、吐舌、咬唇或咬物、。呼吸、偏侧拒绝等不良口腔习惯,防止各种牙颌面畸形。
(2)建立定期口腔检查制度:
①儿童定期健康体检时进行口腔检查,登记乳牙萌出情况和龋齿发生状况。
② 发现龋齿,及时充填治疗。
三、眼保健常规
(一)目的:
1、宣传眼保健重要性,普及眼保健知识,提高家长对儿童视力异常的自我保健意识。
2、早期发现视力异常的儿童,尤其应对视力高危儿童重点检查,及时矫治,减少儿童弱视发生率。
3、早期发现弱视儿童,抓住时机及时治疗,提高弱视治愈率。
(二)管理对象:本地段内0—6岁的儿童。
(三) 管理内容:
1、 开展视力保健健康教育
(1) 宣传眼保健知识:
①室内光线充足,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环境下看书、画画。一次连续看书或画画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②培养儿童良好的看书、画画姿势。眼与书之间的距离保持30~35厘米,书与桌面应成30~40度角度。
③看电视时应相距屏幕大于其对角线5—7倍的距离,连续看电视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
(2) 预防眼病及眼外伤:
指导家长对儿童的玩具和毛巾要经常清洗消毒,教育儿童不用脏手揉眼睛。发现眼病及时治疗,预防传染性眼病在家庭中蔓延。同时确保儿童安全的生活环境,防止眼外伤的发生。
2、建立定期视力检查制度
对4岁以上儿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视力检查。早期发现异常,及时确诊治疗。
(四)视力检查要求:
1、视力表:4岁以上儿童使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或标准对数视力表)。
2、检查方法:采用人工照明的灯箱式视力表,距眼5米,高度应为眼与视力表上1.0(对数视力表5.0)的视标行同一水平。遮盖一眼,但勿压迫眼球,分别检查两眼。
(五)儿童视力异常筛查标准:
4岁儿童单眼裸眼视力≤0.6;
5~6岁儿童单眼裸眼视力≤0.8。

健康儿童的标准
1.躯体健康,主要是指身高、体总等在正常儿童的平均水平上下;
2.是有较好的抗病能力;
3.有良好的心态和社会适应性,能正确面对各种挫折和困难;
4.五官发育良好,视力、听力、口腔不存在太多问题。


13720141639健康儿童的标准是什么
冀燕荔答:健康儿童的标准 1.躯体健康,主要是指身高、体总等在正常儿童的平均水平上下;2.是有较好的抗病能力;3.有良好的心态和社会适应性,能正确面对各种挫折和困难;4.五官发育良好,视力、听力、口腔不存在太多问题。

13720141639如何判断孩子的身体是否健康
冀燕荔答:注意孩子是否有正常的睡眠、饮食和活动习惯。如果孩子表现出异常的行为,如持续疲劳、食欲不振或过度活跃等,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注意体重和身高定期测量孩子的身高和体重,并与同龄儿童的标准进行比较。如果孩子的生长曲线明显偏离正常范围,可能需要咨询医生。观察皮肤和头发检查孩子的皮肤是否有异常,如湿疹、疱疹或...

13720141639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标准
冀燕荔答: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观察和记忆能力学前儿童需要具备观察和记忆的能力,能够快速、准确地记住成人要求他们观察的事物。同时,他们开始能够就直观的事物进行概括,展现出思考能力。珞充满爱心学前...

13720141639儿童身体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冀燕荔答:6. 第五标准:身高和体重。关注孩子的身高、体重和同龄孩子们的差异。也可以看身高、体重的标准表。儿童身体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1. 家长须知幼儿健康成长需求包括哪些方面 2. 充足的睡眠 每一位孩子都是不一样的,睡觉时间有长有短,但都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让孩子拥有充沛的精力,快乐的度过每一天。3...

13720141639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标准
冀燕荔答:孩子的智力水平是有差异的,只要基本符合该年龄阶段的智力发展水平,便属正常。智力发展正常可表现为儿童在语言,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都符合其年龄特征。情绪健康、稳定健康、稳定的情绪反映了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相对平衡状态,表示他们的身心处于积极的状态,是其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性格特征良好幼儿性格还相对...

1372014163928.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
冀燕荔答: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是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有情绪稳定和积极情感表达能力、社交互动能力、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学习与发展、自信和自尊、心理健康支持。1、情绪稳定和积极情感表达能力:学前儿童应该能够稳定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并能够积极表达他们的情感和需求。2、社交互动能力:...

13720141639谈谈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冀燕荔答:2.能与父母、老师、小朋友表达、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3.乐意寻求新的生活体验,有良好的适应新环境的能力。4.做事有信心和一定的耐心,力求做成功,不惧怕失败和挫折。5.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6.能主动参与集体性活动,敢于自我表现。7.和小朋友友好相处、平等合作、...

13720141639谈谈你对幼儿心理健康标准的认识
冀燕荔答:儿童心理健康的7个标准1、能按成人的要求去观察事物,记得快、记得住、记得对。能就具体直观的事物进行概括。肯动脑筋,想像力丰富,善于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提出各种问题,并能解决一些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问题。2、爱父母,爱老师,爱小朋友。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对人有礼貌,会用礼貌用语,...

13720141639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冀燕荔答:1、生活有幸福感。这是以个体内部体验为标准的;2、适应环境,适者生存。这是以环境的要求为标准的,个体的行为如果达到了环境的要求,社会就接受他,他就能够生存下去。否则就会被社会或环境所淘汰。所有的心理问题或精神障碍,都会是自我意识障碍,同时又是人际关系问题,会是个体对人际环境的某种不适应...


(编辑:干信山)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