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豆腐脑是谁发明的?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5
豆腐是谁发明的?

1、豆腐是刘安发明的,刘安(公元前179-前122),沛郡丰县(今徐州丰县)人,生于淮南(今属安徽省)。汉朝宗室、西汉时期思想家、道家人物、文学家。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
2、刘安所著的《离骚传》是中国最早对屈原及其《离骚》作高度评价的著作。
2、他曾招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编写《鸿烈》亦称《淮南子》,是我国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学术巨著。刘安是世界上最早尝试热气球升空的实践者,也是中国豆腐的创始人。

扩展资料:
一、豆腐的发明过程:
1、豆腐的发明,不如说是发现,就和炼丹发明炸药一样,豆腐也是炼丹时被发明出来的。
2、刘安封地所在的淮南,盛产大豆,用大豆磨成的豆浆也是当地的主要饮食之一。
3、而刘安在炼丹的时候,喝的豆浆洒在了炼丹用的石膏上,豆浆便凝成了豆腐,豆腐这一美食便出现了。
二、豆腐的做法:
1、黄豆泡八九个小时左右,至黄豆彻底泡发。
2、黄豆加水用料理机或豆浆机(冷饮功能)磨成豆浆,找一块干净的大棉布,放在大一点的盆上。
3、将豆浆隔筛网倒入棉布中。
4、过滤出豆渣,尽量挤的干一些。
5、豆浆放入锅中,用中小火烧热,用勺子将表面的浮沫撇去。
6、小火慢慢熬煮,边煮边用大勺划圈搅拌,以免糊锅。
7、直到豆浆煮沸腾后关火。
8、此时将内酯4克与25克温水混合,使其溶化。
9、将豆浆离火,自然降温至八九十度,可以用温度计,这样更准确些,没有温度计也没关系,像这种天气,大约一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10、将内酯液倒入,迅速搅拌开,动作一定要迅速,大约三四秒的时间,就要立马盖上锅盖开始焖。
11、将豆浆盖盖焖15分钟左右,打开锅盖你会发现都将已经凝固,这时就是我们平时吃的豆腐脑了。
12、可以取出一点来做豆腐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刘安

发明的豆腐是两千多年前西汉的淮南王刘安。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他的爱好是修道炼丹,理想是长生不老。“豆腐”就是他炼丹的失败品。

相传,刘安为了长生不老,请来八位方士,在八公山上架起丹炉,炼制“仙丹”。炼丹的材料千奇百怪,其中就有豆浆和石膏。

有一天,刘安在丹炉前不小心将豆浆洒在了石膏上。不一会儿,洒在石膏上的豆浆变成了白白嫩嫩的东西。

刘安觉得非常奇怪,就把石膏放进整锅豆浆里搅拌,结果满锅豆浆都变成了同样的东西。有人大着胆子吃了一口觉得非常美味。于是,刘安就反复试验,最后将白白嫩嫩的东西凝固到了一块儿。

