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画饼充饥”出自什么典故?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5-31
画饼充饥的道理是什么?

【汉字】画饼充饥
【读音】 huà bǐng chōng jī
【解释】充饥:解除饥饿;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空有虚名,不实用,也比喻以空想来自慰。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用法】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宾语;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或欺骗别人。
【示例】宋·李清照《打马赋》:“说梅止渴,稍苏奔竞之心;画饼充饥,少谢腾骧之志。”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虽然不曾定个来期,也当~,望梅止渴。”
三国志
【近义词】望梅止渴、指雁为羹、无济于事
【反义词】名副其实

【汉字】画饼充饥【读音】 huà bǐng chōng jī 【解释】充饥:解除饥饿;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空有虚名,不实用,也比喻以空想来自慰。【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用法】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宾语;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或欺骗别人。【示例】宋·李清照《打马赋》:“说梅止渴,稍苏奔竞之心;画饼充饥,少谢腾骧之志。”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虽然不曾定个来期,也当~,望梅止渴。” 三国志【近义词】望梅止渴、指雁为羹、无济于事【反义词】名副其实

【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成语故事:曹操的孙子曹睿当上皇帝后急于找一个“中书郎”,让大臣卢毓推荐一个真有本事的人,并告诫他推荐人才不能只看名声,名声就像画在地上的一张饼,饥饿时不能吃。卢毓经过仔细挑选为曹睿选中中书郎。


释义:画的意思就是用一个物体来表示另一个物体,充饥就是用一个你有的当做是你想要而又没有的。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道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能动的调节身体。画饼能解一会儿饥,没有吃的一样会饿死这种乌托邦式的想象和‘画饼充饥’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只能起到精神医疗的作用。不能起到实际性的解决问题的作用,应当一切从实际出发,重视物质的决定性作用。




18445961981“画饼充饥”由什么典故而来?
滕视侨答:01 “画饼充饥”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卢毓传》,讲的是魏明帝曹睿想找一个适当的人当中书郎,便请卢毓推荐,并且告诉他“选拔人才不要单凭名声,名声好比画在地上的饼,没法吃的”。后用以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或欺骗别人。“画饼充饥”意思...

18445961981画饼充饥成语故事大全
滕视侨答:画饼充饥的故事 三国时期,有一个人叫卢毓,在魏国做官,由于他为魏文帝曹丕出了许多好主意,因此,受到朝廷器重,升为侍中、中书郎。有一次,魏文帝对卢毓说:"国家能不能得到有才能的人,关键就在你了。选拔人才,不要取那些有名声的,名气不过是在地上画一个饼,不能吃的。" 卢毓回答说:"靠名...

18445961981寓言故事《画饼充饥》讲了什么道理
滕视侨答:画饼充饥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画饼充饥相关故事 话说, 乾隆皇帝早朝已罢,群臣纷纷散去,乾隆独把 刘墉留下,对他说:“今日无事,我想和刘爱卿到正阳门以观街景。”君臣说罢,换了朝服, 轻装简从,登上了正阳门。时值初秋,天...

18445961981画饼充饥这个成语的由来是什么
滕视侨答:画饼充饥,出自陈寿《三国志魏书卢毓传》,意思是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或用来欺骗别人。成语典故:三国时期,魏明帝有一次对卢毓说:国家能不能得到有才能的人,关键就在你了。选拔人才,不要只看那些有名声的,名气不过像在地上画的饼一样,是不能吃的。卢毓回答说:靠名声不可能...

18445961981画饼充饥
滕视侨答:" "画饼充饥"的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中产生的。现在往往用来比喻用空想来作自我安慰,或者用来说明虚名是没有实际用处的。还有个成语"望梅止渴",</CA> 魏文帝采纳了卢毓的意见,下令制定考试法。 成语画饼充饥就来自于皇帝所说的话。一开始,它指有名声而没本领。后来,人们用它来比喻以不切...

18445961981画饼充饥典故,50字之内
滕视侨答:三国时,魏国有个人叫卢毓。他为官清正,魏明皇帝很信任他。在选拔中书郎时,魏明帝就下令说:“这次选拔,要由卢毓来推荐。选拔的人不要只看名声。名声就像在地上画个饼一样,其实是不能吃的啊!”“画饼充饥”就是从这个故事中产生的。

18445961981有关画饼充饥的成语故事
滕视侨答:画饼充饥的解释 拼音: huà bǐng chōng jī 典故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卢毓传》解释意思: 画个饼来解饿。比喻徒有虚名而于实际无补。也比嗡用空想来自我安慰。画饼充饥的成语故事 卢毓是三国时魏国的大臣,他年幼孤苦,10岁时父母双亡,两位哥哥又先后在...

18445961981画饼充饥成语故事_成语“画饼充饥”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滕视侨答:画饼充饥成语故事_成语“画饼充饥”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拼音】画饼充饥huàbǐngchōngjī 【释义】画个饼子以解饥饿。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惠。也比喻借空想安慰自己。【出处】《三国志·魏志·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主人公】卢毓 【近义词】望梅止渴,无济于...

18445961981画饼充饥的寓言故事和道理
滕视侨答:画饼充饥比喻徒有虚名而于实际无好处。后多用来比喻以空想来安慰自己。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卢毓传》。画饼充饥的道理 一个人光是有名气,如果成天只知道吃喝玩乐,没有什么真的本事,就难以对国家做出什么重大的贡献,好比一个画在地上的饼,既不能吃,也不能填饱肚子,只有真实的食物...

18445961981画饼充饥的寓言故事及启示
滕视侨答:画饼充饥比喻徒有虚名而于实际无好处。后多用来比喻以空想来安慰自己。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卢毓传》。画饼充饥的寓言故事 三国时候,魏国有个人叫卢毓。他十岁就成了孤儿,两个哥哥又先后去世。在兵荒马乱中,他辛勤努力养活着寡嫂和侄儿,日子过得很艰难。他的为人和学问受到了人们的称赞...


(编辑:沈谢才)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