这就是豆腐。——以上内容摘自米莱童书《田野里的自然历史课》

豆腐的发明者 “中国是豆腐的‘师傅之国’”。“豆腐丰富了人们的营养,这是对人类的一个伟大的贡献”。提起中国的豆腐来,日本人总是怀着敬佩的心情竭力赞扬。 淮南堂是我国淮南一家豆腐坊的名字,原是为了纪念豆腐的发明人——汉代淮南王刘安而起的。堂堂淮南王怎么会发明豆腐呢?原来刘安讲求黄老之术,在淮南朝夕修炼。陪伴他的僧道,常年吃素,为了改善生活,就悉心研制出了鲜美的豆腐,并把他献给刘安享用。刘安一尝,果然好吃,下令大量制作。这样,豆腐的发明权就记在淮南王刘安的名下了。传说刘安后来在八公山“升天”,山上修建了淮南王刘安庙,“八公山豆腐”,也因此而名扬天下。 其中尤以孙道荣的生活随笔《豆腐脑》概括得比较好,现摘录如下,共你品尝。 豆腐是个好东东。四大发明之外,我看豆腐堪称国人的第五大发明。早在五代,陶谷所撰的《清异录》中就已有“小宰羊”词条。小宰羊者,豆腐也。《故都食物百咏》亦有赞曰:“豆腐新鲜卤汁肥,一瓯隽味趁朝晖。分明细嫩真同脑,食罢居然鼓腹归。”就连美国农业部出版的《用简便方法生产的豆制品》一书中,开篇明义,首先介绍的,也是咱们的豆腐———TOFU。TOFU这个词亦已荣升外来语之列,广泛流传欧美坊间,还被收入一些英语词典之中。 豆腐是个大家族,豆浆、豆腐脑、豆腐、豆腐皮、板豆腐、冻豆腐、包子豆腐、豆腐干……真是“豆”丁兴旺。在众多豆腐制品中,窃以为,数豆腐脑最具形神之美。观其形,肤白娇嫩,柔软光滑,颤颤悠悠,绰绰约约,极具美人姿态,可掬,可拂,可掊,款款撩拨人心。神就更不用说了,一个“脑”字,尽得豆腐风流,憨极,聪慧极,妩媚极。有人称豆腐脑为豆腐花,一个花字,尽失豆腐脑儿碧玉韵味,恶俗。 清代袁枚有诗曰“豆腐得味胜燕窝”,豆腐脑亦需五味辅佐,方有隽永之香。蒜末盐醋酱油,一样不可或缺。盛豆腐脑也大有讲究,用扁平的勺子一片一片铲,东切东去,西削西来,盛入海碗中,中间须鼓起,如小馒头似的凸出,状如摇摇欲滴的仙子。然后浇卤,兜头浇下去,如醍醐灌顶,卤汁徐徐流向碗的四周,慢慢渗入豆腐脑中,然后再加姜末蒜泥辣油等佐料,豆腐的芳香四溢。燕窝的味道不知道,豆腐脑却是百食不厌,即使燕窝也是绝不肯拿去和他换的。一碗下去,犹不解馋,喊一声:“老板娘,再来一碗豆腐脑!”何其快意也哉! 豆腐青菜保平安。旧时,每年腊月,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磨豆腐。张怀群先生在一篇文章中生动描述了穷苦时代那桩“最浪漫的事”:小小石磨一盘,两口子坐在板凳两头手握磨杆你来我往。脸对脸,眼对眼,口对口,转一圈,倒一勺水,转一圈,倒一勺豆,磨了又磨,推了又推,唱着歌谣,说着古今,孩子在远处耍。这堆玩耍的孩子中,必有这位可爱的张怀群先生,也必有在下流着涎水站在一边,静候着傻乎乎的黄豆羽化成白嫩嫩的豆腐那童话一刻。再穷的人家,这时候也会大方地舀一碗热气腾腾的豆腐脑,赏给馋了一年的孩子们,又白又嫩又软又滑又绵又甜的豆腐脑儿,至今味犹在口,弥散不尽。目睹了豆腐的制作过程,从小就知道,世有黄豆,乃有豆腐;因为祛除了豆腐渣,乃有浓糯可口的豆腐脑啊!今天有些无良商,专以豆腐渣工程损国殃民,除了绳之以国法,老夫还要罚他一条:一辈子不得吃豆腐脑!馋死他。


17146435722豆腐脑的发明人是?
郟胡咱答:窦娥

17146435722豆腐脑是谁发明的
郟胡咱答:一、豆腐是刘安发明的,刘安(公元前179-前122),沛郡丰县(今徐州丰县)人,生于淮南(今属安徽省)。汉朝宗室、西汉时期思想家、道家人物、文学家。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二、刘安所著的《离骚传》是中国最早对屈原及其《离骚》作高度评价的著作。三、他曾招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

17146435722豆腐脑的来历是什么
郟胡咱答:豆腐脑的来历 汉武帝时,汉高祖刘邦的孙儿刘安承袭父亲封为淮南王。他喜欢招贤纳士,门下食客常有数千人。为了解决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他们利用淮河流域产盐有卤水做凝固剂的条件发明了豆腐。三国时期,豆腐制作技术传到益州(含今四川和重庆)后,在江阳县(今泸州市)的金川驿地区(今富顺县)很受欢迎。

17146435722豆腐脑的起源,是谁发明的。有故事听么?
郟胡咱答:豆腐的起源众说纷纭,但最多人认为这是从西汉高祖刘邦之孙--刘安所开始。人称淮南王的刘安,母亲喜好食用黄豆,一日母亲卧病在床,淮南王便命人将黄豆磨成粉,加水熬成汤以便让母亲饮用,但又怕食之无味,因此加了点盐来调味,没想到居然凝结成块,而这也正是豆腐最初雏形的形成。由于刘安是位...

17146435722豆腐脑是谁发明的?
郟胡咱答:这样,豆腐的发明权就记在淮南王刘安的名下了。传说刘安后来在八公山“升天”,山上修建了淮南王刘安庙,“八公山豆腐”,也因此而名扬天下。其中尤以孙道荣的生活随笔《豆腐脑》概括得比较好,现摘录如下,共你品尝。豆腐是个好东东。四大发明之外,我看豆腐堪称国人的第五大发明。早在五代,陶谷所...

17146435722豆腐脑是谁发明的?
郟胡咱答:这样,豆腐的发明权就记在淮南王刘安的名下了。传说刘安后来在八公山“升天”,山上修建了淮南王刘安庙,“八公山豆腐”,也因此而名扬天下。其中尤以孙道荣的生活随笔《豆腐脑》概括得比较好,现摘录如下,共你品尝。豆腐是个好东东。四大发明之外,我看豆腐堪称国人的第五大发明。早在五代,陶谷所...

17146435722豆腐脑起源于什么地方?
郟胡咱答:豆腐脑起源于安徽八公山。相传,刘安不务政事,野心很大,不满足只当一个有名无实的王,总想谋求一个更显赫的实职,还醉心于长生不老之术,急于寻求灵丹妙药。于是,他召集术士门客于八公山下,燃起熊熊的炉火,别出心裁地叫他们用黄豆和盐卤来炼丹,结果“炼”得雪白细腻的豆腐。它虽非灵丹妙药,...

17146435722泰安豆腐脑的由来是怎样的呢?
郟胡咱答:宋代,豆腐作坊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开设出来。登泰山去拜佛和游览的人都要尝尝绵滑细腻的泰安豆腐。古代泰安城里多豆腐作坊,夜间全城磨轮辘辘,豆香四溢。安徽的八公山豆腐、湖北的黄州豆腐、福建的上杭豆腐、河北正定府的豆腐脑、广西桂林腐竹、浙江绍兴腐乳等都是古代有名的豆腐制品。

17146435722豆腐花的来源??
郟胡咱答:中国北方称豆花为豆腐脑,但北方豆腐脑多半为咸辛味,使用盐卤凝固,南方则多使用石膏。 由来 豆花的由来众说纷云,但传说常与汉淮南王刘安有关: 刘安求长生不老之药,在炼丹时以黄豆浆培育丹苗,豆汁偶与石膏相遇,形成豆腐。 刘安由洪水后、在湿咸地中泡软的黄豆,制出豆腐。 刘安为卧居病榻的母亲备餐,将黄...

17146435722豆花的发名者乃历史
郟胡咱答:豆腐脑多在晨间出售,老豆腐则在午后。豆腐脑浇卤,老豆腐则佐酱油等素食之。”.山东平原县的老豆腐有一个神奇的地方,那就是离开当地就无法做得出来,只有在当地可以吃到正宗的平原老豆腐,即使当地的人到了外地也做不出来,有人说是水的原因,可谁也说不清楚具体原由,这更增加了其神秘程度。


(编辑:庞司油)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